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地理 -> 初二下学期 ->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地理

第六节 香港和澳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澳门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

  澳门及邻近地区,在公元前三世纪,从中国第一次得到统一的秦代开始,已正式绘入中国的版图,成了南海郡番禺所属的一部分。此后,从晋代起,属东官郡;在隋代,属南海县;在唐代,属东莞县;到北宋时期,进一步受到中原人士的关注;到南宋时期,华北居民纷纷南迁,促使经济进一步发展。1152年南宋政府拆东莞县境,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的滨海地带,建立香山县,澳门遂划入香山县辖,初属香山县延福里恭字围,后属长安乡恭常都,明代的嘉靖《香山县志》有记载。南宋末年,这一带地区,成了南宋海上作最后抗争的阵地之一,由澳门、路环、横琴等构成的十字门古海道,曾成为南宋军民与元兵对垒的古战场。1278年初,年仅十岁的宋端宗在一场罕见的飓风中受袭,几乎溺死于这片古战场。宋兵为保护垂死挣扎的王朝,曾在澳门半岛的“娘妈角”等地驻营扎寨,写下汉族的一段国殇史。

  一千几百年内,澳门地区虽然有人迹所及,但毕竟还只是舟船随季候风寄泊之地。人们推测澳门半岛之有华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倾覆之际。当几十万南宋军民乘船长驱到达澳门一带,有的可能踏上这片半岛汲取淡水、寻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将这片荒僻地开成藏身之所。如今澳门半岛上名为“永福古社”的沙梨头土地庙,便相传始建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门半岛上的望厦、濠镜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点了。据清代嘉庆年间由望厦村的举人赵允菁的《重修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碑记》所记:“家自闽宦,现官粤之香山,遂世居澳地”,其先祖赵彦方的后裔,在明初定居于澳门。赵彦方原籍浙江省金华浦江县,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出任香山县令,几年后“卒于官”,其后人陆续迁居望厦村,部分子孙“世居澳地”,成为土著居民,形成当年颇负盛名的望厦村,居民原籍多属福建省莆田地区。与此同时,在澳门半岛南部的南湾一带,今日的烧灰炉等地,渔民定居日多,成为澳门的最早居民之一,搭建的茅庐草舍,逐渐形成疏落的渔村。在明成化年间,由居澳的福建莆田、泉州以及广东潮汕等地的居民集资兴建妈阁庙。

  始建时的妈阁庙,位于娘妈阁,初名海觉寺。妈阁庙历史逾五百年,葡人商船最早来澳的,是在妈阁庙涉头登岸,询问居民地名。据说“马交”(MACAO)之名乃由此而来,实为闽语娘妈的一音之转而至。未有葡人来澳,便已有妈阁庙,便已有华人居澳。

  明朝时葡萄牙侵占澳门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比过去有很大的变化。明初以来,倭寇在沿海各地的侵扰,达两个世纪。明清之际,沙俄开始强占中国疆土,以致后来在雅克萨挑起了两国间的战争。这在中外关系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一四九八年,达·迦马发现东方新航路之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先到中国来,其后有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再后有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他们以商业、炮舰和传教为手段,对中国进行野蛮的掠夺,使中国在对外问题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葡萄牙人于一五一一年征服满剌加,于一五一三年就开始有商船到中国来。一五一六年,一五一七年,先后派商船到广东出售胡椒等货物,并非法占据广东东莞县属的屯门岛。此后,又派马斯客伦哈斯率领舰队到福建漳州非法踏勘海岸地形。一五二一年,明因葡萄牙人拒绝退出屯门,以武力驱逐他们出境。一五二三年,一五四七年,一五四九年,葡萄牙人先后侵扰广东新会的西草湾、福建的漳州和诏安,都被明军击退。但自一五三五年起,澳门一直有葡萄牙人居住。一五五三年,他们通过对地方官的行贿,以租借的名义占据澳门的部分土地。一五五七年,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俨然把澳门看作他们的殖民地。这是四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境内长期非法占据的第一块土地。不过中国在澳门仍设有官署,拥有主权。

  关于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英法列强接连侵夺中国权益,进一步刺激了葡萄牙这样的西方小国对中国的侵略野心。葡萄牙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就占据了澳门,到鸦片战争以后,眼见清政府的国防力量衰弱,便想正式吞并这块中国领土。1880至1883年中俄、中法关系紧张时,葡萄牙当局几次想乘机逼使清政府正式承认澳门归葡所有,但都未能得逞。中法战争后,葡萄牙这一侵略意图愈趋明显。

