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苏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11阅读:
字号:|
 自 主 学 习
识 记 字 音
别(biè)扭 恪(kè)守 埋(mán)怨
绰(chuò)号 干瘪(biě) 窥(kuī)视
哄(hōng)闹 将(jiāng)就 琢(zuó)磨
确凿(záo) 逼供(gòng) 倔(juè)犟
单薄(bó) 续弦(xián) 手臂(bì)
识 记 字 形
恪守  遵从  放肆  绰号  浮雕  谜底  傲岸  充裕  质疑  印证  户籍  恳切  暴躁  憔悴  枯槁  照例  喧宾夺主  鹤立鸡群  察言观色  恍然大悟  荒诞不经  咄咄逼人  慷慨激昂  唇枪舌剑  虎头蛇尾  突如其来  
词 语 辨 析
【质疑•置疑】二者都与有疑难问题有关。不同的是: “质疑”是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意思,如“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问难的过程”;“置疑”是加以怀疑的意思,如“这个问题不容置疑”。
【爆发•暴发】二者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不同的是:“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权力•权利】二者都有某种力量的意思。不同的是:“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构”;②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如“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径直•径自】两者都是副词。“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如“放学后,他径直到文化广场去了”。“径自”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不听师长的劝告,径自离校出走,长达两个月时间”。
【居然•竟然•果然】三者都是副词,经常用作状语,都表明预想和结果的关系。其区别是: “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是这样”的意思,如“现在居然有了一条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如“为了种出不落桃的棉花,他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的迫害,经历了那么严重的斗争”。“果然”含有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如“等到第二天早晨,山头上的云雾果然消散了”。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致的用“居然”和“竟然”。
成 语 辨 用
【荒诞不经•荒谬绝伦】二者都表示“荒唐、不可信”的意思。前者偏重在不正确,不近情理,语义较轻;后者偏重在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语义较重。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二者都有“自己不能控制”的意思,都用于人,常作状语。区别是:“情不自禁”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原因在“情”,多形容感情激动,如“她情不自禁的握着他的手,把头靠在他的肩上”。“不由自主”没有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它有时可以用来形容震惊、慌张,有时也可以用来形容感情激动,如“他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
【咄咄逼人•盛气凌人】二者都能形容气势汹汹,都能形容人以骄横的气焰欺压别人,有时可以相通。区别是:“咄咄逼人”既可形容人,可形容事物,也可形容声。如:“他带着一种盛气凌人的笑”。“那目光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只能形容人,形容势,不能形容事物,不能形容声。
走 近 作 者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了 解 背 景
这篇小说创作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反映了文革期间人们在一种错误思想引导之下所表现出的种种怪异行为,是一篇反思小说。
“文革”运动的狂热改变了整整几代人的政治观念和传统道德观念,乃至他们的生存价值。从后来他们的命运来看,这种观念的改变影响了他们的后半生。站在人类文化的角度上来回眸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时,人们会清晰地看到“文革”的反文化和反文明的怪圈。
由于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多数红卫兵在运动初期对文化的审视变的简单而粗暴。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句是在1966年的“红八月”中,红卫兵走上街头大破“四旧”,从揪“妖头怪发”“奇装异服”、烧图书、砸招牌、改街名、毁教堂发展到后来北师大的学生到山东曲阜砸孔庙、掘古墓、毁文物,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刻被打得粉碎。现在看来,红卫兵在“文革”中许多行为与义和团的落后特征有很多雷同之处:由于蒙昧无知而产生的自大狂、反理智、反文化、蔑视文明与人性。
文革结束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革”中的狂热,才发现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已经渗透于整个民族的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缺陷的集中体现。许多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来反映那个时代,力求找寻人们狂热的原因,这就是所称的“反思文学”。
