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历史 -> 高二上学期 -> 第四章 资本主义形成

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关于战争起因

  远在1887年12月15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就曾预言,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三十年战争造成的大破坏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出来并遍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贷方面的人造机构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而无人始取;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斗争中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造成条件。
  27年后,恩格斯预言的这场世界战争架然爆发了,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列强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势力范围、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的斗争加剧,一些国家企图重新瓜分世界而使矛盾激化的结果。
早在战前很久,在19世纪最后30多年里,美德日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开始超过和排挤老牌的英法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英法占有的广大殖民地,其中,德英之间的矛盾尤为尖锐。战争中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追逐的目标。德国力图击败主要对手英国,把它的殖民地攫为己有;战胜法国,巩固在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占有地位;打败比利时和荷兰,占领这些国家的殖民地;消弱俄国,从它手中夺取波兰、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置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于自己势力之下,并于奥匈帝国一起进一步巩固在巴尔干地区的地位。英国想要消灭德国这一竞争对手,同时削弱自己的盟国——法国和俄国。法国打算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俄国则企图阻止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的扩张,企图攻占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巩固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地位。日本帝国主义则想夺取德国当时所占的中国胶州湾,奴役中国,称霸东亚。
  除了掠夺的目的之外,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扼杀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垄断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剥削,加重了对殖民地和国内被压迫民族的掠夺和压迫。到了大战前的几年,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更加高涨。因此,帝国主义诸国力图利用对外战争,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分裂工人阶级队伍,以达到镇压革命运动,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目的。在分析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时,列宁曾深刻指出:“英、法、德、意、奥、俄这些国家的政府和统治阶级几十年来、几乎半个世纪以来实行的政治是掠夺殖民地、压迫异族、镇压工人运动。当前的战争正是这一政治的继续,也只能是这一政治的继续。”
  由此可见,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全部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内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对外实行掠夺政策的这一政治的继续,是历史的必然。




