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历史 -> 初二下学期 -> 第五单元 共和国史

第22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这一时期长达十年(1956—1966),其间历经曲折,成就突出和失误严重同时并存。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制定出了总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十年建设的政治动员。但后来我党却犯了左倾错误,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脱离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可能性,给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面对实际困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进入新的发展期。因此,该课内容在本册特别是建国以后的历史中地位十分重要。

重点分析
  “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解决这个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很多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掌握和理解十年探索史的前提和基础。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难点分析
  如何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由于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和认识上的不足,十年中走过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甚至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我们的党能够及时正视困难、纠正错误,初二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容易造成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只看到问题而忽视成绩。

重点突破方案
  中共八大是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所通过的重要决议较多,教材只强调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一是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出示有关图片(如:毛泽东致八大的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等),然后提出问题:中共八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是正确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几千年剥削制度的历史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因此,国内的主要矛盾必然要发生变化。中共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它的着眼点,在于指出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突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这个着眼点,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难点突破方案
  在进行如何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有关内容来分析总路线是怎样提出来的,并客观地加以分析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我国经济建设总的评价应该是

   A.成就是主流,问题与失误不很严重

   B.与出现的曲折、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相比,几乎无成功可言

   C.以曲折失误为代价取得了重大成就

   D.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小小的失误

   二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怎样发动起。
在进行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主动探究,查找有关资料,分组讨论:“为什么‘大跃进’运动没有实现经济建设的真正跃进?”“为什么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我国国情?”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明确地认识到,违背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和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在经济建设领域犯“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

教学思路
  由于本课教材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时期。因此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学习引言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领悟本课课题所提示的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使学生基本有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曲折和发展的主线,初步形成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然后按照探索、曲折和发展的线索讲授新课。

  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讲解。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在得到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重点带领学生分析当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应当如何进行。在分析中,教师在分析方法上一定要注意实事求是、深入浅出的原则,帮助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分析出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后,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这一观点打下基础。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主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失误"。教师结合阅读部分的"整风运动及其扩大化"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受到挫折,分析造成失误的原因,以及从失误中应当获取的经验教训。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整理出答案:由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左"倾造成。同时也由于一缺乏经验,二对国情分析不够,三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被动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本部分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因此学习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归纳综合,教师同时出示一些有关的文字和图片,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堂导入
  第一种方案:教师直接讲授: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第二种方案:教师提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称之为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回忆一下,这一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简要评述后,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由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我们把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十年左右的时间,称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在这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探索、曲折和发展。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