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浅议中学生现代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8:11阅读:
字号:|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这对教育者来说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强化中学生的现代心理素质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学生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感知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必然存在差异。中学生在从小学步入中学后,普遍存在着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生活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破罐破摔心理(自卑心理大)。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后进生往往由于成绩、操行方面弱于其他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是基础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因为环境不佳,经过努力后仍然得不到改善,于是责怪自己,怨恨自己,最后破罐破摔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
2.耐挫能力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过分宠爱、激烈地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当代中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经受不了批评,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失去信心,甚至遇到挫折后感到压抑、想不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比小学紧张,而且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当学习成绩表现不佳时,更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往往无所适从。
4.情绪起伏变化大,调控能力差。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容易冲动。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5.人际交往不适应。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能力差。
二、中学生的现代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 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态度、意志、情感等因素的助长和推动下完成的,一个人整体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学教育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在学校教育中怎样通过各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中学生有现代心理素质是具备以竞争与创新为主的主动迎接挑战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抗挫能力。抗挫能力是人们对外界压力的适应能力,或人们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抗挫能力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或遇到困难、失败时,始终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环境的压力,主动向挫折挑战,勇敢战胜挫折,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坚强意志。坚强意志是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突出表现、是一种勇气。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有进取心但有时往往有始无终。因此,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尤为重要。
■冒尖精神。敢为人先、敢于冒尖是一种勇气,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表现,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具有了冒尖精神,那么在自身奋斗过程中就不会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靠自己强大的勇气和信心做出冒尖的成绩。
■竞争能力。竞争能力是现代心理素质的关键。培养具有竞争精神的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竞争精神,才能激发个人的潜力,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敢于冒尖,在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勇往直前,不断攀登,从而促进个人进步,增强自身实力。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现代心理素质的核心,创新思维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五大特征。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才能以不断地创新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培养中学生现代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中学生有着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 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培养中学生现代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1.利用一个场所——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每天对学生开放,及时准确地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指导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2.优化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中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需要教师用“放大镜”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以此作为他们自尊自信的支点,从而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3.提高耐挫能力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过分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等,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疾患,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低。对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尤为必要。
第一,正确认识挫折。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的必要性、随机性、两重性,从而夯实基础 ,降低受挫的损害程度。例如:开设心理健康课或聘请专家讲解挫折教育课、举办抗挫经验班会等。学生有了这些关于挫折知识的心理基础,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惊慌,就会认真对待。
第二,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教师应给于学生必要的信任,要让学生知道凡挫折都是可以战胜的,信心是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勇气和胆量是克挫制胜的有力武器。
第三,要认真分析受挫的原因。绝大多数挫折都是由一定原因造成的,因此遇到挫折时必须认真分析彻底搞清产生挫折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对待逐一解决,或调整目标或创造所缺条件等,排除障碍,走向成功。
4.锻炼坚强意志。
第一,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往往做某些事情三分钟热量,有始无终。因此,各科教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要注重讲解有关意志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意志是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成功事业的重要保证,是成为生活中强者的必要条件,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还要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和计划。
第二,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能意志的锻炼。表现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这是最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活动。
第三,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及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生在订立目标时,不能太远,要切合实际,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或改变,从而增强成功的体验。
5.鼓励冒尖精神
由于受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不少中学生缺乏勇气和创新精神。例如,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既使会也不说,害怕出错,影响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信誉等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冒尖。
第一,创设机会,营造氛围。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将自己的想法、见解讲出来,注重营造班级和谐向上、竞争进取的氛围。例如:在政治课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时政五分钟演讲、对问题的分组讨论、抽鉴回答问题等,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
第二,开展各种活动,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冒尖。班集体应组织各类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运动会、卫生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争先意识、团队意识,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大显身手,去实践各种机会,总结成功经验,提高心理品质,从而增强信心。
6.培养竞争精神。
没有竞争机制的社会是惰性的社会,缺乏竞争精神的个人也只是消极的个体。竞 争能力是一种具有远大抱负、一种不断追求、不断攀登的精神。当代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又往往缺乏耐力,表现为开始做某件事情时,信心十足,斗志昂扬,但一遇到困难、失败,又失去勇气和信心。为此,在中学教育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构筑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既团结又友爱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竞争精神,才能激发个人的潜力,在学习中敢于冒尖、敢为人先、努力向上,永不自满,从而促进个人进步,增强自身实力。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各种竞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例如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故事会、演讲会、猜谜语竞赛等,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竞争精神。
◆实行班干部竞选制。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竞争时代。在班级中引用竞争机制选拔班干部,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竞选班干部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素质水平就可进入班干部队伍,只有通过自身的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规章制度,方能脱颖而出。
◆创设竞争机会,开办“我之最”、“我的特长”活动。例如,在班级中开展踢球 、游泳、剪纸、演讲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作为教师来说,应善于发现,注意引导,并给他们创设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开展“我之最”、“我的特长”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亮出自己的“绝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之体验成功的乐趣。
7.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有希望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发言,积极讨论,手、口、脑并用,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布局提问,培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思维从问题开始,敢于提问正是思维的原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适时布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主动学习,积极思维。
●抓联系,促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思维能力。一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清教材、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进行思考,将疑问生到深处,使问题的提出和发现更具有新意,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思考。
●抓逆向,求突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 多问几个“为什么”、“还会怎样”,从而启迪学生思维,提出独到的见解。面对习题及答案接受它的基本思路,但不能满足现成的答案,鼓励学生力求突破,从反面思考,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让自己独特的想法脱颖而出,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向创造性思维发展。例如:人有远虑未必无近忧(用意识反作用,因果关系原理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用内外因辩证统一原理分析)等。这些对问题的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的束缚,从而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需要教师率先垂范,锐意进取,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主动适应社会,迎接挑战。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