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练句》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05阅读:
字号:|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的第一节。
教学目标:
1、阅读交流,诵读体验,理解修饰语和动词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2、通过修改替换修饰语,体会修饰语和动词与作者表达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3、实践创作,自我体验,加深学生对选词、炼句的理解,初步建立选词、炼词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选词、炼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侧重分析课文选段中的修饰语和动词,采用替换修饰语和动词的方式,参照指导语段,体会两个选段在选词,炼句方面的精妙。
2、理解选词、炼句的实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炼过程。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应用性强,我在设计时特别强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提高其选词炼句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进来有自己的感悟,产生疑惑,才能体会选词、炼句的精妙,才能真正理解选词、炼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而一切体会与感悟,都得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只体会名家的经典作品是不能够完成的,必须由学生的切身体验来完成。学生自我创作、自我修改的过程既是对选词、炼词的理解,也是对选词、炼句的运用。


整个设计过程,都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依据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先认识再理解,最后应用,循序渐进完成教学任务。
课前准备:
1、请同学在课前描写校篮球比赛的某个场面,并将自己的内容载入班级博客,不少于100字。以便在课堂上,请同学斟酌自己文段中的修饰语和动词,看看用不用修饰语(或使用不同修饰语)和动词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阅读选段,交流体会。
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语句描写出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效果均有变化。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生命•生命》选段和《绿》中的语句,同桌间相互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一环节可引导学生从文段的写作风格和选词、炼句的精妙上入手,使其体会选段一中简洁朴素的文字所具有非凡的感染力,在不经意间娓娓道来,流露趋势而深沉的感情,体会选段二中动词的表现力。此环节可能要补充(视学生情况而定):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的成分,如“优秀的学生”,“优秀”修饰语,学生中心语,整个结构是名词性的,就是定中结构;“慢慢地走”“慢慢”修饰语,“走”中心语,整个结构是动词性的,就是状中结构。)
教师小结:针对学生讨论、发言结果进行分析,注意选段一中经过修饰语的点染,不但增加了信息量,而更富有感情色彩、选段二关键是准确运用动词,使表达形象生动而且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二、朗读比较形成认识。
1、请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生命•生命》选段。(其它同学一边听,一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在该同学朗读结束后可对其朗读进行简单评价,侧重强调出语句的感情,例如读“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极力地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强烈!”语速要缓慢,尽量体现出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化以及小飞蛾对生的渴望之情,并对加点词进行重读。)
2、对比朗读课文中《生命•生命》删去修饰语或换成别的词的语段。
3、讨论修饰语的表达效果。
提示:失去修饰语的文本句子叙述仍然清楚,但表达索然无味,全文顿然失去了生命和震撼力,不但不能表现出了小飞蛾顽强抗争的过程,而且作品就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也变得苍白无力了。修饰语是和作者要表达上思想和情感密切相连,没有恰当的修饰语作者的思想情感就表达不准确不透彻。
4、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参考意见,全面深入地体会修饰语的妙处。
三、替换修改,加深理解。
1、要求学生自己用新的词语替换《生命•生命》中删去的修饰语,然后与原文进行比较。
参考例文(幻灯片显示)
夜晚,我在①明亮的电灯下写稿,一只飞蛾②轻轻地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憩时,我一伸手促住了它。③我就(或很)想弄他它,但它鼓动着双翅,④使劲地挣扎,我感到一股⑤强大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劲,⑥非常强烈,非常强烈,那样⑦一只柔弱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这时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⑧禁不住(或不由的)放了它。
2、修饰语对文章的表达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把修饰语进行改变,看它的表达效果一样吗?请大家把自己修改过的与原文进行比较,思考哪个更好,为什么?以课文分析为例,对自己修改过的段落与原文进行比较分析。(这一环节主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分析。提醒学生注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选择学生修改的文段或者参考例文,视情况而定集体进行分析比较。下面给出参考例文的参考意见。
①处增加了定语“明亮的电”,使文章内容明确细致了,但什么样的灯对文章整体内容来说并不重要,且也让文章缺乏了想象力,从语言简洁上来说属于多余。
②将“不断地”改为“轻轻地”,不但说明不了小飞蛾“飞来飞去”的讨厌之处,反而让人觉得小飞蛾善解人意,令人喜爱。如果说“不断的飞来飞去”是小飞蛾生命的象征,那么“轻轻地飞来飞去”则显得单薄、柔弱了许多。
③将“原想弄死它”改为“就(或很)想弄死它”。缺乏理性与事情发展的必然性。
④用“使劲地挣扎”替换“极力地挣扎”语气减弱了很多,更主要的是对小飞蛾对生的渴求程度的削弱,就很难表现小飞蛾“垂死挣扎”的努力最终感动了作者。
⑤“强大的力气”更换“生命的力量”也不好,一方面“强大”与“小飞蛾”不相符合;另一方面不能反映文章主旨,起不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⑥“非常”替换“那样”,也是由一个陈述句替换了感叹句,缺少了震撼人的力气。
