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地理 -> 初一上学期 ->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常见的8类水体污染物的来源

1)悬浮固体
  人为排放源有:堆放在水边的固体工业和生活垃圾,食品加工废液、造纸废液、矿石处理废液、城市粉尘冲洗、水土流失等。

2)有机物和病原体(存在于食物、植物、粪便、动物尸体中的有机成分)
  人为排放源有:生活污水、养殖场污水、食品厂、纤维厂、造纸厂、生活垃圾等。

3)重金属 (汞、铅、镉、镍、硒、砷、铬、铊、铋、钒、金、铂、银等)
  人为排放源有:采矿、冶炼、电镀、电池、电解、化工、制革、油漆、印染、合金制造、农药、涂料、胶片冲洗、工业和生活垃圾(如废电池和电子产品)等。

4)合成化学品(如:苯酚、多氯联苯、二恶英、呋喃等)
  人为排放源有:化工、制药、炼油、焦化、塑料制造、涂料、化学洗洁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芳香剂、染料、激素药物、杀虫剂、除草剂等。

5)酸性废水
  人为排放源有:煤矿和其它金属矿(铜、铅、锌等)的矿山废水、酸雨等。

6)磷酸盐
  人为排放源有:含磷洗衣粉、化肥等。

7)含氮化合物
  人为排放源有:化肥、饲料、生活污水等。

8)油类物质
  人为排放源有:石油工业、机械加工、汽车和飞机保修、涂料油脂加工、煤气、船舶运输、油船泄漏。




全球近5亿人饮水短缺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面临饮用水短缺的问题,预计到2025年时这个数字将增加28亿人。

  报告起草人、联合国人口基金顾问欣里希森说,到202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80亿人。到那时,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生活在饮水短缺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水供应紧张或饮水不足。这些国家大多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到2025年,人口的增长将使包括印度在内的17个国家陷入饮用水短缺的困境。

  全球人均淡水拥有量现为7180立方米。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人均淡水拥有量每年不足1000立方米,经济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再降至500立方米以下,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水资源最为匮缺的地区是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区。据报道,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虽然领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但由于其中90%的土地处于沙漠或半沙漠地区,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5%。据统计,阿拉伯国家1950年时的人均淡水拥有量为3800立方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到2025年,阿拉伯国家的人均淡水拥有量将从现时的1500立方米降至750立方米。

  非洲大陆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但由于水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农村人口的2/3和城镇人口的1/4缺乏清洁用水。这意味着在6亿人口的非洲地区,己有2.8亿农村人口和4000万城镇人口缺乏安全用水。非洲近年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疾病每年夺去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己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当务之急。长期干旱的澳大利亚去年年底大幅度削减了政府对水资源使用的补贴,目的在于迫使人们更加合理和有效地用水。位于南亚的孟加拉国一直与印度共享恒河水资源,前不久,通过协商使印度答应给孟加拉国分配更多的水资源。围绕着界河水资源分享问题,许多国家赞成跨国界合作。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现在再不会为它们之间共有的奥卡万戈河的河水分配问题而动武了。

  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以及岛国塞浦路斯和新加坡为确保淡水资源供应,在海水淡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据悉,阿拉伯国家目前拥有先进的海水淡化装置,每天淡化海水1150万立方米,约占世界海水淡化总产量的60%。




确定"世界水日"的背景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这标志着水的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水日的确定,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一天,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水意识。

  太阳能和水是维待地球上生命的最主要支持系统。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的资源,对其不加爱惜和保护。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和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才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地球总储水量约14.5×108km3,其中海水占97.2%,陆地水占2.8%,咸水占97.3%,淡水占2.7%,而江河水量只占陆地淡水储量的0.01%,加上时空分布不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

  陆地水资源由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组成。这三种水彼此密切相关、互相转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体系。大气降水为其补充来源,使其逐年得到更新,达到动态平衡。陆地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大约70%至80%的陆地淡水资源用于灌溉,不到20%用于工业,6%用于家庭。淡水(或淡水的缺乏)越来越限制了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城市化。

  世界淡水总储量为3.5×108亿m3,但人类生产与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仅有105万亿m3。世界淡水使用量,目前每年达4.13万亿m3;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预测2000年将增加到7万亿m3,那时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将比现在减少20%以上。世界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每人7700m3,而人均不足2000m3的国家有40个,其人口比例约占全球的12%。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区。世界上面临水源紧张的人口现有3.35亿。预测再过30年,缺水国家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增加8倍多,达28~33亿人,这预示水危机将来临。

