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二单元

6 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的结构特点
  
《记念》的结构严谨完整。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记叙的不是一件事或一个场面,而是包含着许多零碎的事情。材料上的这样的特点,给组织结构带来一定的难处。要有恰当的线索,自然而又妥帖地把这些人物和零碎的材料贯串起来,并且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样,结构才能浑然一体。
  
鲁迅写的是悼念文章,文章的体裁,决定了《记念》不追求全面记录这些作家的生平经历,也决定了《记念》除表现人物的思想言行之外,还要突出作者的感情态度。因此,鲁迅把他和这五位青年作家的关系(交往、接触)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整体中。鲁迅对这些青年作家了解的深浅,对他们材料掌握的详略,决定了文章的线索;反过来,文章的线索确定后,便成为安排人物和材料主次的依据。柔石与鲁迅关系最密切,他们为革命文艺的发展一起战斗过,了解最深,他在文章中占最大的篇幅,第四节高潮部分,也是在对他的描述上展开的。鲁迅与白莽有过一些接触,描写分量次之。至于冯铿等三人,或未见过面,或虽见一面而不熟悉,便略写一段,或一笔交代。有些对于这些作家的生平说来是重要的事件,由于鲁迅没有亲身感受,在这篇文章中下降为次要材料或加以舍弃。相反,有些看来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小事”,由于能很好地表现青年作家的思想面貌,并能突出地表达鲁迅的感情,而上升为主要的东西。由于国民党的高压政策,柔石等人的思想事迹不被许多人所了解,因此,鲁迅想尽办法,从回忆中搜寻有关他们声音笑 貌的一点一滴,加以表现,这正体现了鲁迅对牺牲了的革命青年的感情。而为他们多写一笔,实际上也是对反动派的抗议和示威。这样,鲁迅和白莽的三次见面的情况,柔石与鲁迅在马路上行走的情景,对冯铿“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的追忆……等等,这些描述在文章中,就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主题有表现力的材料。由于严格地遵循了作者确定的线索来结构作品,文章中写到的人物虽不止一个,但繁中有简;材料虽多,却多而不乱。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了全面。
  
《记念》一文结构严谨,还表现在脉络清楚、过渡自然上。由开头读白莽文章,纠正里面事实的不确切,自然地写到白莽。由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柔石。又由柔石的介绍引出冯铿。第三节,又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而写他们一同被捕。在他们牺牲后,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这两人。整篇文章,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从内容上说,文章是由浅入深的,读者的体会认识,也随着逐步加深。高潮之后,最后一节是文章的结束部分。这一部分重复了前面一节的某些文字,目的是为了在反复中使主题更加鲜明,得到强调。但它又不是高潮中表现的思想感情的简单重复,而是发展和深化。在这里,鲁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斗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夜正长,路也正长……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有力的结尾,不仅给读者以勇气,且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精炼、朴素、准确、含蓄,抒情色彩浓,极富表现力。
  
1. 准确、含蓄的用词
  
①写五个青年作家遇害时说:“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这里的“不敢”“不愿”和“不屑”三个词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上海的报纸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不敢”,指那些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报刊,慑于反动派镇压的淫威,担心自己受牵连,想载而“不敢”载;“不愿”,指那些自诩中立,自命清高的报刊,明哲保身而“不愿”载;“不屑”,指那些坚持反动立场的报刊,对革命者的流血牺牲认为不值得一提,因而“不屑”载。同时,这三个词也从总的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人民没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黑暗现实,含蓄地抨击了他们实行法西斯专政的罪行。
  
②写柔石因双眼失明的母亲的挽留,在故乡多住了几天而受到朋友的责备时,说道:“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这里的“眷眷”与“拳拳”,都有形容诚挚、依恋和关切的感情的意思,但又有一些差别:从母亲方面说,爱子心切,依依不舍,故用“眷眷”;从儿子方面说,关心失明的母亲,情思恳挚,故用“拳拳”。二者意义相近,但用法不同,分别从不同角度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这表明作者用词的准确。
  
