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仁爱”之于现代教育——《又呈吴郎》的教学启示(粤教版高二选修教学反思)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27阅读:
字号:|
 
                        
唐诗的国度里,杜甫无疑是其闪耀着的一颗巨星,千载而下,熠熠生辉;斯人已远,而诗魂长存。
书桌上,放在几本杜甫的书籍。“昔我往矣”,书生意气,作为一名学生,每每读杜甫的诗文,总会为诗人流几把辛酸泪;“今我来思”,为人师者,当我沉重得捧着诗人的诗文时,也总是噙着泪水。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诗人的诗文,教导我们的学生怎样为学、为人!
值此讲授《又呈吴郎》之际,我感受颇深,撰写此文。
这首诗的大致写作背景我们应该比较清楚了: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离诗人生命终结仅三年的时间,而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老诗人曾经幻想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乡之梦已然落空,他所依托的友人严武病逝了,失去了依凭的杜甫离开了成都草堂,带着家人,登上了那叶漂泊的孤舟,漂流到了夔州,住在瀼西的一处草堂。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老寡妇经常过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了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老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就在写完《又呈吴郎》的第三年,羸弱不堪的老诗人漂泊完了仅59个春秋!


诗人自己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炼字炼句是他自觉的追求,就像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的政治理想一样。但是,这首诗却不事雕琢,平白如话。那为什么它犹能散发出杜诗的魅力呢?明人王嗣奭说得好“此亦一简,本不成诗。然直写情事,曲折明了,亦成诗家一体”。的确,到诗歌的最后一联,“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老杜的眼光离开了那几株削瘦的枣树,离开了那位比枣树还要削瘦的老寡妇:战乱年代,征赋无穷,和她一样身处水深火热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想起这些,我就不禁涕泪横流,痛心不已!于此,你是否看到了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面色凝重,满目怜悯,让人沉重叹息不已呢?是的,的确如此。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康震在“百家讲坛”曾经讲过,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其中的一方面就是他“推爱及人”。梁启超先生更说过,杜甫是“情圣”,因为“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这一层的可怜人那些状况,别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们的情绪,别人传不出,他都传出”。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诗人自己在同情广大受难者的时候,却总是忘记了自己的苦痛。试问天下苍生,又有几人能如此呢?
叶燮在《原诗》说得好:“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多么中肯啊!的确,杜甫的心,属于他的人民。即使自己再无助,他也从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一生的理想。忧国忧民的大事本应该是那些高权重位者的,他不过是一“杜陵布衣”,一“少陵野老”,一以舟为家的流浪汉,一衣食无着落的贫民中的贫民,也许,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如何养家糊口,可实际上,他却执着一念,始终关注着普天下芸芸苍生。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在他的骨子里头,有着儒家的“仁爱”思想。你看看,终日在外奔波,自己的小儿子却饿死了,身为人父,他当然悲痛不已但马上又想到普天下比自己更贫困不堪的老百姓,包含血泪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痛彻心扉的诗句;即便自己已走投无路了,还是关注着战场上的将士,战乱中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想到的是“戎马关山北”,而他更多的是“凭轩涕泗流”!
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对自然,对万物,对人,有一种近乎执迷不悟的爱,无视自己的命运和苦难,无视自己的颠沛流离。当他对比自己更苦难的人毫无矫饰地表现这种爱的时候,仿佛自己已经是钟鸣鼎食的王公。也许他的确是,在精神上,他永远是富翁,因为他拥有如此博大的仁爱情怀!
至此,不禁想起一则五柳先生的故事:陶渊明在当那个只能挣五斗米的彭泽令时,任职八十余日,并没有带家人一起上任。有一天,他送了一个仆人给儿子,并附上一封信,信里说:
“我把这个人送给你,帮你做些粗活,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一定要善待他……”
多么平淡的几句话啊!然而也是如此的震撼人心,短短几句话,也不逊于他的那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吧!因为与其空谈政治,远离官场,不如把眼光放到自己身边,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真正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
千载而下,已到了21世纪。据说,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放眼当今的教育,我们更多是教孩子做个“强人”,从智力到体力到才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人尚能把“传道”放在首要位置。为人师者,我们似乎欠缺了些什么?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终极是什么?从杜甫,从陶渊明,从韩愈这里,或许,我们能找到一些令人欣慰的启示!

                                                  惠来一中  方坚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