扩展资料

关于交战双方战争准备及其利弊得失评析

  战争开始前,两大对立集团都把军队扩充到数百万之多,并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当时几乎所有欧洲强国不仅拥有强大的常备军,而且拥有相当数量的受过训练的后备军。俄国基于军共有136万人,后备军565万人;德国基干军官兵共78.8万人,后备军 490万人;法国基干军81.l万人,后备军506.7万人。由于双方都低估了对方的经济和军事潜力,因此基本上都只准备打一场速决战;至于持久战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事先均未作考虑。德国依靠先进的军事工业基础,先于敌人进行战争准备,企图以此弥补自己资源有限之不足。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德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它认为最有利的战争时机,利用它的最新的军事技术,抢先使用了俄法两国准备使用的新武器”。
  交战国双方的陆海军在编制和武器装备方面大体相同。各国武装力量均由陆军和海军组成。陆军包括三个兵种:步兵、骑兵和炮兵。另外,还有专业兵(工程兵、通讯兵)以及后勤。步兵是主要兵种。步兵在陆军中所占的比重平均为70%,炮兵为15%,骑兵为8%,专业兵及辅助部队只占7%。陆军编为由军、师组成的军团。各国军队均装备有带刺刀的弹仓式步枪、重机枪和最大射程为7-8公里的各类火炮(口径75一155毫米)德军的炮兵最强,其重型火炮比俄军多5倍。装甲车和飞机为数不多。德国拥有军用飞机232架,俄国有263架,英国有258架,法国有156架。海军舰队由主力舰和轻主力舰、战列巡洋舰、装甲巡洋舰和轻巡洋舰、驱逐舰艇以及潜艇组成。战争开始前,协约国海军编成内有各舰种的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1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艇35艘。
  各国武装力量在进行战争准备时,由于受到19世纪形成的理论观点的影响,均认为通过一次总决战就能全歼敌人。因此,各国军队总参谋部都准备打一场短期战争,并未考虑到要动员国家经济来保障前线的需要。多数国家的作战计划都以速决速胜的错误设想为基础,没有考虑到敌军的生存力和它们拥有的大量受过训练的后备军及其强大的经济、精神潜力。因而许多国家的战略计划都具有盲动主义的因素。以德国的“施利芬计划”为例。该战略计划的基本构想是:以毁灭性的闪击战,首先打败法国,然后打败俄国,从而避免两线作战。考虑到俄国不可能迅速动员,德国计划规定在战争第一阶段只用1个野战集团军的兵力掩护普鲁士。预定在战胜法国之后,将全部兵力迅速向东变更部署,并与奥匈配合击败俄军。德国计划在2-3个月内打败法国和俄国。显而易见,该计划立足于一种错误的判断,即德军在向法国进攻时,能有效地避免东线的积极行动。此外,该计划还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对方的力量。因为迅速击败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的协约国是不现实的。不容否认,从战略战役的观点来看,“施利并计划”具有许多优点,诸如主要突击方向选择正确,集中优势兵力于决定性方向 ,正确估计战略主动权和突然性的作用,力求采取积极、坚决的行动等,但从整体上看,它具有致命的弱点,而且显然是冒险的。而奥匈的战略计划是德国战略计划的附属品。根据德国计划,当德军在西线作战时,奥匈应在东线实施防御,然后与其盟国一起向俄国实施突击,支援盟国取得战争胜利。俄国的战争计划是进攻性的,并规定向奥匈和德国同时实施积极行动。显然,同时在两个战略方向实施进攻的计划与其国家的军事经济潜力不符,更何况俄国沙皇政府在其盟国压力下答应在动员后的第16-19天发起进攻,而当时实施动员和战略展开约需两个月。因此,俄军只得在没有对敌的足够兵力优势的条件下去完成任务。法国的计划具有消极等待的性质,其特点是两面性和摇摆性。它把战略主动权明显地让给敌人,其行动视敌军行动而定,围绕着敌军的行动转,只是在俄军吸引住德军主力后才转入进攻。英国战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和巩固制海权。为了进行陆战,计划向法国派出1个远征集团军。该计划明显地反映出不列颠帝国将战争的重担推给盟国,并借他人之手打败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的企图。由此可见,各大国都指望打一场速决战,除法国外,各国军队均展开成一个战略梯队,这样的布势显然与预定任务的深远纵深不相符合,从而导 致进攻战役很快便停顿下来。显然,当时的军事领导人只利用常备军、有准备的后备军和动员起来的贮备品通过一次总决战取胜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扩展资料

美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参战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表面上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没有立即参战。
  美国并非不愿意进行侵略战争,而是因为大战之初它还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大战开始时,美的陆军只有25万人,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同时,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也十分高涨,威尔逊总统还指望在1916年的总统选举中,以美国不参战捞取选票,争取连任。另外,美国垄断集团认为在“中立”名义下,既可以同交战双方做生意,牟取暴利,又可以利用其他列强忙于厮杀之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最后,美国同交战双方均有矛盾,不愿任何一方获胜而期望他们两败俱伤,最后由自己收拾残局,攫取世界霸权。可见,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上是一种狡猾的“坐收渔利”政策。
  美国初期的“中立”政策确实为垄断资本带来了好处,刮光了一些交战国的黄金桶。1914年美国的商品输出额是23亿美元,到1916年就增至43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使资本家,的腰包极度膨胀起来,也刺激了国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扩充军队,进行战争准备。1916年,美国国会根据威尔逊总统的提案,通过了总值约五至六亿美元的造船计划,同年6月,国会又批准国防法,规定增加常备军和国民警卫队,到1917年,美国完成了参战的准备工作,撕去了“中立”面纱,参加协约国对德、奥作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争霸战场上,随着德国的日益强大,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明显,逐渐成为美国争霸的主要对手和最危险的敌人,同时,英国认为日本将是自己在太平洋上的争霸对手,如果英、俄在战争中失败,日本将可能联合德国共同对付美国,这对于美国在远东称霸也是一大威胁。
  在大战期间,美国虽然同交战双方都有贸易往来,但与协约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它把大量军火、粮食等物资供给协约国,并给协约国高达 100亿美元的贷款。因此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关系最大。而1917年初,协约国的处境也的确不妙。英、法人员损失严重,经济极度困难,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后,有可能退出战争,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结协约国的贷款将石沉大海。
  经过几年的厮杀,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大战已接近尾声。这时参战,不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胜,而且还能够加强自己在战后分赃中的地位,并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在战后控制其他列强,建立霸权。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背景下,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12月7日又对奥匈帝国宣战。
  由此可见美国由中立到参战,完全是为了本国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利润,为了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扩展资料

