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历史 -> 高二上学期 ->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

第一节 自然科学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有犹太血统,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南部的小城乌尔姆,和牛顿一样,他幼年时也未表现出智力超群。相反,到四岁多他还不会说话,家里人甚至担心他是个低能儿。上中学后,学业不突出,除数学课外,其它课都不好,老师劝他退学,就这样这位伟大的天才就中途退学了。后几经周折进入瑞士的一所中学学习,1896年考进苏黎士的联邦工业大学。大学期间他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着迷,而忽视其他科目。他迷上了物理学,反而对数学冷落了,数学课全凭一个叫格罗斯曼的同学的笔记来应付。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依然是这位同学的父亲帮他在伯尔尼专利局找了个工作。在伯尔尼,他与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讨论科学和哲学的前沿问题。因常在一个叫奥林匹亚的小咖啡馆聚会,他们把自己的小组称作奥林匹亚科学院。1905年是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他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五篇文章,其中有三篇是划时代的,1912年他当上了教授。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但当时排犹运动日益高涨,德国也有些人反对相对论,当时有不少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办法, 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者而得奖,相对论始终未获诺贝尔奖。
  在他的后半生,爱因斯坦卷入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对到处弥漫的战争气氛感到十分不安和担忧。在二战中,他认为自己应该拿起枪,与法西斯作斗争。为防止纳粹最先造出原子弹,他给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建议尽早研制原子弹。美国终于进行了曼哈顿工程,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二第三颗原子弹很快投到日本,日本被迫投降,二战结束。战后愈演愈烈的核军备竞赛,使他发现原子弹是人类的瘟神,他的痛苦无法形容。




扩展资料

查理·达尔文

  达尔文生于英国希罗普郡。祖父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医生和博物学家。幼年的达尔文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天份。8岁被送进教会学校,但对圣经故事一点都不感兴趣,倒是喜欢在河边钓鱼、上树摸鸟蛋,还喜欢搜集杂七杂八的物品。上中学后功课一般,以致父亲经常训斥他:“你除了打鸟、玩狗和抓老鼠外什么也不会干,这样下去会给我们家庭丢脸的”。16岁时被送进爱丁堡大学读医,但他也不喜欢。父亲便让他读神学,以便将来有个体面的职业,不久他又对父亲提出不学神学。在父亲不允的情况下,他整天跟一些纨绔子弟一起赛马、打猎、酗酒,他后来自己也承认“在剑桥的三年是完全浪费了”。但他也结识了植物学教授享斯洛等新朋友。1831年英国海军“贝格尔号”舰准备去南美进行科学考察,享斯洛推荐达尔文跟随以记录沿途见到的各种自然现象。但船长是个对颅相学很迷信的人,他发现达尔文的长相有点怪,鼻子的形状表明该人不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恐不能胜任这次旅程,幸好船长没有支持这一点,只是心里有些不高兴。达尔文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他克服种种困难,随着考察团深入丛林、登上高山,收集各种动植物标本、挖掘古生物化石、记录地层情况。他坚持 每天记日记、写报告,为他日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材料。回英国后他已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博物学家,埋头整理他的考察报告,相继出版了《航海日志》、《地质报告》和《贝格尔号航行中的动物学发现》等著作。




扩展资料

居里夫人

  波兰籍女科学家。原名玛丽·斯克罗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华沙一个教师家庭。1891年考入巴黎索邦大学攻读物理学,在此期间遇上了著名的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并于1895年结婚。贝克勒尔新射线的发现使她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当即将“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其博士论文的题目,“放射性”一词就是她首先使用的。为了寻找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居里夫妇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艰苦劳动。在一座极为简陋的实验室里,他们将奥地利政府提供的几吨废渣,进行反复的化学分离和物理测定。相继发现了钋、镭等放射性物质。为了确定镭的原子量,居里夫妇又花了三年时间,提炼出了0、12克纯镭,测定出镭的原子量为225,放射性比铀强二百多万倍。1903年居里夫人完成了博士论文,她与丈夫及贝克勒尔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可是,她们夫妇累了,没有力气亲自去领奖。在过去的四年多中,居里夫人体重减了10公斤,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1911年,她因为发现两种新元素再度获诺贝尔奖,这一次是化学奖,化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居里夫人的工作,她成了第一位两次获殊荣的人物。巨大的荣誉并没有使她成为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她亲自驾驶一辆救护车,做人道主义救护工作。由于她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使这一领域呈现了新的热闹景象。不少新的放射性元素被发现,放射性在医学上可能的应用也被开发出来。由于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居里夫人染上了白血病,1934年7月4日于法国去世。




