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诗句改写训练》教学案(教师中心稿)之二(鲁人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32阅读:
字号:|
  三、典型实例:(把握改写重点,分析诗歌意境)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美在何处?画面  线条  色彩
从诗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绪、氛围?雄浑开阔  孤寂
主题:被排挤的孤寂落寞、惆怅抑郁之情。
感受语言:直  圆
写作建议:着力渲染画面美,品读诗情画意,丰富诗歌内容  (描画面    品美感)
示例:
眼前的,便是大漠。广阔的大漠黄沙漫漫,一望无垠。不远处,一缕烽烟升腾而起,直上云霄,在上空渐渐消失,不见。前方的黄河杳无尽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一轮浑圆的红日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空,班驳的橘红色的光碎落了一地。一种腐骨蚀心的微凉直到心脏,模糊了时光,只剩下落寞与惆怅……

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没有一点人迹,似乎只有我一人在这里徘徊,无人陪伴。突然望见远处的缕缕炊烟,心中顿生感慨,悲伤不已。无人陪伴的我啊,不知该去向哪里。遥望黄河尽头,望不到边境,波涛滚滚的黄河水绵绵不绝地奔流而去。夕阳的余晖慵懒地撒向大地,只有我的影子陪伴着我。我望向那轮落日,浑圆、温暖,我的心中荡起丝丝辛酸……                                                                        



    沙漠,似乎没有尽头,只见一缕孤烟从沙漠里升起,没有风,如同静夜一般,烟,是那么直,那么直,直到熔入云霄里。黄河,水上波光粼粼,像星星一般地闪烁着,太阳,如同火焰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天似乎也被染红了。
                                          
    苍苍凉凉无边无际的大漠中,一缕白烟直冲云霄,跃上九重青天。目之所及处再无半点人烟,我独自坐在大漠中,心中涌出无限的悲伤。远眺黄河两岸,一轮如丹的红日缓缓沉入地平线,我的心,也如那轮红日一般缓缓沉寂。在回首已是满目凄然。
                                       
    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这时一缕青烟直起,直指云霄。我孤身一人在此徘徊,望着横贯沙漠的黄河流长源远,一轮浑圆的红日映照于中,斑斓凄美,缓缓落下,心中一阵温暖,但又无限悲凉,我的家在何方?我不知道。
                                            
2、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需要加入什么?诗人  主体形象    主观感情
从诗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绪、氛围?感时伤世悲己     雄阔悲凉
主题:登楼观感,抒家国之忧及老大伤悲的落寞
感受语言:徙倚
写作建议:抓住诗中的主体形象,着力描绘刻画,渗透主观感情。(绘主体    渗感情)
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整体把握】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赏析】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示例:
     北宋灭亡,政权飘摇,我不得不流落他乡.怀着满腔悲愤,来到这曾经在三国时被吴国和蜀国瓜分的悲凉境地,看到这满目疮痍,异常凄凉,作者又不由地想起了当今的显示社会状况,如今自己也身世飘零,流落他乡,不禁流下悲哀之泪.黄昏之时,徘徊在湖水高山之间,湖水倒影着高山的影子,显得异常寂静,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湖水上,把湖面染成了一片红色.这景又如此美丽,让人不得不想起“国破山河”啊。                             

怀着无限悲哀,无限惆怅,缓缓登上了这岳阳楼.世事变迁,当年吴蜀争纷之地竟也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我独自在这楼上凭栏徘徊,远处传来滔滔江水之声。夕阳西下,风吹过,吹乱了稀疏的鬓发,更吹拂了我愁苦的内心。唉,此愁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你看见曾经战火硝烟已不在。长弓。利箭。刀枪,甚至那些亡灵都已沉睡在脚下。无法言语。无法想象。此刻的凄凉。人生本应如此吗?我不信。也许你认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最悲哀的国境吧。可此时此刻,我痛。徘徊在日落时分,太阳没有了刺眼的光芒,显得落寞,现在,它是彤红的。野狼在嚎叫,山鹰在飞翔,一只或两只。如此境地。唯独孤独二字相伴。唯凄惨二字形容。
                                         
