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政治 -> 高三上学期 ->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7 22:47:22阅读:nyq
字号:|
一、单项选择题
  ⒈(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有关国家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家性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性质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③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
  ④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⑤同一性质的国家一般都采取相同政治制度
  ⑥国家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随着国家的消亡,阶级也就不存在了
  A.① ② ③   B.④ ⑤ ⑥   C.② ③   ④ D.③ ④
  2.“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一种与个别人专制独裁统治
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这里所说“多数人”是指( )
  A.实行民主制国家中的多数人
  B.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中的多数人
  D.执政党中的多数人
二、(材料分析题)
  1、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驻香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公告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方针?
  (2).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阅读以上论述,并请结合《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你认为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二节典型例题分析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⒈(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有关国家性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 国家性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 国家性质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③. 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
  ④. 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⑤. 同一性质的国家一般都采取相同政治制度
  ⑥. 国家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随着国家的消亡,阶级也就不存在了
  A.① ② ③   B.④ ⑤ ⑥
  C.② ③ ④   D.③ ④
  [解析]此题主要就国家性质作出相应判断。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根本属性,固①不确切,排除。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最终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但并不一定是构成一切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从政治学角度讲,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它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而统治阶级的阶级性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从经济学角度讲,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国家的性质则属于上层建筑。任何国家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固②不确切,排除,③正确,选择。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同一性质的国家不一定都采取相同政治制度,固⑤不确切,排除。
  国家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随着阶级的消亡,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也就不存在了,固⑥前半句正确,后半句不正确,排除。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D.③ ④。
  2.“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一种与个别人专制独裁统治
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这里所说“多数人”是指( )
  A.实行民主制国家中的多数人
  B.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中的多数人
  D.执政党中的多数人
  [解析]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体现在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是统治阶级的民主,是统治阶级中多数人意志的体现。实行民主制国家中的多数人不一定是统治阶级,固A题肢不确切,排除。B题肢切题,选择。一般地说,国家政权机关中无论多数还是少数,都属于该国家中统治阶级的范围,固C题肢不正确,排除。同样,执政党中无论多数还是少数,也都属于该国家中统治阶级的范围,固D题肢不正确,排除。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B

二、(材料分析题)
  1、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驻香港部队,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中央人民政府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必要时,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驻军人员除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外,还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驻军费用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公告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什么方针?
  (2).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解析]本题内容充分体现了政治常识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对答题者能力要求较高。题中考查的知识点清晰,是有关“一国两制”方针的知识点。但如何将“一国两制”方针的主要内容和题干中的材料具体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生硬地将方针的内容进行抽象罗列,然后再另外将材料内容简单重复,这是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所以,在作答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理论与所列举材料实际的有机结合。

答案要点提示:
  (1).公告体现了我国政府制定的和平统一祖国的“一国两制”方针。这一方针的含义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国防事务管理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公告表明,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由中央人民政府组建,将于1997年7月1日零时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正式地派驻香港:入驻部队隶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驻军人员必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其经费由中央人民政府分担。这些都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香港地区的国防事务管理权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我国的国家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
⑶.公告规定,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驻军人员还必须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这表明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⑷.按照公告的规定,在必要时,中央人民政府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请求,可派遣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这就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主权国家,香港驻军行动的决定权在中央。同时,中央人民政府派遣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要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请求,这又体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的自治权。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根本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民主具有决定意义。”

阅读以上论述,并请结合《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你认为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反一”题答案要点提示:
  [解析]此题有两方面设问。一是为什么坚持并不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关系、实践意义等方面分析。
  二是如何坚持并不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相关选举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说明。

答案要点提示:
  ⑴.我国之所以要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诸多政治制度中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它能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充分体现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③.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这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历史的选择。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坚持并不断健全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坚持并不断完善选举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加强立法工作和法律监督;进一步密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代会能更好地代表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