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历史 -> 初一下学期 -> 第一单元 繁荣的隋唐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3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救时宰相”

  唐玄宗经过两次政变才得到政权,所以他很注意从各方面来巩固他的统治。比如对于官吏的选拔使用,他就很重视。他即位的第二年就规定:在京官中选拔有才识的派到外地作都督刺史,选外地都督、刺史有本事的调到朝廷来任职,使他们出入的人数相差不大。后来还把这种调动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唐玄宗在殿堂亲自复试吏部新选派的县令,把其中不合格的四十多人斥退回家。

  曾经在睿宗的时候担任兵部尚书的姚崇,因为得罪了太平公主,被贬到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做刺史。唐玄宗想到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召他入朝。

    姚崇奉召来到长安的时候,唐玄宗正在打猎。玄宗问他:“你会打猎吗?”姚崇说:“臣二十岁的时候,经常呼鹰追兽,后来才读书。如今虽然老了,还能骑马射箭。”玄宗让他参加打猎。姚崇箭无虚发,玄宗非常高兴,约他到行宫谈论天下大事。姚崇将古比今,谈得头头是道。唐玄宗听得入神,竟忘记了吃饭。

    最后,唐玄宗对姚崇说:“我早知道你是个人才,请你做我的宰相吧!”姚崇推辞不干,唐玄宗很奇怪,问他什么缘故。姚崇跪下说道:“臣有十件大事,恐怕陛下未必同意,所以不敢接受任命。”唐玄宗说:“你说说看,是哪十件大事?”姚崇说:“第一,以仁义为先,不要只用刑罚;第二,十年之内,不要在边境作战;第三,宦官不要干预朝政;第四,皇亲国戚不要担任机要职务;第五,无论什么人,犯了法都得受罚;第六,取消租税以外的一切额外征收;第七,禁止营造佛寺;第八,对待臣下要有礼;第九,允许群臣对朝政提出批评建议;第十,严禁外戚(皇帝的母亲或妻子的亲属)干预政事。这十件大事,陛下能同意吗?”唐玄宗十分诚恳地说:“这十件大事至关紧要,我都同意,你不必担心。”姚崇马上叩头谢恩,表示愿意接受任命。

    姚崇当了宰相以后,没有辜负唐玄宗对他的信任,治理国家很有成绩。

    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因为抢夺百姓的财物,吞占民田,被御史告到朝廷。王仙童有恃无恐,通过李业,请玄宗赦免。玄宗派姚崇处理。姚崇对立宗说:“王仙童犯法,证据确凿,御史所说的全是事实,不应该赦免。”唐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见,依法惩办了王仙童,打击了那些无法无天的豪强贵族,使得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唐中宗以来,达官贵族纷纷营造佛寺。豪强窗户往往利用出家当和尚,逃避赋役。这样,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减少了政府的收入。为了抑制中宗以来发展起来的寺院地主势力,姚崇提出裁减僧尼、减少寺院的建议,唐玄宗非常支持。勒令三万多和尚尼姑还了俗,还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来往,停止建造寺院。

    公元716年,山东闹蝗灾。蝗虫多得成了片,飞起来遮天蔽日,停下来密密麻麻,把田里的禾苗吃得干干净净。地方上的官员说,蝗虫是神虫,不能捕杀。老百姓吓得烧香、叩头,求上天开恩。姚崇得到报告,下令各地官员带领百姓灭蝗。他还提出灭蝗的办法,派御史到各地去督促灭蝗。有个地方官叫倪若水(nì),拒绝御史的检查,不组织百姓灭蝗,还写了个奏章给唐玄宗,说:蝗虫是天灾,不是人力能够灭除的。是上应该多做有德行的事,只要感动了上天,天就会把蝗虫收回去。姚崇看了倪若水的奏章很生气,提笔给倪若水写了封信。信上说:“要是多做有德行的事就能解除蝗灾,那么,你管的地方,蝗虫那么多,难道说你是个没有德行的人吗?你眼看禾苗被蝗虫吃掉,竟忍心不救,将来闹成饥荒,你怎么办?”倪若水接到信后,不敢违抗命令,几天工夫,他就发动百姓消灭了十四万只蝗虫。

