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四)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7阅读:
字号:|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辑录

前倨后恭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人。开始苏秦来到秦国, 向秦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是秦王对此没有兴趣, 最后旅费用完了,衣服也破了,苏秦只得回到洛阳家中。见苏秦这样狼狈,父母懒得同他讲话,妻子只顾织布,也不看他一眼,他要求嫂子给他弄点吃的,嫂子不但不给,还数落了他一顿。苏秦很难过,于是立志苦读,研究兵法。有时看书看瞌睡了,他就用锥子猛刺大腿,让自己继续读下去。

后来,苏秦学问有成了,游说燕国、赵国,使燕、赵、齐、楚、韩、魏6国结成同盟,自己统领了6国的军队。有一次,他路过洛阳老家。苏秦的父母,拄着拐杖,早早在大路口等候。回到家里,妻子不敢正眼看他。苏秦的嫂子对他毕恭毕敬。苏秦笑道:“嫂子,你以前瞧不起我,现在为什么却这样谦卑?”嫂子说:“如今叔叔做了大官,发了大财,我哪敢象从前一样。”

“前倨后恭” 指待人接物态度前后不一。

(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捉襟见肘

曾子在卫国的时候,常常三天也做不了一次饭,十年也没做一件衣服,整一整帽子帽带就会断,整一整衣襟胳臂肘就会露出来,可他高唱《商颂》的声音充塞天地之间,象敲响的钟磬。



鲁国国君派人去给他赠送采邑,对他说:“请用采邑的收入做件衣服吧。”曾子不接受,使者又去了,曾子还不接受。使者说:“这不是先生您向国君要求的,而是国君要奉送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赠送的人,赠送的人往往对接受的人表现出骄纵,能不能使国君赠给我采邑而对我不骄纵,我很担心这一点啊 !”

“捉襟见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处境困难。

(《庄子•让王》和《说苑•立节》 )



车载斗量

三国时代,有一次西蜀大军攻打东吴,东吴孙权派赵咨向魏国求救。魏主曹丕问:“你们吴主是个什么样的人?”。赵咨说:“吴王是位仁义智慧、有雄才大略的人:活捉魏将于禁而不杀说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说明了他的智慧;据三州虎视四方说明了他的雄才,向陛下求救说明了他很懂得策略。”曹丕问:“东吴有多少象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赵咨说;“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至于象我这样的,那简直可以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

“车载斗量”形容多得数不清。

(《三国志•吴主传二》)



的卢马

三国时,刘备得到一匹好马。有人对刘备说:“快别骑它了!这种马眼下有泪槽,额上有白点,名字叫的卢,骑它会妨主。”刘备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人的生死是由上天来定的,岂是马能阻碍的了的吗?”

后来有人想暗害刘备,被刘备发现,急忙逃出,可是却被一条几丈宽水流湍急的大溪挡住,这时追兵到了。刘备只好跃马下溪,结果连马带人陷在泥水里,刘备加鞭叹到:“的卢!的卢!今天妨碍我了!”不想那马忽的从水中跃起三丈,飞上了对岸。刘备脱身了。

“的卢马”形容好马。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



言过其实

马谡才器过人,喜欢讨论军计,诸葛亮很喜欢他,刘备临死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先生注意。”

六年后,诸葛亮出兵祁山,派马谡作了先锋。在街亭(今甘肃庄浪县东南)战役中,马谡被魏国打得大败,部队溃散。诸葛亮失去了依据地,只好撤军,最后不得不依军法斩了马谡,后悔忘了刘备的话。

“言过其实”指言词浮夸,超出他的实际能力。

(《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起死回生

战国时,有一次扁鹊来到虢国行医,听说虢国太子早上染急病身亡,于是请求进宫察看。扁鹊来到太子床前,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发现太子大腿内侧还有微温,耳朵里还有鸣音,于是说:“太子只是严重昏迷,还可以救活!”扁鹊用针灸的方法使太子回过气来,又在太子身上热敷一会儿,终于使他苏醒过来。扁鹊又开了药方,太子服了二十天药后,便完全康复了。

虢国国君再三向扁鹊道谢,扁鹊说:“我不是能起死回生,只是太子未曾真死,我才能救活他。”

“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超,也比喻能力挽狂澜,把失败的局面挽救过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司马昭之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掌握了魏国实权。他死后,他儿子司马师又掌了权。司马师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废除了魏少帝曹芳,改立曹髦。对不服从的地方势力东征西讨。司马师死后,他弟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魏帝曹髦忍耐不住了。

