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政治 -> 高二下学期 -> 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二节 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7 22:47:22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讲了主观能动性,指出主观能动性的基本方面是“想”和“做”。第二节和第三节就讲“想”这个方面。但关于“想”可讲述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只是围绕要“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这个中心,讲述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因此,第三节也属于“学会分析事物本质”的内容,但第二节的叙述是全面的,第三节是第二节一个内容的深入分析。

  本节围绕“分析事物的本质”的思路是逐步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首先,明确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其次,理解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这个;再次,明确怎么办,怎样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就是教材一框题“认识的根本任务”的内容,不明确“是什么、为什么”,就不会自觉地要求知道“怎么办”。所以,第一框题的内容,是第二、第三框题内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第三框题讲的就是“怎样分析事物的本质”,一是创造两个必要的条件,二是要经历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

  “认识的根本任务”的根本内容是阐述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第1段):通过对事例的分析,采取事实的叙述和理论观点的表述“揉到一起”的方式,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教材并未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出正规的定义,只是说“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第二层意思(第214段):分析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讲了三条理由。

  14段,总括以上三条理由,得出结论:“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第三层意思(第15段):讲述方法论意义。“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基本原理。按照这一原理的要求,它的方法论意义就是: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教材特意指出学生掌握这一方法论要求,一是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二是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它的本质。

点难点分析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仅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也是全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因为:第一,从本课的中心论题来看。本课的中心论题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因此,这个教学重点是直接关系到本课的中心论题得以说明的基础。阐明这一论题需要从两方面来叙述,一是为什么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二是怎样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二,从思想教育意义来看。人们在认识上产生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以现象代替本质,把认识停留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在实际生活领域中接触的事物极多,因而要求每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事物都由对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本质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目前,学生对应该抓住本质的事物,其认识却又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尤其是对社会领域的事物的认识往往如此,有的同学对于腐败现象的本质认识不清,就简单地把腐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甚至由此导致对社会主义的怀疑。可见,确定这一教学重点,对搞好思想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分析“认识的根本任务为什么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中,第三条理由是重点。第一,前两条理由只是就认识谈认识,不能最终显示出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说到底应表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方面。假如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能指导实践,前两条所谈就毫无意义了。第二,根据《课程标准》的安排,没有专讲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安排专题讲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是将有关观点渗透于有内在联系的其它部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是认识论中的重要观点。因而抓住这个重点,对于完整地进行认识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是教学难点。

  第一,从理论上来看:首先难在“把不可分的东西硬要分开”。许多事实上不可分的东西,为了研究的需要,不得不在思维中将其分割开来,这就造成了思维中的困难。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就在现象之中,二者“密不可分”,但现在的研究任务就是找它们的区别。第二,从学生的思维习惯来看:人们在习惯上总认为一切都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在却说“看得见、摸得着”约只是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而本质是要靠理性思维去把握的,这就有点使学生感到困惑。人们之所以把现象等同于本质,往往一“看”现象就误以为它是本质,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创造必要条件 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内容是阐明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创造两个必要的条件。分为四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第14段):以人类认识史的典型事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例,说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是什么。这是本框题的“引子”。

  第二层意思(第513段):分析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第三层意思(第14段):以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过程为例,完整地说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两个条件”。

  第四层意思(第15段):指出学生学习本框题基本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二个条件,是教学重点。

  这是因为:第一,虽然说两个条件当然都是必要的,但其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第一个条件是构成认识飞跃的基础、前提,但它只是提供了飞跃的可能性。第二个条件才是关键,它是把飞跃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条件。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人们用在创造第二个条件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当大的。第二,两个条件相比,第一个条件主要是获得感性认识,即对事物的现象方面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有具备了第二个条件,才算是完成了认识的任务。第三,第二个条件的内容很多,理解上也比较困难,这就需要进行细致地分析。第四,第二个条件的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更为实际。高中学生必须重视实践,重视实验观察,但他的主要活动是学好书本知识。如何学好书本知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经常遇到的更为直接的重大事情。

  “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的根本内容是说明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分为三层意思。

  一层意思(第12段):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

  第二层意思(第314段):分析为什么要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第三层意思(第1519段):讲述“认识总是发展的”的方法论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以第二层意思为教学重点。因为:策一,从第二节的中心思想来说,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节的节题是“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那么,怎样来分析事物的本质呢?一是要创造两个条件。二是要知道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它事实上应属于“识记”的要求。三是要不断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类事物)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还有新的事物(或新的一类事物)的本质需要人们去认识。第二,从能力的培养来看,搞好这部分教学,有利于克服在认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思想,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第三,明确这一观点,对于人们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极为有益的。

  “对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这个观点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原因不在于这个观点多么难于理解,而是在于课时限制不能作出比较深入地阐述。教材在第1段,实际上讲了三个观点,一是,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观点;二是,对一个具体事物形成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地观点;三是,这是一个艰苦的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过程的观点。在很短的时间里,要作深入地讲解是很难的。

教法建议

一、认识的根本任务

  新课导入可采取趣例导入法:1874年,美国著名漫画家默斯.纳斯画例如一幅漫画(出示漫画)把民主党画为驴,把共和党画为象,用来讽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轮流执政是马戏团的表现,是“政治游戏”罢了,有的学生也许会问:两党轮流执政不是很民主吗?为什么还要讽刺它?教师对其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指出:“要正确认识美国的两党制必须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也可采取复习提问法导入,通过设问主观能动性含义及其表现,提出问题:“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是认识世界,那么人们是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怎样完成这一根本任务?这是第二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高中一年多生活与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与现象,自然引出“感性认识”,又通过学生根据这一年多多许小的种种感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纪、校规等做出评价,从而导出“理性认识”。