  1885年7月18日,在伦敦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第九款中曾规定:中英双方就尽速“派员查禁香港至中国偷漏之事”。1886年,清政府派江海关道员邵友濂和总税务司赫德同香港英国当局会商港粤间贸易征收税金、防止走私的办法。但是,香港英国当局表示,这类办法必须以澳门同样接受为前提,“澳门若不肯照办,则香港亦不肯应允”。这一先决条件,无异于逼使清政府与葡萄牙去进行交涉,这就给后者直接进行讹诈提供了可乘之机。

  原来,英国强占香港后,清政府对于由香港出入大陆的船只和货物,都照中国海关税则,按洋货收取进出口税;而澳门是葡萄牙人租赁中国的地方,故而来往澳门的货物,按照国内贸易的规定计征税款。这样,香港的税率大大高于澳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英国对此极不甘心,总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这次得知赫德赴香港交涉鸦片贸易协定,就把实现这一图谋寄托于赫德。赫德乘往香港之便,亲赴澳门极力诱劝葡萄牙向清政府提出永远驻扎、管理澳门并割让拱北及马溜洲等岛屿的要求。

  1886年6月,赫德和澳门葡萄牙总督罗纱密拟一个约稿,送交清政府参考。清政府授权赫德派中国海关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去里斯本进行谈判,但却明确表示,中国决不割让澳门及拱北,只允许葡萄牙人在租赁并按年缴税租银的条件下治理澳门。1887年3月26日(光绪十三年4月19日),赫德的代表金登干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也称《里斯本议定书》。据此,葡萄牙同意按照香港的办法在澳门协同中国缉查走私,而金登干则代表清政府承认“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

  金登干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时,曾应允其来华缔约。同年12月1日,由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葡萄牙全权代表罗纱在北京正式签订《和好通商条约》,并于当日交换批准。条约共五十四款,主要内容为:一、中国仍允葡萄牙永驻和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二、葡萄牙得派公使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三、葡萄牙取得领事裁判权;四、葡人可以享受中国已给或将给其他国家的通商特权,在通商口岸有居住,租买土地,建造房屋,设立栈房、教堂、医院等权。葡萄牙通过这个商约,肯定了它在澳门的地位,同时在中国取得了与其他西方国家同样的特权地位。这样,清统治者为了征收鸦片税的问题,竟在条约中出卖了澳门。而实际上,澳门对大陆上的鸦片及其他走私并未因此得以消弭,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反而更加黑暗了。然而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1928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已正式宣布:1887年12月1日签订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作废。所以,葡萄牙盘踞澳门早已失去条约的根据。因而,中国在适当的时候收回澳门的全部主权,是顺理成章的事。


 


扩展资料

澳门的博彩业

  博彩,实即是赌博。赌博在澳门被高雅地称为“博彩业”。20世纪90年代初,澳门博彩业税收已高达60亿澳元,成为澳门政府最大的财政来源。澳门博彩业已有近200年历史。1847年,澳门已有赌博合法化的法令;1937年,开始实行赌博专营制度;1961年,澳门政府颁布法令,完全使博彩业公开化、合法化。但法律规定,澳府所有公务员除农历正月初一到赌场参加仪式外,其余时间一律不准进赌场。澳门人口仅40多万,但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括赌客)六七百万,可见澳门博彩旅游业的吸引力之大。

  澳门博彩业以葡京大酒店内的赌场为最,号称东南亚第一大赌场,常有人把葡京大赌场比喻为“东方蒙地卡罗--澳门的心脏”。1966年落成的葡京大酒店,是一家东南亚有名的综合性大酒店,尤其以赌场最为引人注目。它从开业的第一天起,门从未关过,灯从未熄过。赌场占地两层,每层有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堂,并环以几个大厅,尚有贵宾室供注码大的赌客下注。从建筑物的外貌看,葡京赌场颇似鸟笼,故被人冠以“雀笼”的外号,比喻人们一旦进入赌场成为赌客,便会像鸟儿被困一样难以脱离桎梏。尽管如此,有风水先生指出,葡京虽然仿似“雀笼”,但只是困住鸟儿,而不会把鸟儿弄死;赌场本身也希望客人进帐一点后输赢都好,使自“生门”离去,他日再重来。如今,这里的博彩项目从老虎机到轮盘一应俱全,什么“百家乐”、“21点”、“轮盘”、“番摊”、“牌九”、“大小点”、“迷你百家乐”、“花旗骰”、“骰宝”、“角子机”等,五花八门,任人挑选。葡京大赌场的正门,设计成三个老虎口;另一个入口处,有环成蛇状的霓虹灯,据说,那蛇向内不向外,这似乎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赌场是要吞人的。