⑦“小小的”用在这是突出了作者对小飞蛾从厌恶转为被其感动的情感变化。而“柔弱”常常表现的是人的一种同情与怜悯之情。
⑧“忍不住”往往是主体愿意见到的事物,而“禁不住”连接的往往是主体所不愿意做的事;“不由的”则是一种客观的要求,缺少主观情感。
课堂小结:
由上可见,修饰语对表现文章内容和表达作者感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真正能够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不休”效果的修饰语却要认真思考,精心筛选,力求找到那个最恰当最准确的描述事物形态表达思想内容的修饰语。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说:“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苦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词语不可,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幻灯片演示该段内容)
第 二 课 时
古人说“吟安一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还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这些都是说文学写作中选词炼句是要下功夫。前面我们学习了造词炼词要在修饰语上狠下功夫。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动词在语言锤炼方面的作用。
一、修改替换,进行理解。
1、阅读《绿》选段,思考分析选段中加点动词的妙处,同学之间而相互讨论。
2、要求学生替换选段中加点的动词,讨论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本环节,给学生留充分时间,让其结合文中的参考意见,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点拨。)
小结:本也平淡无奇的动词,一但被作者准确应运就会“活”起来,且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文中几个动词生动别致,形象地创造出如诗般的画面,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二、回顾经典,加深理解。
请同学背诵《荷塘月色》的三四自然段,如果学生忘了背不完整,教师可以背诵,并在幻灯片上显示这两段内容。然后请同学选出其中特点优美的语句,进行分析,下面给几个参考示例。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分析:“层层的”描绘出叶子的形态,“零星地”准确说明花的数量,“袅娜”写出花的姿态之美,“羞涩”模拟县花的神态之美。
②“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分析:“脉脉”将流水无声而似含情的微妙神态写出。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分析:“泻”不仅呼应流水之比,更让人想起从天而降的瀑布,给人一种乳白的流动感。
④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分析:“画”字用得妙极,很淡雅,让人联想起小茎的竹叶花瓣,在月光下荷叶上的柳影写的特别的优美逼真。
(该环节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三、自我创作,实践体验。
1、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写好的有关“篮球比赛”的短文进行修改。斟酌其中的修饰语和动词,也可同学之间互改,并交换意见。
2、从写在班级博客中的同学中选择2-3例进行集体修改,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示独特见解,教师补充、引导,加深学生对锤炼语言的理解和体会,并提升其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注意从表达思想情感着手,思想情感是语言表达的最终目的。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现上像只是斟酌的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四、布置作业:
对比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第4、5自然段和《纪念刘和珍君》第四部分,比较两段文字的用语风格,体会不同思想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反思:
“选词、炼句”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也经常接触,然就其选词、炼句的能力方面来说还很薄弱。如何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转换为学生自己的运语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是我一直在思想的问题。
首先,我在设计时,努力遵循一点——语文课上学习的是“语文”。无论是从阅读欣赏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来说,语文都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根本宗旨。语文学习不仅关涉到知识、技能、方法层面,而且跟理解、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思想情感等具有极其深刻的相关性。因此,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品味语言,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而且要求学生理解修饰语与动词对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作用和效果。
其次,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语文实践”。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过不懈的实践才能获得。语文实践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教师通过课本例子,紧扣语言,设计适当的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实践的另一个重点途径是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学生只有自身体验了,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进而应用语言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因此我在设计时,既不轻视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忘记学生的自我感受。让学生在领悟名家的同时,进行自我实践创作,从而达到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正因为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和设计的安排,课堂上学生始终是比较主动地去学习体会感悟,尤其自我创作,自我修改更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高晓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