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由一个借读生的转变所想到的……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6阅读:
字号:|

  由一个借读生的转变所想到的……

  上学期我班转来一名庐江县牛首中学学生,他进班不久就与同学不断发生矛盾冲突。多次批评他不仅没有凑效,反而使他变本加厉地经常打骂同学。我感到不对劲,这名学生心理可能有障碍,想转变他非得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可。我找到他的父母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他曾经是一个成绩良好的学生,但他的父亲对他期望过高,管教粗暴,只要有一次哪门考试成绩不好,就会遭到打骂。他几次失败后,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成绩直线下降,而且他父亲的“暴政”使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畏惧,潜移默化中使这一学生认为拳头就是权力的代表。开始和其他同学闹矛盾,甚至动手打人。不得以父母通过亲戚关系转到我校借读。我发现这孩子的症结是:他父亲在期望中把孩子置于一个不适当的角色地位,孩子不能圆满地完成这一角色的重任以至造成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又使其自我重塑过程演化成一种扭曲的自我塑造的过程。

  为了改变这一学生的现状,我耐心仔细地做其思想转化工作,多次找他促膝谈心,还专门为他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的题目叫:“别人眼中的我”。同学们主动真诚地叙述他外显的许多优点,诸如诚实、勇敢、聪明、坦率、不怕吃苦等。这位同学被大家的真诚与宽容感动了,他在表态发言中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他原以为自己毫无优点,而今天,同学们使他又有了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信心。他表示一定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认真学习、团结同学,为班集体作出应有的贡献。从那以后,他对班级工作总是积极认真地投入,逐步学会了与同学们融洽相处,因此被大家推举为值周班干,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光荣地成为一名共青团员。这个学生在师生的帮助下进行了自我重塑,较短时间内判若两人,父亲也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

  社会学家说过,如果我们以某种共同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认为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这就是我在上例中所涉及到的对一个人角色定位的问题。在这个假设的条件中,包括对一个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要怎样对待这个人,经过教育培养能塑造成何等人才。从心理学观点看,对学生的信任激励,能使学生排除心理的不安全感。一个学生只有感到心理安全,才有可能达到心理自由和心理满足,才能勇敢地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产生正确的行为。学校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处于被动塑造的地位,而要在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呈主动性实现自我重塑。所以我们教育者既要对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又要教育他们实现自我重塑。

  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前期教育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具有差异性,在新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应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当然,他们在前进过程中会存在超前与落后的状态,但教育的作用就是给这些处于不同状态的受教育者寻找一个最佳的自我目标定位,并激励他们为之努力,达到理想的前进状态。事实上,往往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得到的褒奖与赞誉最多,进而给了他们更多的动力,使他们发展得更快。正是因为老师与同学信得他们,而使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多,因而他们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少。传统的思维习惯中,人们已经认同了这样一个观点: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这种由“期待效应”产生的角色定位,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做得更好。那些成绩较差的犯过错误的同学,很难轻易得到褒奖,则促使他们自暴自弃,长期处于自我压抑和自我封闭的环境之中,如此,他们又怎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呢?他们要想走得更高更远,能有坦途吗?我们的教育者要纠正这种传统的思维习惯和错误偏见,既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又要“有教无类”,平等看待,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同等的教育环境,同等的教育机会,当然也应根据学生各自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材,以使他们达到“自我重塑”。

  现代教育重视发现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力,挖掘教育因素,创造型教育应该辩证地对待学生,扬其长避其短,做到赏识包容,辩证施治,而不能动辄指责、批评压制。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并不宽容学生的顽皮淘气和荒唐言行,更不宽容他们时逾常规不守纪律,当然也就谈不上辩证施治了。用宽容、认同和信任去接纳每一个学生,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从那微小的闪光之处,我们就能开掘出更多的宝藏,经过精心雕凿定会成为有用之材。信任、激励和赞赏永远都是学生进步的梯子,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在最佳的自我表现状态中,攀登到更高的极顶呢?

上一篇: 由 “满堂灌”到“满堂转”?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