③写初见冯铿的印象与想法时,说道:“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这段话连用三个“疑心”,是同一词语的有意重复连用,目的是用先抑后扬的方法来突出要写的人物,用语极有分寸。前两个“疑心”,是用以削弱那印象的真实性,表示只是一种推测;后一个“疑心”,明显是用来推翻前两个“疑心”的,把印象不佳归结为自己的“迁怒”,太主观,最后说自己并不比“文学青年高明”。这样,就收到了名抑实扬的艺术效果。这样的遣词造句,可以说是极尽功力。
  
④柔石被捕后,袋中有合同牵连到鲁迅。对此,文章写道:“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
  
“明明白白”与“不明不白”的意思正相反,连用在上下句,起到鲜明的对比作用,目的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后者,以揭露反动统治的黑暗,也表达了鲁迅的愤慨。这种对比,有较强的讽刺力量。
  
⑤说到柔石的“案情重”时,文章写道:“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
  
这里的“明白”二字,含蓄地揭示出当局的卑劣诬陷。案情根本无法讲明白,也不准讲明白。
  
2. 含义深刻而丰富的短句
  
①“原来如此!……”
  
当得知烈士们被害的消息时,文中只用了“原来如此!……”这个短短四个字的句子来表达愤怒到极点的感情:反动派竟如此卑劣凶残,柔石等革命者竟会遭到反动派如此的残酷的杀害!无比的震惊与愤怒,无比的痛悼与思念,一时无法表达,仅以四个字包涵之;那出离愤怒之情,尽在一个感叹号中;那千仇万恨,千思万绪,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个无声胜有声的删节号中。
  
 ②“现在我懂得了。”
  
当五位青年作家被杀后,作者悲愤的心情一时难以表达时,他想起了向子期的《思旧赋》。当年读那篇赋,曾怪作者只有寥寥几笔,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有了向子期同样的经历后,才明白所以然的道理,说:“现在我懂得了。”这短短的一句话,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表达了无比沉痛和愤怒的心情。这种借用古人的事情来表明自己心情的写法,含蓄而有力,引人深思。
  
3. 感情深沉而浓烈的句段
  
①“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短短几句朴素的话,表达了鲁迅对狱中的柔石的深切的记挂、思念和真挚的关怀。
  
②“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同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了以上那些字。”
  
这里用了排比句子和对照的写法,一层深一层地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痛悼之情,也一层深一层地揭露了反动派实行白色恐怖的罪行。语调凝重,感情强烈而深沉,读来使人荡气回肠。
课文重点句赏析
  