  从1950年到1978年,农业灌溉面积曾迅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2.8%,而从1978年到1991年,每年只增长1.4%,不足以跟上人口的增长。结果从1978年到1991年人均占有的灌溉面积下降5%以上,农民面对的不仅是人均耕地面积的缩小,而且人均占有的可灌溉土地数量也减少了。非洲的缺水带同非洲的"饥饿带"基本重合,在南撒哈拉划出宽阔的一条一直延伸至南非的饥饿地区。半干旱非洲的农业有些就像一张水的"彩票"。

  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托尔巴说:"水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的了,世界争夺水资源的竞争正趋激烈,这种竞争将会发展得更凶残,甚至施以武力。"目前,世界上有214条国际河流和湖泊,其中155条由3个国家共享;23条由3个以上的国家共享,有的多达12个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忧心忡忡地说:"水源危机将引发中东地区的下次战争"
据预测,随着中东地区的人口增长,30年后中东地区每年将需消耗4700亿m3水,超出现有水源供给能力1320亿。1994年世界银行预测,中东地区人均可再生水资源的供给量到2025年将比1960年下降80%,年人均仅667m3,大大低于水源匾乏的公认标准,这一地区的某些国家的水源供给量将仅能维持居民的最低需求。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加深了这一地区国家间争夺水源的矛盾,加剧了这一地区业已存在的紧张局势。

  1989年,以色列计划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尼罗河上修建水坝,埃及人民议会为保卫其主要水源不惜以发动战争相威胁,迫使以色列从埃塞俄比亚撤回了水文地质专家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1990年,土耳其在阿塔蒂尔克修建水坝中途拦截幼发拉底河水,这一举动激起了两个下游国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同声谴责及武力报复的威胁。1992年,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的水源之争差一点酿成了该地区的一场全面战争。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在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定时曾宣称,埃及将绝不再次首先发动战争,除非为了保护水源。约旦国王侯赛因也曾宣称,除了因为水源问题,约旦不会再同以色列交火。但是,不难看出爆发新的争夺水源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自有史以来,人类就一直摆布着淡水系统,他们通过泵抽、管引、挖渠、筑坝、蓄水、排水和耕作以便增加可靠的供水。换言之,人类活动已成为水循环的一个部分。

  在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是在相对富水条件下进行的。废水流入河流,造成不利于环境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是发达国家水体污染泛滥成灾的时期。例如l955年日本富山县通川地区含镉废水造成的"骨痛病"事件;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沿岸含汞废水造成的"水俣病"事件都震惊了世界。莱茵河曾被谑称为"欧洲最大的下水道"。英国的泰晤士河、美国的芝加哥河等,污染也十分严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印度大约70%的地表水已被污染。马来西亚的40条主要河流污染严重。现在全世界污水量已达4000亿m3,使5.5万亿多m3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全世界约有10亿多人由于饮用水被污染,受到疾病传染、蔓延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人类疾病的80%与水有关。国际自来水协会称,每年有2500万5岁以下儿童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缺乏清洁卫生的饮用水而造成死亡人数达1.24×103万人。

  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不仅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殃及其它生物。许多生物正随着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灭绝。

  很明显,水资源危机正在席卷全球。在90年代进入第四年之际,专家们已提出警告:水危机带来的"全球震荡"将比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危害更大。

  早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召开的联合国水会议上,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召开的"世界环境与水资源保护会议"也提出:"节约用水和净化水资源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困扰,水的除害、减灾、兴利是全球性问题。

  水的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教育大众了解水资源有关情况,更新陈旧的水资源观念,唤起全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重视和参与,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世界水日"便在人类的历史上诞生了。




水的危机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类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水资源受到的污染也日渐严重,形成了不容忽视的水资源危饥、水环境危机和水生态危机。

  一、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危机主要是指水"量"的危机,这是目前人们谈论最多,认识较深刻的水危机。据估计地球上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千米,但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为淡水,而且淡水中的87%是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26%,因此世界的谈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有限的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极端不平衡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另一重要原因。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人口占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人均约占11000 立方米,其中南美洲人均径流量最多,达56100立方米,欧洲最少,人均径流量只有南美洲的1/10。

