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下载
教案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7我与地坛(节选)(备课资料)
文件大小 27KB
所属分类 高一语文教案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教案
更新时间 2013-4-16 7:45:4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备课资料 .

一、学习卡片

1.字词拓展

荒芜(wǚ):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

宿(sù)命;指前世的命运。佛家认为今生的命运是由前世行为的善恶决定的。

沧桑:“沧海桑田”的缩语。如“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亘(9ên)古:整个古代;终古。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鲍照《清河颂》)

窸窸(xī)窣窣(sǖ):象声词.形容轻微细小的摩擦声音。

熨(yǜ)帖:①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②心中没有波澜,平静。③事情办得完善妥当。

恪(k6)守:谨慎而恭顺地遵守。 l

熨(yd)帖:①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②心中没有波澜,平静。④晕情孙得元香黉耆。;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获得切身感受。

意蕴:所包含的意思、意义。

猝(cǜ)然:突然地,出乎意料。

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

2.“母爱”专题名言汇集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名言)

(5)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6)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7)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8)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名言)

(9)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0)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名言)

(11)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名言)

(12)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名言)

3.课文补遗

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脚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4.写作背景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1990年1月定稿。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di)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作者是在双脚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二、课文赏析

1. 解读人生的重大命题

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我与地坛》记叙了作者在经历第一次打击时对生与死的思考:“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想出的结果是:“死是一件不必争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可以在他的《一封家书》中读到最直接的阐释:“只是为了引出一个美丽的过程,人才设置一个美丽的目的,或理想。理想原就为是为了实现.而只是为了引出过程罢了。”具体到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中,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所以他要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这样告诉别人,“人们有时候太看重了我们要回到虚无中去,结果忘了我们本来从虚无中来”。

1998年的年底,在病得厉害时,他写了一首诗歌,其中一段是: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你是否能听,/往日已归去哪里?/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时间被忽略在存在中/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过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种回归。史铁生眼中的死,有着回家的温馨。他在1999年2月25日写给李健呜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对惩罚之地最恰当的态度,是把它看成锻炼之地,便有了一种猜想——灵魂曾经不在这里,灵魂也不止于这里,我们是途经这里!……我们途经这里,那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比如说极乐世界。”

有人会这样认为:“生死同一”以及“原罪”的概念染上了宿命的色彩。但是淡漠“死”,并不等于淡漠“生”。史铁生强调追求过程的美丽,强调投入过程的姿态,是“满怀激情”“生龙活虎,不屈不挠”的,这就超越了“宿命”的无奈和沮丧。“生死同一”的感悟,没有“或重于泰山,或于鸿毛的”豪言,也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壮语,他没有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思想的斗士或精神的圣徒,而是把一个凡人灵与肉真诚的痛苦。把面对生与死艰难而执著的思考和抉择呈现给我们。正因为有了他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才有了他写作中的宁静和执著的风格,他才能在《我与地坛》中触摸到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

二、关于残疾的思考

刘易斯是史铁生一往情深的崇拜者,他在《我的梦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想若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变成他,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病的折磨也就得到了足够的报偿。”但是刘易斯与史铁生相见于北京的照片上,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因为在史铁生的思考中他发现了所有的人都存在残缺,或者叫做局限。即使是面对他崇拜的刘易斯,史铁生也能理性地认识到:“即使人可以跑出9秒99,也仍然意味着局限。”不仅发现局限是不可能消除的,还认识到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奥运会上,刘易斯输给了约翰逊,曾令史铁生很伤心,但真想大白后,史铁生在《我的梦想》一文中写道:“后来得知,约翰逊跑出了9秒79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由此可见,如果要深入理解《我与地坛》的爱心,就不仅要强调关心肢体残疾者,更要呼吁关心心灵残缺者,包括用爱的追求健全自己的心灵。

史铁生说:“你尽了浑身力气仅仅表达了它的很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心里永远存在一些巨大的迷惑,简直是说不通也说不清楚的。”笔者拿起笔想表达自己对《我对地坛》的解读,其感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但我仍然企图勾勒出史铁生心灵思索的轨迹。因为只有这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才有可能不流于肤浅。作为一名读者,我热爱史铁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让我的学生们能贴近他的心灵。

(选自2003.3《语文教学通讯》,有删节、改动,作者:余一鸣)

2. 生命的原动力

——读《我与地坛》

一、自然的治疗:地坛——人生的导师

《我与地坛》是一篇感悟生命的诗歌。

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了“我”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我们来推敲。我不禁要问: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其目的究竟何在?我们还可以就此不断地发问下去。但问题显然在本段内难以找到颇具说服力的答案。只是到了第5段时,我们才渐渐理出文章的一些眉目来。于是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般的20岁时突然失去了双腿,我们能够充分理解他难耐而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我想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0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

我们来看,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领悟到在他面前的这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了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须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世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什么呢?

