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历史 -> 高二上学期 -> 第四章 资本主义形成

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9.11事件”图片导入新课,恐怖事件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有人猜测,“9.11事件”可能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人们开始回顾与思考前两次世界大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幻灯片一]

  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深刻的历史原因,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背后肯定有复杂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板书)

1.帝国主义矛盾的根源

  教师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

  生:(回忆并作答)

  师:教师演示课件并归纳

  师: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后起国家赶上并超过老牌国家

  师:随着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原来的序列被打破,出现倒挂现象,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利用课件打出德国的野心:

  材料:外交国务大臣皮洛夫: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问:德国想做什么?

  师:(提问)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帝国主义的矛盾,刚才我们了解了经济实力的变化,那么政治上的变化是什么呢?

  生:回答

  师:英法美等国政治民主化不断提高,德奥俄的专制不断加强,差别不断加大。

  2.欧洲列强间的矛盾

  师:(提问)在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中,有哪三对基本矛盾?

  生:(回答)

  师;法德是夙敌,矛盾起源于什么。普法战争的结果如何?

  生:(回忆并回答)

  师:德国要向世界扩张,要夺取全球霸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生:(回答)

  师;是英国。在三对基本矛盾中,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什么说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提示从工业、贸易、海军实力、殖民侵略等方面考虑)

  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并得出结论)

  师:俄奥矛盾在哪儿?为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

  师:由于矛盾的变化,欧洲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这个转折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用视频展示

  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科书中策131页的材料,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和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摘要)

  师:请思考下面两个问题:一是两个同盟条约是针对哪些国家签订的?二是两个同盟条约是什么性质的条约?(从协议的内容判断)

  生:(阅读并作答)

  师:英国和法俄在历史上素有争斗。而且英国一贯执行的传统外交政策是什么?

  生:(回答)

  师:一向奉行“均势政策”的英国,为什么会抛弃前嫌,与法俄握手言和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

  师:其主要原因是英德矛盾的发展,是由于争夺世界殖民地和市场的原因而决定的。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对它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生:(思考并谈自己的看法)

  师: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一场大战的爆发迫在眉睫。

三、一战爆发(板书)时间:8分钟

  观看视频。萨拉热窝事件点燃这根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和悲痛的导火线。

  1、一战进程,用动画结合教师讲解想结合,讲解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和海战过程。

用图表总结,

  讲到凡尔登绞肉机时利用课件上连接视频展示战争的残酷性。用课件演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的图片,

  2、大战结束,演示美国参战漫画,然后提问:

  A、大战前期美国为何么没有参战?

  B、美国利用中立都在干什么?

  C、美国放弃中立又是为什么?

  D、美国向谁宣战?借口是什么?对大战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打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学生请同学回答,活跃课堂气氛。

  战争唤醒了人们,战争引发了革命,俄国爆发了革命。教师提问学生解答。

  俄国为什么首先出现了革命?简要内容是什么?

  俄国爆发革命后面对世界大战采取什么态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将产生什么影响?

  大战结束,时间是191811月。用课件展示福熙车厢,教师可以讲述福熙车厢的小故事。

  四、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时间:5分钟)

  1、用两段资料进行分析大战的性质的讲解并设计了问题(课件演示)

  分析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大战的影响

  用两个资料讲解大战的影响,学生阅读理解提问作答(课件演示)

  讨论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想说点什么?(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可以辩论)

  时间:6分钟

  小结:通过图示法小结。时间:1分钟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返回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9.11事件”图片导入新课,恐怖事件至今让人心有余悸。有人猜测,“9.11事件”可能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人们开始回顾与思考前两次世界大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深刻的历史原因,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背后肯定有复杂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 一战的必然性(板书)
  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那么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原因和表现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板书)

  请看几位同学的表演,主题:再现历史》。(具体内容见课内探究活动设计)。时间:25分钟

  学生课前要充分准备,查找资料并形成简练可以讲述的文章。主要展示各国的野心和扩张计划,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包括历史宿怨、殖民地争端、霸权之争等等)。出现人物如下:

  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俾斯麦,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

  奥匈:奥皇弗朗茨约瑟夫

  俄国:亚历山大、尼古拉二世、格雷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

  英国:爱德华七世、格雷

  法国:外交部长法夫尔、总统卢贝

三、 一战爆发(板书)时间:8分钟

  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点燃这根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和悲痛的导火线。观看视频。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巴尔干问题,为什么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1、一战进程,用动画结合教师讲解想结合,讲解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和海战过程。

  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哪些国家被迫两线作战?

  德国和奥匈帝国。这就注定他们希望战争怎么打?

  接着讲述一战分为三个阶段,用图表点讲清楚各阶段的主要战役和阶段特点,以及美国参战和俄国退出战争。  

讲到凡尔登绞肉机时利用课件上连接视频展示战争的残酷性。用课件演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的图片,

2、大战结束,演示美国参战漫画,然后提问:

  A、大战前期美国为何么没有参战?

  B、美国利用中立都在干什么?

  C、美国放弃中立又是为什么?

  D、美国向谁宣战?借口是什么?对大战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打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学生请同学回答,活跃课堂气氛。

  战争唤醒了人们,战争引发了革命,俄国爆发了革命。教师提问学生解答。

  俄国为什么首先出现了革命?简要内容是什么?

  俄国爆发革命后面对世界大战采取什么态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将产生什么影响?

  由于美国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战事有利于协约国。人民革命有力地冲击着各国帝国主义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各国革命运动的打击下,191810月奥匈帝国土崩瓦解。接着11月德国投降,在法国贡比涅森林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熙元师的行军列车上,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时间是191811月。用课件展示福熙车厢,教师可以讲述福熙车厢的小故事。

  四、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时间:5分钟)

  1、用两段资料进行分析大战的性质的讲解并设计了问题(课件演示)

  分析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大战的影响

  用两个资料讲解大战的影响,学生阅读理解提问作答(课件演示)

  讨论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想说点什么?(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可以辩论)

  时间:6分钟

  小结:使用课件通过图示法小结本课所讲内容。时间:1分钟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