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有效教学从树立问题意识开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6阅读:
字号:|

  有效教学从树立问题意识开始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把这当作一种基本理念作为一种精神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这就预示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将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变革。“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基本意义应该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人,自主的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即以自己的原有知识 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提炼,从而构建起新知识的过程.其突出特点就是学生对学习内容采取研究的态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思考探究、找到结论和规律.

  与自主探究式学习相对的也是我们在此之前常用的是接受式学习(机械式学习、他主式学习),而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经由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自我发现,主动构建的.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常常是以问题的形势来呈现的.所以,和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把“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一起放到了和传统的”文本研习”方法同等的地位.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三种主要的呈现方式。而教师自己问题意识的树立就显得很尤为重要.他需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上课前他得了解学生,把学生可能的观念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思维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层的地方作充分的预见,他将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疏导者和促进者.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问题意识的树立怎样具体指导我们的教学过程呢?

  首先应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自己产生问题,也可将与实现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排列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的系列给学生提供一个连续思考的框架,使学生处于一种不断思考的状态.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题目开始.如《一个人的遭遇》,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这个人遭遇了什么?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只是一个人的遭遇吗?这也是直击这篇小说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的三个问题.

  问题设计还可以从文体入手.如在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主题单元“走进语言现场”的“问答之间”教学板块的一篇文章《作为偶像》,设计问题”这篇文章文字直白浅显,几乎没有理解上的疑难问题.但作为一篇人物访谈,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的目标----掌握问答的技巧.然后分别就记者的提问,和杨利伟的回答,看是否符合访谈的规范,又有哪些可学之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问题设计还可以从细节入手.还说<<《一个人的遭遇》>>吧,可以就细节”泪”设计以下问题: 1.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2.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3.“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是一个怯懦的人吗?怎样理解他的泪水? 4.小说的结尾说,“要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这几个问题对人物心理和形象的把握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一个好的问题能振起全篇的理解,也是整节课的核心所在.容易让学生有明确的收获感.这就要求用于探讨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探讨价值,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从而真正地提高语文素养,而不能为探讨而探讨地走过场.要谨防问题漫天飞,而沉下心去思考的问题一个也没有的现象.如学习李白的《月下独酌》,”李白心中感受的是’独’还是’不独’”就是个很好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着眼全篇,同时也能对本诗的艺术手法有所理解.而”他是不是一个人喝酒?”等问题没有更多思考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难度应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融会贯通新学知识,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为基准.让他们”跳跳能摘到桃吃”的说法并不过时.有些语文课堂显的沉闷,也许部分原因与问题的偏难偏玄有关,这些问题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脱节,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脱节,使之无法回答.

  另外,相比问题的答案而言,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应引起教师的关注.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打下终身的基础.尤其要注意解决问题应从文本出发,话说有据不臆测,关注具体表现不乱扣帽子不盲目拔高立意等现象.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赶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由此看来,问题探讨的过程完全符合这些特征,可以说这是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因而能否大力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了是衡量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困扰语文学习费时低效之弊。

  参考书目:

  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②《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

上一篇: 有效教学从教学设计开始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