  关于“认识的根本任务”的教学关键在于“为什么”。从理论上要按照教材阐述的三条理由去讲,把道理说明、说透,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典型事例讲解法和读、议、练、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的教学可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接触过的属于现象、本质的东西,然后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把发言做简单归纳后得出下表: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

本质

区别

个别的、易逝的、表面的

一般的、稳定的、内在的

联系

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表现为现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在分析实例时,要注意到从反面(认为现象就是本质)来说明正面道理。

  关于方法意义的教学:要明确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问题的认识上,在“本行”业之外问题的认识上,人们未必都要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水平,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跟着感觉走”是允许的。例如,气温下降了,知道这个事实就可以了。一般人没有必要去研究其中的规律性问题。但是,还要十分肯定地向学生指明,至少在两类问题上是不能“跟着感觉走”的。一是,对自己学习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判断。在讲解这一意思时,建议采取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二、创造必要的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关于新课的导入,可采取事例导入法进行教学:

  (媒体显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间经理了50多年的调查,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聘请专家400余人,分10个专题、14个专家组。历时两年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积累了500多万字以上的调查论证材料;也经历了40多年的论证,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与移民、历史文物、生态环境、战争、地震、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根据调查论证,19924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终于通过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决定。从中可以看出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由对事例反映的资料进行分析进入本课的学习。也可采取视频“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目标能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标,这一目标是怎样形成的?进入本课的教学。

  关于第一个条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逻辑的感性材料”的学习,可让学生继续分析导入资料——三峡工程中“分10个专题、14个专家组。历时两年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专题论证,积累了500多万字以上的调查论证材料;也经历了40多年的论证,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与移民、历史文物、生态环境、战争、地震、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思考、分析它在三峡工程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将其推广到任何实践都需要这一条件。

  关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教学可利用教材中1415页的例子,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为什么第谷未发现万有引力规律而牛顿却利用第谷的资料发现这一规律?”通过讨论,引导出“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必须经过思考,即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并由此推出任何科学的发现、实践的发展都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讲清道理后应让学生懂得要善于思考。通过学生讨论马克思与《资本论》的写作中是如何具备“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什么思维过程”等进入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关于方法论意义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即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不只是科学家的事。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需要创造两个条件,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创造两个条件。其次可采取讨论的方式,结合本段的“小资料”由学生谈谈“创造两个条件”的体会,为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讨论中教师应随时穿插引导,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要具备这两个条件,都必须深入实践,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思考在认识事物本质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指出:一个人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不愿参加实践、懒于思考,一定是无所作为的人。

三、深化认识 发展认识

  关于新课的导入可采取名言导入法:

  (媒体显示)“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系辞下》

  通过学生分析其意思,引导其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导入本节新课。

  关于“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教学,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是本框题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教材开头提到两次飞跃,在此教师应做适当补充,引导学生回忆两次飞跃指的是?然后简要阐明两次飞跃的关系;指出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伟大。

  关于“认识要不断地深化”观点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人类认识史的典型事例,再作些补充:

  1789年,拉瓦锡把自己确认为可信的33种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气体、土质这样四大类。

  1829年,德贝莱纳在当时已知道的54个元素中,对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地行分析,发现有5个相似元素组。1857年,欧德林把元素分为13类。1862年,尚古多提出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重复出现的规律,把62个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进行排列,试图找到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之间的关系。1864年,欧德林修改了他在1857年所作的分类。1864年,迈尔发表《六元素表》,并明确指出:“在原子量的数值上具有一种规律性”。1865年,纽兰兹提出《八音律表》,说:“相似元素常相隔七个和(或)七的倍数”。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个元素周期律图表。1871年,他又制作了第二个表,明确指出:“元素(以及由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周期地随着它们的原子量而改变”。

  以上材料,大体上能够显示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

  20世纪以来,关于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1913年,英莱斯指出:核内的单位电荷数才是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根本依据。在此前后,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愈来愈清楚,知道了原子序数决定核外的电子数,逐步明确了核外电子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决定着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到50年代,关于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可以认为是基本清楚了。

  表明,认识必须不断地深化。

  关于“认识要不断地扩展”观点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人类认识史的典型事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科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这些亲身的体会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将更深刻。

  关于“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观点的教学:这里的例子比较容易理解。可由学生阅读教材,并就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高度重视第14段的教学

  3段之后所举的事例,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那是为了使学生便于接受观点。第14段专门举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一方面是要强化哲学观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关于社会问题的认识。有些人面对自然科学的深化、扩展、推移,几乎没有什么疑义,但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问题上认识的发展,总是不能正确对待。既然对自然界的认识需要发展,为什么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就不允许发展呢?这种“不公正”的态度是需要纠正的。教师应学好“十六大”文件,补充这一段的内容。

  关于方法论意义的教学:教师务必重视这一问题的教学,教得好,会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哲学的兴趣,更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可先由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进行适当的讨论。启发学生就学习“力”的概念、“生产关系”的概念谈些体会,再结合小栏目的内容进一步发表见解。教师要注意把握住主题:学习过程中要坚持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推移认识。

  在事例的选取上,还可选取具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来进行讲述,如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对我国改革的认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等,通过全面准确的分析让学生懂得认识的深化、认识的扩展、认识的推移,并能对某一重大社会现象的认识进行分析。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