  另一间跟葡京一样24小时不停营业的赌场,便是位于市中心区旧港澳码头附近的“海上皇宫”,其外形类似“沙田画舫”,被人戏称为“贼船”,但有赢有输也不能说是“贼”。

  自“海上皇宫”向南,经过几个路口,在市区心脏地带的新中央酒店对面的一条横街内,就是澳门赌场中最古旧的“金碧赌场”了。这里多为本地人光顾,因为外地游客难以找到。怡东酒店二楼的赌场,距港澳码头仅十步之遥,只有一个厅和若干小间,设计为古典欧洲式样。港澳码头对面的回力球场内的博彩场,显然也是为了方便游客,在登船之前尚可到此一博。

  澳门赌场附近,有一种独特的景观-林立的押店(当铺)。葡京附近就有大约15家之多,全澳门约有三四十家。因为押店是借赌场面存在的,便于赌徒输光后的典当,所以总是成片成群而设。那些把身上所带现金全部输光的赌客,在当铺将身上值钱的东西拿去做抵押,换来钱再做翻本的赌资,或做回家的路费,押店则赚取利息。

  澳门各赌场门口都有一块显眼的、不知是出于何目的的忠告:“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赌场内外,却少有闲情逸致,更多的是疯狂豪赌,大悲大喜,暴力从生,债台高筑。一些人可能福星高照,一夜之间变成豪富;多数人则陷入深渊不能自拔,以至倾家荡产,跳楼自杀;更多的人是输光身上带的钱,垂头丧气地走出赌场,满脸的无奈。

  澳门的博彩业是一个多元化的架构,目前主要有幸运博彩、跑狗跑马、彩票三种博彩方式,其中幸运博彩最受青睐,跑狗次之。在博彩业的总收入中,幸运博彩占了九成以上。

  博彩业是澳门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成为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其对推动澳门的繁荣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据统计,澳门税收的五成,来自博彩业。博彩业为澳门政府实施低税、免税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加工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条件,来澳门游客中的80%--90%,是被“博彩”吸引来的,博彩业直接维持了近万人的就业;并承担了改善港澳交通、投资市政建设、捐助各种基金、赞助文化事业等项义务;近些年来,还参与了投资建设水澳大桥、澳门国际机场、新港客运码头,水仔新区开发等多项大型公共工程。当然,博彩业的消极作用不可低估,但也不宜将澳门看成是“以赌立区”。博彩业至今还是澳门现有主要经济成份之一,根据“五十年不变”的原则,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跨度内仍将长期存在下去。


 


扩展资料

澳门概况

  组成

  澳门位于广东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宽阔的珠江口西侧,部分土地与大陆相连。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所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半岛三面环海,南北长4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其西侧与珠海市湾仔相隔的狭窄水道叫做内港;其东侧面对珠江口的叫外港。氹仔岛在半岛之南,相距2.5公里,现有澳氹公路大桥相连。氹仔岛之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氹仔岛之南是路环岛,相距2.2公里,面积约6.6平方公里,比澳门半岛还大。

  澳门半岛北面与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接壤的边界关闸,是澳葡于1870年向北扩张澳门地界进所建立的。在此之前,中国本来在现今的关闸之南建有关闸,系明朝万历十年(1574年)所筑,并置有官司兵戍守,为华葡之分界。澳葡将其拆毁,把边界北移,另建关闸。那座建筑于明代,门楣上刻有“关闸门”三字的石匾,至今仍保存在澳门市政厅之内。

  澳门半岛是澳门的市区,是工商业和人口集中的地方。整个市区又分为5个区。半岛南面的氹仔和路环二岛因孤悬海上,和半岛的交通不便(半岛氹仔大桥到1972年才建成通车),城市发展较为落后,仿佛是澳门的郊区。

  人口

  截至1999年12月31日澳门居住人口为43.8万人 ,比香港的人口少了很多;但和香港一样,其人口的95%以上是中国人,其余为葡人和其他外国人。

  地理环境

  澳门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吹来自北方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寒冷; 夏季吹来自南方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温暖潮湿。不同季风的控制及其交替,便形 成了自然季节的变化。年平均气温是22.3℃,最热是7月,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是1月,月平均气温14.5℃。澳门的雨量相当充沛,平均年降雨量约2030毫米,是华南沿海多 雨地区之一。

  澳门经济

  澳门实行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是高度外向的经济。在香港开埠之前, 澳门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 ,也是欧洲人前往中国及日本经商的必经之地。香港开埠之后,澳门贸易转运地位逐渐下降。目前,澳门已形成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 (以纺织和服装为主)、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

  1971~1981年,澳门经济以年均增长16.7%的速度发展;1982~1990年,澳门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8.7%。在这两个时期,澳门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也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门遇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内 部结构调整等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尽管如此,1996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 总值仍为1.76万美元,在世界银行统计的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1位,处于高收 入国家(地区)行列。回归以后,澳门经济开始复苏,旅游博彩业发展较快,出口加工业稳中有升,建筑地产业和金融业均有所改善。