    诗人登上岳阳楼,脑海中浮现出了当年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在岳阳驻扎了万人。那场面惊心动魄,双方厮杀得不可开交,血肉模糊。那是怎么的一场战争?害得百姓流离失所;骨肉分离。诗人徘徊在靠山的湖边,太阳将要落下,不知明天的太阳将会怎样?
                                        
    怀着无限悲哀,和离家的惆怅,我缓缓地登上了这座岳阳楼。我望见当年三国时吴国和蜀国瓜分的大地,从前马革裹尸、战鼓激昂的战场此时一片荒凉,我忽然想到因战乱而荒凉萧条的国家,感受到一种无限悲凉的感觉,无家可归。我徘徊在湖光山色中,波光点点,一轮如血的夕阳缓缓落下,无限惆怅。  
 
    正值夕阳日落时,在岳阳楼上远望,回想起当年吴蜀二国在此争夺中原,眼前的湖光山色已和往事一起被沉沉的暮色淹没,眼前是一片昏黄,与这悲惋的景色交错在一起。如今金军入侵,家国支离破碎,前世今事似乎又在这岳阳楼边上演。三年的流离失所,三年的家国危难,在此时此刻,除了对家园的思念与惆怅已别无他想。只好在风霜中对沧桑的水波去诉说满腔的家国之伤。
                     
    怀着无限悲凉,心中无限惆怅,我缓缓登上了这座岳阳楼,这里曾是吴蜀两国交战之地,如今,历史重演,硝烟四起。在夕阳的照射下,四周的高山流水都镀上了一层金红,我徘徊在岳阳楼上,望着这一幅让人眼红的美景,心里的悲伤奔流成河,眼前的景色让人如此陶醉,可为何这现实如此残酷?战乱、亡国、流浪……一切都是那么迷茫。无奈,只能仰天长叹:万里悲伤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怀着无限悲凉,心中无限惆怅,我缓缓登上了这座岳阳楼,这里曾是吴国与蜀国的分界地,世事沧桑,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而现在呢?大宋江山已破败,金兵与宋兵又将争夺这块土地,民众流离失所,辗转漂泊,历史与现实重叠在一起,历史在重演!我落寞地徘徊在湖光山色中,残阳如血,缓缓落下,黑暗宛如巨兽吞噬着大地,正如金兵的魔爪已伸向大宋的江山……哎!这里,将会承载多少腥风血雨啊!山河摇摇欲坠,我的身世沉浮。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假如让你改写这两句诗呢?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重点抓什么写?理荒秽   荷锄归
从诗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氛围?虽苦犹乐   怡然自得
主题:不想在污浊现实中失去自我,渴望享受田园劳作之乐。
感受语言:荷锄
写作建议:抓住细节描写,适当点明主旨,渗透诗歌意境 (抓细节    点主题)
示例:
晨光散了,轻轻地抚上刚苏醒的大地,门被推开了,开启了清晨第一弘余音,那个略带模糊的人影开始在田间穿行着。一滴,两滴,晶莹似颗粒状的水珠挥洒在田间。散落。着地。暗夜未央,月亮被蒙上一层轻纱,所有的光开始发散,飘舞。依旧是那个略带模糊的人影,扛着锄头穿过的稻田留下了足痕,余音响彻在田垄间……                      

天微亮,东边泛着白光,踏着晨曦,走在田间的泥泞路上。田间青草无比茂盛,我的豆苗隐逸其中。于是我俯下身穿行在田间,除去杂草,我的豆苗便依稀显露了出来。我欣喜,抹去汗水,又俯下身继续劳作。
    直到天边升起明月,微亮的月光才让我记起回家的时间已到。扛着锄头,原路踏着田间小路返回。月光均匀地铺在田埂上。我仰面享受晚风,恍惚中我嗅到了一股豆香味。
    每日耕耘虽辛苦,但是享受这样的劳作之乐更甚于在浑浊社会中体会勾心斗角的片刻欢娱。                  
    