扩展资料

牛顿生平大事记

  1642年12月25日,牛顿诞生於乌尔索坡。出世时,父亲己过世。
  1645年母亲改嫁邻材牧师,牛顿与外祖母相依为命。
  1649年进私塾念书。制造日晷仪、水车。
  1655年进格兰姆皇家中学,寄宿药师克拉克家。制造风车、水漏时钟。
  1656年母亲的第二任丈夫去世,牛顿休学回家帮忙。
  1658年重回格兰姆学校。
  1661年入剑挢大学三一学院,当工读生。
  1664年获得三一学院奖学金,停止工读,专心研究。
  1665年~1666年这段时间,是牛顿创造力量旺盛的时期。牛顿一生中的重要成果,遍及力学、光学、数学、哲学等许多领域,但他的几乎所有主要的数学物理思想,都诞生于这一时期。按照牛顿本人的说法,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色彩理论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构思而成的。
  1665年大学毕业,留校研究。发明二项式定理。
  1666年发明万有引力、微积分学,研究光谱及望远镜。
  1667年重回剑挢大学,被选为特别研究员。发明反射望远镜。
  1668年获硕士学位。
  1669年任三一学院的数学讲座教授。开始讲授光学。
  1671年向皇家学会提供反射望远镜。
  1672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675年发现“牛顿环”,提供光的“微粒说”。
  1677年莱布尼兹宣告发明微积分学,两人产生论战。
  1984年开始写《数学原理》。
  1687年,出版了自己的划时代名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被看作经典物理学的《圣经》。
  1689年被选为国会议员。
  1690年发表宗教论文。
  1693年微积分学出书。驳斥无神论者。
  1696年任造币局监督。
  1699年任造币局局长。拟订历法修正案。接外甥女来往。
  1700年发明六分仪。
  1701年连任国会议员。
  1703年任皇家学会会长。
  1704年《光学》一书出版。
  1705年安妮女王封为爵士。
  1708年微积分学公开论战。
  1711年出版分析学。
  1725年迁居郊区养病。
  1727年3月20日逝世,葬于西敏寺,与英国历代君主和名人长眠在一起,供世人瞻仰。




扩展资料

病菌和病毒的发现者——巴斯德

  1865年,欧洲蔓延着一种可怕的蚕病,蚕大批大批的死掉,许多以养蚕为生的农民对此毫无办法。
  路易斯·巴斯德当时是巴黎高等师范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他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到法国南部实地调查。他首先取来病蚕和被病蚕吃过的桑叶仔细观察,一连几天和助手通宵达旦地工作。
  很快,他通过显微镜发现蚕和桑叶上都有一种椭圆形的微粒。这些微粒能游动,还能迅速地繁殖后代。他找来没病的蚕和从树上刚摘的桑叶,在显微镜下,没发现那种微粒。“这就是病源”!巴斯德兴奋地叫了起来。他立即告诉农民,把病蚕和被病蚕吃过的桑叶统统烧掉。这样,蚕病被控制住了。
  通过蚕病事件,巴斯德为人类第一次找到了致病的微生物,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病菌”。怎样防止蚕病传染呢?巴斯德带了病蚕回巴黎的实验室进行研究。两年之后,他成功了。方法很简单:把产完卵的雌蛾钉死,加水把它磨成浆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蚕有病菌,就把它产的卵烧掉;蚕没病菌,就把它产的卵留下,用没有病菌的蚕卵繁殖,蚕病就不会传染。
  从此,巴斯德开始研究人类致病的原因,结果发现了多种病菌。他还发现在高温下,病菌很快就会残废,于是他向医生宣传高温杀菌法,可以防止病菌传染。现在,我们医院里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用高温水蒸汽蒸煮,这就是用巴斯德发明的消毒方法,后人叫它“巴氏消毒法。”
  1880年,法国鸡霍乱流行,怎样才能使鸡不得传染病呢?这成了巴斯德新的研究课题。不久,他向科学院送上了自己的研究报告,他发现了传染病的免疫方法。
  巴斯德把导致鸡霍乱流行的病菌浓缩液注射到鸡身上,当天鸡就死了。病菌浓缩液放了几个星期之后,巴斯德又给鸡注射,鸡却没有死。经过多次实验,巴斯德认识到,病菌放一段时间之后,不仅毒性大为减少,而且还有抗病的效力。这样,他就制成了鸡霍乱疫苗,注射后,能增强鸡的抵抗力,防止霍乱传染。
掌握了制造疫苗的方法之后,巴斯德就开始研究使人类致病的病菌。他组织学士们和助手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制成了伤寒、霍乱、白喉、鼠疫等多种疫苗,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现在,儿童要打防疫针,这种免疫方法,就是巴斯德发明的。
疯狗咬人,人就会得“狂犬病”,全身抽搐而死。巴斯德在显微镜仔细观察狂犬的脑髓液,没有发现病菌。可是把狂犬髓液注射进正常犬的体中,正常犬马上就会得病死掉。“这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的病源!”巴斯德惊奇地对助手们说。人们就把这种比细菌还小的生物病源叫做“病毒”。
  怎样治狂犬病呢?巴斯德把刚死的狂犬脑髓取出,悬挂在一个干净瓶子里晾干,两星期之后,把它加水磨成浆湖,注射进正常犬的体中,结果没有发病。又过两个星期,他又注射刚死狂犬的脑髓液,结果这只正常犬没有任何反映。就这样,一种治狂犬病的疫苗诞生了。后来,他又把狂犬疫苗用来给人治病,结果,他又成功了。
  巴斯德从没有停止过科学研究,直到他去世。他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