  澳门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如澳门利用与欧共体在贸易、文化和历史渊 源上形成的特殊关系,与欧共体在1992年合作建立了“欧洲咨询中心”。同时,澳门以“东方蒙特卡罗”闻名遐迩,吸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亚太地区旅游者前往观光,每年旅澳总人数约800万。

  澳门以回归祖国为契机,在保持和发展与欧洲及葡语国家关系的同时,重点发展与中国内 地及香港间的区域协作关系,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扩展资料

澳门揽胜

  大三巴牌坊

  在澳门半岛中央大炮台山(海拔64.5米)西侧。是圣保禄教堂前壁。圣保禄教堂,我国古籍称三巴寺(三巴为葡萄牙文S.Paulo的音译),明万历八年(1580年)为葡萄牙人所建。1835年遭大火焚毁,仅存前壁。当地人以其大、又因其形似中国式的牌坊,故称大三巴牌坊。此壁为优质花岗石四层叠柱式建筑,用30多条古希腊式圆石柱组成。底层为前门,石柱及壁龛有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及花卉、动物浮雕、青铜镶嵌。前壁广场连接68级宽大的石阶,沿山坡而下。造型挺秀典雅,富西方宗教艺术色彩。此孤立的一壁因结构稳固虽经150多年风雨,至今仍屹立于岗顶上。是澳门著名古迹。

  妈祖阁

  在澳门半岛西南端妈阁街。又称妈阁庙、天后庙,当地人简称妈阁。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132年)。有弘仁殿、大殿及石殿、观音阁等主要建筑。前三殿均祀妈祖神像。石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崇祯二年(1629年)大修成为今日规模。传说万历年间有福建商船在澳门附近海面遇风暴,在危急中见一女神站立在山崖上,风浪遂平息,海难得免。事后人们在女神所站的山崖建石殿,并在殿前的一块巨石上刻舟,其桅尾镌“利涉大川”四字以志纪念。妈阁阁依山临海,古木婆娑,为澳门三大中国古刹中历史最悠久。当地人信奉妈祖,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及每年除夕午夜赶赴妈祖阁祈福之俗,至今历盛不衰。

  黑沙海水浴场

  在澳门离岛路环东南的黑沙湾,北距澳门半岛约5.6公里。海湾开阔,状似弓形。沙滩面坡度平缓、辽阔。砂粒细滑,以颜色黝黑闪烁发光而得名。岸边密林苍翠,水质清澈,碧海蓝天与青山掩影,自然景观优美。附近建有黑沙游乐中心,是澳门著名海水浴场。在黑沙湾海滩附近曾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片、石斧、石锤、砺石及2000年前的夹沙陶片和清代铜钱等古物。

  澳氹大桥

  在澳门半岛与离岛氹仔间,为跨海钢筋混凝土大桥。北起澳门南环葡京广场,南至氹仔。1970年6月兴建,1974年10月5日通车。桥长2569米,连两端引桥全长3449米。121个桥孔,桥面宽9.2米,行车道宽7.2米。桥身造型简朴秀丽,屹立于浩瀚的大海中,气势雄伟。一桥凌空飞架南北两岸,将澳、氹、路环三地联接为一体。夜色降临之时,在茫茫的海空中,桥上灯光点点璀璨夺目,酷似一串镶嵌在千里长桥上的海上明珠。成为澳门一大景观。


 


扩展资料

香港地名的由来

  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据说,“香港”当时只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村落。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里有一条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湾。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为香港的别称。

  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出去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同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的人们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皇帝便下令杀了村长,村民们四散逃走,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在香港逐渐消失了,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三、香港的得名同一个名叫香姑的女人有关。据说香姑是一个海盗头目的妻子,丈夫死后,她继续在这座小岛上拉起人马占岛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这种说法,看来有些离奇。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最后,到了本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认为“香港”是因转运香料而得名,不过,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运香业,除了给香港留下一个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经没有其他什么痕迹了。


 


扩展资料

香港地区概况

  组成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235个岛屿)四部分,共计1097平方公里(1998年底)。

  地理位置

  香港大致介于深圳河以南,北纬22°09' 以北,东经113°52' 至114°30'之间,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出海口东侧。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濒南海,北与深圳经济特区相连,距广州市中心大约140公里。

  人口

  697万人(1999年底),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其中华裔占95%,持外国护照人数485800,主要为菲律宾、印尼、美国、加拿大、泰国、英国等国人。

