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6阅读:
字号:|

  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摘要: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结合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际,对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理论 原则 操作策略 培养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一定程序上取决于教师的活动策略。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系列作用于学习者的外部活动。正是这些外部活动促进和激发了学习者学习内部的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所谓活动环境,是指为了探究和掌握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究问题的活动氛围。为此,我们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维和原则,又要在微观上科学操作课堂活动的控制环节。

  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科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教学设计不仅创造外部条件,而且能促进学生向学习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传统的学科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事物发展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当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时就会更有效地促进学习。

  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能力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如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自学讨论、质疑解答、实验探究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制定课堂活动的原则

  鼓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教师对思维活动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及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的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同时教师也应尊重学生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对于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积极提供帮助和及时指导,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积极鼓励,使他们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人性品质均能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原则。

  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学生们的交流。如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观察和做好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鼓励他们使用书面、绘画、图表、公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和“群体效应”、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氛围。

  注意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的原则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靠课堂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培养活动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培养创新意识又提高实践能力。另外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和模型的操作,及生活实例的相互对比等多种活动方式,揭示概念中的某种状态或某个断面,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形成概念,提高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科学概念形成科学素养的具体步骤。其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情景的创设,活动中的议论和活动后的小结是四个关键的操作环节。

  1、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转换

  为了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科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加工的两个环节:选择和转换。所谓选择,一是要选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便于以点带面,以线成串;二是要选择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所谓转换,就是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教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超文本”。

  2、创设活动情景

  从静止的平面教案到立体的课堂活动,首先应该把握好活动情景创设这一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就有了如下尝试:

  (1)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活动情景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如磨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分析哪些磨擦是有益的,哪些磨擦是有害的,怎样增大或减小磨擦?进而引导学生质疑,如可不可以把磨擦减小到零?能不能创造一个无磨擦的世界?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

  (2)设计实验操作,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景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练直接制约着科学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抽象的科学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努力改变学生“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得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教师可以用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全面的总结性教学。形成“猜想——探究——验证”的教学活动模式。

  (3)引用实例,创建学用结合的情景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的知识并学以致用。如何创建学用结合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点:如当学习了熔点和沸点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看一段文字:夏天,把棒冰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4—6小时后,取出,想一想:棒冰包装纸上的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这样的问题学生是会有兴趣的,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最终多数的学生能得到自己的答案,同时也能引起他们对生活有关现象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知道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能够解析生活中的异样现象,进而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4)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构建活动情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通过电教手段,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学生的感官作用的有效刺激的符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扩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如教《电和磁》时,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指南针的录像,当屏幕在出现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时,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轻轻一拨,司南转动起来,当静止时,勺柄总指南方。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动听的解说词,把学生探索指南针奥秘的愿望进一步激发起来。总之利用电教媒体,可以使知识由复杂变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探究自然的强烈愿望。

  3.活动的组织和调控

  为了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积极思维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两个要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的调控手段。

  活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其选择必须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个体活动必须贯彻在活动的始终,而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课堂活动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和归宿,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和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调控应该像渔夫一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活动的开展不再具有发展性时,教师应及时结束活动。

  4.活动中的议论和小结

  议论和交流,是科学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有:(1)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2)可以提供给学生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3)可以充分发挥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营造出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良好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努力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启动并协调有创造性的、有成效的课堂讨论。

  活动的目的为了问题讨论,活动后的小结水平是检验活动是否有成效的标准。教师可采取给出小结提纲——学生小结——教师补充——学生自己小结的递进方式,使学生学会对活动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养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师大出版社

  《中学生心理学》林崇德 北京出版社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宁波市教研室

  《教育理论》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 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