    各地捕杀蝗虫的数日报到京城里,有个叫卢怀慎的官员劝姚崇说:“外头的人都议论纷纷,说蝗虫杀得太多了,恐怕得罪上天,您还是考虑考虑吧!“姚崇回答说;“蝗虫闹得这样厉害,百姓到处逃荒,能看着不救吗?要是这样做会招来灾祸,我一个人承担就是了。”由于姚崇积极采取灭蝗措施,这一年山东才避免了大灾荒。

    姚崇不害怕有权势的人,不逃避风险,很得唐玄宗的信任。有一次,姚崇问一位叫齐澣(huàn)的官员说:“我做宰相,可以和古代什么人相比?”齐澣说:“您虽然赶不上管仲、晏子那样的古代名相,也可以算是救时宰相了。”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姚崇是多么推崇了。

    唐玄宗的时候,和姚崇齐名的贤相,还有宋璟、张九龄等,他们为唐朝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唐朝从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达到了全盛时期。伟大诗人杜甫曾写诗描写当时的情况: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具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首诗的大意是:回忆过去开元年间最好的日子里,一个小的县城也有万把户人家。稻米十分油润,小米非常洁白,公家或私人的仓库里都装满了粮食。全国各地都很太平,出远门再也不必挑选好日子。齐鲁生产的丝织品一车又一车在各地畅销,男人耕种,妇女采桑养蚕,大家安居乐业。

  这一时期正是唐玄宗在位的开元时期(公元713——741年),因此历史上把这种全盛的景象称为“开元之治”。



扩展资料

“水能载船,也能翻船”

  唐太宗平定了突厥,巩固了边境,就集中力量治理朝政。当时,由于连年战争,全国的民户还不到三百万,只有隋朝的三分之一。从洛阳到山东几千里土地上,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再加上灾荒不断,社会经济十分萧条。

    唐太宗虽然出身于大贵族家庭,但是他亲身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他亲眼看到强大的隋王朝被造反的农民推翻了。所以,他当了皇帝,总是不忘隋朝灭亡的教训。他经常对他的儿子说:“一个皇帝,要是按正道办事,百姓就拥护他;如果他不行正道,百姓就推翻他,这实在可怕啊!”他又说:“水能载船,也能翻船。百姓好比是水,皇帝好比是船。”这些话说明唐太宗多少认识到了农民的力量,认识到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爱护百姓,使社会安宁。

    建国之初,唐太宗就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治理国政。有一次,他问大臣魏征,君主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非常赞成这个见解。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古时候,把统治者听取不同意见,判断是非,然后采纳正确的意见,叫做“纳谏(jiàn)”。唐太宗很注意纳谏。他曾经对大臣萧瑀说:“我少年的时候就喜爱弓箭,得到几十张好弓,以为再也不会有更好的弓了。不久前,拿给制弓的师傅看,他们却说,都不是好弓。我问什么缘故。他们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邪,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自己过去鉴别的不精。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情,我怎么能都懂呢?”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下令修复洛阳宫,准备自己到洛阳游玩的时候使用。给事中(专门负责向皇帝上书论述政令得失的官员)张玄素上书反对。他说:“修复洛阳它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当年,隋标帝修建洛阳宫,大兴土木,用两千人拉一根大往,从几千里以外运到洛阳,劳民伤财,给百姓造成多么大的苦难。如今,战争刚刚结束,财力不如隋朝,人民的元气还没恢复,陛下却先修缮洛阳宫,这不是比隋炀帝还残暴吗?”唐太宗听了很不高兴,说;“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纣如何呢?”张玄素说:“如果这个工程不停止,陛下一定会得到和隋炀帝、夏桀、殷纣一样的下场。”尽管这番不客气的批评听起来很不舒服,但是唐太宗还是做了认真的考虑,觉得张玄素的话有道理。他感叹地说:“我考虑不周到,你说的很对。”于是立即下令停工,并且赏赐张玄素二百匹彩缎。

    还有一次,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被罢了官。他跑到唐太宗那里求情,说自己多年在秦王府跟随唐太宗东征西讨,如今天下已定,自己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唐太宗很同情他,打算恢复他的官职。魏征知道以后,坚决反对。他对唐太宗说:“过去秦王府的人,现在官居要职的非常多,如果人人都仗着旧关系为非作歹,谁还肯做好事呢?”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做秦王,不过是秦王府的主人,现在做了君主,是天下的主人了,不敢偏袒老朋友。”说完便赏给庞相寿一些缎帛,打发他走了。

