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化学 -> 高二上学期 -> 第五章 烃

第一节 甲烷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6 22:23:0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可燃冰及其利用

  一种特别的物质被科学家发现,它存在于300―500米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和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其储量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1立方米的它可释放出相当于天然气164倍的能量。在能源紧缺的现在发现它真可解燃眉之急。   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若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 此外,海底开采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而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大规模海啸,带来灾难性后果。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过去这类气体的大规模自然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地球气候急剧变化。8000年前在北欧造成浩劫的大海啸,也极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气体大量释放所致。

一、什么是“可燃冰”

  这种看起来像冰霜的物质叫“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因为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也常称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与甲烷,“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燃冰”外表上看它像冰霜,从微观上看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一个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气体分子。目前,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东、西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边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由于开采困难,海底可燃冰至今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 

二、“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的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温度不能太高,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0-10℃为宜,最高限是20℃左右,再高就分解了。第二压力要够,但也不能太大,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它就可能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气源。因为,在陆地只有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才具备形成条件和使之保持稳定的固态,而海洋深层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这样的低温高压条件。因此,其分布的陆海比例为1∶100。

三、人类如何开采、利用“可燃冰”?
  开采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热解法。利用“可燃冰”在加温时分解的特性,使其由固态分解出甲烷蒸汽。但此方法难处在于不好收集。海底的多孔介质不是集中为“一片”,也不是一大块岩石,而是较为均匀地遍布着。如何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是急于解决的问题。

  方案二是降压法。有科学家提出将核废料埋入地底,利用核辐射效应使其分解。但它们都面临着和热解法同样布设管道并高效收集的问题。

  方案三是“置换法”。研究证实,将CO2液化(实现起来很容易),注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不一定非要到海底),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它的比重比海水大,于是就会沉入海底。如果将CO2注射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因CO2较之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

  但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露,大量甲烷气体分解出来,经由海水进入大气层。甲烷的温室效应比CO2要大21倍,因此一旦这种泄露得不到控制,全球温室效应将迅速增大,大气升温后,海水温度也将随之升高、地层温度上升,这会造成海底的“可燃冰”的自动分解,引起恶性循环。因此,开采必须要受控,使释放出的甲烷气体都能被有效收集起来。

  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所以目前仍在发展阶段,估计需要10至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商业开采。其实,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挪威和日本已开始各自的可燃冰研究计划,其中日本建成7口探井,期望在2010年投入商业开采,美国近年也急起直追,希望在2015年在海床或永久冻土带进行商业开采。 

  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同样也有新的困难,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的为人类造福。    

返回


扩展资料

三氯甲烷

  甲烷的取代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叫做三氯甲烷的取代物。它是一种稳定的、不易燃、易挥发且会对心脏血管产生抑制作用的毒性液体,重要特性如下:

1.物理性质

项目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性状

透明液体

气味

似乙醚味,灼烧感的甜味

沸点

61~62℃

比重

1.484 (20℃)

蒸气压

160mmHg (20℃), 245mmHg (30℃)

蒸气密度

4.36 (空气=1, 20℃)

水中溶解度

不溶 (25℃时仅0.5 % 体积百分率)

2.化学性质

项目

化学性质

腐蚀性

液态三氯甲烷会腐蚀某些塑胶及橡胶外层。

聚合性

不会发生危害性之聚合反应。

感光性

纯的三氯甲烷对光敏感,常加0.75%乙醇当安定剂,储存时须避光与防热。

反应性与
不相容性

(1)三氯甲烷会被强氧化剂氧化(如铬酸),而产生光气及氯气。

(2)三氯甲烷会与强酸、强硷起反应。
(3)三氯甲烷和钠(或钾)混合後,如有振动会发生爆炸。
(4)三氯甲烷和甲醇(或丙酮)的混合液,放入强硷污染过之容器,会发生激烈反应并爆炸。
(5)与活性金属(如铝、镁)粉末混合,会引起爆炸性反应。

分解性

(1)遇火焰会分解产生氯化氢、光气及氯气。
(2)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会缓慢分解。
(3)在有空气存在下,即使黑暗环境下也会缓慢分解。

3.健康危害资料表

项目

健康危害资料

容许浓度

10ppm, 49mg/m3

动物半致死剂量(LD50)

908mg/kg (大鼠、吞食)

动物半致死浓度(LC50)

10,000ppm (4小时,大鼠、吸入)

立即危害浓度(IDLH)

500 ppm

4.中毒症状

  三氯甲烷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接触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早期中毒徵候为晕眩、头痛、困倦与呕吐,严重者造成心跳停止。对肝扇羽神经组织具强烈毒性。对肾脏具中度毒性。对皮肤及黏膜具轻微毒性,有强烈之脱脂作用。

  (1)吸入性中毒之症状 吸入三氯甲烷,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心脏,会呈兴奋状态、反射机能丧失、感觉麻痹、意识丧失,长时间吸入可能致命。

吸入情况

中毒症状

1,000ppm

数分钟後会晕眩、头痛、疲劳及轻微气喘。

4,000ppm

会产生呕吐和郁闷的感觉。

10,000ppm

会失去知觉。

14,000~16,000ppm

会引起严重昏迷状态。

15,000~18,000ppm

有生命危险,引起呼吸系统或心脏衰竭及死亡。

  (2)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 皮肤接触到三氯甲烷会产生刺激、红肿及灼热感,长期皮肤吸收,其症状与吸入性中毒相似。

  (3)食入性中毒之症状 食入三氯甲烷,初期引发反胃、呕吐、腹痛、下痢,随之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减低,最後可能发展成肝和肾的损害,严重者可能致命。

  (4)眼睛接触性中毒之症状 眼睛接触三氯甲烷会立刻引起灼烧的刺激感、流泪及结膜变红,角膜上皮通常也会受损,并可能部分丧失功能。




扩展资料

大气变暖 甲烷作祟

  据有关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近日利用自行设计的高精度冰芯气泡甲烷提取分析系统,对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进行了研究测试、实验分析,获得了近两千年来高分辨率中低纬度大气甲烷纪录,使大气温室气体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中甲烷记录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1850年以来大气中甲烷含量急剧上升,在过去的150年里上升了1.4倍。而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活动甲烷排放呈负增长。专家称,这一研究将  为全球大气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提供定量评估的依据。
研究表明,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会越来越强。温室气体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里昂等成分组成,其中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此外,研究还预测出: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温将普遍上升。同时,地球生态系统将面临中纬度地区生态系统和农业带向极区迁移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威胁,突发性的气候灾难频度增强,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成倍增加。专家指出,这些温室气体将通过气候系统控制自然能量的流向,从而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事实上,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无一例外都要通过自然过程来消除,而消除过程本身则要通过破坏现有的气候、环境及生态系统来完成。人类愈发认清:在环境污染的肇事者名单中,无人可以逃脱;而在环境恶化的受害人名单中,也没谁可以幸免!我们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是环境污染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它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环境保护不但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