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小石城山记》(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3阅读:
字号:|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主要的文言词语:其、之、而、从、少、诚
2、 掌握文中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及省略句
3、 体会作者屡遭贬谪、怀才不遇而渴望改变的情怀
二、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屡遭贬谪、怀才不遇而渴望改变的情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唐宋山水游记中,《永州八记》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它们写于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到永州的十年之间。我们曾学过《小石潭记》,这是作者写水的,那我们今天来看《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记》,看作者是如何去写山的。
二、 推进新课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略)
1、 多义词
      其一西出(其中的)
      有积石横当其垠(它的)

      其疏数偃仰(它们)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它,指造物者)
      寻之无所得(西路,代词)
      其上为睥睨、梁酾之形(的,结构助词)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二者,余未信之(它们,指示代词)
      其一少北而东(表顺承关系,可译为“义”
而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益奇而坚(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投从小石(把,用,介词)   
从  
      从慰夫贤而辱于此者(用来,介词)
2、 活用词
(1) 自西山道口径北(北:向北走,名用作动)
(2)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西:向西,名作状)、
(3)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4) 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少、多:多出,多产)
(5) 环之可上(上:登上,名用作动)
3、 特殊句式
(1) 介宾短语后置句
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
(2) 省略句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于)夷狄
三、 小结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推进新课
师:我们在介绍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时讲到,作者描绘景物的关键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抓住小石城山的什么特点来描绘的?
生:“奇”
师:小石城山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三个方面。小石城山的形状,山洞的深窈,山石树木分布的情态。
师:小石城山的美景在作者眼里真是开然造化、鬼斧神工,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发现了如此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类智者所施设也。
师:作者在第二段中对造物者有无的怀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久疑;二是诚有;三是果无。
师:什么原因使作者由相信造物者确实“有”又怀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呢?
明确:那是因为造物者将本来应该放置在中州的山水放置在了偏僻的永州,这种安排对于像小石城山这种不公平的安排怀疑造物者是否真的存在。
师: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关没有给出关于造物者有无的确切答案,也许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讨论造物者的有无。那么,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生:作者是以小石城山的奇石自比,抒发了个人的身世之叹,愤懑之情。
师:本段还有一个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是二者,余未信之”,作者为何这样说?
生:柳宗元不相信这两种说法,这两种安慰之词都不能代替或者抚平柳宗元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柳宗元不相信第一种说法,表明他并不满足于在游山玩水中优游度日,对这种生活现状他是不满意的,他想摆脱现状;柳宗元不相信第二种说法,那是他不承认永州只有奇石而没有人才,他觉得永州也有人才,比如说柳宗元自已,他应该到中州施展他的抱负。所以,我们看到在抒发身世之叹愤懑之情之后,作者还在议论中寄托了他的志向和人生态度,那就是虽然处于逆境,但仍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 小结
四、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交代小石城山的方位
写景                  土堡的形状
      描绘山石的瑰玮  山洞的深窈  景色奇丽
                      山石的分布
      相信确有造物者
议论  怀疑造物者是否真有  怀才不遇
      否定当地两种说法



 

吴日妹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