  气候

  春季:18℃-27℃ ,湿度70%;夏季:26℃-33℃,湿度80%;秋季:18℃-28℃,湿度72%;冬季:14℃-20℃,湿度72%。

  法律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实施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及附件三载列或附加的全国性法律、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采用为香港特区法律的1997年7月1日前原有的法律以及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主要行业

  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制造业。具体分为: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工作人口31%);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工作人口1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工作人口23%);运输、仓储及通讯业(占工作人口12%)。

  GDP

  1999年本地生产总值为1660亿美元,人均GDP26,4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999年香港经济经历了由衰退走向复苏的过程,经济正稳健复苏,全年GDP增长2.9%。

  其他数据

  香港是自由港,除烟酒等少数商品外无关税;

  香港外贸总额1999年为3543亿美元,是世界第八大贸易实体;

  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999年为1621.1万箱,居世界第一位;

  香港有157家外资银行机构,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1999年);

  香港股票市场资本市值达6061亿美元,是世界第十大资本市场(1999年);

  香港的外汇储备资产值共达963亿美元(1999年底),在世界位列第四;

  目前,香港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仅次于意大利,若连同转口贸易,香港的成衣总出口位列世界第一;

  港资占中国内地投资额约50%,香港是内地吸收外资的最大来源地。


 


扩展资料

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澳门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

  澳门及邻近地区,在公元前三世纪,从中国第一次得到统一的秦代开始,已正式绘入中国的版图,成了南海郡番禺所属的一部分。此后,从晋代起,属东官郡;在隋代,属南海县;在唐代,属东莞县;到北宋时期,进一步受到中原人士的关注;到南宋时期,华北居民纷纷南迁,促使经济进一步发展。1152年南宋政府拆东莞县境,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的滨海地带,建立香山县,澳门遂划入香山县辖,初属香山县延福里恭字围,后属长安乡恭常都,明代的嘉靖《香山县志》有记载。南宋末年,这一带地区,成了南宋海上作最后抗争的阵地之一,由澳门、路环、横琴等构成的十字门古海道,曾成为南宋军民与元兵对垒的古战场。1278年初,年仅十岁的宋端宗在一场罕见的飓风中受袭,几乎溺死于这片古战场。宋兵为保护垂死挣扎的王朝,曾在澳门半岛的“娘妈角”等地驻营扎寨,写下汉族的一段国殇史。

  一千几百年内,澳门地区虽然有人迹所及,但毕竟还只是舟船随季候风寄泊之地。人们推测澳门半岛之有华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倾覆之际。当几十万南宋军民乘船长驱到达澳门一带,有的可能踏上这片半岛汲取淡水、寻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将这片荒僻地开成藏身之所。如今澳门半岛上名为“永福古社”的沙梨头土地庙,便相传始建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门半岛上的望厦、濠镜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点了。据清代嘉庆年间由望厦村的举人赵允菁的《重修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碑记》所记:“家自闽宦,现官粤之香山,遂世居澳地”,其先祖赵彦方的后裔,在明初定居于澳门。赵彦方原籍浙江省金华浦江县,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出任香山县令,几年后“卒于官”,其后人陆续迁居望厦村,部分子孙“世居澳地”,成为土著居民,形成当年颇负盛名的望厦村,居民原籍多属福建省莆田地区。与此同时,在澳门半岛南部的南湾一带,今日的烧灰炉等地,渔民定居日多,成为澳门的最早居民之一,搭建的茅庐草舍,逐渐形成疏落的渔村。在明成化年间,由居澳的福建莆田、泉州以及广东潮汕等地的居民集资兴建妈阁庙。

  始建时的妈阁庙,位于娘妈阁,初名海觉寺。妈阁庙历史逾五百年,葡人商船最早来澳的,是在妈阁庙涉头登岸,询问居民地名。据说“马交”(MACAO)之名乃由此而来,实为闽语娘妈的一音之转而至。未有葡人来澳,便已有妈阁庙,便已有华人居澳。

  明朝时葡萄牙侵占澳门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比过去有很大的变化。明初以来,倭寇在沿海各地的侵扰,达两个世纪。明清之际,沙俄开始强占中国疆土,以致后来在雅克萨挑起了两国间的战争。这在中外关系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一四九八年,达·迦马发现东方新航路之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先到中国来,其后有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再后有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他们以商业、炮舰和传教为手段,对中国进行野蛮的掠夺,使中国在对外问题上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葡萄牙人于一五一一年征服满剌加,于一五一三年就开始有商船到中国来。一五一六年,一五一七年,先后派商船到广东出售胡椒等货物,并非法占据广东东莞县属的屯门岛。此后,又派马斯客伦哈斯率领舰队到福建漳州非法踏勘海岸地形。一五二一年,明因葡萄牙人拒绝退出屯门,以武力驱逐他们出境。一五二三年,一五四七年,一五四九年,葡萄牙人先后侵扰广东新会的西草湾、福建的漳州和诏安,都被明军击退。但自一五三五年起,澳门一直有葡萄牙人居住。一五五三年,他们通过对地方官的行贿,以租借的名义占据澳门的部分土地。一五五七年,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俨然把澳门看作他们的殖民地。这是四方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境内长期非法占据的第一块土地。不过中国在澳门仍设有官署,拥有主权。