    唐太宗还鼓励各级官吏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因为怕得罪皇帝而隐瞒真相。有一次,他询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自古以来撰修国史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这是为什么呢?”房玄龄回答说:“一个正直的史官,他撰写的国史一定会如实地记下君主的功过。君主看到里面记载着自己的过错,一定会发怒,所以国史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唐太宗说:“有什么写什么,怎么会得罪君主呢?我很想看看国史上怎样写的,把以前的错误,作为今后的鉴戒,有什么不好呢?”房玄龄把有关高祖、太宗的两部分历史材料整理好,送给唐太宗看。唐太宗看到六月四日下面记载的玄武门之变有关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的情形叙述得十分含糊,便把编写国史的史官叫来,细致地讲了一遍当时的情况,并说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一事不必隐讳,因为这是安定国家、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他还说:“史官写历史,应该去掉浮词,直书共事,这样才能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

    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甚至连一个小地方官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栎阳县丞刘仁轨是个小小的八品官,他反对唐太宗在秋收大忙季节出去打猎,要求改在冬闲的时候进行。唐太宗不但采纳了他的意见,还提升了他的官职,表示鼓励。

    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问杀谁。唐太宗说:”魏征常常当众顶撞我,使我下不了台,真可恶:”长孙皇后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只见她穿着礼服,恭恭敬敬地向唐太宗道贺。唐太宗很奇怪,问她贺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才敢直言进谏,今天魏征敢直言,就是因为陛下圣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道贺呢?”唐太宗听了皇后委婉的批评,马上心平气和了。

    唐太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是否整齐;用历史做借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唐太宗能纳谏,大臣们都敢于直言进谏,所以他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经济繁荣。



扩展资料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朝贞观初年,有一次,唐太宗想亲自看看考进土的情况。在发榜那天,他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考试进士的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内待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是指射箭的时候箭所能达到的射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唐太宗为什么那样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科举这种制度对他确实很有用。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朝廷设立许多科目,通过分科考试,把统治阶级认为合格的人推举、选拔出来担任政府的官吏。这种制度是隋朝时候创立的,到了唐朝更加完备了。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其中进士科和明经科最受重视。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就是把经书上的文字用纸粘上几个,让考生把它写出来,如同现在学校的境空试题一样。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写诗作赋比较自由,也便于表现考生的才能,所以当时的读书人都愿意考进士科。考进土科的人很多,录取很难,一百个人中只能录取一二个人。明经科比较容易,十个人中就能录取一二个人。当时人们把考进士比做“登龙门”。有这样一句谚语:“三十者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进士比明经难考,三十岁考中明经科已经算老了,五十岁考中进土还算年轻呢。

  考中进士,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是真正得到官职还要经过吏部(中央的人事部门)的考试。这个考试叫“选试”。选试合格的,呈请皇帝授给官职。选试的内容有四项:一是“身”,相貌外表要端正;二是“言”,言词要清楚,三是“书”,字要写得端正美观;四是“制”,要具有审定文字的能力。

  考中了进土,叫做“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到武则天的时候,皇帝还在宫殿上亲自出题考试。所以有人把进士叫做“天子门生”,意思是由皇帝亲自考取的。

  由于进士很难考,为了达到考取的目的,应考的举子就在考前和考试期间想出种种办法进行活动。有的到处叩拜公卿,送礼物,献文章,想得到公卿的赏识,好替他向主考官推荐。有的甚至跑到官僚的车马前跪献文章,表示自己的诚意,这叫做“求知己”。有的把自己的文章工工整整地写成卷轴,献给达官贵人或者名流学者,请他们把自己推荐给主考官,这叫“行卷”。行卷的第一篇十分重要,它往往决定看的人的印象好坏,所以举子们都十分用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到长安应考,向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况行卷。顾况看见白居易的姓名,开玩笑地说;“米价方贵,长安居大不易”(长安米价正贵,居住很不容易),有点看不起白居易的意思。等到他打开行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念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的时候,不由得大加赞赏,说:“能做这样的诗,‘居’亦‘易’矣!”于是,到处赞扬白居易的才华。