课 文 主 旨
小说描写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一对身高成反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作家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合 作 讨 论
1.小说开头用一段引言提出了一个“习惯”的问题,结合全文谈谈它的作用。
提示:这里的“习惯”指的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标准,指符合众人欣赏目光的事情。在这篇小说中,大多数人心目中美丽的爱情故事往往是有许多限制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美丽才符合众人希望的目光,才是完美的故事,用冯骥才的话讲这就是“习惯”。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东西,在一个人无知无觉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它。高女人和矮丈夫的婚姻正是受到了这种“习惯”的影响,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波折,他们身边的许多人怀着难解的甚至是带着敌意的目光来看待他们,也是因为“习惯”。
2.小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提示:作家捕捉到一对“身高逆差一头”的夫妇,从他们所遭受到的冷眼和中伤中,揭示世俗心理中卑微、污浊的一面。那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光,那落井下石的市侩行径,那窥人隐私的奇异癖好,那搬弄是非的旺盛精力,充分表现了小市民文化心理中的污垢。这种市侩心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垃圾,也有极左政治的社会遗毒,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对人的不尊重,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漠视和践踏。这种对人的生存价值的漠视,终于酿成了这对“反常”夫妇的悲剧。小说通过这个悲剧的产生,使人们看到市民文化心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3.小说最后一段,“那伞下好象有长长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提示:这篇小说抓住人生奇特的不规则的旋律展开艺术构思,充分揭示其背后的生活哲理。高女人在世俗冷眼和政治中伤中抑郁而死之后,鳏居的矮男人还像妻子在世时那样,出进总把雨伞举得高高的,“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的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空间对矮男人来说,是无法填补的生活亏空,无法弥合的感情创伤;对于读者来说,是充分思考的广阔余地。它让人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生活的悲剧。作者留下这块艺术空间,把读者引入哲理沉思的境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识去填充它,在这个空间里咀嚼复杂的人生内容与社会内容,获得一种余味无穷的艺术美感。
4.裁缝老婆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提示:这篇小说不仅展示了主角人物的命运悲剧,而且更刻画了一出配角的荒唐闹剧。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使得他们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能力和兴趣也得到发挥。作为这一荒唐闹剧的发起者裁缝老婆是小说重点叙述的对象,她就是“这一类的积极分子”。开始她因为找不到夫妇俩结合的缘由而苦恼,好不容易想出一条,夫妻中有一方有某种生理缺陷,可是高女人很快就生下了孩子;她又说两人一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个推测又被两人的恩爱否定了;她四处打听,终于确定高女人是为了地位和钱嫁给矮丈夫的,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文革”的批斗中,无论是对裁缝的嚣张还是看客的盲目,作者始终保持了一种冷峻的笔调,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群丑图。画面的中心是裁缝老婆,她“已经由街道代表升任为治保主任,很有些权势,志得意满,人也胖了。这天可让她忙得够呛,她带领楼里的几个婆娘,忙里忙外……真象她家办喜事一样!”小说正是通过这种荒谬的思考逻辑来表现时代的荒谬性。
巩 固 练 习
1.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样/模型    称职/称呼    角色/角斗
B.埋怨/埋伏    干瘪/瘪三    哄闹/起哄
C.续弦/弓弦    将就/将来    逼供/供认
D.投奔/奔驰    横祸/蛮横    别扭/离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遵从   放肆   傲岸   察颜观色   突如其来
B.印证   绰号   恳切   唇枪舌箭   慷慨激昂
C.户籍   迷底   照例   恍然大悟   鹤立鸡群
D.暴躁   浮雕   恪守   荒诞不经   喧宾夺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7年前,古老的故宫向星巴克发出了邀请。而面对一直不绝于耳的星巴克是否应开在故宫的 声,2007年7月13日,星巴克咖啡只能选择了向故宫挥手告别。
②2007年8月2日,英国萨里郡吉尔福德镇一处农场的牛群 口蹄疫。据称,疫情很有可能起源于伦敦西南一病毒实验室,并由人类活动向外扩散。
③看到他熟门熟路 走进红十字会办公室,就像到家一样,我们心里便有些诧异。事后才知道,他不仅是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还是无锡市捐献骨髓第一人。