有一天,曹髦对三个近臣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再忍受了。今天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从怀里掏出一道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说完他进宫去了。这三个近臣当中,有两个人马上溜出去向司马昭报信。当二十岁的曹髦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的从宫里杀出来,就被司马昭的人马保围。曹髦最后被杀。

“司马昭之心”指篡权的野心。

(出自《三国志》)



解铃还须系铃人

南北朝的泰钦和尚自小悟性过人。有一天,金陵清凉寺方丈法眼和尚开坛讲法,问众人:“老虎脖子上系了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人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恰好小泰钦来了。法眼便问泰钦,泰钦说:“大家为什么不回答:‘系铃的人能够解下来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谁惹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

(出自宋 惠洪《林间集》)



望梅止渴

曹操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喜欢游荡,他的叔父把这事告诉了曹操的父亲,曹操被父亲狠狠的责备了一顿。曹操想了一个办法:一次看见叔父来了,曹操假装倒地,象是中风的症状。叔父忙去告诉曹操的父亲,等他父亲赶来,见曹操安然无恙,问他,他说:“我从来都没有这个病,叔父不喜欢我,所以瞎说。”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过失,他父亲就不听了。

后来,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天气酷热,部队没有水喝,行军速度很慢。曹操对士兵们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酸又甜,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了!”士兵们听了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出自《三国演义》和《世说新语•假谲》)



夜郎自大

夜郎是汉朝时西南地区的小国家(今贵州省桐梓县),它国土小,它只有汉朝一个县大,人口也少,没有什么物产。 有一次,汉朝使者来到夜郎。因为道路不通,夜郎国国王不知道汉朝的广大,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狐假虎威

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天,楚宣王问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国都害怕我们的昭奚恤将军,真是这样吗?”群大臣们无人回答。江乙说:“老虎捕捉猎物来吃,结果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做群兽的领导,如果您吃了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让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害怕的?’老虎就和狐狸同行,野兽们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狐狸的原因。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昭奚恤将军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所以,北方诸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我们楚国,这就像野兽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饥寒交迫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李渊叹息说:“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

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也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和《资治通鉴》和杜甫《忆昔》)



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派刘备驻守新野。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将夏侯惇。刘备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受刘表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后悔的!”刘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大旱望云霓

夏朝末年,夏桀王暴虐无道,荒淫无耻,税收繁重,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大臣关龙逢因为劝谏也被夏桀王杀了,夏桀王说:“我拥有老百姓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什么时候太阳灭亡了,我才会灭亡。”

而这时黄河下游的商汤部落由于任用贤才、重视生产,迅速崛起,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占领了葛、韦、顾、昆吾等地,最后一举推翻了夏朝。当商汤的部队东征时,西方的部落有意见,他们说:“为什么不先来救我们呢?”当商汤的部队向南進军时,北方的部落又抱怨说:“为什么不先打到我们这儿来呢?”人们急切盼望得救,就像久逢干旱盼望下雨一样。

“大旱望云霓”比喻渴望摆脱困境。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风风雨雨

张可久是元朝庆元人。一生仕途不得志。他善写散曲,曲多歌咏山水,风格清新秀丽。例如他这样描写鉴湖(在浙江绍兴,也叫镜湖、贺家湖等)的风光(译文):

每听到画鼓阵阵、紫萧悠扬,我就会想起家乡鉴湖的春天来:四五月间,镜湖上的龙舟比赛你争我夺,游人们则悠闲的喝着酒划着船,好像整个越王城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出来了。在风风雨雨的清明节,柳絮满天,到处是泪迹未干的伤心人。在莺莺燕燕的端午节,看热闹的人身上佩戴的花坠都压断了肠英草(雁肠英,一种野菜)。站在越王山山顶的望海亭里,哪里还能看见越王山的郁郁葱葱啊!

“风风雨雨”比喻障碍重重,也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出自元•张可久《寨儿令忆鉴湖[越调]》)



重见天日

关羽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收拾行李车马,封金挂印,不远千里护送着两位嫂嫂单骑来寻。

关羽在杀了曹操六员守将,闯过五座城池,才得以渡过黄河。正往前行,一对人马拦住了去路。为首一黑虬髯大汉,见了关羽,惊喜道:“莫非是关将军吗?”弃枪下马,拜倒在地,说:“关西人周仓仰慕将军很久了。”表示愿意遣散部下跟随左右,说:“周仓是一莽夫,失身作了强盗。今天见到将军,如重见天日,怎么可以忍心再错过!”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白衣苍狗