  行卷促使一些读书人在应考以前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努力创作高水平的作品,这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不过也造成了钻营、贿赂和投机的风气。

  实行科举制度,官吏的选拔和任用都由中央决定,这就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同时也使大批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像家世毫无名气的李义府,怕自己不能参与政权,曾经写诗说:“上林许多树,不惜一枝栖”(上林苑有许多树,没有一枝可以让我停留)。唐太宗回答他说:“我将全树都借给你,哪里只是一枝啊!”后来,李义府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层社会,最后做了宰相。

  科举制度表面上看公正无私,按才能录取,其实,取谁不取谁,往往全凭主考官的爱憎。主考官的爱憎又往往是由考生后台是谁、送礼多少来决定的。唐玄宗的时候,宰相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应考明经科,考试成绩不好,主考官不打算录取他。杨国忠知道以后大骂:“难道我的儿子不能享受富贵吗?我怎么能让一个低贱的主考官制住!”主考官没有办法,只好录取了杨暄。

  这种情况越到唐朝后期钻严重。唐懿宗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叫翁彦枢的读书人进京考进士。因为家里穷,住在一个和尚的庙里。这个和尚经常出入大官僚裴坦的家。这一年,恰巧裴坦是主考官。有一天,和尚到裴坦家去念经,走过窗下,听到裴坦的两个儿子正在商量按财礼多少录取考生的事。只听一个说:“某某礼品厚重,应该进入一等。”另一个说:“某某礼品新巧,应该进入一等。”和尚回到家里问翁彦枢:“你想考第几名?”翁彦枢听他问得奇怪,心想,凭你一个和尚能让我考上吗?便笑嘻嘻随口答道:“能考上第八名也就可以了。”第二天,和尚又到裴坦家去,裴坦的两个儿子还在商量。和尚瞪大眼睛说:“你们干的好事!进士还没开考,你们就在私定名单,好大胆!”两兄弟大吃一惊,急忙答应分一些金银给和尚。和尚说;“我不要你们的金银,我要你们录取我的同乡翁彦枢。”两兄弟答应把翁彦枢取在三等。和尚不同意,说:“非第八名不可。”后来发榜的时候,翁彦枢果然是第八名。

  有一个读书人,连续考了二十五次都没有考中。最后一次考试的时候,他干脆开玩笑地写了几首古怪诗,其中有这样几句:“饿猫临鼠穴,馋大舐鱼砧,栗爆烧毡被,猫跳触鼎翻。”考完后他就回家了,根本没打算能考上。没料到,这几首开玩笑的诗,被主考官看上了,让他考中了进士。他手里拿着喜报,哭笑不得地说:“我一生辛苦做诗,这里托人,那里求情,都没有考上,没想到靠着猫狗反而考中了!



扩展资料

凌烟阁画像

    唐太宗不但善于纳谏,而且善于用人。所以,他能够团结许多有才干的人为他效劳。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最得力的武将,他本来是隋朝大夫。刘武周叛变隋朝,任命他作偏将。后来,刘武周被李世民打垮,尉迟敬德便和隋朝将领导相一起投降唐朝。不久,寻相等降将又叛唐。唐朝一些将领怕尉迟敬德也叛变,就把他抓了起来,想杀掉他,以免留下后患。唐太宗不同意,下令释放了尉迟敬德。还把他请到自己的住处,安慰他说:“大丈夫意气相投,竭尽忠心,这些小事不必计较,我不会听信谗言,随便怀疑好人的。”说完,还送给他许多金银,尉迟敬德深受感动。

  李世民当皇帝以前,太子李建成想暗杀李世民,便送给尉迟敬德一车金银,请他帮忙,并且说事成立后,另有重赏。尉迟敬德断然拒绝。他说:“秦王把我从罪恶中救了出来,我怎么能忘掉他的恩德?如果我接受殿下的礼物,那就是二心。一个见利而忘义的人,殿下要他有什么用呢?”李建成恼羞成怒,就派刺客去暗杀他,又到高祖那里陷害他。尉迟敬德一直没有屈服。后来,他和长孙无忌首先建议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这次事变过程中立了大功,被李世民封为吴国公。