  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水资源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0世纪是全球人口与经济迅速膨胀、发展的时代,人类用水速度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而迅猛增长,与50年代相比,农业用水增加了5倍,工业用水增长了26倍,市政用水(城乡地区的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不断崛起,城市人口比例由1800年占总人口的3%发展到1990年的50%,城市中或城市周围又大量建设工业区,集中用水量大,往往超过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由于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不仅污染了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体,也降低了这些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减少了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的数量,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在我国,水资源问题前景不容乐观。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34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在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占有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64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08个,由于缺水,天津、上海、常州、西安等诸多城市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漏斗急剧扩大、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现象的发生。在我国农村有65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到2000年,我国至少缺水600亿立方米,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水环境危机

  水环境危机主要是指由于水"质"的改变而引发危机。由于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环境正发生着"质"的变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地球上每年排放污水约5000亿吨,其中90%未得到处理。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最为严重。马来西亚炼油厂和橡胶厂排放的废水使全国42条河流变成死河;印度2/3的水源受严重污染;巴基斯坦工业废水污染了城市和乡村的所有河流;拉丁美洲的智利和秘鲁分别有21条和13条河流受到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中国的松花江和辽河、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珠江等七大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淡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29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死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仅腹泻每年就夺走4万~5万婴儿的生命。由于水污染,江河秀色已不复存在,曾经是宜人的环境,现在已经变得让人难以容忍。

  三、水生态危机

  生物进化是从水中开始的,水域担负着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进化的重要使命,人类对水域的肆意侵占,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及污染,改变了水生生物生存的条件,使大量的水生生物丧失了生存环境,走向灭绝的道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稳定,为人类自身带来极大的危害。例如:被人类引以自豪的大坝、河闸之类的建设,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阻断了回游性鱼类的通道;河道的渠化使水流条件均一化,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多种水流条件消失;水域污染的不断加剧使水域生态种类退化,不少物种大量灭绝。

  由于水资源危机形势的日益严峻,1993年1月18日召开的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世界各国、各地区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控制人口增长,减少水的消费;增强节水意识,切实把水作为一种稀有资源来管理;改革工农业用水方式;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等。




常见的8类水体污染物的来源

1)悬浮固体
  人为排放源有:堆放在水边的固体工业和生活垃圾,食品加工废液、造纸废液、矿石处理废液、城市粉尘冲洗、水土流失等。

2)有机物和病原体(存在于食物、植物、粪便、动物尸体中的有机成分)
  人为排放源有:生活污水、养殖场污水、食品厂、纤维厂、造纸厂、生活垃圾等。

3)重金属 (汞、铅、镉、镍、硒、砷、铬、铊、铋、钒、金、铂、银等)
  人为排放源有:采矿、冶炼、电镀、电池、电解、化工、制革、油漆、印染、合金制造、农药、涂料、胶片冲洗、工业和生活垃圾(如废电池和电子产品)等。

4)合成化学品(如:苯酚、多氯联苯、二恶英、呋喃等)
  人为排放源有:化工、制药、炼油、焦化、塑料制造、涂料、化学洗洁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芳香剂、染料、激素药物、杀虫剂、除草剂等。

5)酸性废水
  人为排放源有:煤矿和其它金属矿(铜、铅、锌等)的矿山废水、酸雨等。

6)磷酸盐
  人为排放源有:含磷洗衣粉、化肥等。

7)含氮化合物
  人为排放源有:化肥、饲料、生活污水等。

8)油类物质
  人为排放源有:石油工业、机械加工、汽车和飞机保修、涂料油脂加工、煤气、船舶运输、油船泄漏。




全球近5亿人饮水短缺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全世界有将近5亿人面临饮用水短缺的问题,预计到2025年时这个数字将增加28亿人。

  报告起草人、联合国人口基金顾问欣里希森说,到202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80亿人。到那时,每3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生活在饮水短缺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水供应紧张或饮水不足。这些国家大多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到2025年,人口的增长将使包括印度在内的17个国家陷入饮用水短缺的困境。

  全球人均淡水拥有量现为7180立方米。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人均淡水拥有量每年不足1000立方米,经济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再降至500立方米以下,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水资源最为匮缺的地区是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区。据报道,中东北非阿拉伯国家虽然领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但由于其中90%的土地处于沙漠或半沙漠地区,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5%。据统计,阿拉伯国家1950年时的人均淡水拥有量为3800立方米。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到2025年,阿拉伯国家的人均淡水拥有量将从现时的1500立方米降至750立方米。