杜甫乐于助人,但他自己衣食无着,只有用诗来帮助别人。

李龟年是开元年间的艺人,深得唐玄宗喜爱,王公贵人也经常请他去弹唱,他每次得到的赏赐都成千上万。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生活落魄。在一次宴会上杜甫又听到了李龟年的歌声,写诗夸奖他艺术高超,说:“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在这落英缤纷的时节,又能巧遇你这位老朋友:看看这美好的风景,想想真挚的友谊,也许可以忘记你心中的悲伤。”(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王季友是唐代诗人,生活贫困,以买草鞋为生,但他安贫乐道,闲暇之余读书赋诗。他的妻子不能忍受贫苦,离他而去。别人对他闲言闲语。杜甫写了首诗安慰王季友,说:“天上的浮云就像白色的衣服,不一会就变成了黑狗。古往今来的事情都是这样变化无常的,人生中什么事情会遇不到呢?”

“白衣苍狗”比喻人世间变化无常。

(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和《可叹》)



暮夜無知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黃金来要送给杨震。杨震说:“我深知你的为人,为何你对我却一无所知?” 王密说:“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没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王密很羞愧。

他在太尉任内,中常侍李闰为了他哥哥升职,通过汉安帝的舅舅耿室和后兄阎显先后向杨震说情,都被杨震谢绝了。原来李闰又请国舅耿宝向杨震推荐,耿宝对杨震说:“李常侍現在是皇上眼前红人,希望对他哥哥能从优提拔,而且这也是皇上的意思”。杨震说:“既然是圣旨,请出示尚书府的文书,这样才有根据。”耿宝被驳得哑口无言。

杨震虽然坐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还吃着家常饭菜、出门没有车坐。有人劝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杨震说:“让后世知道他们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孙,这个遗产不是很丰厚吗?”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

(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带经而锄

古人读书是很刻苦的。汉朝的倪宽跟着孔安国学习五经,缺乏学习费用,倪宽要为弟子们做饭,有时还要下地干活。他下地时总要带着经书,休息时便抓紧学习。

汉朝的朱买臣家里比较贫困,买不起什么东西,他又很喜欢读书,而他家里的生计要靠砍柴来维持。因此,朱买臣背着柴草边走边读书。

“带经而锄”形容生活贫苦依坚持学习。

(出自《汉书•卷五十八•倪宽传》和《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传》)

“眼中钉”

五代时赵在礼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他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宋州百姓受尽欺压,十分痛恨他。当他被罢免时,宋州人奔走相告,相互祝贺说:“眼中拔了颗钉子,真高兴啊!”不料不久他又官复原职,因他怀恨在心,对辖区的所有人,每人征收一千钱,称为‘拔钉钱’。宋州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唐朝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带军不严。部将韦雍、张宗厚虐待士兵,又嗜好饮酒。常常喝到半夜才散。回去时前呼后拥,任意辱骂和驱赶街上的行人。遇到韦雍、张宗厚不高兴时,责骂士兵是“反贼”。

有一次,韦雍羞辱士兵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们能拉开二石的硬弓,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后来,朝廷送来一百万贯钱犒赏士兵,张弘靖从中克扣了二十万,只拿出八十万分给大家。士兵们和百姓终于一齐拿起武器,杀死了韦雍和张宗厚。软禁了张弘靖。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和《旧唐书•列传•张延赏》)



名正言顺

列子名叫列御寇,是战国初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史疾为韩国出使楚国,楚王问他:“你在研究什么学问?”史疾说:“我在研究列御寇的学问。”楚王问:“列御寇主张什么?”史疾说:“主张正名。”楚王问:“这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吗?”史疾说:“当然可以。”楚王又问:“楚国盗贼很多,用它可以防范盗贼吗?”回答说: “当然可以。”楚王接着问:“怎么用正名来防盗?”这时正好有只喜鹊飞来停在屋顶上,史疾说:“请问你们楚国人把这种鸟叫什么?”楚王说:“叫喜鹊。”史疾又问:“叫它乌鸦行吗?”楚王说:“不行。”史疾说:“现在大王的国家设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等官职,任命官吏时,一定要求他们廉洁奉公,能胜任其职。现在盗贼公然横行却不能加以禁止,就因为各个官员不能胜任他的职位,这就叫做:‘乌鸦不称其为乌鸦,喜鹊不称其为喜鹊啊!’”