  有个叫马周的,本来是“山东布衣”(古时候称平民和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为“布衣”)。他在州里教书,屡次被地方官斥责,以至于不得不辞职;在州县游历,途中又受到县令侮辱;住在驿舍中,驿舍主事人见他衣衫褴褛瞧不起他,把他冷落在一边。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人,唐太宗居然让他做了大官。

  这事是怎样发生的呢?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下诏让官员们议论国家大事,提出建议。马周正好在中郎将常何家里作客。常何是个武将,没读过书,提不出什么建议,马周就替他写了二十条建议。唐太宗看了常何的奏章,很奇怪;常何识字不多,奏章怎么能写得这样好,提的建议又这样头头是道呢?使问常何是怎么回事。常何只好老实说是他的朋友马周替他写的。唐太宗听罢,非常高兴,马上派人去请马周。马周一时没到,唐太宗坐立不安,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等和马周交谈之后,发现他的确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更加高兴,就任命他做了监察御史。后来又任命他做中书令,主持朝廷大政。

  唐太宗反对靠亲戚关系、靠资格用人。他常对大臣们说:

  “君主一定要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心服。官员不论大小,都应当选用贤才。不应该按关系的远近,资格的深浅,来决定官职的大小。”唐太宗登基后论功行赏,把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五人评为一等。唐太宗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很不服气,他对唐太宗说:“太原起兵的时候,臣第一个响应,赴汤蹈火,不辞辛苦。房、杜二人不过舞文弄墨,从来没有冲锋陷阵,功劳却比我大,官职比我高。这实在不公平!”唐太宗听了之后,就把李神通过去怎样被窦建德打败,全军覆没,后来又败给刘黑闼,仓皇逃跑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摆了出来,说:“叔父是国家的至亲,我怎么能不信任呢?但是,治理国家不能以私废公!”说得李刘通满睑通红,低头不语。还有一些将领,原来是唐太宗早年作秦王时候的老部下。唐太宗当了皇帝,他们没能得到高升,很不满意,吵吵嚷嚷地说:“我们这些人多年来鞍前马后,出生入死,今天反倒不如李建成手下的人!”唐太宗对这些人说:“选拔人才,不能分新旧、先后,新人贤明,旧人愚笨,我只能用新人,不能用旧人。你们发怨言,是因为你们没有为国家着想。”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为了表彰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下令把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尉迟敬德、李靖、秦叔宝、程知节……等二十四名功臣的像画在谈烟阁上。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凌烟阁画像。”画成以后,唐太宗经常去观赏,表示对功臣的赞赏和纪念。

  在这许多有才能、有卓识(高明的见识)的文臣武将的辅佐下,唐太宗不但平定了中原,降服了边境的夷狄(少数民族);而且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首先,他恢复了“均田制”,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分田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国家赋税的收入,并多少限制了豪强对土地的兼并。“均田制”为唐朝前期的富强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唐太宗推行了“府兵制”。府兵叫卫士,由政府从民户中点集,二十一岁应征,六十岁免投。卫士平日务农,农闲时集中到一处受训。服役的时候,要自备兵器资粮,分批轮流守卫京城或边境。一旦发生战争,由朝廷下个征集。交给大将统率。战争结束以后,大将回朝廷,兵上回兵府。这种兵制叫做“寓兵于农”,就是从农民中征召,兵源比较有保证,把部分军需品转嫁到农民身上,减轻了国家的军费负担。同时,由于兵将不能长期相守,避免有野心的将帅佣兵割据。

  此外,他还注意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节俭,不大兴土木。

  由于采取了这些有力的措施,在唐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中,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都发展到了空前的盛况。国内一派繁荣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丢失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夜里睡觉不用关门)。边境以外的一些部落都来归附,各国商旅来往,更是络绎不绝。这时候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封建国家,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为“贞观之治”。



扩展资料

女皇选人才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的时候,请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骆宾王替他写了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曌檄》。武则天叫人把这篇文章拿来念给她听。文章里说了武则天许多坏话,骂她“豺狼成性”、“残害忠良”、“弑君鸩母”(鸩zhèn,用毒酒害人)。武则天听了,只是笑一笑,并没有生气。当她听到“一抔之士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两句的时候,反而连连称赞写得好。后来听到“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两句,更加赞不绝口,问道:“这篇檄文,不知出自何人之手?”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写的。武则天十分惋惜地说:“有这样的人才,让他流落民间,得不到重用,这是宰相的过错呀!”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武则天是非常重视人才的。

