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历史 -> 初一上学期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

第三课 辉煌灿烂的先秦文化一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3阅读:nyq
字号:|

汉字的发展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

  早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文书体。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文。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金文是雕刻或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常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现存字数最多的是西周遗物"毛公鼎",载文五百字。其次是战国时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鼎,载文四百六十九字。   再次是与中山王鼎同时出土的中山王方壶,载文四百四十八字。各种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铸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铸于器物内壁者,甚至还有的刻或铸在器物的盖、柄、耳子、足、颈之上。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可见,手工雕刻技术发展到用于刻铸金文,较之甲骨用途更广,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钟鼎彝器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有刻有铸,但铸多于刻。从工艺技术角度讲,铸要比刻复杂,难度也大得多。就其制作工艺论之,铸需先制范,而范不仅需要刻,而且刻的是反体字。铸造出来的文字的质量,取决于刻范的好坏。只有范刻得好,范上文字笔画的深浅适度、体式规范,铸出来的文字才能达到预想效果。显然,雕刻深度适宜的反体字,要比雕刻正体字对技术要求严格得多。因此,金文的出现,是手工雕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据此,可以把金文看成是手工雕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篆书。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变古文,别创新体,以趋简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对于小篆而言的。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书。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隶书文字。今人心目中的隶书,一般是指那种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刻刀一样的长长的尾巴的隶字。其实这只是隶字中的一种。波磔并不是隶书唯一的特征。隶书从出现到成熟,有着一段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种类也多有不同。一般说来,普通称作隶书的,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quot;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归于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遒美、成熟,为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之文字了。

  隶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三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

  楷书。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钟繇的楷书文字。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自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波磔势少,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草书。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

  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但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有了成熟的文字,才能流传下来光辉灿烂的文化典籍。商朝后期使用的文字--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具有严密结构系统和最成熟的文字。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晚在仰韶文化时期,已有文字符号产生,不过从文字结构和组成的完整体系来讲,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古文字。

  商代是神权政治时代,商王及贵族等遇事都要占卜,大到国家政事,小到私人生活,诸如祭把、征伐、年景、游猎、生子、疾病等等,行动之前都测其吉凶祸福。占卜时首先用火烧灼龟甲或兽骨上的钻穴,烧灼后正面出现裂纹,称为卜兆。商王或史官就根据卜兆来判断吉凶,然后在卜兆旁刻上要祈求的事情,这就是"卜辞"。因为卜辞都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所以被称作"甲骨文"。已经发现的甲骨文有;000多个单字,破识的约2000个左右。甲骨文是三千多年以前的文字,但发现它、研究它却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在中药中有一味治疗虚弱和破伤的药,叫"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骨头化石。甲骨文的龟甲兽骨已经在地下埋藏了3000多年,变得有点像化石,所以它在被发现是商朝遗物之前的若干年里,大约有许多带字甲骨被当作"龙骨"为人们挖了去治病。清朝末年,商都所在的安阳是河南彰德府的府治,是北方一个商业贸易和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这里有药店,也有古董店。古董商经常将在小屯村一带收购的古物转卖到北京、天津,其中包括带字的甲骨。这些带字甲骨引起了收藏古董的官僚、地主和知识分子的关注,他们开始大量购求。清末大官僚王懿 荣,爱好古董,收藏了一些青铜器和石刻等古文物,能辨真伪,颇识文字,可算个金石学家。1899年,他为了收购更多的甲骨,就按字论价,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收买,于是古董商就四处为他搜求,所以社会上便流传着王懿荣首先发现了甲骨文的说法。实际上在王懿荣高价收买甲骨文的前一年,古董商已将甲骨文带往天津出售,穷秀才王襄、孟定生已辨认出此乃古代遗物,名?quot;古简"。1899年的某天,刘鹗(字铁云)去拜访王懿荣,谈到最近归集古董的情况,王懿荣将收购到的甲骨拿出来给刘看,刘看到上刻文字,大感惊奇。于是从1900年始,他也开始多方收集。这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遇难身亡。次年,刘鹗从王懿荣后人手中买来一千多片甲骨,到1903年时,他已收集到5000多片,他从中选出1058片,编辑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刘鹗将古董商和官僚视为珍奇而秘不示人的甲骨文公诸于世,这对甲骨学以后的发展具有开创性贡献。

  《铁云藏龟》是第一部甲骨文的著录书,他首先在自序中指出甲骨文?quot;殷人的刀笔文字",是占卦的"卦辞"。于是引起了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高度重视。当时著名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中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写出了《契文举例》一书;不久,又写了《名原》一书。虽然后人批评他的研究"谬误居十之八九",但在甲骨文研究史上有一席之地。刘鹗、孙诒让之后,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罗振玉和王国维。罗振玉的贡献主要在归集、著录方面;王国维则主要是在用甲骨文考证古史方面。罗振玉先后编辑出版了《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等。王国维从1915年起,陆续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一系列很有价值的论文,对以后古史研究影响很大。

  此后,甲骨文研究者的队伍逐渐扩大,最著名的学者有董作宾和郭沫若。1933年,董作宾提出了甲骨文十个标准、五个时期的断代方法,这为甲骨文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利用甲骨文研究商史和古代社会,取得了重要成果。1929年,他撰写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书中,专门运用甲骨文资料写了篇《卜辞中的古代社会》,1931年撰写了《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以后又出版了《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等书,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见解,把甲骨文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组织力量对甲骨文进行综合地全面地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79年由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大型甲骨文资料汇编《甲骨文合集》开始分十三册陆续出版,附有释文和各种索引,为甲骨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是甲骨文研究的集大成著作。




明甲明骨

  这块甲骨是1991年10月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块完整的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刻辞卜甲,卜甲长19厘米,宽11.5厘米,其上刻有54个字。刻辞内容是卜问一位地位极高的贵族外出打猎,能否遇到野猪、鹿等动物,以及能否将他们猎获。这块卜甲,出土于安阳花园村东的一个长方形窑穴中。该窑穴长2米,宽1米,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579片。特别珍贵的是,这批甲骨以大版的卜甲为主,完整的有字卜甲近300版。这是自1936年和1937年以来殷墟甲骨文的第三次重大发现,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的十大新发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