关于大战的主要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以往历次局部战争有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
  (一)空前规模的联盟战争。联盟战争,是国家为反对一国或数国而进行的战争。历史上的某些战争早就具有联盟战争的性质。如古罗马各公国反对十字军、蒙古鞑靼钦察汗国及其盟国的战争; 1337- 1453年的百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等。第一次胜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时代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联盟战争。参加交战双方联盟的有30多个国家。综观战争的历史可以看出,世界规模的战争都是国家联盟之间的战争,而联盟战争则不一定是世界大战。同时,随着世界交往的不断加强,联盟战争这种战争样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所以研究联盟战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盟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联盟战争与以往的联盟战争相比有许多不同特点:
  1.联盟的规模空前。以往的战争联盟,大都局限于一个地区的一部分国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不仅有欧洲1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参加,而且还有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次,联盟组成相对稳定,持续时间长。过去的战争联盟,通常是临时性的,组织不稳固,战争期间经常发生变动。
  2.军事上的协同关系更为紧密。一战以前的联盟作战,基本停留在保持作战对象的一致上,很少有几个国家在不同战略方向或几个战场上协调一致地作战。即使是一次作战行动,取盟内不同国家的军队,也大多是各自为战,基本保持各自原有的指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国家间政治联盟日益紧密,军事联盟体制也日趋完善,联盟内各个国家军队,在各个战略方向的协同作战较前更为密切。协约国集团在各条战线上组织协同,迫使德国长期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同盟国集团以德军为核心,协调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军队的作战行动,使之得以用其相对劣势的战争潜力,与拥有巨大后备资源的协约国对抗4年之久,并几度使意大利、法国、英国、俄国等遭到巨大损失。
  3.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以往战争的单纯军事对抗,发展成为两大军事联盟政治、经济、外交、心理等各方面的总体战。作为世界规模的联盟战争,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某一国家的军事胜利,而且取决于联盟总体实力较量的胜利。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动员与以往历次战争相比,在动员的领域和规模、组织实施、时间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点:
  1.战争动员领域空前广泛。拿破仑时代战争动员的主要内涵是武装力量的动员。先是动员常备军由和平时期转入战时体制,接着是为了补充战场上的兵员消耗,或者为了扩大战争规模,动员后备役服现役参加作战。拿破仑率领几十万大军在欧洲大陆驰骋十几年,所需大量战争物资和经费,基本是依靠征用和抢劫的办法,从占领区榨取来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交战国也都宣布了战争动员,但开始时仅有军事动员而无经济动员。随着战争的发展,战争动员的领域逐步扩大到经济领域。工业生产方面的动员先是从军队武器装备的不足引起的。工业生产中,重工业生产又首当其冲。接着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等轻工业也开始承担大量的战争订货。由于交战双方相互封锁,许多国家粮食、棉花等供应紧张,农业生产也被列入国家统制范围。为了筹措战争经费,金融财政和税收成了统治阶级向人民群众转嫁战争负担的工具。为了诱使群众支持和参加战争,各国都极力煽动民族沙文主义情绪,进行思想政治动员,并通过一系列战时非常法规,剥夺人民工常的民主权利,镇压人民的反抗。于是,战争动员遂被逐步引向国家生活的大部分领域。
  2.战争动员组织系统复杂。以往的战争动员,任务专一,集中于兵员动员,组织系统单一,归军队总参谋部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动员,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组织机构复杂。被动员的对象中,有军队的,有地方的,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既要保证眼前的战场急需,又要兼顾持续的动员后备,既要保证前方作战,又要维持后方生产和基本民需,使整个国家生活各个方面在战时体制下运转,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和科学的组织管理。
  3.战争动员的时效性强。战争初朗,战争动员的快慢,是能否取得战略主动权的一个重要因素。德军动员、集中、展开的速度最快,8月1日宣布总动员,到8月5日,陆军已从80万扩充到382万人,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迅速攻占了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大片领土。
  俄国的动员效率较差,但也没有像德国所设想的那样,要在宣布动员45天以后才能投入作战。实际上,在大战爆发后不到20天,俄军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就开始在东普鲁土(8月17日)和加利西亚(8月19日)发起进攻,使同盟国措手不及。小毛奇慌忙从西线调兵救援,从而削弱了进攻法国的兵力。
战争过程中,战争动员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军队的作战行动。1915年战局中,协约国各国因战争动员不足,人力物力缺乏,不得不实施战略防御,并在国内全面实行战时体制,进一步动员全国力量。1917年战局中,德国也因动员不足,不得不转入防御作战,推行“兴登堡计划”,进一步在全国实行“总体战”体制,增加军火生产,缓解战场供应的不足。
