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赤壁赋》备课学案(学生用)(语文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33阅读:
字号:|
 
一、 乌台诗案始末介绍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二、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流行于汉代,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三、能力检测练习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扣舷而歌之(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举匏樽以相属(  )  挟飞仙以遨游(  )
2.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3.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⑵ 凌万顷之茫然
  ⑶ 渺渺兮予怀
  ⑷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⑸ 而今安在哉
  ⑹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6.翻译下列句子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家评议
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客观景物只提供了一种审美可能,……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更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四、相关知识
东坡两次游赤壁,分别写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课外赏析《后赤壁赋》,并作比较分析。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       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影;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后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后篇之妙;若无后篇,不见前篇之佳。”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