  非洲大陆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但由于水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农村人口的2/3和城镇人口的1/4缺乏清洁用水。这意味着在6亿人口的非洲地区,己有2.8亿农村人口和4000万城镇人口缺乏安全用水。非洲近年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疾病每年夺去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己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当务之急。长期干旱的澳大利亚去年年底大幅度削减了政府对水资源使用的补贴,目的在于迫使人们更加合理和有效地用水。位于南亚的孟加拉国一直与印度共享恒河水资源,前不久,通过协商使印度答应给孟加拉国分配更多的水资源。围绕着界河水资源分享问题,许多国家赞成跨国界合作。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现在再不会为它们之间共有的奥卡万戈河的河水分配问题而动武了。

  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以及岛国塞浦路斯和新加坡为确保淡水资源供应,在海水淡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据悉,阿拉伯国家目前拥有先进的海水淡化装置,每天淡化海水1150万立方米,约占世界海水淡化总产量的60%。




确定"世界水日"的背景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这标志着水的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水日的确定,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一天,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水意识。

  太阳能和水是维待地球上生命的最主要支持系统。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的资源,对其不加爱惜和保护。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和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才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地球总储水量约14.5×108km3,其中海水占97.2%,陆地水占2.8%,咸水占97.3%,淡水占2.7%,而江河水量只占陆地淡水储量的0.01%,加上时空分布不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

  陆地水资源由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组成。这三种水彼此密切相关、互相转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体系。大气降水为其补充来源,使其逐年得到更新,达到动态平衡。陆地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大约70%至80%的陆地淡水资源用于灌溉,不到20%用于工业,6%用于家庭。淡水(或淡水的缺乏)越来越限制了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城市化。

  世界淡水总储量为3.5×108亿m3,但人类生产与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仅有105万亿m3。世界淡水使用量,目前每年达4.13万亿m3;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预测2000年将增加到7万亿m3,那时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将比现在减少20%以上。世界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每人7700m3,而人均不足2000m3的国家有40个,其人口比例约占全球的12%。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区。世界上面临水源紧张的人口现有3.35亿。预测再过30年,缺水国家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增加8倍多,达28~33亿人,这预示水危机将来临。

  从1950年到1978年,农业灌溉面积曾迅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2.8%,而从1978年到1991年,每年只增长1.4%,不足以跟上人口的增长。结果从1978年到1991年人均占有的灌溉面积下降5%以上,农民面对的不仅是人均耕地面积的缩小,而且人均占有的可灌溉土地数量也减少了。非洲的缺水带同非洲的"饥饿带"基本重合,在南撒哈拉划出宽阔的一条一直延伸至南非的饥饿地区。半干旱非洲的农业有些就像一张水的"彩票"。

  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执行主任托尔巴说:"水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的了,世界争夺水资源的竞争正趋激烈,这种竞争将会发展得更凶残,甚至施以武力。"目前,世界上有214条国际河流和湖泊,其中155条由3个国家共享;23条由3个以上的国家共享,有的多达12个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忧心忡忡地说:"水源危机将引发中东地区的下次战争"
据预测,随着中东地区的人口增长,30年后中东地区每年将需消耗4700亿m3水,超出现有水源供给能力1320亿。1994年世界银行预测,中东地区人均可再生水资源的供给量到2025年将比1960年下降80%,年人均仅667m3,大大低于水源匾乏的公认标准,这一地区的某些国家的水源供给量将仅能维持居民的最低需求。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加深了这一地区国家间争夺水源的矛盾,加剧了这一地区业已存在的紧张局势。

  1989年,以色列计划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尼罗河上修建水坝,埃及人民议会为保卫其主要水源不惜以发动战争相威胁,迫使以色列从埃塞俄比亚撤回了水文地质专家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1990年,土耳其在阿塔蒂尔克修建水坝中途拦截幼发拉底河水,这一举动激起了两个下游国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同声谴责及武力报复的威胁。1992年,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的水源之争差一点酿成了该地区的一场全面战争。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在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定时曾宣称,埃及将绝不再次首先发动战争,除非为了保护水源。约旦国王侯赛因也曾宣称,除了因为水源问题,约旦不会再同以色列交火。但是,不难看出爆发新的争夺水源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自有史以来,人类就一直摆布着淡水系统,他们通过泵抽、管引、挖渠、筑坝、蓄水、排水和耕作以便增加可靠的供水。换言之,人类活动已成为水循环的一个部分。

