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29阅读:
字号:|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  王宝杰  辑
【教学目标】
   1.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 
   2.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何谓文章的充实,并知道怎样才能使文章充实起来。
【教学难点】
亲情要有深刻的理解,知道用细节打动读者,用真情感动读者,用真理撼动读者。
【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一文,理解感悟话题提出的情感。
   2.搜集写作素材。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有关亲情的事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我说,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


二、何谓文章的充实: 
充实,是指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材料丰富,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具体来说,写记叙文,要求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要求论据丰富而典型;写说明文,要求资料丰富。总之,要力避作文内容陈旧单一、论据苍白无力、资料匮乏的弊病。 
形象丰满,指叙事类作文中能够塑造出具体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做到既能绘声绘形,又能传神,使人物形象有独特的性格、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能真实自然地站立起来。
下面,进行具体讲解。
三、材料丰富,血肉丰满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丰富,文章才显得丰满。作文的丰富材料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尤其是同类材料的积累),当然也需要掌握一些选材、用材地方法。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一些简便实用的用材方法。 
⒈用排比句铺排材料,使文章充实 
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可以运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的材料,这样既显得材料丰富,又显得有气势。 
⑴反面排比举例及正面排比举例 
秦桧说,荣华富贵、安逸享乐才是我的追求;慈禧说,不管多少人反对,老祖宗之“法”终不可变;蒋介石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共产党是一定要剿灭的;汪精卫说,为了自己的权力,我可不在乎什么汉奸不汉奸的;希特勒说,日耳曼民族才是最优秀的,才能统治世界:他们一意孤行,终因不听谏言,落得个可悲下场。 
田单说,我集众人之计谋,才恢复了燕国;汉文帝说,听了很多意见,我才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刘备说,常听诸葛军师的计策,我才能鼎足三分;波兰谚语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他们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又有自己的思想,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4年全国卷Ⅰ“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话题作文《思想与言论》〕 
⑵排比论证 
没有痛苦的洗礼,就没有曹雪芹笔下悠悠大观园的玉砌青砖,就没有《石头记》的绝世传奇;没有痛苦的洗礼,就没有杜甫诗中句句忧国情、处处辛酸泪的肝胆,就没有“诗圣”的美誉千古流传;没有痛苦的洗礼,又怎能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势;没有痛苦的洗礼,又怎能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慨叹! 
〔2004年全国卷Ⅱ“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话题作文《一路前行》〕 
⒉引用诗文名言,充实材料 
恰当的引用,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能显示文化修养,特别适合考场作文的使用。 
⑴痛苦并不可怕,挫折也不是通向失败的入场券。也许,你会抱怨生活的不公,你会被一时的打击冲昏了头脑。那请冷静下来,抬头看看明朗的天,低头踩踩坚实的路。没有痛苦,甘醇蜜饯也淡了滋味;没有挫折,胜利也褪了色彩。不要因为风浪而放弃了远航,不要因为黑暗而停止了前行,不要因为伤病而打碎了追求金牌的梦想。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贵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贵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远瞩。贵在苦尽甘来的醇香! 
〔2004年全国卷Ⅱ“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话题作文《一路前行》〕 
⑵欣喜产生于一瞬间,坐在摇篮里,望着呢喃的燕子,于是爷爷教他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哦,宋词是会飞的;趴在窗前大圆桌上,指着映日的荷花,于是爷爷摇头晃脑地读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哦,古乐府是有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香味儿…… 
〔2004年湖南卷“家庭教育”话题作文《追忆似水流年》〕 
⑶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峰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的翩飞双蝶。这朵爱的诚信之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这朵诚信的花哟,凄美,哀怨。 
  有这样一棵诚信的树,它诚信于友情。这棵树里,长满了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阳,欧阳修、范仲淹的互勉互励。这棵诚信的树里,深藏着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棵友情的诚信树啊,深厚,隽永。 
〔2001年全国卷 “诚信”话题作文《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 
⒊红线串珠,组合材料 
⑴文章分为许多小片段,每一个片段写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像一个个彩色的珠子,而内里又有一根相通的红线,串起来后就可表达鲜明的主题。 
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一日风雨大作,隐约中,传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听此声,便深知身在盛唐,是诗仙李白的佳句。循声望去,却见诗人独自饮酒,月下独酌,不免吟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暗自伤感,本是一腔爱国热情,却因遭贬而壮志难酬;看不惯当朝者花前月下的嬉戏而独自离去,放鹿青崖,一声蜀道难,一曲将进酒,回望盛唐,人们看到仙人离去的脚步,意外吗?是的,高官厚禄有几人放得下,钱权名利有几人视为过眼云烟?不,不意外,青莲居士自有他的人格尊严,他的道德标准,他放弃这一切,却留下了百年后的盛名…… 
二日风雨大作,恍惚中,传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唉,早已无当年的意气,早已唱不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早已没有那样的豪气与洒脱。意外吗?是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不都是女儿身吗?为何这易安却黄花独立舟头?不,不意外,她遭受苦难,将所有的怨愁铺于纸上,夫君的失踪,当朝者的无能,磨去了她往日的锐气,将所有的一切化作字符,化作黄花,化作眼泪,凄凄惨惨…… 
三日风雨大作,朦胧中,传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剑指长空,辛弃疾策马而来,那是怎样的威风,怎样的气魄!那人有着怎样的豪迈,怎样的热情!但是,当他牵过马,他却一声长叹:马已老了。意外吗?是的,他是战场上的英雄,是吹角连营的将士,是要斩尽匈奴,抗击金人!不,不意外,因为一次次的请战磨钝了他的剑,一遍遍的无功而返疲倦了他的马。他笑他自己白发已生,只有将一腔的热情挥于纸上,警醒后人…… 
风雨过后,阳光普照…… 
他们的人生抉择出人意料,本是壮志凌云,却落得对酒当歌的愁绪。而一切全在情理之中,失意,焦虑,埋没,归隐。也许他们不愿意借酒浇愁,而是“风雨”所迫! 
