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政治 -> 初三下学期 -> 第四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7 22:47:21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文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传统,让学生讨论分析其精华和糟粕,进一步认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含义,教师引导,说明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板书)

  一、永不枯竭的源泉(板书)

  教师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记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见下表: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糟粕

物质方面

思想方面

物质方面

思想方面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堂交流之后,学生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通过讨论,学生应明确如下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结合时代有选择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传统文化也只有结合新 时代和时间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板书)

  学生填写下表:

  中国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度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及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你所了解的国家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历史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写完表格之后,同桌交流、讨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

  历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