  (三)大战略理论应运而生。18世纪以前,在军事学术领域内,战略与战术之间尚无明确区分,“战略”指导与战术指挥基本上融为一体。进入19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条件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军事行动规模的不断扩大,战略与战术开始分离。战略主要是对战争全局的运筹和指导,战术是对战斗的组织与实施。这种认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战略的内涵仍然局限于纯军事领域,局限于克劳塞维茨对战略的理解,认为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根据这种理论,战争的直接目的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会战。拿破仑关于通过一两次会战决定战争胜负的思想,对各国影响很大。基于上述对战略的狭隘理解,战前各国统帅部的战争计划和战争准备,都片向追求单纯的军事目标,即彻底打垮和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而忽略了政治、经济目标;都立足于打一场短期速决战争,无长期持久战争的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酷现实,迫使各国不得不抛弃原有的战略观念。战争开始后不出数月,各交战国速决战计划相继破产,战前的储备消耗殆尽。为了继续进行战争,各国不得不逐步将整个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战争实际上已变 成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较量,大战略理论便应运而生。战争已不再只是各国军队统帅部的事情了。为了加强战争的战略领导,英、法等国都专门组成了战时内阁,全面负责国家和军队有关战争的重大事宜。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还没有正式形成战役理论体系,但战役实践有了很大发展,战役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战爆发后,出现了短暂的运动战。这一时期战役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大,战线长,机动性强,双方都轻视防御,出现以进攻对进攻的局面,因此,许多战役带有明显的遭遇战性质,但大多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西线战场自1914年底,东线战场自1915年夏,相继转入阵地战。阵地攻防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作战样式。随着运动战转入阵地战,防御战不断受到重视。大战初期的防御战役,主要是要塞防御。要塞通常分布在边境一线。要塞的炮台之间间隙较大,纵深很浅,抵挡不住对方的进攻。随后,构筑堑壕把众多的支撑点连接起来,将机枪与炮兵火力和铁丝网障碍物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进行连续的抗击和实施不间断的反击。大战中期以后,防御阵地大多发展成为筑垒地带。每个地带通常由2-3道防御阵地组成。随着炮兵火力的增强和射程的增大,以及飞机、坦克、化学毒剂的运用,防御兵力进一步向纵深作梯次配置。预备队集中在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上,,用来实施反冲击或反突击。防御战役的内容,由初期主要是对步兵和炮兵的防御,扩大到对化 学武器的防护和对坦克、对空防御。战争后期出现了弹性防御,强调避开对方强大的火力突击,以强有力的反突击粉碎对方进攻。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术领域内最重要的发展,是产生了集群战斗的战术、纵深梯次防御战术和诸兵种合同战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各国军队普遍流行的进攻战术队形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形成的密集的散兵线与密集纵队相结合的战术队形。这种战术队形,从大战一开始,特别是进入阵地战阶段以后,在不断加强的防御火力面前,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便产生了“火力集中,人员分散,小群协同”的新的作战原则,形成了集群战斗的战术,即把步兵小分队部署在坦克。随伴火炮、重机枪和其他集群战斗兵器附近进行战斗。这种新战术,把步兵分成许多小的集群,多波次地尾随炮兵火力实施进攻,集群间的间隔加大,但投入的兵力密度也还是很高的。从1916年起,各国军队的师、团进攻队形开始作纵深梯次配置,并缩小进攻正面的宽度(师约2公里,团I-1.2公里,营400-600米)。大战后期,进攻正面上的兵力密度每公里为10一12个营,火炮150-180门。这种战术队形与以往的战术队形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防御战术得到很大发展。阵地战开始以后,各国都十分重视防御战术的研究与实践。孤立的防御基点很快被堑壕连接起来,产生了具有一定纵深的 线式阵地防御,兵力兵器被有重点地配置在主要防御方向和阵地的诸要点上,形成以机枪为核心,与火炮相结合的火力配系。在防御阵地的纵深内,还设有预备阵地,用以配置预备队兵力。在防御阵地前设有铁丝网等障碍物。为了增强防御的稳定性,人们开始加大线式防御的战术纵深,增强防御作战的弹性。到了大战中后期,防御阵地不断完善,设有数道堑壕线,并有交通壕相连接,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最大的战术防御纵深达8-10公里,具有反坦克、防化、防炮火袭击等多种作战功能,大大提高了防御的稳定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陆军的基本兵力是步兵。炮兵、通信兵、工程兵都有很大发展。大战中期,出现了坦克和化学武器,飞机也开始直接支援地面作战,从而产生了诸兵种合同战术,并得到很大发展。大战期间,炮兵是支援步兵作战的最重要兵力。进攻战斗中,炮兵负责实施火力准备,炮火准备经常持续数日。发起进攻后,炮兵转入徐进弹幕射击(有时实施双层弹幕射击),直接掩护步兵冲击。在防御战斗中,炮兵通过实施火力反准备、拦阻射击等战术手段支援步兵作战。坦克出现以后,由于初期性能不完善,未能发挥其巨大作用,直到大战结束,只是陆军的一个辅助兵种,主要担负直接支援步兵进攻作战的任务。在一些战 役中,曾有少量坦克突入对方阵线,威胁敌纵深目标,显示了坦克巨大的发展潜力。1917年11月英军在西线实施的康布雷战役是现代合同战术的最早范例。