早晨起来,我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到田地里清除野草,杂乱的草散发着阵阵清香,鸟儿的鸣叫声萦绕在我耳边。夜半时分,月亮伴我扛着锄头,回到简陋却温馨的家里,心中无限愉悦。官场的勾心斗角再也与我无关,心情倍感闲适……
四、课后达标:
将《氓》改写成一则故事或散文,300字以上。
那个人又来了。 
他从远远的复关而来,衣衫上还带着淇水的浪花;他从我常站立的残破的城墙边经过,一直走进我的视线。忠厚的后生啊,你就只会以贸丝为借口吗?我的父母和兄长都在这儿,为什么你不直说呢? 
我的心软了——为你欲说还休的神情,为你挂在嘴角羞涩的笑意。 
当早晨来临的时候,桑树的叶子挂满露珠。你知道吗——这是我思念你的泪水。多少次穿越梦境,我站成孤独的侧影.难道这就是不幸的预兆吗?你说有天地作证,有灵性的蓍草和古旧的龟甲作证。但山盟海誓能使爱情像桑叶那么新鲜吗? 一时缱绻能保证象鸠鸟那样沉醉一生吗? 
欢乐的彤管和昨夜的红烛…… 
鸠鸟醒来的时候,梦醒了。梦醒了我无处可走。 
伴着星光的是我的影子;随着鸡呜的是我的沉默。那个复关下的男子消失在风里了,风里飘着他昨日的承诺。 
我要走了,在黄叶飘零的时候。白发渐生,青春不再,引刀段杼,永别我爱
纷飞(氓的改写)
(一)
海的思念绵延不绝,终于和天在地平线交会。如果走得够远,应该会和幸福相见。
那年我十六岁,正有谓“绮年玉貌,志洁才高,星眸含愁,烟波凝秋。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而他,剑眉星目,气宇轩昂,笑声像大海,眼神中是落寂的月光,也许是命运的大手让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相惜,进而相爱。
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而他,就这样安静地走进了我的故事。
(二)
从你眼中看着自己,最幸福的倒影。握在手心的默契,是明天的指引,无论是远近,什么世纪,在天堂拥抱,或荒野流离,我爱你,我敢去,未知的,任何命运。
因为爱你,所以甘愿付出一切。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夙兴夜寐,尽心竭力只因为,你是我的唯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的世界,也只剩下你的眼神和微笑。
我知道每阵风,吹着吹着就停息,也知道每朵云,飘着飘着就散去。But I believe,因为我们有爱情。
我很确定在不远的远方,有我们爱的天堂。
心会温暖,笑会灿烂,风沙星辰,永远相伴……
(三)
冷风过境,回忆冻结成冰,我的付出全都要不到回音。悔恨就像是绵延不断的丘陵,痛苦全方位地降临。悲伤入侵,誓言下落不明,我找不到那些爱过的曾经,那深陷在沼泽,我不堪的爱情,是我无能为力的伤心。
    可是,幸福的日子并没有延续多久,不知为何,你开始酗酒,你开始将无来由的愤腔怒火发泄到我身上。多少个夜晚,斜风冷雨,泪水无声展翼滑落。也许,爱一个,就是要包容他的全部。可当我发觉他的心,不再属于我时,那一刻,我堤塌泪陷,我不愿相信苦心经营的爱情,竟经不住时间。
这个世界很善变,可没想到,连你也变。
流水落花春去也,朝来暮去颜色故。是因为我青春不再?还是我做错了什么?也许,我早该明白: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我的心被无情地撕成了碎片,再也无法愈合。
那些信誓旦旦,地老天荒也在一瞬间化作春日轻飘飘的柳絮四散飞去,零落成泥,香消萎黯……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站在他的对面,他却不再爱你。
(四)
把手放了,能不能让雨别再下了,能不能让心别再疼了,能不能不要开灯。我们的爱跟着你写的剧本,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角色。为你留下的眼泪都一样不值得。世界上那么多人,只有我一个人,能拯救自己的快乐,不要再为你哭了。
