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由 “满堂灌”到“满堂转”?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6阅读:
字号:|

  由 “满堂灌”到“满堂转”?

  人人喊打的“满堂灌”

  新闻背景:北京中学课堂教学将于近日开始实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由以往的“所有学科一张评价表”变为分科评价,将过去单一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片面评价,改为以学生课堂表现为中心的教与学双向评价模式,并且在新的评价标准里首次增加了课堂气氛、学科特点等评价项目。上课使用“满堂灌”方式授课的教师,还将被“亮黄牌”以示警告,“我讲你听,我教你学”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将在北京中小学课堂上绝迹。

  据介绍,新制定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以学生学习表现为主的指标首次列入了评价体系中,并占了评价指标一半以上的份额。课堂气氛指标包括课堂气氛宽松度和课堂气氛融洽度两部分。学生人格是否受到尊重,学生讨论、答问、质疑是否得到鼓励,学习进度是否张弛有度,师生交流是否平等都成为评价细则。教学评价方案共设定了14个可操作的评价要点,分为A、B、C、D四个评价等级对教师进行评价。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说,新方案是配合新课程改革推出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毋庸赘言,“满堂灌”的确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叶圣陶语),在学校教育中,它业已成为许多需要抛弃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代名词。但是,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满堂灌”式教学法是否真的毫无是处了呢?真的到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非得让其“在课堂上绝迹”了呢?

  翻开中国历史所看到的传统教育所创造的辉煌,以及国外许多地方都在学习、参照中国基础教育的事实,都证明了传统教学法的合理性。课堂教学是一种讲效益、有目的的活动,作为知识的传授和信息的交流,以讲授法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法仍然不失为最符合效率原则的方法之一。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育要改革,要创新,但并不等于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式,裴娣娜教授在谈到教学方式改革时就特别强调:“创新性学习(或称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不是唯一。”许多新课程课堂上常用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方式,效果自然不错,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有必要并适合去探究的,如一些专题知识、人物背景、知识间严密的逻辑推演等等,离开了讲授法,让学生独立去自主建构,有时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是课改的方向,但所有的问题都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

  由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传统教学法成了“过街老鼠”,于是,有些教师为了摆脱“满堂灌”、“一言堂”的嫌疑,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讲,让学生一味地合作探究,可以说是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一位校长在一次经验交流会上颇为自得地说:“我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讲解的时间不超过7分钟。”这种提法显而易见是极不科学的──教师面对的不是一台台的可以机械操作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智力、年龄、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很多新的生成,硬性规定每节课只能讲解多少时间,不过是给教师套上沉重的枷锁。事实上,一节课是讲还是不讲,讲多少时间,应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决不能搞“一刀切”。

  如此看来,“讲”并非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动力的罪魁祸首,必要的知识讲述绝非可有可无,“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无关是非,关键还在于教师授课的水平和艺术,此外还要注意把握好度,切不可过头,否则就成“满堂”“灌”了。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情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才能以课堂主人的姿态出现,传统教学法也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偏离轨道的“满堂转”

  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法应运而生,其代表当属“满堂转”教学法。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聆听了许多教师的精彩授课,这些课都能紧跟新课程的步伐,运用现代教学法,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给人以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索:

  思索一:合作学习应该怎样进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不难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已走入误区:只要有疑问,不论难易,一概小组讨论,甚至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不例外;随意性大,凭教师一时的兴趣;为了合作而合作,甚至不惜造假、“作秀”(自然是为了取悦评委);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甚至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笔者曾听过一堂省级比赛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网络合作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各小组学习的内容不同,所以小组汇报时,同组的同学兴致高涨,其他小组的同学却兴趣索然。实际一节课下来,每位学生只掌握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即本小组的学习内容。

  这样的合作学习,表面上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实际多数问题浅尝辄止;讨论过程中,优秀者代替了小组其他同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陪听、陪说、陪造气氛。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区别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思索二:表扬越多越好?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赏识学生,但有的教师把它理解成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廉价夸奖,无论学生的表现是否值得表扬。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中英语课,整节课此起彼伏的掌声、“某某、某某你真行”的欢呼声、多媒体扬声器中传出的“你真棒”的赞扬声……不绝于耳,使人直起鸡皮疙瘩。

  “满堂夸”实际上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它不仅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诱导学生养成随意应付的品质,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宽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否定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要有度。一个孩子如果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将来走上社会后,怎能有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思索三:“满堂问”等于“师生互动”?

  “学则须疑”,“问”本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凡事物极必反,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从导课到结课充斥着各种问题,一问到底。据调查,此种现象绝非个别,至少在如今的公开课、比赛课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中地理课,教师(包括屏幕)共提问70余次,且几乎都是一问一答形式,问题大多浅显琐碎,还有的只是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学生只需照读一两句教材,或简单地用“是”与“不是”来回答。

  究其原因,最近若干年来,为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弊端,提倡“师生互动”,有不少教学管理者把学生在课堂中“动”的时间,作为衡量教学改革程度的尺度,而教师问、学生答倒不失为一种“师生互动”的方式。显然,“满堂问”者的本意是想通过多问来达到激思、激疑、激趣、激创的目的,但由于教师提问过多,方法单一,学生易形成定势思维,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思维习惯被定格在浅层次上。

  上述种种现象说明,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教师对现代教学法还存在着各种错误的认识:一味讲究创新,忽视继承和创新的规律;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简单的师生问答、漫无目的无休止的自由讨论,把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的是思维的活跃,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钻研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活跃。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然后再集思广益、合作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知识还没理解就要求学生讨论,这不是真正的合作,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结束语

  对于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之争,笔者认为,不应该简单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也不应该此对彼错、相互抵触,而应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用什么教学方式,应由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客观效果等因素决定,不能笼统、简单地以贴标签的方式来评判教学效果,更不能以量化标准取代难以量化的教学手段。

  以“满堂灌”和“满堂转”为例,虽然它们都有明显的偏颇之处,但又各具所长,各有可取之处。教学的目的不外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满堂转”的现代教学法直接在“运用”两个字下功夫,不愧为明智的做法。但是,如果因为强调“运用”而偏废基础训练,结果很可能欲速则不达,在国外的教学实践中,不乏这方面的证明。而且,如果仅仅是为了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不论对象、内容和课型一概“满堂转”,不顾实际效果地“满堂问”、“满堂夸”,恐怕也是与课改的初衷相违背的。

  世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传统的教育可以批判、可以改造、可以借鉴,但不可以抛弃;矫枉无须过正,教育不该从一个极端再走向另一个极端。新课程应该是宽容的,倡导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不应该排斥“另类”的存在,如果没有百花齐放,没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共同生存,新课程的理念恐怕也难以实现。我们的心胸和视野应该开阔一些,不要束缚自己的头脑和手脚,在确定一种新的观念或方法时,也给传统的观念和方法留出一方天地。

上一篇: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