  关于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英法列强接连侵夺中国权益,进一步刺激了葡萄牙这样的西方小国对中国的侵略野心。葡萄牙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就占据了澳门,到鸦片战争以后,眼见清政府的国防力量衰弱,便想正式吞并这块中国领土。1880至1883年中俄、中法关系紧张时,葡萄牙当局几次想乘机逼使清政府正式承认澳门归葡所有,但都未能得逞。中法战争后,葡萄牙这一侵略意图愈趋明显。

  1885年7月18日,在伦敦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第九款中曾规定:中英双方就尽速“派员查禁香港至中国偷漏之事”。1886年,清政府派江海关道员邵友濂和总税务司赫德同香港英国当局会商港粤间贸易征收税金、防止走私的办法。但是,香港英国当局表示,这类办法必须以澳门同样接受为前提,“澳门若不肯照办,则香港亦不肯应允”。这一先决条件,无异于逼使清政府与葡萄牙去进行交涉,这就给后者直接进行讹诈提供了可乘之机。

  原来,英国强占香港后,清政府对于由香港出入大陆的船只和货物,都照中国海关税则,按洋货收取进出口税;而澳门是葡萄牙人租赁中国的地方,故而来往澳门的货物,按照国内贸易的规定计征税款。这样,香港的税率大大高于澳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英国对此极不甘心,总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这次得知赫德赴香港交涉鸦片贸易协定,就把实现这一图谋寄托于赫德。赫德乘往香港之便,亲赴澳门极力诱劝葡萄牙向清政府提出永远驻扎、管理澳门并割让拱北及马溜洲等岛屿的要求。

  1886年6月,赫德和澳门葡萄牙总督罗纱密拟一个约稿,送交清政府参考。清政府授权赫德派中国海关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去里斯本进行谈判,但却明确表示,中国决不割让澳门及拱北,只允许葡萄牙人在租赁并按年缴税租银的条件下治理澳门。1887年3月26日(光绪十三年4月19日),赫德的代表金登干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也称《里斯本议定书》。据此,葡萄牙同意按照香港的办法在澳门协同中国缉查走私,而金登干则代表清政府承认“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

  金登干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时,曾应允其来华缔约。同年12月1日,由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葡萄牙全权代表罗纱在北京正式签订《和好通商条约》,并于当日交换批准。条约共五十四款,主要内容为:一、中国仍允葡萄牙永驻和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二、葡萄牙得派公使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三、葡萄牙取得领事裁判权;四、葡人可以享受中国已给或将给其他国家的通商特权,在通商口岸有居住,租买土地,建造房屋,设立栈房、教堂、医院等权。葡萄牙通过这个商约,肯定了它在澳门的地位,同时在中国取得了与其他西方国家同样的特权地位。这样,清统治者为了征收鸦片税的问题,竟在条约中出卖了澳门。而实际上,澳门对大陆上的鸦片及其他走私并未因此得以消弭,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反而更加黑暗了。然而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1928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已正式宣布:1887年12月1日签订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作废。所以,葡萄牙盘踞澳门早已失去条约的根据。因而,中国在适当的时候收回澳门的全部主权,是顺理成章的事。


 


扩展资料

澳门的博彩业

  博彩,实即是赌博。赌博在澳门被高雅地称为“博彩业”。20世纪90年代初,澳门博彩业税收已高达60亿澳元,成为澳门政府最大的财政来源。澳门博彩业已有近200年历史。1847年,澳门已有赌博合法化的法令;1937年,开始实行赌博专营制度;1961年,澳门政府颁布法令,完全使博彩业公开化、合法化。但法律规定,澳府所有公务员除农历正月初一到赌场参加仪式外,其余时间一律不准进赌场。澳门人口仅40多万,但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括赌客)六七百万,可见澳门博彩旅游业的吸引力之大。