于是在这样的“宿命”里,我们看到作者的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残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而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最需要恢复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一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入场式”。他是这样写的:“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唐朝于邺说:“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可见傍晚或夜晚时分是多么的开启人的思索。的确,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又要去向何方?这就是空间感里的时间感。

所以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作者解悟到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死”,他比之为“节日”。“死”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了,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二、亲情的抚慰:母子之间——至醇的真情

在课文节选部分里,地坛不再具有神秘性和象征意义,而转化为一般的环境与人的活动的场所与空间。这是首先应当弄清楚的事情。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看到那园中,在情调上仍然是写他在15年内沉默的苦痛的心与事,仍未摆脱苦痛的表示。充满这一部分的是,作者的痛苦的回忆和他的不能回报母爱的复杂内心。但在写法上,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写出一个沉默的、默行的母亲。作者写他的母亲,写她的失神与呆呆地站在门口目送残疾的儿子出去,写她带着一颗焦灼的心如何大海捞针般地找寻她的儿子,写她的欲言又止的状态与复杂的内心。他写出了一个沉默而不张扬的母亲,一个舍悲而不外露的母亲,一个坚忍而伟大的母亲。

二是通过作者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思想。作者写母亲,写他自己的设想、回忆,内心的倔羞与痛苦悔恨之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体悟,因而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在人们的心中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共鸣。

三是文笔质朴动人。如设想母亲对“我”的牵念、担忧;又如写“我”到园中一连用了多个“又”字等等,让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有着一种物是人非、空幻无常的痛苦与感慨。当然,行文最后两段在痛苦之中,又有体察出母爱而表示出的感恩与久久的思念。

应当看到,这种思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关乎“人生之路”的意义上的,因而一下子使人想到一切生物中为了种族、种类的生存与繁衍,母体是怎样地悲哀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而使子体生存下采的悲壮、宏大的情形,因而读来格外地震撼人心。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我们把作者所写的这种母爱放在历史与伦理的光环下去审视时,我们不由会大吃一惊。为什么?在传统孝道伦常中。子女应当为父母担忧,为父母的痛苦更加痛苦,甚至可以牺牲自己而使父母继续生活下去。这在鲁迅看来是极不人道的、极反人性的行为。知道了这一层,就会觉得那时生之累、活之苦,而人生的黯淡与焦灼了。在具体的行文上作者也有意地暗示了这一点。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出的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母亲究竟理解多少?“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作者说:“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找到的那条路。”如果我们带着极其“世俗”的念头,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这里。在母子之爱的本然关系里,让子辈“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永远是第一位的原因。作者说:“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母亲在作者的心中为生活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榜样与丰碑,而其他的一切所谓的期盼、要求,比如靠写作碰撞开一条路的想法等等都是虚而浮泛的。“活”下去的想法,是一个苦难的念头,它载负着深藏于民族心灵的沧桑、血与泪,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生存”这个最基本的话题的真谛所在。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再次地“剥蚀”了功利、虚华与不实在东西,充分地抒写了人间最为真醇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是“愈见苍幽”的,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

(选自2003.9《语文教学通讯》有改动,作者:吴礼明)

三、美文荐读

1.荐读张海迪的《轮椅间的心灵对话——致作家史铁生》。

在一个个深夜。摆放好自己,默读史铁生的文字,感受生的气息。 ——陈村

轮椅间的心灵对话

——致作家史铁生

张海迪

好多年,我一直没有见过你,一次去北京开会,会议名单上有你的名字,而你没到会,但我有一种预感,总有一天我会见到你。几年后,在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见到了你。从前我甚至不知道你的模样。那天,我在餐厅一边吃饭,一边和朋友闲聊,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叫我的名字,声音轻轻的,但很浑厚。回过头,我看见了你,我一眼就知道那是你了——因为轮椅。

T·S,我不知道你第一次面对神经外科医生的心情。我经历过很多次神经外科检查,从小就习惯了身边围满医生,看他们翻弄病历夹,听他们低声讨论我的病情。我烃有恐慌惧怕。我一开始就没有害怕,因为我那时还不懂得脊髓病对我意味着什么……我的身体从系第二颗纽扣的地方就没有知觉了,永远也没有了。

T.S,你患病时19岁,我想那比我童年时患病要痛苦得多。19岁已有丰富的思想,面对的现实更加残酷,学会适应残疾后的生活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我患病时还不懂得痛苦,更不懂得什么是残疾。直到几年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妈妈背我走出了北京中苏友谊医院的大门,那一次我偷偷地哭了.我知道我的病再也治不好了,一路上我不停地用冻红的手背擦着泪水,我不敢抽泣。我怕妈妈听见我哭。我知道她比我更难过……那是我记得的最艰难的一个冬天,我心灰意冷地躺了很久,终于有一天能够坐起来,忍着手术后的创痛,重新开始料理自己的生活,开始学习德语。日子枯燥又单调,心灵却渐渐像蓝色的湖一般宁静了。