  在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是在相对富水条件下进行的。废水流入河流,造成不利于环境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是发达国家水体污染泛滥成灾的时期。例如l955年日本富山县通川地区含镉废水造成的"骨痛病"事件;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沿岸含汞废水造成的"水俣病"事件都震惊了世界。莱茵河曾被谑称为"欧洲最大的下水道"。英国的泰晤士河、美国的芝加哥河等,污染也十分严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印度大约70%的地表水已被污染。马来西亚的40条主要河流污染严重。现在全世界污水量已达4000亿m3,使5.5万亿多m3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全世界约有10亿多人由于饮用水被污染,受到疾病传染、蔓延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人类疾病的80%与水有关。国际自来水协会称,每年有2500万5岁以下儿童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缺乏清洁卫生的饮用水而造成死亡人数达1.24×103万人。

  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不仅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殃及其它生物。许多生物正随着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灭绝。

  很明显,水资源危机正在席卷全球。在90年代进入第四年之际,专家们已提出警告:水危机带来的"全球震荡"将比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危害更大。

  早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77年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召开的联合国水会议上,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召开的"世界环境与水资源保护会议"也提出:"节约用水和净化水资源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困扰,水的除害、减灾、兴利是全球性问题。

  水的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教育大众了解水资源有关情况,更新陈旧的水资源观念,唤起全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重视和参与,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世界水日"便在人类的历史上诞生了。




水的危机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类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水资源受到的污染也日渐严重,形成了不容忽视的水资源危饥、水环境危机和水生态危机。

  一、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危机主要是指水"量"的危机,这是目前人们谈论最多,认识较深刻的水危机。据估计地球上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千米,但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为淡水,而且淡水中的87%是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26%,因此世界的谈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有限的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极端不平衡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另一重要原因。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人口占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全世界河川径流总量人均约占11000 立方米,其中南美洲人均径流量最多,达56100立方米,欧洲最少,人均径流量只有南美洲的1/10。

  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水资源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20世纪是全球人口与经济迅速膨胀、发展的时代,人类用水速度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而迅猛增长,与50年代相比,农业用水增加了5倍,工业用水增长了26倍,市政用水(城乡地区的家庭及生活用水)增加了18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的不断崛起,城市人口比例由1800年占总人口的3%发展到1990年的50%,城市中或城市周围又大量建设工业区,集中用水量大,往往超过当地水资源的供水能力。由于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不仅污染了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体,也降低了这些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减少了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的数量,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在我国,水资源问题前景不容乐观。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34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在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占有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64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08个,由于缺水,天津、上海、常州、西安等诸多城市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漏斗急剧扩大、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现象的发生。在我国农村有65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到2000年,我国至少缺水600亿立方米,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水环境危机

  水环境危机主要是指由于水"质"的改变而引发危机。由于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环境正发生着"质"的变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地球上每年排放污水约5000亿吨,其中90%未得到处理。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最为严重。马来西亚炼油厂和橡胶厂排放的废水使全国42条河流变成死河;印度2/3的水源受严重污染;巴基斯坦工业废水污染了城市和乡村的所有河流;拉丁美洲的智利和秘鲁分别有21条和13条河流受到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中国的松花江和辽河、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珠江等七大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淡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29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死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仅腹泻每年就夺走4万~5万婴儿的生命。由于水污染,江河秀色已不复存在,曾经是宜人的环境,现在已经变得让人难以容忍。

  三、水生态危机

  生物进化是从水中开始的,水域担负着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进化的重要使命,人类对水域的肆意侵占,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及污染,改变了水生生物生存的条件,使大量的水生生物丧失了生存环境,走向灭绝的道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稳定,为人类自身带来极大的危害。例如:被人类引以自豪的大坝、河闸之类的建设,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阻断了回游性鱼类的通道;河道的渠化使水流条件均一化,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多种水流条件消失;水域污染的不断加剧使水域生态种类退化,不少物种大量灭绝。

  由于水资源危机形势的日益严峻,1993年1月18日召开的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3年起,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水危机,世界各国、各地区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控制人口增长,减少水的消费;增强节水意识,切实把水作为一种稀有资源来管理;改革工农业用水方式;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