  澳门博彩业以葡京大酒店内的赌场为最,号称东南亚第一大赌场,常有人把葡京大赌场比喻为“东方蒙地卡罗--澳门的心脏”。1966年落成的葡京大酒店,是一家东南亚有名的综合性大酒店,尤其以赌场最为引人注目。它从开业的第一天起,门从未关过,灯从未熄过。赌场占地两层,每层有一个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堂,并环以几个大厅,尚有贵宾室供注码大的赌客下注。从建筑物的外貌看,葡京赌场颇似鸟笼,故被人冠以“雀笼”的外号,比喻人们一旦进入赌场成为赌客,便会像鸟儿被困一样难以脱离桎梏。尽管如此,有风水先生指出,葡京虽然仿似“雀笼”,但只是困住鸟儿,而不会把鸟儿弄死;赌场本身也希望客人进帐一点后输赢都好,使自“生门”离去,他日再重来。如今,这里的博彩项目从老虎机到轮盘一应俱全,什么“百家乐”、“21点”、“轮盘”、“番摊”、“牌九”、“大小点”、“迷你百家乐”、“花旗骰”、“骰宝”、“角子机”等,五花八门,任人挑选。葡京大赌场的正门,设计成三个老虎口;另一个入口处,有环成蛇状的霓虹灯,据说,那蛇向内不向外,这似乎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赌场是要吞人的。

  另一间跟葡京一样24小时不停营业的赌场,便是位于市中心区旧港澳码头附近的“海上皇宫”,其外形类似“沙田画舫”,被人戏称为“贼船”,但有赢有输也不能说是“贼”。

  自“海上皇宫”向南,经过几个路口,在市区心脏地带的新中央酒店对面的一条横街内,就是澳门赌场中最古旧的“金碧赌场”了。这里多为本地人光顾,因为外地游客难以找到。怡东酒店二楼的赌场,距港澳码头仅十步之遥,只有一个厅和若干小间,设计为古典欧洲式样。港澳码头对面的回力球场内的博彩场,显然也是为了方便游客,在登船之前尚可到此一博。

  澳门赌场附近,有一种独特的景观-林立的押店(当铺)。葡京附近就有大约15家之多,全澳门约有三四十家。因为押店是借赌场面存在的,便于赌徒输光后的典当,所以总是成片成群而设。那些把身上所带现金全部输光的赌客,在当铺将身上值钱的东西拿去做抵押,换来钱再做翻本的赌资,或做回家的路费,押店则赚取利息。

  澳门各赌场门口都有一块显眼的、不知是出于何目的的忠告:“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赌场内外,却少有闲情逸致,更多的是疯狂豪赌,大悲大喜,暴力从生,债台高筑。一些人可能福星高照,一夜之间变成豪富;多数人则陷入深渊不能自拔,以至倾家荡产,跳楼自杀;更多的人是输光身上带的钱,垂头丧气地走出赌场,满脸的无奈。

  澳门的博彩业是一个多元化的架构,目前主要有幸运博彩、跑狗跑马、彩票三种博彩方式,其中幸运博彩最受青睐,跑狗次之。在博彩业的总收入中,幸运博彩占了九成以上。

  博彩业是澳门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成为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其对推动澳门的繁荣发展起了相当的作用,据统计,澳门税收的五成,来自博彩业。博彩业为澳门政府实施低税、免税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加工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条件,来澳门游客中的80%--90%,是被“博彩”吸引来的,博彩业直接维持了近万人的就业;并承担了改善港澳交通、投资市政建设、捐助各种基金、赞助文化事业等项义务;近些年来,还参与了投资建设水澳大桥、澳门国际机场、新港客运码头,水仔新区开发等多项大型公共工程。当然,博彩业的消极作用不可低估,但也不宜将澳门看成是“以赌立区”。博彩业至今还是澳门现有主要经济成份之一,根据“五十年不变”的原则,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跨度内仍将长期存在下去。


 


扩展资料

澳门概况

  组成

  澳门位于广东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宽阔的珠江口西侧,部分土地与大陆相连。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所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半岛三面环海,南北长4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面积约5.4平方公里。其西侧与珠海市湾仔相隔的狭窄水道叫做内港;其东侧面对珠江口的叫外港。氹仔岛在半岛之南,相距2.5公里,现有澳氹公路大桥相连。氹仔岛之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氹仔岛之南是路环岛,相距2.2公里,面积约6.6平方公里,比澳门半岛还大。

  澳门半岛北面与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接壤的边界关闸,是澳葡于1870年向北扩张澳门地界进所建立的。在此之前,中国本来在现今的关闸之南建有关闸,系明朝万历十年(1574年)所筑,并置有官司兵戍守,为华葡之分界。澳葡将其拆毁,把边界北移,另建关闸。那座建筑于明代,门楣上刻有“关闸门”三字的石匾,至今仍保存在澳门市政厅之内。

  澳门半岛是澳门的市区,是工商业和人口集中的地方。整个市区又分为5个区。半岛南面的氹仔和路环二岛因孤悬海上,和半岛的交通不便(半岛氹仔大桥到1972年才建成通车),城市发展较为落后,仿佛是澳门的郊区。

