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二单元

5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所谈及的主要问题
香港的主权问题
  
邓小平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邓小平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理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并进而指出:“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现行的许多合适的制度要保持。”
关于平稳过渡
  
香港的回归,港府和英国当然不会甘心,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会给香港人民制造一些“灾难性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小平同志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并委婉而严肃地强调:“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然而,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平稳过渡,所以,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进行磋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两国政府,而且包括政府要约束厂商及各行各业,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 不仅在这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不要发生大的波动,一九九七年中国接管以后还要管理得更好。”
  邓小平同志的一番谈话,高扬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粉碎了英国政府对香港问题可能采取的阴谋,学习此文,当有深刻的启示。
本文体现的语言艺术
  
1.补充修正,措辞严谨,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2.对己,话从反面说;对人,话从正面说。
  3.高瞻远瞩,目光敏锐,言辞轻松。
  4.立场坚定,语义明确,但措辞委婉。
本文作为外交辞令的特点
  
1、  尊重对方的态度
  例如,谈到为什么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一决策时,小平就自己方面一连说了三个“如果”,这是从反面说的,从“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晚清政府”“李鸿章”、一直到“下野”、“退出政治舞台”,这真是字字句句言词不怕难听。相反,对英方则从正面说,充分地尊重了对方,顾及到对方的面子,比如,说英国与我们的合作会使之“在世界公认面前会得到好评”,完全没有刺激对方的意思。
  2、  解决问题的自信
  比如,“人们还议论香港外资撤走的问题。只要我们的政策得适当,走了还会回来的。”
  如果说,外交要依靠言词,那么,言词则必须依靠外交家的思想。
  3、  准确严谨的措词:使语言准确,不留漏洞
  A、补充解释法:例如,“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后一句是补充)
  B、 限制词的使用:比如“大部分”、“有些”、“许多”。
  4、  模糊语言的委婉
  针对“波动”这个敏感词字眼,小平同志用了“我们不愿考虑的一个问题”进行表述。而对于我们所持的态度,小平同志则用了“被迫不得不”“另作考虑”等字眼,绵里藏针,极富反击力度。
课文重点句赏析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     理解首句:
  明确:“基本”说明这是主要的原则性的立场,暗示其他细节问题可以商榷;“明确”一词表现出自己鲜明、坚决的态度;“主要”表明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现实性,而且也暗示自己清楚地意识到相关问题其实远不止这些。首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表现出解决香港问题的急迫性。
  2.小平同志所说的三个问题是哪三个问题?试概括回答。
  明确:即主权问题、保持繁荣问题和保持稳定问题。第一个问题提出语句干脆,体现了一种坚决的态度;第二个问题中插入“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这个短语,表明这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中国自会妥善处理,外国无权干涉,只管放心;第三个问题使用长句,用“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这个短语,显得态度温和,用“不出现大的波动”表明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整句也说明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政府也有责任。
  3.第一段中三个问题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本段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三个问题的排列由主而次,先己后人,有香港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主动权在中国的,英国要做的是如何把香港顺利交给中国的事的意味。本段提出问题,在全篇起总纲作用。
  阅读2~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     邓小平同志对保持香港繁荣持怎样的看法?他认为为保持香港繁荣要采取哪些措施?
  明确:他认为要保持香港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对香港实行合适的政策。其措施是:
  (1)保持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大部分法律。
  (2)广泛交流意见,制定大家都乐意接受的政策。
  (3)中英两国政府友好磋商。
  这些措施分别从“中国政府”“香港人”“英国政府”三个角度来谈,按主次关系排列,突现中国政府及港人对保持香港繁荣的重要性,同时也没忘记要英国政府承担责任。
  2.对保持香港繁荣问题,人们有什么错误认识和担心?邓小平是如何看待的?
  明确:一是认为香港不能继续繁荣会影响四化建设,二是担心外资撤走影响经济。邓小平认为收回香港的决策并不是把四化建设的成功放在香港繁荣之上,外资撤走不要紧,政策得当,自会回来。简单的几句话,就消除了人们的误解和疑虑。
  3.第四段在陈述关键的问题时,措辞非常严谨。把这些词语找出来,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些词语是“甚至大部分”--强调了对原有制度要保持连续性。“有些”--严肃地表明不可能延续香港的殖民统治模式,必须对带有殖民色彩的法律进行改革。“许多”--强调多,有助于消除顾虑,稳定人心。
  4.“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中“广泛”一次能否放在“意见”之前?为什么?
  明确:不能。“广泛”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只能修饰动词作状语,不能修饰名词作定语。
  5.“而且在香港的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接受”中“首先”可以换用“主要”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二者表达的意味不同,“首先”只强调优先,但不是没有就不行,因为当时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香港的投资最多,这样说可以稳定他们的资本。“主要”则是强调以英国为主,有一种讨好的意味。
  6.“这些需要时间”中“这些”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指为保持繁荣所做的一些工作,即制定政策,征求意见,友好磋商等。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这句话有何深意?
  明确: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出现大的波动,动源只能来自英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英国政府不要一面制造混乱,一面用混乱来对中国施加压力。
  2.“我们还考虑了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这句话含有哪些隐含信息?
  明确:(1)中国政府对香港希望实现和平移交,不愿意考虑用武力方式解决香港问题。
     (2)中国政府不怕英国制造混乱,中国对此有心理准备。
     (3)如果英国政府顽固坚持敌对态度,制造灾难,中国政府就只能采取武力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到头来英国也不会落得好结果。
  3.“我不担心这一点”中“这一点”指什么?
  明确:指我们能否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个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
  4.“我担心的是今后……而主要是英国人。”这句话所隐含的锋芒在哪里?
  明确:这句话所隐含的锋芒在于指出了香港过度时期的隐患主要是英国人蓄意制造混乱,从而就告诫了英国人不要玩弄阴谋。
  5.“不仅在这十五年的过度时期内香港不要发生大的波动,一九九七年中国接管以后还要管理得更好。”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句话表现了邓小平对中国政府管理好香港充满信心,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感。
  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建议达成这样一个协议”中“建议”能否改为“要求”?为什么?
  明确:不能。“建议”语气委婉,充满协商气息与合作意识。用“要求”语气生硬,与候温的“磋商”不符。
  2.最后一句中的“磋商”一词能否换用“商量”一词?为什么?
  明确:“磋商”是书面用语,在外交场合应该使用正式的书面用语和外交辞令,“商量”是口语,用来不符合语言环境。
关于本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教学过程可这样进行:诵读——品味(师生共同总结)——诵读,对于一些关键语句可反复诵读,并让学生研究探讨句子的深层含义。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