1“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
  
“不敢”、“不愿”、“不屑”六个字,极其准确、精炼地概括出三种人对此事的态度,同时揭露了白色恐怖笼罩之深。
  2“……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深奥的、或抽象的、或生疏的事物是常见的修辞方法。明亮的珍珠落在黑暗的地方,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在坏人手里。有惋惜、愤恨之情。心爱的宝贝明珠投暗,实在令人惋惜。其深意是指心爱的朋友落入敌手,明珠投暗,——又死于敌人的毒手之下,更是天大的冤枉!   3“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而且还……办点私事的人,”“不但……而且……”笔锋轻轻一转,即转入对柔石的回忆。这是递进句式。用这种句式突出了作者与柔石的亲密关系。
  4“……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
  引号在这里表示否定,是反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跟字面的意思相反。即不承认这位叶灵凤是真正的艺术家。
  5“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
  这里作者使用的是形象的比喻,比喻“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不易,如同“使惯了刀的”要他“耍棍”一样不容易做到,比喻形象,说理明白。
  6“……我疑心……我又疑心……但我又疑心……迁怒到她身上去了。”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有意识地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这样的反复,突出了鲁迅责己扬人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7“其时是……而不料这一去,竟就是……,竟就是我们的永诀。”
  两个“竟”字,加重了语气,抒发了作者怀念与悲愤之情,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这是使用“反复”这一修辞手段及其作用的又一例证。
  8“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
  “明明白白”与“不明不白”,反衬出“官厅”凶残黑暗,鲁迅光明正大!抒发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之情。这种句式感情鲜明、语势强烈,并有着节奏感。
  9“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
  “我们是有的”,这本来是不必说的话,但鲁迅要说,表示对遭难的战友的无限关怀。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10“原来如此!……”
  上面谈到“天气愈冷了……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是作者关怀惦念狱中的战友的冷暖、饥饱,即是对他们的生之惦念,又存在着对他们得释生还的希望,但笔锋一转——传来的竟是死的噩耗!在这样突然的沉重的打击之下,鲁迅先生禁不住叫了一声:
  “原来如此!……”
  原来柔石他们早已死了!死得又是那样的惨烈!他的身上竟中了十弹!敌人竟是如此的凶暴,而且如此的卑怯,竟然秘密枪杀,至今不敢公开宣布!原来——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猜度它们的,然而还不料竟会下劣凶残到如此地步……所有这些不是用文字写出的,而代之以“!……”一片无声的沉静,这是简约之笔。这简约是以前面的详尽抒写为基础的,为同积蓄贮存的炸药,而这最后的简约一笔则是点火、是爆发,简约、精炼、准确、生动有力又富于感染力正是修辞的重要手段。
  另外,这段话四字一句,连用叹号、省略号独立成节。这表明了是作者震怒的声音,强调了作者的沉痛、悲情,压抑不住的心情。满腔怒火,难言的惋惜之情,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卑劣。
  11“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作者以形象的比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禁锢进步文艺的罪行。
  12“前年的今日……;去年的今日……;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
  这是排比句式,对照的写法。显示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说明无论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从未忘记对死难战友的缅怀、抒写“悲愤总时时来袭击”的沉重的苦痛,从时间方面说,前年的今日——去年的今日——今年的今日,于人们不知不觉中,流水般地完成了从两年前的回忆到写作当时的过渡,严谨而自然。
  13“我又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中国失掉了……”
  这是用的隔离反复。与第四节相呼应、相照应。两年前的今日我沉重地感到的悲愤,两年之后的今日这悲愤仍未消除所以加个“又”字,让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14“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
  作者揭示出这种反常现象,这就痛斥和控诉了反动统治者血腥镇压手段之凶残、卑劣。
  15“而在这三十年中,……自己延口残喘。”
  这段话概括了三十年来中国反动统治者摧残革命的全部罪恶事实。在这样暗无天日的黑暗世界里,“我”只能勉强挣扎着活下去。这就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行。
  16“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作者以无比的愤怒向敌人投出了一颗毁灭性的炸弹。
  17“夜正长,路也正长,……不说的好罢。”
  作者指出,黑暗的统治尚长,革命的道路将是艰辛漫长的,但长夜即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提醒人们要继续战斗下去。“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紧扣题目,发挥题意,烈士的牺牲,要永远铭记于怀,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18对“没有写处”的理解
  “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作者“写下了以上那些字”,这里又说“没有写处”,岂不矛盾?其实不然。作者说“要写下去”,即往深处写,深入腠理,揭露实质性的问题,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因被禁锢而没有东西可写,即使有可写的当局也不允许撰写和发表,这就是“没有写处”。作者由此联想魏晋时代的文学家向子期,年青时读他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作者没有进一步去分析向子期为何如此撰文,只是简要地说“然而,现在我懂得了”。这几个字,包含着非常深广的内容。现在的我,有了丰富的社会经历,也看透了国民党当局搞独裁专制而推行的种种恐怖政策,所以懂得了《思旧赋》何以写得如此简短(只156字)。从魏晋到20世纪30年代,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似乎在重复着,这是多么辛辣的讽刺。这就是鲁迅说的老谱正在袭用;许多花样、手段,其实是“古已有之”。

——摘自《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园地》

白描手法在本文的运用
  
这篇纪念文字通篇用白描手法,夹叙夹议,真切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叙事平实无奇,既无华美的词藻,也无新奇的想象,却写得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所谓“白描”,原指小说塑造人物采用的一种手法,讲究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不用衬托或少用衬托,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而作者却要隐蔽起来。它的好处是以少胜多、真切凝炼。
  白描手法运用于杂文,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人物那些富于思想性格特征的言论和行为的记述,在行文上一般表现为复述和引用,或简明的勾勒。如本篇写柔石和殷夫,并没有全面地描写他们的身世,他们的文学事业,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只是写了他们的几件事、几个生活片断。如写初次与殷夫见面,殷夫来信说“很悔和我相见,他的话多,我的话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这简明的一笔,却使人物具象化,表现了殷夫的坦率和青年人常有的自尊。又如写鲁迅与殷夫第三次相见:
  
