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探析——兼论“以文解文”阅读法(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13阅读:
字号:|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重点,是孔子四位弟子的志向,以及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志向本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具有多种指向;但从孔子的问话“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知道你的才能,你打算做什么事)”,可以看出,这里的志主要指治国安民的志向。四位弟子的志向虽各不同,但都与“礼乐”相联系;而孔子对四位弟子的志向各持不同的态度,其中评价的标准,还是他的“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
对子路,孔子是“哂之“,因为“其言不让”。在孔子看来,子路是不够谦让的,那么具体是哪方面不谦让呢?品味课文第二段,对比另外三位学生,可以得知:一是态度不谦让——其他三人是老师点了名才回答的,子路却是“率尔而对“,太轻率鲁莽,可以说是失礼的;二是他的志向也不谦让——以他勇猛的个性,“可使有勇”是可以做到的,至于“且知方也”就难了,“方”其实就是“礼”,子路自己尚且无礼,要让国人皆知礼,岂不难哉?难怪孔子要特别对子路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至于冉有,孔子的评语“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谁说他做的不是国家之事)”,等于没评。为何孔子对冉有不想多说?冉有志在“足民”,也就是抓财政、经济,“如其礼乐”,他就不行了,要另请高人。一句话就给避开了,孔子会怎么想呢?哪怕冉有说的是事实,但在孔子看来,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滋味。冉有曾经对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你的道学,只是我能力不足。”孔子立即指出他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画地为牢,把自己束缚住了,不求突破。这么一种志向,还能让孔子多说什么呢?也不过就是“各言其志”罢了。


看来,子路、冉有都联系到了 “为国以礼”的主张,但是一个类于说大话,一个类于逃避,都看不出行动,孔子没有给予好评。这两位学生的志与孔子的思想主张,距离是最远的。
再看最年轻的公西华,孔子对他是大为鼓励:“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认为他可以大用,因为他通晓礼乐,志在礼仪;不过他的礼乐运用范围很小,只局限在朝中一些礼仪活动之中,没有广泛用于治国安民方面,与孔子的思想核心也有一定距离。
孔子为何独独感慨地赞同曾皙?因为曾皙之志彻底贯彻了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甚至是将“礼乐”做到了“生活化”:“课堂”上,他悠然鼓瑟,说明他好乐;答老师问,他是“舍瑟而作”,起身回话,体现出他知礼;其志向,基本可以理解为:由自己的知礼乐推及全民,举国上下在礼乐教化中,和谐相处。这种志向真正体现了“为国以礼”的思想,完全符合儒家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景象,难怪孔子要喟然而叹了!
教学本文,思想内容上最大的难点,是理解四位学生的志向以及孔子对他们的评语,当中又尤其对曾皙的志向争议最大。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上的局限,一些老师喜欢补充大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加以详细的讲解,很容易形成 “满堂灌”的形式,而学生由于缺少主动探究,其理解可能还是没有到位。
其实,对于本文的教学,只要坚持“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即坚持从文本出发,找出孔子最后明确提出“为国以礼”的思想主张(这是他评志的标准),作为解读本文的一把钥匙,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由学生在自主品读、合作交流中加以解决,学习气氛就会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