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燕山月破楼兰几人回(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2阅读:
字号:|
 马季
一. 边塞诗歌举例
1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2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出塞》
4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7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的《使至塞上》
8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10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13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1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16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陆 游《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二. “燕山月”边塞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1经常出现哪些景物?什么方法?景物(环境)的特征
【例1】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例2】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⑧。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⑧紫骝:骏马名。
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含义?
边塞的艰苦。
【例3】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例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两句用了什么方法写景?有何作用?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常见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奇异 恶劣 艰苦
2景物的作用
【例1】《从军行(七)》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首句写景有何特点和作用?
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
【例2】《塞上听吹笛》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
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分析出诗人采用了谐音和虚实相间的写法,极富韵味。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梅花落》曲声“落”到哪里,二是战士们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的境界,便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三.“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以上题目总结)
景是情感的依托。
1在边塞诗歌中常见的有哪些情感?
① 破楼兰

② 几人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既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也表达了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既是对不义战争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既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也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既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字里行间洒满斑斑血泪,令人闻之而发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例1】《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做简要的分析。
在解答之前应抓住“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看到作者对边塞险峻山势的描写里隐含的杀机,在从全篇上加以把握,领会其主旨,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例2】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句中“一杯”、“万里”分别包含着什么言外之意?
   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2诗人为什么在“归无计”之前加上“燕然未勒”四字?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慨。
【例3】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感情(基调)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风格: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方法,内容(战争)待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