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政治 -> 初三下学期 -> 第四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7 22:47:21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包括两个框题和一节活动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包括两个知识层次: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生活在法治国家里。第一个层次里,教材重点强调了两个知识要点,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第二层次主要以依法治国为主线,简要介绍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材侧重于从国家机关必须依法办事的角度,使同学们懂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使国家机关真正成为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机关。第二框"和睦团结的祖国大家庭"主要阐释了三个方面的知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然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告诉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就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并具体指明了维护民族团结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重点难点分析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本课所要明确的最重要的基本观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的民主集中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于并高于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连,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关于“和睦团结的祖国大家庭”的教法建议:
  教师可以用民族服饰图片、民歌、音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汉族语言文字的对比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或者采取学生动手的方式,查阅资料,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什么要把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及如何才能维护民族团结。

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的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解本框内容时,可以从具体事例入手,让学生分析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事例可以是教材上的三峡议案如何通过的事例,也可以选取当地一些由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的典型事例。讲解依法治国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一些图片,了解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国家机关、个人两方面分析怎样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如果学生有能力,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进一步认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