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让个性成为学生作文的引擎————农村学校个性作文培养探究(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3阅读:
字号:|
 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建设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要把学生的习作从人为的樊笼中解脱出来。诚然,农村薄弱学校学生的作文现状令人堪忧,假 、大、空、套已笼罩学生习作,心灵的真实常被虚伪的客套、逢迎奉承给遮蔽了。
学生的生活天地是辽阔的,思维是敏锐的,这毫无疑问。伙子伙伴在一起,热情洋溢,说起来头头是道,一旦拿起笔来却思若干泉,眉头紧锁。勉强成文,千篇一律,都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重重包裹起来。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最急迫、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写作时能把心掏出来。让学生撕掉并摒弃作文时禁锢心灵的面纱,求得心灵与个性作文能自然巧妙地整合,以便能让灵动的、鲜活的自我在习作的字里行间闪现。
作文内容,言不由衷;人物秉性,优劣分明。这不由让人想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影片,品质好坏参照相貌能一览便肚明。能窥清、猜测出人物本质及发展结局。地下党必定仪表堂堂,叛逆者才貌浅陋。情节缺乏波澜,没有多大悬念。学生习作状况与此手法大相径庭,写到人物,思想晶莹剔透,拾金不昧,车上让位,关柴挑水,下水救人,补课买药,口号似的豪言状语,在习作中铺天盖地,没有一句真话。“心非木石岂无感”,事情的发展哪能没有矛盾冲突。人物有个性,作文亦有个性,不妨再看看同年代的外国影片,有味道,有嚼头。其能与真实生活挂钩,做到人不可貌相,能体现世事无常。鉴于对学生习作水平现状忧虑和对自己多年作文教学的反思,几年来,我在学生个性习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因地而施   整合资源   夯实基础
文章要有个性,语言要有个性,当然离不开丰厚的意蕴,而意蕴的丰厚需要广泛的积累,也就需书源充足,需广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书多了,写作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相应得到提高。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一文中,不是详细谈到北大的图书馆么,图书馆确实可算是知识的象征。图书借阅率高低能体现校风学风的优劣,但在农村薄弱学校来讲,藏书的数量和质量远远适应和满足不了需求,而学校图书室开放的时间不能与学生上课时间错开,这大大降低了图书的功效。针对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为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知识,教师自费订购了相关科目知识的报刊,再动员家条开明的、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订购一些资料并捐出,创办班级图书角。以此拓宽学生阅读的空间,促进班级阅读浓厚氛围的形成,以便弥补图书室功效的不足。
淡化指导   自由驰骋    减少羁绊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薄弱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与扮演的角色,要“授之以渔,而不能授之以鱼。”我一改以前重指导的习惯,淡化写前指导。写前指导对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功不可没,但事物的双面性不容忽视,其负面影响表现在隐性方面,会对学生作文的思路、模式方面产生一些误导。写作应是学生的个性表述行为,不能让教师的写前指导来桎梏学生习作的灵性,教师不能漠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灵活性,如果仍然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模式去影响学生,那无疑会把作文的鲜活性湮灭,将僵化学生习作,说句不中听的话,是好心做坏事,费力不讨好。为此,淡化写前指导的意义在于改变教师批阅的定势评价,打破教师“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势,从而减少教师成人化思维对学生习作的负面效应。          
点击思维  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
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对问题、对观点,能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思维的角度、方法能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实质上是思维培养的理念,作为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至关重要,不能过于迷信书本思维定论,如果“不敢走越雷池半步”,那培养出来的思维焉能鲜活,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必须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选摘自我化的语句,个性语言来用我笔表我心。让学生在说话、作文的实践中,把“自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果能这样,那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一定会崭露头角。
以点带面   激发兴趣   全面提高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通过近五年的学生个性作文培养尝试,所任班级学生的作文在个性表现方面开始显山露水,作文个性各有千秋。到初中部后,个性得到到了张扬,杨明香同学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就写出了长达一万多字的小说——《沉淀人生》,并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孔子杯”征文二等奖。其饱含环保忧患的《怨天?尤人!》刊发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的学生佳作专栏上,曾令叶的《变色风景》登载于《黎平教育报》。这些学生个性习作的发表,开创了本校学生作文发表的先河,让师生都尝到了个性作文的甜头,达到了借发表提兴趣、促铺开的牵引效应。
     个性化作文,固然需要个性化语言,个性化语言的培养是多渠道、多方面的。除了追求“自我”境界的同时,还应夯实个性化的语言环境。崔健的歌里唱道:“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学生的作文亦如此,学生有病老师家访;母亲送伞浑身湿透。一言以蔽之,这类作文就是缺乏切肤感,学生不主动去从生活中找到真正开发感觉的事物,以至作文欠缺反省、欠缺感动。“差”则思变,我借鉴民族地区打民族招牌的理念策略,转借到学生个性语言培养这条道上。
首先选择恰当的话题强化口语个性化训练;其次要求收集整理本地区较典型的方言、俗语,并适时恰当地引入;再次是努力营造作文真,内容活的写作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个性作文的尝试上,我尚处于初始摸索阶段,所谈到的方式方法也还较肤浅和稚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课标作文理念的驱使下,将根据学生自我,结合地方特色,在学生习作的真实、理性、活力等方面摸索摸索再摸索,对在尝试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进行冷静的审视与总结。我相信学生个性作文这片天空一定会更晴朗更艳丽。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五期李朝军、刘军的《真性情作文之管见》。

(贵州省黎平县敖市中学:曾坤) 

曾坤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