不久前,我又一次见到了你。你看起来有点虚弱,穿着厚厚的毛衣,你仍旧露出诚挚的笑容,我能深切地感到你的坚毅。你告诉我你的双肾功能都不好,几天就要做一次透析。你卷起毛衣的袖子,让我看你扎满粗大针眼儿的胳膊,几根血管因为反复使用已经被扎坏了,错乱地盘虬着,有的地方还突起青色的硬结。我难过极了,T·S,你一定很疼,我问你是否有换肾的可能,我说我们那座城市有医院做这种手术效果很好。可你轻轻摇摇头,你说你换肾已经很难了…”我感动,你诉说这一切却是那样平静,仿佛病痛已是很久远的事。

你忽然说到安乐死,你说安乐死有必要。

哦。T·S,我不知道那会儿你是否看到了我眼里的泪水。你知道这也是我无数次想过的事。经历了几十年病痛的炼狱,我常常设想逃离它,我设想过很多种我走后又不让亲人和朋友伤心难过的办法,我甚至将某些细节都设想好了。我觉得最好是得一种病,比如肺感染,高烧不止,所有的抗菌素都无效了。要不就患心脏病,突然离去。

你还说·你告诉你的爱人,如果你得了脑血栓千万别抢救了。我说我也多少次对我的爱人这样说过。T·S,我觉得对我来说,活着需要有比面对死亡更大的勇气。我早已不惧怕死亡,或许我从来就没惧怕过。死亡给我童年留下的是一个快乐的记忆:那一年幼儿园开饭了,我们吃年糕,阿姨说年糕很黏。吃年糕不能说话,更不能笑,不然就会生病。我问阿姨生病会死吗?会的,阿姨说。我们于是就很安静很严肃地吃年糕。笑一笑真会死吗?我偷偷地笑了一下,我发现我没有死,我快乐地笑起来,我还是没有死!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给同桌的孩子们,他们笑了,后来全班的孩子都笑了,有的男孩子还故意哈哈大笑,我们都为自己没死而欢呼。后来我常想,假如我那时死了就好了,快乐地笑着……

死亡只是一种生命终结的状态。在我眼里死亡是一片绿色地带,也是生命新生的地带,那里下雨,纯净的雨滴滋润青春芳草……当我再也无法抵抗病魔,我会从容地踏上曾给我美好生命的小路……

(选自、《作家文摘》)

提示:读此文,我们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震撼力。这是两个伟大的生命,他们面对生活是那样的自强与快乐。面对死亡又是那样的坦然与宁静。“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们“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们“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陈村《去找史铁生》)。有人说没有轮椅上的罗斯福,便没有诺曼底的登陆;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张海迪和史铁生,便不会出现这样的“心灵对话”。

(参考《语文周报》2003,3.10)

2.荐读蒋子丹的《彻悟生死之后才可能拥有的宁静》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史铁生

彻悟生死之后才可能拥有的宁静

蒋子丹

史铁生是经常能给我们以惊异的那种作家。也许因为他特殊的身体状况给了他人所不及的感悟力。

史铁生的出语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字,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像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性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比如,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副健全过人的大脑。这么多年了,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思想本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切思想必定是忧郁的,何况如史铁生这样,从第一天得知自己将永远不能再站立起来的时候起,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地冥思苦想着的人。这时候,我们忘了。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惟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这大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只是由于肢体的完整,由于行动的灵便,由于俗务的纠缠,更由于欲望的循循善诱,沉思的机会于我们正变得越来越稀少。史铁生不然,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强大,尽管他被迫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惟其强大,才可能这样平实地谈论死亡,既不夸张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就像一个操心家务的农夫,安排惊蛰开犁清明下种的农事,也预告秋季的收成一样寻常。

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境了。绝境从来就是这样,要么把人彻底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

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做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心态的某种崇敬。

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忍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而担忧;他会长久地怀想穿着开花棉袄吹唢呐的穷吹手,也会在梦里一次次梦见被他使唤过的老黑牛与红犍牛;他激赏刘易斯步态的美感,羡慕刘易斯的力量与速度;他对已经去世的母亲怀有深深的歉疚,对一直关怀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充满感激之情;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选自《燕赵晚报》)

提示:史铁生让我们惊异的是,在他截瘫、肾脏萎缩,每周必须有两到三次肾脏透析,用他的话说,就是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运行的身体很累时,他彻悟了生与死。正是因为他不能站起来,才想得比别人多得多、深得多,冥思苦想的结果是丢掉了烦躁与痛苦,留下了感恩与激动,真诚地面对生活,无比地热爱生命。死亡与生活中的其他事件一样,只有想透了,才会坦然面对,只有这样。才能活得有质量、有尊严、有美。

3.荐读史铁生的《故乡的胡同》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又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

相关资源:
·2011-2012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3.3.1《落日》(苏教版必修2)
·2011-2012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3.3.1《落日》2(苏教版必修2)
·期末 《期末复习》 _高一上语文同步教案
·期中 《期中复习》 _高一上语文同步教案
·四 16《米洛斯的维纳斯》_高一下语文教案
·四 16《〈名人传〉序》 _高一上语文同步教案
·四 15《说“木叶”》_高一下语文教案
·四 15《〈宽容〉序言》 _高一上语文同步教案
·四 14《胡同文化》 _高一上语文同步教案
·四 14 读《伊索寓言》_高一下语文教案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