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高三教师谈搞好语文总复习“三原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7阅读:
字号:|
                                       汪茂吾

  现在,不少学校已结束了新课,转入复习阶段。单就复习而言,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大面积地提高复习效率,是语文复习中的首要问题。因此找出语文复习中的一些可供操作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就显得十分必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语文高考总复习的几条原则。

  系统条理原则

  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而条理就是要把繁杂的事物加以归类。语文总复习也有自己的系统,根据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难度的要求,需要按不同的能力层级测试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和鉴赏评价等5种不同能力。将这些能力考查具体到2002年语文科高考内容,则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写作等5个大部分,对应的题量、分值依次为:9题30分、1题4分、7题26分、8题30分及1题60分。这便是一个2002年语文高考的“国标”复习系统。这个系统有别于2001年,最大区别是加了“名句名篇”、减了“现代诗歌鉴赏”,将2001年的“古代诗歌鉴赏”与“文言文阅读”合并成“古代诗文阅读”,同时将对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和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考查由客观题变成了主观题。对这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作透彻的分析、领会、把握,可以从一定的高度把握高考全局。充分领会《考试说明》,就可以做到复习点全面、不遗漏、不缺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还可以根据各部分题量及赋分情况合理地分配复习精力,安排时间,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提高复习效率。



  遵循记忆遗忘原则

  现代考试大多以能力考查为主,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少;但是,不能因此忽视了总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因为基础知识的积累正是能力养成的重要前提。在语文总复习中,现代汉语的字音、字形、近义词的辨析、成语的意义、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等等,都离不开下苦功夫的识记性积累。有记忆就有遗忘,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因此语文总复习需要遵循记忆遗忘的原则。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有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而“保持”阶段就是同“遗忘”作斗争。据此,学生应抢在遗忘之前赶紧复习,要“先紧后松”:“先紧”即学习后赶紧复习,最好是当天再复习一遍;初次复习后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在感到记忆开始模糊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复习,及时巩固识记成果;“后松”是经过两三次短间隔的复习后,逐渐放松下来,复习间隔的时间可越来越长,次数也可越来越少,经过三五次复习牢固掌握以后就能经久不忘了。

  练习反馈原则

  在语文总复习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尽相同,分考点的复习效果必然会因人而异,学生对自己的复习效果是否清楚,将直接影响其复习的质量,因此必须提醒学生时时注意反馈。比如对成语的复习,教师在帮助学生收集、辨析了二三百个成语之后,应该编配若干组仿照高考题型的成语练习用以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给出评分、作出讲评,使学生获得关于自己复习的正确与错误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进程,合理安排复习精力,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但是,这还远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问题,还得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料进行“自我检测”。每个学生所需要的反馈信息都不尽相同,自我检测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在语文总复习中,大多可以采用自测式练习法。复习阶段,学生手中的资料多如牛毛,现成的练习题、检测题、达标题、验收题比比皆是,这是一个尽可挖掘的宝藏,要尽量指导学生用好。通过因人而异、形式不拘的考点“检测”,学生可及时发现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错误和问题,老师再指导学生纠正并作分析与研究,从知识掌握、能力水平、思维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找出原因,进而调整好复习方向和步骤。甚至还可指导学生将那些典型性错误分类收集,分析出错的性质和原因,装订成一本“错题集”,并时时温习,学生必定获益匪浅。在总复习中,小型的“考点”信息反馈应该经常地、多渠道地做,而大型的综合性“月考”则是一种整体、全面信息的反馈,教师对每套试卷所反映出的全班情况的分析评讲,对学生无疑将是一种极有指导价值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的分析评讲针对性要强,要有定量、定性的分析,要有具体、明确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失误原因并知道纠正方法。只有这样,复习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总之,只有正确、科学地把握好语文总复习原则,才会使语文复习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笔者体会到,没有科学、系统的复习指导原则,要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是难以想象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