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孔雀东南飞》(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59阅读:
字号:|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3、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脉络,掌握全诗故事情节。
2: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自”、“见”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1: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题:
1、勾勒诗歌发展脉络:《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2、乐府双璧:《木兰辞》《孔雀东南飞》
3、《孔雀东南飞》简介(见课文)
补充:《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4、掌握文中重要字词读音。
二、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
2、诗歌结构:
层次章节标题情节段落
起兴首  句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兰芝自诉     开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     发展(一)
第三部分“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被迫改嫁     发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最后一节鸳鸯和鸣                           尾声
三、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通“娶”
箱帘六七十       通“奁”
府吏见丁宁       也写作“叮咛”,嘱咐
摧藏马悲哀       通“脏”,脏腑
蒲苇纫如丝       通“韧”,柔软而结实
四、归纳“相”、“自”、偏义复词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②及时相遣归(代“我”)             ③还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将(代“她”)             ⑤嬉戏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负(代“你”)             ⑦不得便相许(代“你”)
⑧登即相许和(代“它”)             ⑨蹑履相逢迎(代“他”)
⑩怅然遥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见常日稀                        ②久久莫相忘
③六合正相应                        ④叶叶相交通
⑤枝枝相覆盖                        ⑥仰头相向鸣
⑦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二)“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①我自不驱卿(本)                 ②本自无教训(本是)
③自可断来信(即)                 ④葳  自生光(且,还是)
⑤自名秦罗敷(其)                 ⑥自名为鸳鸯(其)
⑦好自相扶将(亲自)               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三)偏义复指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作一个词,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
①昼夜勤作息 (偏:作)    ②勤心养公姥(偏:母)  ③我有亲父兄(偏:兄) 
④逼迫有弟兄(偏:兄)     
(四)归纳部分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例:                今义                     古义 
汝岂得自由         自由自在                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         值得同情                可爱
却与小姑别         转折连词                退、回头
虽与府吏要         需要、要求              约定
适得府君书         适合                    出嫁、刚才
举手长劳劳         怅惘若失
奄奄黄昏后         气息将绝                 暗沉沉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并背诵规定的片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序言分析探究
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成诗的经过。
二、分析人物形象。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从全诗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一个人?
   1、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刘兰芝是一个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的女性。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温顺善良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2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焦母听到后“槌床便大怒”。后来不得不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最后的辞别母亲与“自挂东南枝”的行为则表现了他的反抗性格。
   3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封建家长的典型。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妻的爱情毫无同情和认识,独断专行。对儿子,她一会儿恶语威胁,一会儿又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丑恶本质。
    4 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所说话的态度既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又见利忘义,不顾兄妹亲情。其尖酸刻薄,冷醒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的面孔。
(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具体的描写,从外貌、勤劳、重情、坚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 
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制度渐趋严密,在家庭生活方面,家长制成为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四、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可参照《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比兴手法在现代的一些流行歌曲中亦常有运用。如《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晶莹剔透,心中一定还有梦。”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六、探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
1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的发展。
2通过人物对话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3细节描写。
七、探讨分析结尾部分。(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他们爱情与幸福的歌唱,悲愤与压抑的控告。结尾的浪漫主义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之巧妙、用心之良苦。
故事的尾声与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相似,“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这是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诗文起了质的飞跃。
八、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1、《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受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
不是。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因为他们不能,这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2、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布置作业:  
1.背诵相关章节。 
2.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郑小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