“名正言顺”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表示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也表示作事理由充分。

(出自《战国策•韩策二》)



长绳系日

远古时,巨人夸父和太阳赛跑,当他快追上太阳时,觉得口干舌燥,便去黄河和渭河里喝水解渴,河水喝干了仍然渴。他就到北方去喝大江里的水,还没走到,就渴死了。

孔子有一次东游,遇到两个小孩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早上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近,中午时离我们远。”另一个认为早上远,中午近。一个说:“早上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变得像盘子一样小,这不是远了小,近了大吗?”另一个说:“太阳刚出来时凉丝丝的,到了中午热得像开水,这不是近了热,远了凉吗?”孔子也解释不了。

晋代诗人傅玄感叹道:“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长绳系日”指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出自晋•傅玄《九曲歌》)



长林丰草

嵇康是魏晋人,一心向往田园生活。 嵇康很有君子气概,他的朋友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多年了,从来没见过有什么事能使他高兴或者生气的。”

嵇康家道清贫,常常靠打铁来补贴家用,有一次权贵钟会来拜访他,嵇康在树下挥锤如故,钟会等了很久只得离去。

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稽康写了篇绝交信,来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说“就像那麋鹿,从没有被驯服过,如果让它出来见人,时间长了它就会显露出桀骜的本性来,挣脱缰绳,到处狂奔,干出赴汤蹈火的事来。虽然它身上披着金镳玉辔,享受着美味佳肴,可是却常常思念那长林丰草。”

“长林丰草”指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比喻隐居之地。

(出自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木梗之患

孟尝君准备西入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君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我这次来,确实也不敢谈人间的事情,而是专门和殿下讨论鬼神的事。”

孟尝君就接见苏秦。苏秦说:“我这次来齐国,路上经过淄水,听见一个泥土捏成的土偶和一个桃木刻成的木梗交谈。木梗对土偶说:‘你原是淄水西岸的泥土,被捏成了人,到了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涨上来,你就残缺不全了。’土偶说:‘你的话不对啊。我是西岸的泥土,即使为大水毁了也仍然是西岸的泥土。可你是东方桃木刻成的,天下大雨,淄水横流,你随波而去,还不知道要被冲到哪里呢?’那秦国是个虎狼之国,关山四塞,殿下到了秦国,我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出来。”孟尝君就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乡,不得复归故里。

(出自《战国策》)



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鲁国国君孟孙打猎时活捉了一只小鹿,让秦西巴带回去,秦西巴发现一只大鹿跟在后面不停的哀号,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孟孙气得将秦西巴赶走了,一年后又把他找回来当太子的老师,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是有罪的,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不妥当吧?”孟孙说:“秦西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鹿都生怜悯之心,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最放心了。”

所以汉代刘向说“巧诈不如拙诚”。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巴西虽然有罪却得到了信任,这是个仁义不仁义的问题。

(出自《刘向说苑•贵德》)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韩信与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逼向项羽。 项羽的部队在垓下修筑营垒,但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已将他一层又一层团团围住。深夜,从四面隐隐传来楚地的歌声,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项羽大为吃惊,说:“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楚人呢?”项羽一阵愁绪上来,就在帐中饮酒。当时,跟在项羽身边的有一直受宠的虞姬;有随着项王冲锋陷阵的骏马--骓。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吟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羽的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伤心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唱罢,项羽骑上乌骓马,部下八百多骑士紧跟其后,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羽到达阴陵,迷了路,去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羽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汉兵因此而追上了他们。

项羽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紧跟其左右的只有二十八人。而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知难以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他把骑兵分成四路,面朝四个方向。汉军已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羽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羽杀掉了一名汉将。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的说:“大王说的一点都不错。”

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项羽想要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就没法渡过去了。”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无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父老兄弟伶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何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无愧吗?”于是项羽将他心爱的乌骓马送给了亭长。

项羽与汉军继续鏖战,身上负伤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照面,于是告诉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说:“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黄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我的头颅,我就把这份好处送给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四面楚歌”后用来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出《史记•项羽本纪》)



不耻下问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非常聪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而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不耻下问”形容人谦虚好学。



铜山西崩 洛钟东应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僧人远公:‘《易》以什么为形体?’答曰:‘《易》以感知为形体。’殷说:‘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就是《易》吗?’” 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说:“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就下诏问太史待诏王朔,王朔说恐怕有兵气。就问东方朔,朔说:“臣听说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来说,子母相感,山恐怕会有崩塌,所以钟会先鸣。《易》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这是非常准确的。这件事应该在五日内发生。’

三天后,南郡太守上书说有山崩发生,波及二十余里。

后来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间彼此互相影响。



不远千里

孟子来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们魏国,不知给我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好处?” 孟子说:“大王何必说到好处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问‘你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大夫问‘你给我的家族带来什么好处\',老百姓问‘你给我个人带来什么好处\',上上下下都谈好处,国家就危险了。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权作乱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家族,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谋害其君主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家族。一万中占有一千,一千中占有一百,已经不少了。但是如果不顾仁义、只是看重好处,那他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重仁义的人从来不会抛弃他的亲人、从来不会不顾他的君主。请大王听听仁义吧,何必要说好处呢?”