“我记得是在一个热天。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连我送他的那两本;身上的袍子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没有夹衫,而必须穿长衣,所以只好这么出汗。……”
  
这是从殷夫夏天穿厚棉袍说起,交代了他是一个刚从狱里出来的革命者,衣物被没收了,又无夹衫,只好向朋友暂借厚棉袍了。用平淡朴实的文字写出这件有点奇特的事,白描可谓到了逼真的程度,写出了革命者的艰难和乐观的情怀。“彼此都不禁失笑”一语,可以给人无穷的回味。
  又如写柔石的“颇有点迂”,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这几句白描之笔,既表现了柔石憨厚的天性,一身书生气,同时从柔石那天真的言词、笨拙的举动中,也反映了他阅历不深,看待世人过于简单化、表面化的弱点。这些白描无疑溶进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人读后感到柔石确实迂得可爱。
文中的三个典故及用意
  
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三个典故,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第一个典故是从柔石的“硬气”和“迂”的特点想到了柔石的明代同乡方孝孺。方孝孺和柔石都
是宁海人,柔石的家在方孝孺祠的前面。方孝孺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受明太祖召,封为太傅,为太孙朱允纹等助读。朱允纹即位,加封方为侍讲学士,深受倚重。后朱允纹的叔父朱棣为夺皇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方孝孺被执入狱,后因不肯给燕王起草即位诏书而被杀,祸及870余人。鲁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征。方孝孺为争哪一个姓朱的该坐天下,丢掉性命不算,还连累了亲友宗族数百人,实在是“迂”得很了。但他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和赞颂,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用来与柔石的精神作比较的。同时,这一典故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刻用意,就是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深刻揭露和控诉。
  第二个典故是从柔石被捕、鲁迅自己逃走提到《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秦桧为了扫除卖国投降的障碍,假传了十二道金牌从抗金前线召回岳飞。岳飞奉召回来的路上,途径镇江时到金山寺去拜访道悦禅师。禅师预言,“元帅此行恐防有牢狱之灾、奸人陷害之事”,劝岳飞“不如潜身林野,隐迹江湖。”但岳飞未听,回去后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后来,秦桧得知此事,大怒,立即派何立捉拿道悦。何立一到,道悦便留下一个偈子,“坐化”了。显然,这个典故也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谁也不明白”;秦桧杀了岳飞后还要去捉拿与岳飞有关的道悦,只因为道悦说了一句真话,反动派抓了柔石又要抓鲁迅,只因为一个“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这就暗示,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没有什么两样。更为深刻的是,鲁迅在这里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象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持实力,继续战斗。
  第三个典故是从自己纪念战友“无写处”而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缘由。向秀的《思旧赋》,是为纪念好友嵇康、吕安而作的。它通过悼念亡友,从侧面反映了对政治现实深为不满的情绪,并以含蓄的笔法,表达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赋中只说“践二子之遗迹”,“悼嵇生永辞”,说明他的好友去世了,至于死的缘由,却只字未提,只是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哀伤愤激之情;采用以古喻今的手法,借《黍离》和《麦秀》诗的意境来抒发自己悲伤的心情;并用李斯“受罪”的典故来寄托失去自由的苦痛。鲁迅运用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与向子期相比,是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政治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偶有不慎,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纪念性文章,文中涉及五人,又多是一些片断的回忆,但读起来却感人至深,这除了结构上的缜密严谨之外,在写法上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记事为主,记事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五烈士的为人以及被反动派杀害的事实,并从中记取教益,认清反动派的本质,因此,时时穿插着议论。同时,由于在记事和议论中,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
  从总体上看,前三部分重在记叙,第四部分记叙抒情并重,第五部分重在议论抒情。而在每一部分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如第一部分着重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但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而这议论又是在叙述了文集的由来,委婉地表达了这两本书的非同寻常之后进行的,就更加自然贴切。
  第二部分集中写柔石,同样是夹叙夹议的。如这一部分开头一段的记叙和议论,表明了柔石是作者在当时上海那样复杂的环境里的“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仅用一个“硬气”,一个“迂”字,揭示出柔石的耿直忠诚的性格。并用“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样一句简短的议论,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时,这些议论也都是在对柔石的一些具体行动的记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第四部分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更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这一部分先写柔石的被捕,接着谈到自己受牵连,“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说明作者对反动官府的蔑视,并插入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又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他一向“韧”的战斗精神。
  接着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鲁迅对烈士们由被捕到遇害的情况的了解并不多,确凿的,只有狱中传出的两封信(一封还没有抄下)和有关他们遇害的“一个可靠的消息。”但这一段读起来却十分生动感人,这与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大有关系。在这一段中,作者在对战友牺牲噩耗进行叙述的同时,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议论,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尤其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文章第五部分,作者用强烈的抒情语句,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对烈士们被杀害的悲愤感情。
第三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该部分虽然仅有两段5句话,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曰承上启下,二曰交代关系,三曰暗接照应。
  