A.质疑  爆发  径直 B.置疑  爆发  径自
C.质疑  暴发  径自 D.置疑  暴发  径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坚决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做到有始有终,一抓到底,杜绝虎头蛇尾;做到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杜绝浅尝辄止。
B.在奥运测试赛的赛场上,你每天都被志愿者的微笑包围着。当你见到这些身穿橙色T恤衫的年轻身影时,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向他们送去友好的微笑。
C.查韦斯推行的盛气凌人的外交攻势引起了国际上各种各样的评论。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在联合国讲坛上骂另一个国家元首为“魔鬼”是不符合外交礼节的。
D.“纸箱馅包子”这条荒诞不经、漏洞百出的“新闻”得以顺利播出,又被广泛转播、转载,是少数新闻工作者丧失良知、丧失社会责任感的突出表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B.冯骥才善于记录现实的风云,表现“文革”中令人颤栗的生活,又擅于描写近代历史,表达对传统文化积淀的思考。
C.由于越南近来又有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为防止禽流感不再传入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前向公众推荐预防禽流感的五种办法。
D.面对这种保安员随意搜身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怎么能擅自对顾客检查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7—10题。
这是座旧式的公寓大楼,房间的间量很大,向阳而明亮,走道又宽又黑。楼外是个很大的院子,院门口有间小门房。门房里也住了一户,户主是个裁缝。裁缝为人老实;裁缝的老婆却是个精力充裕、走家串户、爱好说长道短的女人,最喜欢刺探别人家里的私事和隐私。这大楼里家家的夫妻关系、姑嫂纠纷、做事勤懒、工资多少,她都一清二楚。凡她没弄清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打听到;这种求知欲能使愚顽成才。她这方面的本领更是超乎常人,甭说察言观色,能窥见人们藏在心里的念头;单靠嗅觉,就能知道谁家常吃肉,由此推算出这家收入状况。不知为什么,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使得他们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能力和兴趣也得到发挥。看来,造物者真的不会荒废每一个人才的。
尽管裁缝老婆能耐,她却无法获知这对天天从眼前走来走去的极不相称的怪夫妻结合的缘由。这使她很苦恼。好象她的才干遇到了有力的挑战。但她凭着经验,苦苦琢磨,终于想出一条最能说服人的道理:夫妻俩中,必定一方有某种生理缺陷。否则谁也不会找一个比自己身高逆差一头的对象。她的根据很可靠:这对夫妻结婚三年还没有孩子呢!于是团结大楼的人都相信裁缝老婆这一聪明的判断。
事实向来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它打败了裁缝老婆!高女人怀孕了。人们的眼睛不断地瞥向高女人渐渐凸出来的肚子。这肚子由于离地面较高而十分明显。不管人们惊奇也好,置疑也好,困惑也好,高女人的孩子呱呱堕地了。每逢大太阳或下雨天气,两口子出门,高女抱着孩子,打伞的事就落到矮男人身上。人们看他迈着滚圆的小腿、半举着伞儿、紧紧跟在后面滑稽的样子,对他俩居然成为夫妻,居然这样形影不离,好奇心仍然不减当初。各种听起来有理的说法依旧都有,但从这对夫妻身上却得不到印证。这些说法就象没处着落的鸟儿,啪啪地满天飞。裁缝老婆说:“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要不他们怎么不肯接近别人?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瞧吧!”果然一天晚上,裁缝老婆听见了高女人家里发出打碎东西的声音。她赶忙以收大院扫地费为借口,去敲高女人家的门。她料定长久潜藏在这对夫妻间的隐患终于爆发了,她要亲眼看见这对夫妻怎样反目,捕捉到最生动的细节。门开了,高女人笑吟吟迎上来,矮丈夫在屋里也是笑容满面,地上一只打得粉碎的碟子——裁缝老婆只看到这些。她匆匆收了扫地费出来后,半天也想不明白这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打碎碟子,没有吵架,反而象什么开心事一般快活。怪事!
后来,裁缝老婆做了团结大院的街道居民代表。她在协助户籍警察挨家查对户口时,终于找到了多年来经常叫她费心的问题答案。一个确凿可信、无法推翻的答案。原来这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都在化学工业研究所工作。矮男人是研究所总工程师,工次达一百八十元之多!高女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化验员,收入不足六十元,而且出生在一个辛苦而赚钱又少的邮递员家庭。不然她怎么会嫁给一个比自己矮一头的男人?为了地位,为了钱,为了过好日子,对!她立即把这珍贵情报,告诉给团结大楼里闲得难受的婆娘们。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世界,尽力把一切事物都和自己的理解力拉平。于是,裁缝老婆的话被大家确信无疑。多年来留在人们心里的谜,一下子被打开了。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矮男人是个先天不足的富翁,高女人是个见钱眼开、命里有福的穷娘儿们。当人们谈到这个模样象匹大洋马、却偏偏命好的高女人时,语调中往往带一股气。尤其是裁缝老婆。
7.小说描写的环境“团结大楼”有什么特点?
答:
8.作者为什么说“造物者真的不会荒废每一个人才的”?
答: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这些说法就象没处着落的鸟儿,啪啪地满天飞”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10.这段文字体现出冯骥才小说怎样的语言特点?
