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五月的鲜花(苏教版高一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00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了解《五月的鲜花》给李皖带来的震撼。
2、把握作者对音乐艺术进行描写和对音乐精神进行挖掘的角度。
3、品味李皖诗意的语言,从中体会音乐给人类带来的力量,感受音乐中的美好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品读文章语言,感受音乐对作者及其唤醒人性、振奋人类的力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五月的鲜花》,请同学谈感受。李皖先生也是在读高一时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那么,他当时的感受如何呢?这首歌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五月的鲜花》。
二、介绍作者
李皖,祖籍安徽,1966年生于江苏徐州,1985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现为《武汉晨报》副总编辑。业余从事音乐评论写作,为《读书》杂志专栏作者。著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倾听就是歌唱》、《李皖的耳朵》、《我听到了幸福》《民谣流域》等。
三、文本研读
大家预习了以后,一定会发现课文有些地方写得特别的精彩,有些句子富有深意,有些部分写出了作者的深刻感受,有些部分令你特别感动,但可能有些句子你觉得写得很有意蕴但却感觉看不懂。那么,请大家把这些地方一一找出来,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我们一起来对这些地方进行分析,进而去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1、第二段景物描写:“竹笋拔节”“到处是阳光”。
归纳:体现了生命的律动,这就是大自然的旋律,其实也就是最美丽的音乐。
2、第二段:“长亭外……”(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送别》),这里写这首《送别》有什么作用?他是怎样来写的?
归纳:写出了作者对这首音乐的感受,指出了音乐对人生的影响。作者写的时候,把抽象的音乐感受形象化为了具体可感的“白衣裳、蓝裙子、15岁青果子般的少女”,这首歌给作者带来的印象是一种“圣洁”感。
3、第三段:“最主要的是,一个人的灵魂醒了……”,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归纳:因为,作者到这时候才第一次意识到了音乐的巨大力量,音乐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灵魂。16岁以后的天壤之别就在于作者意识到了音乐的力量。
4、第五、六段:“欣赏力的巨变……灵魂被扯疼了……”。
归纳:为下文蓄势,指出了音乐能深深触动自己灵魂是在17岁之后。写出了音乐对自己灵魂的强烈震撼,第六段“这乐声……”一句,作者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震撼。
5、第九——十一段:“灵魂一下子……第一次……”等
归纳:点题,写出《五月的鲜花》给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感受,一直影响到现在。(朗读这三段)
6、第十三段:音乐是很难描写的,但前人在写音乐方面却留下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用通感写音乐,“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用比喻写音乐。结合本文第13段,分析作者是怎样写音乐的?
归纳:本文写音乐用了联想,由“五月的鲜花、开满原野”的歌词,联想到少年任意游荡的田野,万木复苏的春天,集体扫墓的薄雾的清晨,云龙山,烈士塔等童年的景象。本文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写音乐。如文章由音乐上的舒缓写到视觉上的广阔,用视觉来表现听觉。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了《五月的鲜花》的优美动听。
7、第十四段——十八段:(学生找句子讨论)
归纳:这一段写出了《五月的鲜花》的深厚意蕴,交代了文章的主旨:号召我们后来者要怀着像这片鲜花一样一望无际的无限的缅怀,去追忆那些为了民族的延续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8、李老师和他爱人的死(学生找句子讨论)
归纳:李老师是作者接触《五月的鲜花》的介绍人,所以作者深情的缅怀他,而且他妻子的死又再一次勾起了作者对壮烈景象的想象。
四、小结: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又有什么启示意义?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这篇文章就是一篇音乐评论,写《五月的鲜花》给作者带来了震撼,作者详细的描述了这首音乐的美妙旋律与深刻内涵。
我们同学刚才也听了这首歌,但我们却没有受到作者那么强烈的震撼。可见,每个人对艺术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用心品味、积累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学会去领略音乐、文学等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与生命感悟。
 

张友君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