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谨慎有余创新不足——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分析(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9阅读:
字号:|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  张金波
    一、总体评价:力求稳妥,贴近现实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与去年相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考查内容、题型设置、分值分布,基本沿袭了去年的做法。语言基础题的考点与去年完全一样。文言文的类型依然是传统的传记文,作文是贴近现实的关于地震的材料作文。这些内容都在平时的备考范围之内,符合考生的心理期待,有利于考生稳定情绪,发挥正常水平。但也导致今年的试题缺少新意,出题者未免太过谨慎。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感。抗震救灾、畅想奥运、网络求职等新潮概念都进入阅读材料,关涉政治、文化、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无形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同时也提醒考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尤其是作文一题,突破了一般人的思维定势,毫不回避抗震救灾的热门话题,给考生创造了一个真实表达与倾诉的极好机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与现实特色,激活了考生的思维,激发了考生的热情,给考生创设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极为广阔的空间。语文试题从建国以来一直尽量回避社会热点,以防止考生猜题压题,因此今年的变化大有打破传统,开辟新路的命题取向。


   二、局部阐释:
   1、基础知识:紧扣大纲,中规中矩
今年的试题谨慎有余,创新不足在第一卷1至4题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一卷前四个小题分别考查了语音、成语、病句、连贯四项内容,除了语音之外,考查内容与去年没有变化。2005年至2007年,标点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考查,鉴于标点误用的现象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中仍然比较严重,应当加强标点的考查,但今年试题依然未涉及标点。关于字音字形的考查,考纲中删掉了常见字的限制条件,就意味着两个考点的考查范围略有扩大,难度会略有增加。考题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字音题中的“龃龉”“麾下”等材料就属于这一类。但总的来看,还是突出了对常见常用词语读音的考查,且没有任何争议。考生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今年强化了对作文错别字的惩罚力度,故今年未考字形,而以语音代之,这和预料的完全一致。其他三个语基题,成语、病句、衔接,都是传统必考考题,问题设置合理,材料均在考生“视界”之中。 
    2、古文阅读:传记文一统江山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依然是传统的传记文,而且我们的备考重点也放在了传记文上,因此考生看到试题就等于吃了定心丸,不会产生心理恐慌。人物传记类文章材料翔实、叙事清楚、语言规范,也能给考生适度的道德暗示,比较吻合日常教学内容,体现了较强的规律性。就题型而言,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考法,全面考查阅读能力,且靠得教材很近。这些考点设在课文高频出现的词语和句式上,如实词的“檄”“喻”“稽”“杜”等词语,都是来自基本篇目的重点词语,且自然地从教材迁移到试卷上来。但另一方面,考题也很注意课本知识的向外延伸,即立足于课本却决不拘泥于课本,古文阅读题尤其如此。 
客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概括信息、归纳作者态度,难度适中。与之相比,翻译题稍有难度,重点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以及疏通语言的能力。如果不认真阅读原文,直接硬译,得分会比较困难。因此,文言文翻译还是应强调紧扣文本。 
    3、诗歌鉴赏:重点考查对炼字的体味 
    本题仍然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材料是宋代潘大临作的一首宋诗《江间作》,该诗作者并非名家。读这首诗,首先要借助于注解,了解作者曾随苏轼同游赤壁的经历。作品从怀古开始,写出了龙盘虎踞的险要地形,然后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涵。第三联,诗句凝练,炼字尤见功力,“明”字非常传神,“退”字使人叫绝,巧妙地写出了在江面上仰望寥廓长天时所得的印象,使人读之历历如在目前。就诗歌思想内容而言,教材中类似的作品很多,考生不难把握。炼字,历来是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命题者在众多艺术手法中看中考查这一点,可谓抓住了诗词鉴赏的关键。 
    4、现代文阅读:突出强调对语言的揣摩 
    现代文阅读的题型承袭往年的模式,一篇是涉及“天文学理论”的社科文,涉及盖天仪、浑天仪、天文学等关键词语,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略有难度;另一篇所选材料是寅公写于2006年的文化散文《阳光古道苍凉美》,选文正面,积极向上。尽管考生对这一作家并不熟悉,可丝毫不影响做题。选时文,选名家之外作家的作品做考题阅读材料,在高考中还是不多见的。《阳光古道苍凉美》,文章典雅厚重,文化含量很高,很适合中学生阅读。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更看重考生的主观表达。在构题上,命题者重在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把握,对语言的揣摩,做到知微见著。同时,答好本题,还需要一定的筛选信息的能力,把握文本主旨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4、默写:关注考生的文化积累 
    默写仍然是5分的分值。本题采用了二选一的模式,充分地考虑到记忆的或然和不确定因素,给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表现了命题者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 
    其中一题考查的是《赤壁赋》中的一段重点句,另一题考查的是李白《蜀道难》、韩愈《师说》以及《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这些内容全部出于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且诗文并重,均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是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背诵和积累的名言名句。本题要求严格准确,错字、别字、加字、漏字都不可以得分。 
    5、语言表达:新增“准确、鲜明、生动”要求 
    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作语文高考的“试验田”,这部分内容最容易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相继出现过仿写、缩写、提示语改写、撰写对联、写请柬、拟标语等考法,突出考查语文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 
相比,今年考卷对语言表达的考查更加开放。开放即要求宽泛,少设限制。如第19题,只提供语境和语句形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第20题,则是提供主题班会主持人的开场白和结尾,要求考生补写中间部分,发挥的余地较大。需要指出的是:今年考纲的语用部分在原来“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考题也兑现了这一要求。第20题中“有文采”的要求,便是回应。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考题巧妙地将概括、分析、应用、表达等多种能力的考查综合在一起进行,既经济又高效,较好地检测了考生的语用能力。这些带有尝试性的考题,轻巧、灵活、多变,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成为整个考卷的一个亮点。 