“不远千里”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一天,在地里干活时,看见一只兔子飞奔过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从此他每天到地里也不干活,只是守着那棵树桩,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什么也没等到,反而被人们耻笑。

“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过侥幸获得成功。

(出自《韩非子•五蠢》)



断头将军

张飞(字益德)是刘备手下一员猛将。 曹操占领了荆州,刘备去投奔江南。曹操率领数万骑兵追了一日一夜,追到当阳长阪桥。在危难关头,张飞带着二十多骑兵拒后。张飞在桥上横枪跃马,喝道:“我是张益德,谁敢上来决一死战!”曹操大军没有一人敢上前的。

刘备入川时,张飞在江州攻破巴郡,活捉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对严颜喝斥道:“我的大军到了,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敢抵抗?”严颜说:“你们没有道义,夺我州郡,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大怒,令推出砍头,严颜面色不变,便往外走便回头骂道:“匹夫!砍头便砍头,也用不着发怒!”张飞觉得严颜有骨气,就把他放了,并向他道歉,严颜感其恩义,才投降。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自《三国志•蜀志•张飞传》)



暴风骤雨

朱紫国国王在端阳节上,被妖怪抢走了王后,由于惊恐忧思,把粽子凝滞在腹内,因此得了重病。

三年后,唐僧四人取经路过朱紫国。孙悟空为国王悬丝把脉后,说:“陛下因为惊恐忧思而得病,病的名字叫双鸟失群之症。”众人问:“神僧长老,什么是双鸟失群之症?”行者说:“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雌不能见雄,雄不能见雌,雌想雄,雄也想雌:这不是双鸟失群吗?”众人齐声喝采道:“真是神僧!真是神医!”

悟空用药打下了国王腹内的粽子,又制服了妖怪,救回了王后,彻底治好了国王的病。

“暴风骤雨”用来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出自《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不蔓不枝

水中、陆地的花儿,可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唐代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因为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没有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并不妖艳,中间通透,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不蔓不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而不能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很少再听到。爱莲花,像我这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不蔓不枝”不蔓延不分支。比喻文章或说话不拖泥带水,恰到好处。

(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



不可多得

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曹操下了招贤令,并说:“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因此孔融向曹操先后推荐了祢衡和盛宪两个人才。孔融在弥衡的荐表中说:“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在盛宪的荐表中说:“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但这两人都没有被重用。相反,曹操因为看不惯弥衡,借刀杀人,将他送给别人,最后被杀。最后曹操也容不下孔融,找了个罪名,将孔融处死了。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

(出自汉•孔融《荐祢衡表》和《论盛孝章书》)



胸有成竹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人,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

为了能画好竹子,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经常观察这些竹子,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下来。目积月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竹子都了然于心中,只要凝神提笔,栩栩如生的竹子便立刻浮现在眼前。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说:“我只是把心里琢磨好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告诉他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

(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火树银花

唐睿宗是一个无能的帝王,对太平公主言听计从。宰相每次向他奏事,他都要先问有没有同太平公主商量过。最后致使满朝大臣有一大半投靠了太平公主,七个宰相中有五个是她的亲信,朝政一片混乱。

唐睿宗又很爱享乐。虽然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节日,他都要大肆铺张,供他游玩。每年正月元宵夜,他一定要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以示天下太平。唐代诗人苏味道这样描绘当时的元宵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形容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出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东坡画扇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然后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卖。匠人刚出衙门,扇子就被抢购一空,每把一千钱,正好够还帐的。

四十五岁时苏东坡在监狱被关了一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后来他在一片杂记中说:“我从小就不喜欢杀生,可是也没有完全断绝过。近年来开始不杀猪羊了,可是生性喜欢吃蟹蛤,免不了有时要杀。去年得罪被关進监狱,开始以为不能脱身了,不想后来获得幸免,于是从此不再杀一物。有时买来蟹蛤,都放進江中。虽然知道蛤在江里活不了,可也许有个万一吧。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锅里受煎熬要好得多。我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因为自己也经历过了患难,和在厨房中的鸡鸭没有区别,不想再因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这无穷无尽的恐惧。只是恨自己不能忘记美味,有时买死的蟹蛤来吃。”

“东坡画扇”比喻关心百姓疾苦。

(出自何远《春渚纪闻》和苏轼《书南史卢度传》)



作者邮箱: xccwxx@163.net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