答:
11.下面是英国为迎接“世界读书日”而进行的网上的调查,请用一句话总结该调查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英国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在网民评选出的100部最受欢迎小说中,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高居榜首,是英国人的最爱。
这次调查收集了2000名读者的意见,列出英国人认为是“我们的国家必不可缺”的百部小说。和去年的调查结果一样,《傲慢与偏见》击败不少热门畅销书,牢牢占据榜首。尽管排名第二和第四的分别是《指环王》和“哈利•波特”系列,但大多数畅销小说表现平平,例如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仅排名第42。而夏洛特•勃朗特和埃米莉•勃朗特姐妹的经典作品《简•爱》和《呼啸山庄》分别位居第三名和第七名,《圣经》位列第六,莎士比亚作品全集名列第14。
答:
12.仿照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句子的形式,另选一个对象,说明前面加点的句子所阐释的道理。
“唯有埋头,乃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的话,除了自寻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就像一只蝴蝶,要想美丽如画,它的蛹就必须要经过地表下漆黑炼狱般的生活。如果不肯接受被压抑的痛苦,展翅欲飞之时,就是它的美丽终结之日。
答:
13.下面一段话中,在标点、表达上有几处毛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五四”青年节那天,我校举办了《青春颂》演讲会。②校长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大会。③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④特别是校长的即兴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哗然。
⑴(只填序号) 处: 改为
⑵(只填序号) 处: 改为
⑶(只填序号) 处: 改为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明威,几乎什么都有。论地位,他是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论荣誉,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论金钱,他的版税在他成名之前就已使他成了富翁……总之,他是一个令世人非常羡慕的人。可是,在他获奖后不久,却用猎枪结束了自己62岁的生命。而他的一个朋友——《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原型富恩斯特,靠出海打鱼为生,却悠然地颐养天年,活了104岁。请问,为什么一个拥有一切的人选择了死亡,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却选择了活着?
请以“满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详 解 答 案
1.C(C分别读“xián”“jiāng”“gòng”。A分别读“mú/mó”“chèn/chēng”“jué/jué”。B分别读“mán/mái”“biě/biē”“hōng/hòng”。D分别读“bèn/bēn”“hèng/hèng”“biè/bié”。)
2.D(A“颜”应为“言”。B“箭”应为“剑”。C“迷”应为“谜”。)
3.A(“质疑”是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意思,“置疑”是加以怀疑的意思。“爆发”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暴发”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自”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4.C(“盛气凌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应为“咄咄逼人”。)
5.B(A前后不一致。“成败”改为“成功”;C“防止”与“不”双重否定用错。D主宾搭配不当,“职责”不能说是“机构”。)
6.A(本题涉及到空间关系——由室内到室外,逻辑关系——由一般感受到较深感受等。③句与①句皆为所见景象,应连在一起;②④句皆为感受,应在其后。④句开首有指代词“这”,而内容与“所见”直接相关,自应放在③①之后;②句写听觉,是对视觉所体现感受的进一步深入,可放在最后。)
7.这个大楼是作者虚拟出来的,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这里陈旧、世俗,几十户人家按照惯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用固有的习惯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当他们看到这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妇时,就开始推测他们的婚姻,这是人们的生活乐趣。
8.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将裁缝老婆成为“人才”,是一种嘲弄更是一种深刻的反思。裁缝老婆的思考逻辑是荒谬的,而这种荒谬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9.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们的种种猜测比喻为“没处着落的鸟儿”“满天飞”,更形象地将人们急于了解真相的心情揭示出来。
10.小说的语言有戏谑的一面,但又不失严肃;有夸大的一面,但又不失真实。例如裁缝老婆说:“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要不他们怎么不肯接近别人?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瞧吧!”一句,她那种自以为是、似乎了解他人内心隐秘的神态刻画地活灵活现,而事实上她永远也不可能明白这对夫妻的想法。
11.本国的传世经典是大多数英国人的阅读首选。(关键词语:本国、经典、阅读首选。)
12.示例:就像一粒种子,要想长大,就必须先要经过在泥土中挣扎的过程。如果不肯忍受被埋藏的苦闷,破土而出之时,就是它生命枯萎之日。
13.⑴①处《青春颂》改为“青春颂”⑵②处“荣幸”改为“高兴”⑶④处“哗然”改为:“掌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