这启示着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养成观察、体验、积累的好习惯,把埋头读书与放眼生活结合起来,关心社会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学好语文。 
    6、作文:紧贴现实,留足空间
    随着2008年高考大幕的拉开,今年高考作文的题目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亮相。作文题目类型属材料作文。与去年使用图画材料不同,今年题目用的是文字材料。材料选取了捐款、救援队等六条与抗震救灾有关的内容,要求考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今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地震使无数鲜活的生命消失,人在这场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但我们也看到人性的光芒在灾难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迸发。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这些故事经媒体报道,网络传播,引起广泛关注。但很少有人能够确定这些故事一定会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因为高考作文没有紧跟社会热点的传统。因此,今年的作文题目多少还是让人感到一些意外。
尽管题目出人意料,但并不等于写作难度大。首先,这些材料都是媒体反复宣传报道的,考生应该比较熟悉。媒体在宣传报道时,一般都会对材料内涵做出挖掘,因此在审题上不应形成大的障碍,考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还是比较容易的。其次,今年的题目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体现了较大的开放性,允许考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种宽松的要求符合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即尽量给考生提高广阔的写作空间。在考前,有老师带领学生做了搜集材料、提炼内涵的工作,这样考生写起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审题相对容易,要得高分就不一定轻松了。从部分考生的反馈来看,写“爱心”的占了不小的比例。考生显然是注意了材料中的“爱心”二字,写“爱心”固然可以,但如果都写“爱心”,很容易流于一般化而缺乏个性。材料中的事例不是都适合用“爱心”来分析,因此“爱心”只是一个角度,却不是唯一的角度,考生要使文章有新意,有特色,应当选取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这个角度切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不同的社会角色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就有信心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也可以从团结这个角度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小的爱乘以13亿会汇成爱的海洋,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也会变得可以分担。还可以从“奉献”角度来写,地震发生后,各地支援灾区的队伍纷纷迅速入川,他们不计报酬,不虑安危,忘我工作,甚至有人献出鲜血生命,值得我们赞美。国家领导人在关键时刻与灾区人民站在一起,给他们送去问候和鼓舞,他们为全国人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考生也可从“榜样”角度构思作文。总之围绕奉献、责任、团结、坚强、意志、信心等角度构思应该都符合题目要求。但一定要注意,绝不可就材料“论”材料,如果写来写去都是地震的事情,必然导致文章缺乏相应的深度和广度。考生必须联系更广泛的现实生活,拓展写作空间,只有这样,议论才有说服力。抒情才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今年的作文题目,每个考生都可找到一个角度,都有话可说。审题立意不是主要问题,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准确生动,结构是否精巧细致,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方面将会在区分作文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文分析部分发表于2008年6月12日《唐山晚报》学苑内外版)
    三、备考心得:
    今年的备考工作主要把握了两个原则:
    1、全面。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是覆盖范围特别广,考生备考容易产生懈怠心理,侥幸心理。实践证明,侥幸心理不足取,必须坚持全面原则。随着高考语文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第二卷主观题的权重不断增加,第一卷的分值现在已经减少到30分,但考纲规定的基础知识的考点并未相应减少,采取轮换出题的方式,因此高考语文复习的负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加重。这样一来,侥幸心理将带来较大风险。我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全面复习,不遗漏一个考点,扎实推进,不急于求成,既然称之为基础,就一定要建造一个稳固的基础。现在的作文受到极大的关注,因为近几年的作文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近两年的题型变化出乎多数人的预料。1999年至2005年,全国卷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模式,2006年突然考查了材料作文,引发了大家的种种猜测,2007年又考了漫画作文,因此单纯猜题很难解决作文备考问题,必须引领学生认认真真地准备各种文体,各种题型。复习了没考,不会有损失,考了没复习,损失难以弥补。
    2、侧重。侧重和全面相辅相成,光有全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考生会陷于茫然而不得要领,只要侧重,其实就是猜题压题,必然把考生引向死胡同。因此,没有全面的侧重是侥幸,没有侧重的全面是茫然。在全面的基础上,还要有所侧重。比如作文,三种题型,突出了话题作文,因为当下的话题作文具有较强的覆盖型,可以很好地带动其它题型。在作文材料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但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及时总结了和汶川地震有关的不少素材,并带领学生对材料内涵做了细致的分析。尽管不敢确定高考一定会考地震,但我相信恰当地运用这些素材,一定会给作文增色。事实证明,我的工作对考生起到了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关于名句背诵,我认真研究了近六年的试题,摸索了考题的大致规律,在6月3日用一节课为学生划了重点篇目、重点句子,结果考题正在我划定的范围之内。
    3、规律。高考模拟试题浩如烟海,如果老师只是带领学生遨游题海,实在是浪费考生的生命。因此,老师必须引领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举一反三,高瞻远瞩,找到复习的着力点,避免把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试题上。比如现代文阅读,不找规律,只能做一篇会一篇,离开老师这根拐棍,学生寸步难行。找到规律,就可以驾轻就熟地应对每一篇文章。
    四、启示
    今年的考题,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语文不能脱离生活现实。考生必须树立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真正当作社会的一员,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避免无病呻吟。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世而作。”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