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化学 -> 高一下学期 -> 第六章 硫和硫的化合物 环境保护

第四节 环境保护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6 22:23:06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
  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九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1、调查内容:
  (1)在自己家庭的生活区,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2)调查本市一家有影响的高能耗企业,了解对大气保护的措施。
  (3)走访当地政府部门,收集行政机关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情况。
2、查找资料:
  (1)通过因特网或学校图书馆,了解当今世界对大气环保的研究和治理情况。
  (2)总结大气污染的种类。
  (3)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原因。
3、研究内容:
  (1)化石燃料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2)我国治理“酸雨”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
  (3)展望新能源。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环境保护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2、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通过学生各组的发言,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3、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粉尘、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x)成为我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如1998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45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90万吨。我国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
  光化学烟雾也经常有报道。
  全球现大气异常现象如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等,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学者所重视。
  4、酸雨形成的原因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
  教师提供环保素材的有关信息。
(1)图片

  (2)录象:有关酸雨的几段录像。
  5、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1)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方法。
  (2)全体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参考方法:
  (1)提高燃料标准。
  (2)开发新能源。
  (3)研究煤和燃油的脱硫和脱氮技术。
  (4)推广天然气,减少煤炭和燃油的使用。
  (5)加大治理污染企业,如对环保增加投入和搬迁的力度。
  (6)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7)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
  (8)鼓励低耗产品和环保产品的开发。
三、课堂教学总体评价。
  1、对教学内容评价。
  2、对学生课堂及课前的活动评价。
  3、教师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二

课题:酸雨
教学重点: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厚度约为2000km。大气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你们知不知道自己每天呼吸的空气有多少?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的空气约10000多升。可见,空气的质量如何,与人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超越了大气自我净化的能力,就产生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气污染。目前,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人类面临的几个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阅读过这方面的文献吗?
讨论小结:大气环境问题有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粉尘,光化学烟雾等。
讲述:有一首诗我们都非常熟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本是滋润万物的生命之水,但由于大气污染,“生命之水”也可以变成“死亡之水”,那就是酸雨。
提问:从化学的角度,弱酸性可以用pH值表示,同学们知道酸雨的pH值在什么范围?
讨论小结:空气中含有 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pH约为5.6,因此,普通降水的pH值约≥5.6,而酸雨的pH值则小于5.6。这个概念1872年首先由美国人Robort Augus Smith提出。
提问:我们在化学课上学过酸雨的形成与 有关,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讨论:学生讨论 与水、 与空气中 的反应。
演示: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阅读文字:北美、欧洲、中国西南部为世界三大酸雨区。北美等地的酸雨,一般65%左右为 ,30%为 ,而中国的酸雨约90%为 ,由于我国的燃料以煤为主。
讨论小结
播放录像:酸雨对建筑的危害、酸雨对树木的危害、酸雨对鱼类的危害
讲述:酸雨既然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一定具有巨大的危害。请同学们边看录像边归纳,酸雨的危害主要在那些方面。
学生回答:酸雨会使土壤酸化,毁坏森林和庄稼;损害建筑、文物
讲述:我国仅江苏、浙江等7省,因酸雨就有7.5亿亩农田减产,年损失37亿,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损失54亿。
  故宫4个角楼的鎏金,在50年代做成,80年代就失去光泽;卢沟桥和天安门前的华表等古迹,文饰已模糊不清,都是由于受到酸雨的侵蚀。
讨论:污染水源,影响人体健康。
阅读文字:由于酸雨的破坏,瑞典有4000多个湖泊鱼类绝种,挪威有1750个湖泊鱼类不能生存。北美仅美国纽约就有180个湖泊不适于鱼类生长。有时,湖水清澈无鱼,呈现出风景秀丽的假象,实际上已笼罩着死亡的阴影。
  另外,含有酸性物质的空气会加重人的呼吸道疾病。酸雨中的甲醛。丙烯醛等对人的眼睛有刺激作用。此外,酸雨会使泥土中有毒金属溶出,被鱼类、贝类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讲述:我国西南部,多使用多硫煤, 排放量高,当地气温、湿度均高,适于 氧化与酸雨的形成。因此,西南90%以上降雨为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1985年为175万 ,1993年为280万 ,目前全国酸雨面积还呈扩大趋势,每年酸雨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几百亿。可见,酸雨的治理和预防已是刻不容缓。
讨论:对已酸化的土壤和水体,可加弱碱石灰中和,但无法恢复其流失的养分,最根本的措施是预防,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逐步将以矿物能源为中心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太阳能为主的综合能源体系。
小结:酸雨肆虐是个严峻课题,引起了各国高度重视。我国于1987年制订了《大气污染法》。在通过国际协作、制订相应政策法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树立起积极的环保意识,我们那一个人都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何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设计:酸雨:天空中的死神
  一、什么是酸雨
  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霜、雹等)
  二、成因
  
  2.化学变化
   的反应    气相反应:

                

          液相反应:

               

  大气中的烟尘、臭氧等都是反应的催化剂,臭氧还是氧化剂。

   的反应  燃烧过程产生的 和空气中的 化合为 遇水则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三、酸雨的危害
  1.土壤酸化、贫瘠化,损害作物与林木生长。
  2.腐蚀作用(建筑、金属材料、文物等)。
  3.使地表水酸化,污染水源。
  4.影响人体健康。
四、治理和预防
  治理:加石灰
  预防:燃煤脱硫
  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




教学设计方案三

课题: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事先安排学生搜集资料
导入:课上教师首先介绍全球当前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资源库中的扩展资料部分)  
思考并讨论: 1.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 3.产生这些环境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4.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分组发言:向全班介绍本组的收集结果。
讲述与讨论: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粪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讨论
  ①将全班以4~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②讨论以下问题: 环境问题的由来和产生的根源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途径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会产生什么结局 ;人类发展模式的思考 。
(2)提问并总结
  ①每组选举一名代表做本组讨论的总结发言;
  ②各组学员可就每一专题提问,由这一专题所在组的学员回答他们的讨论结果。
讲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由来 (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资源库中的扩展资料部分)
  可持续性的思想和概念源远流长,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保持有传统的“永续利用”思想的历史。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悲观主义者描绘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可以通过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来解决。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需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了由各国首脑签署的《21世纪议程》,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小结:分组小结如何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全班交流:(此处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保护地球的种种方法》)
形成班约的形式,约束每一个人。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