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58阅读:
字号:|
 课题: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授课教师:雅礼中学王良  
教学班级  雅礼 339 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鉴赏诗意:从意象入手, 把握诗歌空阔苍凉的意境,描述诗 
歌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 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体悟古诗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朗诵传情, 
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词眼提挈等等。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灵活恰当处理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初读感受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感悟。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步骤  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齐读导入,初步感受诗意。 
二、学习上片 
学生自主发现,说说妙处,说说疑惑。 
老师或顺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细细品味词句(景物烘托登临意, 动作暗示登临意) 
第一句鉴赏要点:气象和感受。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第二句要点:倒装和移情。或解词,或翻译,或诵读,让学生有所发现。 
倒装强调愁恨,谁在献愁供恨?愁恨何来? 
第三句要点:意象暗示和身份确认。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江南游子含义。
第四句要点:吴钩意象和词人动作
以诗解诗细说吴钩,想象画面深味动作:把握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不遇,悲愤激切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想象画面,把握意境。小结上片。 
板书一: 
楚天 
秋水  空阔苍凉                            山河有恨 
遥岑  献愁供恨            登临意          斯人孤苦 
落日  孤独落寞                            有心报国 
断鸿                                      无路请缨 
游子―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 
   (三)把握词眼:“登临意”三字在全词的作用——提挈与转换。 
三、学习下片
(一)揣摩用典(典故抒发登临意)
方法:理解典故,一要明白典故的原意,二要思考作者用典的意图,三要关注作者评说典故的词语。 
要点:张翰许汜皆愿意过一种个人安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不求安适,不为私利,壮心许国,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温表现流年似水,功业无就的沉痛。
顺势猜测作者此时年龄。引发探究的兴趣,造成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在情感和现实的对比中,深悟虽当盛年,现实残酷,功业无就的沉痛。
板书二:
(二)品味结句
要点:
句子意味和该句在词中的作用。慰藉英雄寂寞,呼应“无人会,登临意”。 
四、有感情的朗诵全词 
小结:艺术表现手法 
板书三:
 
   景物烘托                              山河有恨 
   动作暗示              登临意          报国无门 
                                         谁惜流年 
典故传情                              英雄孤独                                                                  
   生成和预设相结合,探究和点拨相结合,诵读和鉴赏相结合。 
 
 
咬文嚼字
意象解词
词眼提挈
知人论世
以诗解诗
诵读传情
想象联想
 
 
 
 
 
 
 
 
 
 
 
 
 
 
 
 
 
 
 
 
明白典故的原意 
思考用典的意图 
关注评说典故的词语
小结与作业
小结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咬文嚼字 
想象画面 
词眼提挈 
揣摩典故 
以诗解诗 
诵读传情 
知人论世 
 
   
 
 
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全词  
 
教学后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