一、为何本部分如此简短却单独构成一个部分?它在全文结构中有何重要作用?
  
通观上下文,第一、二部分主要叙写白莽、柔石被捕前的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第四部分则主要叙写这些青年革命作家被捕后在狱中的情况和很快惨遭杀害。显然,“但不久,他们竟一同被捕”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将几个青年革命作家被捕前后的情况衔接起来了,使之浑然一体。
  
二、作者在一、二部分何以用大量笔墨叙写与白莽、柔石的交往和友谊?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本部分介绍“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又说“有一次大会时”,“我”带了一本德译书准备送给白莽“由此练习德文”,“然而他没有来。我只得又托了柔石。”原来,鲁迅和白莽、柔石是“左联”文化战线上的战友、同志,共同以文学为武器向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宣战。
  
三、鲁迅的散文以构思缜密著称,其中暗接照应之处自然巧妙,不着斧痕,本部分哪些语句与上下文照应?
  
其一,“我便带了一本德译的,一个美国的新闻记者所做的中国游记去送他,这不过以为他可以由此练习德文”,照应上文“因为他的原书留在我这里了,就将我所藏的两本集子送给他”。朴实的叙述,流露出鲁迅对青年作家热忱的关爱和培养。
  
其二,“然而他没有来。我只得又托了柔石”照应上文“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再次表明了鲁迅与柔石之间相互信赖的亲密友谊。此句还暗接后文柔石狱中来信“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
  
其三,“我的那一本书,又被没收,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了”,照应前文“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暗投了”和“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语气中饱含着无可奈何的痛惜之情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厌恶、鄙视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白色恐怖的无比愤慨之情。
本文题解
  
题材:分析文章的题目结构,明确中心词是为“记念”,即本文的主体为纪念性文章。然后由文体展开联想,确定本文的学习重点:纪念的是什么人,其身分如何,作者是怎样纪念的(包括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思路及其线索);为什么要纪念(包括文章写作的背景及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1
.“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短语是什么结构?
  明
确:是偏正关系。“为了”的宾语是“忘却”而不是“忘却的记念”。
  
2.题目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矛盾吗?应怎样理解?
明确: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实际上寄托着深刻的含义。所谓“忘却”实际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献生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为了忘却”实际是为了战斗,而惟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题目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关于本文的教学建议
  
1.本文涉及的人物与事件较多,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中,“左联”五烈士在上海龙华遇难的事件。文中的三个典故和裴多菲、珂勒惠支等的引用,也与五烈士有直接关系,都要的向学生作介绍。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课文,结合历史背景、鲁迅的创作风格及鲁迅的主要思想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一些重点语句。
3.本单元把研究探讨作为能力来训练,关键之一,是要启发学生发现疑难,培养钻研精神。应该鼓励学生提出疑难,在学生提不出疑问的地方,教师提问,也可以启发学生发现疑难。
4.质疑解难不是单纯地让学生问,教师答,要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寻求答案。教师要引而不发,指导学生怎样思考。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