风雨,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潮起潮落。 
人生,他们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抉择。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这一切又全在情理之中……那些风雨……那些人生……(823字) 
〔全国卷 “出人意外与情理之中”话题作文《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分析】为了使“那些人生”更具有典型意义,文章选取了三个经历人生风风雨雨的诗人──李白、李清照、辛弃疾,为了丰厚文章的人文底蕴,考生选取了三位诗人五首诗中的著名诗句,在诗歌的吟诵中,感悟历史,参透社会人生,深刻地阐释“出人意外”与“情理之中”的关系。 
⑵学生习作例选 
“鸟为食亡”天经地义,孰知鱼亦为食亡乎? 
…… 
其一,美的不一定是强的…… 
其二,过分依赖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三,贪者,终将自食其果…… 
…… 
〔2008级高二(9)班赵艳婷作文《金鱼之死的启示》〕 
四、形象丰满,个性鲜明(运用于记叙文)
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他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方法点拨:综合描写见丰满,立体展示塑丰满以及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例或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显示人物的思想,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活中我们经历过有些看似比较大的事,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时间的沙网中漏掉了,可独有那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句问候等等可能会让我们终身难忘。生活中这些如水珠般的细节所蕴藏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发现了这一奥秘,写作大师们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并用细腻的笔触将其表现出来。朱自清饱蘸着深情细致地描写了肥胖的父亲艰难地翻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魏巍怀着对最可爱的人的崇敬之情描述了志愿军战士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情形;杜甫以一腔悲愤渲染了统治者征调百姓时“耶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的场景;柳永用特写的笔法凸显了与心爱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依依惜别情形;契诃夫以讽刺的手笔刻画了晴天穿雨靴、暖和天穿棉大衣、用棉花堵住耳朵眼、把铅笔和小刀都装在套子里的“套中人”形象;巴尔扎克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守财奴葛朗台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的举动……这些生动的细节都给读者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细节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它会使文章产生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1.以细节体现真情。 
  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大都蕴藏在细节之中,比如母爱,它藏在你儿时吮吸到的甜甜的乳汁里,藏在妈妈特意做的舒适的枕头里,藏在妈妈亲手织的暖和的毛衣里,藏在妈妈缝制的小巧的书包里,藏在雨天妈妈踏着泥泞送来的雨伞里,藏在妈妈的唠叨里,藏在贪玩时妈妈高高举起而又迟迟不肯落下的巴掌里,藏在妈妈箱子底你从幼儿到长大成人的照片里……因而,在记叙性文章的写作中,典型细节的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细微的感情变化,抒写人物内心的真情,引起读者共鸣。比如茹志娟《百合花》的结尾,那个年青媳妇“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就体现了她对于已经牺牲的通讯员的悔意与尊敬,所以之后这个年青媳妇把自己陪嫁的那床新被子给通讯员垫棺材也就把这种感情发展到了高峰。 
  2.以细节刻画人物。 
  细节是情节的根基,它能使呆板的线条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能使描述的对象跃然于纸上,真真切切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刻画了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闭眼的细节:大侄子问他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问他是不是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狠狠摇了几摇;奶妈问他是不是两位舅爷不在跟前,他把眼闭着使劲摇头;姨太太上前说他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一典型生动的细节,就把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让读者如睹其可笑可鄙的身形。细节的动人魅力确实令人玩味无穷。
  3.以细节丰满文章。 
  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细节的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比如写自己刚进入高中就遭遇了考试的失败,没有细节的叙述可能用“进入高中的第一次考试就失败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句就完事了,而转换成细节描写,诸如写出学生面对试题犹如面对“冷面杀手”,脑袋发蒙,眼前一黑,四肢发软,冷汗直冒等,这样就给人以立体的实感,形象得多、丰富得多了。
 

王宝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