扩展资料

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一、大战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参战的有30个国家,约1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主要交战国中被动员入伍者在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公民中所占比例高达50%,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甚至超过半数。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二、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再也无法把它们平息下去。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战后,法国一度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1924年法国占领鲁尔失败后,便最终丧失了处理德国问题的主动权。当30年代纳粹德国崛起后,法国统治阶级只想苟安求和,保住既得的利益。而一般的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以致在1940年5月德军进攻时,不仅没有再出现凡尔登的奇迹,而且在短短的40多天内就战败投降了。
  总之,欧洲已经走向没落,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已经兴起的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之机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力量。美国除未遭受战争破坏外,其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英国的战争费用占国民财富的32%,法国占30%,德国占22%,美国只占9%。战争中,美国接受了各国的大批订货单,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美国共输出了69亿美元的商品,美国的贸易顺差由1914年的4.3亿美元激增到1917年的35.6亿美元。出口的猛烈扩大带动生产的急骤发展。从1915年起,美国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新的“战争繁荣”周期。以制造业为例,1913年至1920年的7年间,欧洲制造业生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参战前的1916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13亿美元,1918年上升到1518亿美元。农业总收入从1914年的78亿美元,激增至1915年的100亿美元的空前未有的水平,再猛增至1919年的177亿美元(以上均按1958年的美元价格计算)。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 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 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远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年至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至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为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国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三、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印度也出现了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四、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
  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了华盛顿体系,继之意大利在1935年进行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又在非洲和地中海区域打破了凡尔赛体系。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则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撕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缔结了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 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