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我爱这土地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10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扫清文字障碍;查阅作者相关的资料;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史料;初步判断全诗的朗读节奏。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文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研习诗歌
    1、初步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1 )放录音配乐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明确: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要体味诗歌的节奏,首先须对诗歌进行准确的断句,如“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该如何断句呢?应该断为:“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2)学生齐读,感知全诗。
    2、具体研习,欣赏品味。
    (1) 轻声读,边读边思考。(小组交流)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明确:由“爱”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
           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学生互读全诗互相评价,注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
    (4)了解意象,思考:第一节诗歌当中,鸟儿除了歌唱土地,还歌唱了那些事物?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思想的客观事物,这些客观物象,但入得诗来,注入了作者的感情,则为诗中的意象了,    明确:还歌唱了“河流”“风”“黎明”。这些是诗的意象。
    (5)了解象征的手法,这里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象又分别象征了什么呢?请简述理由。
    明确: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分析时要紧紧咬住“暴风雨”“悲愤”“激怒”“温柔”等词语加以分析。“河流”“风”可以理解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行。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我们就体味到了诗人的深沉的爱国之情。也看到了一个充满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的诗人形象。
    (6)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没有严格的限制,声音的强弱主要表现在重读的安排上。鸟儿歌唱的这四句诗中,你认为哪些该重读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但对诗句的处理又可以不乏个性色彩。这个问题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对话,并要及时追问“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诗意的理解。这四句中,“暴风雨”“土地”“永远”“悲愤”“河流”“无止息”“激怒”“无比温柔”等词语应该重读。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的“也”“嘶哑”“歌唱”等词可以重读,它们能突出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也是“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即使诗人化为鸟儿,也不会改变对祖国执著的爱,哪怕喉咙“嘶哑”,也念兹在兹,至死不渝。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中“死”“羽毛”“土地”等词可重读,诗歌化“羽毛腐烂”这种被动的结局为主动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感情逐步深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中“为什么”“泪水”“爱得深沉”等词语可重读,诗人在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开始转换角度,由比而赋,由细致生动的描绘转变为质朴遒劲的直抒胸臆,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重读上述词语,能渲染出国难当头、山河沦亡时诗人歌唱“土地”的悲愤之情。
   3、深入体味,诵读演绎。
学生自己再自由读全诗,为个人朗诵做好准备。个人朗诵。配乐全班齐读。
4、小结。
三分诗七分读,掌握节奏、感情基调、重音、语速、语调等。把握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从而理解诗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阅读刘湛秋《中国的土地》一诗,试与课文相比较,说说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明确:设计此题,意在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完成本题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比较,答案不必追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下面提供的内容供参考:
    两首诗的背景不同: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写法不同:前者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绪,后者是直抒胸臆。但主题相近:前者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后者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恋的感情。两首诗都注重形象创造;如果说艾青是借助“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描绘出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的无比悲愤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那么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了典型新颖的形象当中。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再如“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泻千里”的“长江”形象地概括出了中国人民敦厚而顽强的性格特征。那“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挂霜的葡萄”,更表明中国人民已摆脱了幼稚和愚昧,开始走向成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探究性学习: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等诗歌,初步了解他诗歌创作的风格特色。
    板书设计
           内容                表现手法
    我爱这土地  第一节鸟儿生死眷恋土地   诗
           第二节“我”对土地深沉的爱   意    象征
                         递   直抒胸臆
                         进
 

李慧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