风吹过不知迟暮的年华,只记载了幸福的瞬间,只遗留下了记忆的段点。人们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指尖云烟。
什么两情同依,情比金坚;
什么春花秋月,银烛红毯;
什么海枯石烂,海角天边;
什么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都是朝三暮四的承诺,都是始乱终弃的誓言。
我知道,爱过后会心碎;我相信,爱情没有永远。
    (尾):一路走过,往事的缺口,誓言的甜美,迷惘的伤痛,散落满地,化作风景,再也无法拾起。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情绵绵终有期。
回忆中的梦境,也终将被忘记。
雾中赏花,水中观月,谁能看透着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起云飞,花开雨谢,谁能把握着摇曳多姿的季节?
    流年似水,倏然飘逝尽。青春年华,如缕,如烟。
    我往北,向南说再见。
    我含泪,面向着北边。
氓的改写
那一年的春天,风里还透着凉。她穿着大红的嫁衣,在唢呐声和喧闹声中走来,多美的新娘,如鬓的乌黑发髻,清秀的面容。她的安静如同夏天河里清澈的水。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娴静的女子。
    她从此就是他的妻子,而他,是我的邻里。
    我的窗前是她家的门庭,朝露未干,她已经提着水,一瓢一瓢的浇灌篱上错落的菊花。她是爱花的,因为,这个时候,她的脸上总有一丝温和的笑意。
    邻里左右,偶尔与他相遇,他似乎叫氓。是白脸长身的少年,读过书,不过是生意人。他似乎不常在家,出外做买卖的人这总是难免的。邻里对他很羡慕,尤其是那些乡下妇人,更是羡慕他妻子的娴静,虽然不懂赏识,也知道那是她们一生也得不到的性情。他不经常谈到她,偶尔听人夸赞她时,他语气很温和,却也似有一丝丝的不满,说她太安静了。这在乡下人听来实在不像抱怨。
    门前的桑树渐渐挂满了绿叶。每日清晨,微风掠着她的青丝,这样的柔媚,不怪得连那些粗野的乡下人都心醉。她有时临风坐在园里纺线。机抒的声音都显得韵味,时不时有路人驻足,仰望她清秀的背影。她也喂养一群白色的小母鸡,鸡雏在园里乱跑,她就像立在一团团散开的雪绒花中。
    晚风里混着素馨兰的花香,她执一把流苏扇,静静的伺候她的家婆。这老人平素也嫌她太静,不过她的做事或言行又都无可挑剔,所以也没什么埋怨。她的家确实很静,他早出晚归,她与邻里又没有什么来往。不过,似乎从来没有在她的脸上看到什么落寂的神情,或许这是她的天性。
    第二年桑葚熟透在枝上时,她的身子不再单薄了。她穿着一件宽宽的衣裳,眼睛里闪烁着纯真的调皮,趁老人在屋里,拿着竹竿侧着身在桑树下打果子,神态就像一个贪嘴的小女孩。老人很快就发现她的儿媳在做着一件很“不成体统”的事。于是像唠叨一个孩子似的数落她不应这样不小心身体,她只是低着头,手里轻轻地摆弄前襟,害羞的笑着。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季,他回家的时候更少了。她也不常到园里纺线和喂鸡了,一切似乎比她的安静更安静。
    秋末的时候,风大了,乡里人悄悄的说他在外边又有了一个家。那是另一个女人,和她不一样,并不安静。
    再见到她时,桑叶落了一地。她抱着孩子,站在篱笆外,脚下的落叶铺成了金色的毯。孩子“咿咿呀呀”的比划着小手,她只是轻轻的亲了亲他可爱的脸颊。转身时,我再也看不见她眼里的清澈,我看见的只是一层蒙蒙的雾。
    菊花已经开遍,雪花也落过了。主人静默着,比从前更静默。
第三年的春天,风里还透着凉。我要离开这里去京城。走过她家的篱笆前,我没有看见她的身影。
或许,春天已经不在,夏天与秋天也不用再来了。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