  武则天想了很多办法来发掘人才。她鼓励地方官推荐人才,还允许人们自己推荐自己。被推荐或者自我推荐的人,经过试用,如果确有才干,很快就会得到重用。武则天还改进和发展了以前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比如,过去考贡士(从地方上来应考的考生)的时候,要把考卷上的名字糊起来,防止考试官作弊。武则天认为应该信任考试官,把这种办法废除了。她还在洛成殿亲自考试贡士,表示皇帝的重视。从此开创了“殿试”这种制度。过去的科举只是选拔有文才的人,武则天专门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过去各州选送举人进京,总是把举人安排在向皇帝进贡的贡物后面,武则天把这种顺序改变成先送举人,后送贡物,表示她对人才的重视。

  武则天还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她以修书为名,广泛召集有文才的读书人到宫里来,让他们对朝廷政治提出意见,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章,协助宰相工作。因为这些人出入宫廷不走南门而走北门,所以称为“北门学土”。由于武则天善于选拔人才,在她当政的时期,人才济济,文武大臣并不比贞观时期少。像李昭德、苏良嗣、狄仁杰、姚崇这些武则天选拔出来的宰相,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

    武则天当皇帝不久,封她的侄子武承嗣做魏玉,还任命他做宰相。从此,武承嗣的权力大得很。可是,他还不满足,还想当太子做皇帝。大臣李昭德看到武承嗣野心勃勃,就对武则天说:“魏王权势太重,很危险。”武则天说:“他是我的侄子,怕什么?”李昭德说:“侄子跟姑妈再亲,也没有儿子跟父亲亲。儿子还有杀父篡位的,何况侄子呢!承嗣是亲王,又是宰相,权力和皇帝差不多。这样下去,恐怕陛下的皇位就不安稳了。”武则天听了恍然大悟,说:“我没有想到这一层。”她立即下诏,免去武承嗣宰相的职务,任命李昭德做宰相。就在武承嗣飞黄腾达、得意忘形的时候,接到了罢免他宰相职务的诏书,就像晴天一声震雳。当他知道这是李昭德出的主意,咬牙切齿地发誓非要罢免李昭德的官职不可。一天,他进宫去见武则天,说:“陛下免了我的宰相职务,我十分感谢。但是,李昭德结党营私,别有所图,陛下如果重用他,后果不堪设想。”武则天板着面孔说:“我任用李昭德,才能睡好觉。他能为我效劳。你怎么能比得了他!”武承嗣碰了一鼻子灰,只好退出来。

  苏良嗣也是武则天后来任命的一位宰相。他为人耿直,不喜欢逢迎。当时武则天特别宠爱和尚薛怀义。薛怀义出入乘着皇家的车马,还有十多个宦官随从。老百姓碰到薛怀义的车马,必须立即躲避。躲不及的,就被打个半死,谁也不敢过问。武承嗣和武三思(也是武则天的侄子)都把薛怀义当作主子一样,情愿替他牵马。一般的大臣,见了薛怀义更是连头都不敢抬。有一天,苏良嗣在朝堂遇见薛怀义,薛怀义趾高气扬,昂首而过。苏良嗣大为生气,命令左右把他拉下去,打了几十个嘴巴。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薛怀义跑到武则天那里去告状。大臣们都替苏良嗣捏了一把汗。没想到,武则天却对薛林义说:“你应该出入北门。南门是宰相往来的地方,你不要触犯他们。”

  武则天保护直言敢谏的大臣,对她身边的亲近人,加以约束,尽量限制他们的特权,目的是使她的那些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有一定的限度,不至于过多地损害她的统治。

对于那些被提拔上来的人,武则天对他们的监督、控制也很严厉。发现不称职的,不是罢免就是判刑或者杀掉。

  从前,武则天侍奉唐太宗的时候,唐太宗有一匹烈马,名叫狮子聪,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是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挝(zhuā),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打它,不服,用铁挝打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她就是用制服烈马的这种办法来控制她的群臣。所以,她能在唐太宗去世以后局势十分动荡的岁月,稳定自己的统治。客观上起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保持社会安定的作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