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六单元

23 登泰山记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法建议

  1.在布置自读课文之前,先简要介绍泰山的风貌,或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情况,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分析课文时,以讨论法为主。围绕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经过、泰山日出等重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体会作者写景和记叙的写法。

  3.在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写作顺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本文写法之妙,从而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壮,体会到“五岳独尊”的伟大。

本文的层次结构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交代泰山地理位置。

  先从大处写泰山的全貌,再分写泰山南北有汶、济二水及其流向,引出古长城高踞泰山的南北分界之处,最后点出最高处日观峰的位置。重在写是日观峰高出群山之上,可使读者油然而生登高望远之意,并凭借想象置身于泰山四周广阔的天地之中,而襟怀顿开。

  第二段,写作者与友人登泰山的路程和沿途所见的景物。

  这一层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至于泰安”。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这是登山前奏,“自京师乘风雪”,兴致勃勃来到泰山脚下的时间、路程。兼为下文“道中迷雾冰滑”“苍山负雪”等语设伏。这一段写得极为简洁,虽然行程非止一日,但作者是兼程到达,因此用“自、历、穿、越、至于”几个词,写出兼程赶路,略无耽搁的浓厚兴致。同时为下文的写景规定了突出时令特点的要求。

  第二层,从“是月丁未”至“磴几不可登”。写从泰山南麓上山颠的路线。先交代登山的时间、游伴、路程。接着总说登上的全程“四十五里”(里数),石级“七千有余”(高度),具体写路。据此,则攀登之难尽在不言中矣。如此之法何等简练!然后写登山有两条路线,以作者登山路线为主,穿插介绍另一条路线。文章先用“泰山正南有三谷”这句提挈下文。这决非闲笔,因为作者的登山路线是由中谷入,越中岭后,复循西谷登上顶峰。末了,再补充交代东谷乃古时登山之路。这正是“用虚实相济”之法写登山,内容很全面。

  最后回顾登山途中艰难情景。按:作者循中谷而入,当经一天门、二天门;至中岭,经中天门;再循西谷,经云步桥、升仙坊至南天门。文中仅以“崖限当道才,世皆谓之天门云”一句带过,也是省笔之法。“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与前面的“道皆砌石为磴”相照应,山高路险,突出游兴。

  第三层,从“及既上”至全段结尾。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这一层写得非常的好,以动写静,有形有色,有光有神,写出莽莽苍山奇丽雄伟的山区特点和冰封雪盖,漫天皆白的时令特点。城郭、汶水与开头一段照应,半山云带与“道中迷雾”照应,不虚此行之意溢于笔端。

  第三段,写日观峰日出的壮观。这是全文的重点。

  先具体交代观日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雪中待日出的情景。“大风”二句渲染待日出时的氛围。这段描写,重墨浓彩,尽为渲染,却又要言不繁,恰到好处。这一幅幅画面都异常逼真、生动,而作者仅用了67字。

  第四段,写日观亭周围的名胜古迹。

  泰山的祠宫、石刻不少,写泰山不能不提到这些古迹,但作者这次登泰山主要的目的是观日出,因而所见的古迹也多在日观亭附近。“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作者择其要者,简要地介绍了岱祠、碧霞元君祠和皇帝行宫,石刻也写了一、二句。这几处名胜也正是泰山著名的古迹,很能代表泰山。这这些古建筑和道中石刻用于显示泰山的古老面面貌,不作细致描写,亦省笔之法。

  第五段,综述泰山景物的特征。写出地质特征和动植物。

  这是作者游山后对泰山的总印象。写了日观峰的土、石、松、雪的特点。冬季泰山的特征有三多:山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山)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日观峰)无树。这就把泰山不同于其他山的特点简要地表现出来了。最后写“雪与人膝齐”,不仅写出了泰山积雪之厚,而且用它结束全文,与前面“乘风雪”相呼应。然后是作者的署名,为当时体式。

本文的写作特点

  桐城派文章以笔法简练著称。姚鼐的《登泰山记》便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记的东西很多。如果放开笔,洋洋洒洒写上一二千字亦不为多。但本文仅用443个字,便把雪后登山的情趣,许多壮观的场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本文何以写得这样简练?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精心剪裁、突出重点。

  历来文学家们都讲究扣题,因为题目标志着一篇文章的重点。本文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登”字,把记叙的重点都集中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其它与“登”字关系不大或可有可无的内容,一概略去。本文第一段概括介绍泰山地势,为“登”字作铺垫,但毕竟不是直接写“登”,所以只用46个字便收笔。本文二三两段是全文重点,但第二段记登山过程及在山顶所见景色,仅用200字,第三段写观日出,仅用96字,这两段也是紧紧围绕重点来精心剪裁,决不浪费笔墨。

  (二)语言精练、质朴、简洁、生动。

  以记登山经过而言,“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线交待得清清楚楚,而且能让人想象得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才到达泰安的艰辛。这些,作者并没进行过多的描写、渲染,使文章避免了繁冗。第三段记日观峰上观日出,作者七句话便描绘出七个画面:①“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②“大风扬积雪击面”;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④“稍见云中白若摴薄数十立者,山也;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⑦“回视日现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绎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七个画面都只有一句话。一句话概括出一幅画面,靠的是抓特征抓得准确,靠的是语言的简洁生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不仅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风雪“击面”的触觉。“扬”和“击”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日观亭以东“自足下皆云漫”,一个“漫”字,描绘出云雾之大。云中的山“白若摴蒲”,抓住它形状的特点,一个比喻便使其如在眼前。文中类似这样的句子很多,作者能准确抓住山上各种景物特点,常常用一两个恰当的字眼加以形容或比喻,便可使其历历在目。 另外文中多用短句,也是形成文章简练的原因之一。尤其最后一段,介绍泰山自然景观,多用两三字短句,寥寥几句,就把泰山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特点描写了出来。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1)谷皆入汶(古义: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2)世皆谓之天门(古义:语气助词。今义:云彩)

      (3)至于泰安(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起一件事情)

      (4)月丁未(古义:这,此。今义:判断词)

      (5)戊申(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6)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3.通假字

      (1)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须臾成五(“采”通“彩”)

      (3)其级七千余(“有”通“又”)

      (4)少(“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二、词类活用

      1.苍山负雪,明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照)

      2.汶水西流(西,方位名词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西)

      3.济水流(东,方位词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东)

  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表判断)

  (2)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

  2.省略句

  (1)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主语:余)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3)生石罅(“生”前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

  (4)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相关文化常识

  1.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3.戊申晦,五鼓
   戊申,以干支来纪日,这一天又是月末,故称“晦”(古时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最后一天叫“晦”)。
   五鼓,也就是五更天。古时夜击鼓报更,故以“鼓”为更的代称。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