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高中全日制教材 -> 必修第一册 -> 正文

关于“新陈代谢与酶”一节探究式数学的改进意见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6 21:27:09阅读:
字号:|

1.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新陈代谢与酶”一节比较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科学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和结论四个步骤,本课的主要指导思想将探究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创设探究情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实施实验,最终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有关结论。使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操作教材上规定的实验,进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1 目标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获取结论的方法。

2.2 教学重点 ①酶的概念;②酶的特性。教学难点:探索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实验。

3.教学过程

3.1 引导分析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在引导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和分析了酶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作如下分析(见表1)。

表1 斯帕兰扎尼实验分析

分     析

概  括

斯帕兰扎尼想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胃是否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提出问题
实验前斯帕兰扎尼是怎样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可能解释的? 胃可能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作出假设
斯帕兰扎尼为了证明他的解释,设计了怎样的实验方案? 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能注入笼内。 设计实验
斯帕兰扎尼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预期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才能证明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 如果胃真的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过一段时间后,肉块会消失。 预期结果
想一想,斯帕兰尼设计完实验方案后该做什么了? 按照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获取现象和数据
最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实施实验获取现象和数据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

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而引出实验对科学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从发现酶到认识酶的本质,都离不开科学实验),自然过渡下文。

3.2 分析实施酶的高效性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探究技能 在第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酶的概念提出: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无机催化剂比哪个更高?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四:

问题:过氧化氢酶(生物催化剂)和Fe3+(无机催化剂)相比,谁的催化效率高?

假设: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或Fe3+的催化效率高)

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理清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注意事项。

预期:1号试管产生气泡数量多,速度快;1号试管卫生香燃烧猛烈(或相反)。

实验:要求学生按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由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相关结论。

3.3 分析实施酶的专一性实验,再次训练学生的探究技能 在第二步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但不知道淀粉酶是否水解蔗糖,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五:

问题:淀粉酶是否对淀粉和蔗糖都能起到水解作用?

假设: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或其他假设)。

设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理清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注意事项。

预期:1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2号试管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或其他现象)。

实验:要求学生按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由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相关结论。

3.4 从疑点入手,分析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利用实验五的保温等待时间,提出疑问:在已知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下,本实验设计l号试管还有没有必要?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l号试管,能否肯定淀粉酶没有水解蔗糖的原因一定是淀粉酶不具有水解蔗糖的能力,是否存在酶催化的外界条件不具备的可能。进而引出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然后通过为什么要设计对照实验的分析,引出实验设计的单因子变量原则。最后分析对照实验的设计要坚持条件的一致性原则,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如本实验的两支试管加入液体的量要相等。

3.5 设置探究情景,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全部实验结束后,创设探究情景:为什么要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 ℃左右的热水中?为什么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使用温水效果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探究的设计,包括所探究的问题、假设、实验设计方案、预期等方面。

如果课上时间允许,就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如果课上时间不允许,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设计,第二次课再进行交流。但为了保证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做后一步的设计和交流活动,以便完成最后的升华阶段。

4.教学体会

改进后,本节课的教学感觉有三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一是使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一条明确的主线贯穿始终,课堂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二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认识教材中的实验,增强了实验效果;三是学生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技能。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