  人口

  截至1999年12月31日澳门居住人口为43.8万人 ,比香港的人口少了很多;但和香港一样,其人口的95%以上是中国人,其余为葡人和其他外国人。

  地理环境

  澳门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吹来自北方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寒冷; 夏季吹来自南方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温暖潮湿。不同季风的控制及其交替,便形 成了自然季节的变化。年平均气温是22.3℃,最热是7月,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是1月,月平均气温14.5℃。澳门的雨量相当充沛,平均年降雨量约2030毫米,是华南沿海多 雨地区之一。

  澳门经济

  澳门实行自由港和自由经济政策,是高度外向的经济。在香港开埠之前, 澳门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 ,也是欧洲人前往中国及日本经商的必经之地。香港开埠之后,澳门贸易转运地位逐渐下降。目前,澳门已形成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 (以纺织和服装为主)、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

  1971~1981年,澳门经济以年均增长16.7%的速度发展;1982~1990年,澳门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8.7%。在这两个时期,澳门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也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门遇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内 部结构调整等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尽管如此,1996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 总值仍为1.76万美元,在世界银行统计的世界15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1位,处于高收 入国家(地区)行列。回归以后,澳门经济开始复苏,旅游博彩业发展较快,出口加工业稳中有升,建筑地产业和金融业均有所改善。

  澳门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如澳门利用与欧共体在贸易、文化和历史渊 源上形成的特殊关系,与欧共体在1992年合作建立了“欧洲咨询中心”。同时,澳门以“东方蒙特卡罗”闻名遐迩,吸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亚太地区旅游者前往观光,每年旅澳总人数约800万。

  澳门以回归祖国为契机,在保持和发展与欧洲及葡语国家关系的同时,重点发展与中国内 地及香港间的区域协作关系,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扩展资料

澳门揽胜

  大三巴牌坊

  在澳门半岛中央大炮台山(海拔64.5米)西侧。是圣保禄教堂前壁。圣保禄教堂,我国古籍称三巴寺(三巴为葡萄牙文S.Paulo的音译),明万历八年(1580年)为葡萄牙人所建。1835年遭大火焚毁,仅存前壁。当地人以其大、又因其形似中国式的牌坊,故称大三巴牌坊。此壁为优质花岗石四层叠柱式建筑,用30多条古希腊式圆石柱组成。底层为前门,石柱及壁龛有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及花卉、动物浮雕、青铜镶嵌。前壁广场连接68级宽大的石阶,沿山坡而下。造型挺秀典雅,富西方宗教艺术色彩。此孤立的一壁因结构稳固虽经150多年风雨,至今仍屹立于岗顶上。是澳门著名古迹。

  妈祖阁

  在澳门半岛西南端妈阁街。又称妈阁庙、天后庙,当地人简称妈阁。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132年)。有弘仁殿、大殿及石殿、观音阁等主要建筑。前三殿均祀妈祖神像。石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崇祯二年(1629年)大修成为今日规模。传说万历年间有福建商船在澳门附近海面遇风暴,在危急中见一女神站立在山崖上,风浪遂平息,海难得免。事后人们在女神所站的山崖建石殿,并在殿前的一块巨石上刻舟,其桅尾镌“利涉大川”四字以志纪念。妈阁阁依山临海,古木婆娑,为澳门三大中国古刹中历史最悠久。当地人信奉妈祖,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及每年除夕午夜赶赴妈祖阁祈福之俗,至今历盛不衰。

  黑沙海水浴场

  在澳门离岛路环东南的黑沙湾,北距澳门半岛约5.6公里。海湾开阔,状似弓形。沙滩面坡度平缓、辽阔。砂粒细滑,以颜色黝黑闪烁发光而得名。岸边密林苍翠,水质清澈,碧海蓝天与青山掩影,自然景观优美。附近建有黑沙游乐中心,是澳门著名海水浴场。在黑沙湾海滩附近曾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片、石斧、石锤、砺石及2000年前的夹沙陶片和清代铜钱等古物。

  澳氹大桥

  在澳门半岛与离岛氹仔间,为跨海钢筋混凝土大桥。北起澳门南环葡京广场,南至氹仔。1970年6月兴建,1974年10月5日通车。桥长2569米,连两端引桥全长3449米。121个桥孔,桥面宽9.2米,行车道宽7.2米。桥身造型简朴秀丽,屹立于浩瀚的大海中,气势雄伟。一桥凌空飞架南北两岸,将澳、氹、路环三地联接为一体。夜色降临之时,在茫茫的海空中,桥上灯光点点璀璨夺目,酷似一串镶嵌在千里长桥上的海上明珠。成为澳门一大景观。


 


扩展资料

香港地名的由来

  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据说,“香港”当时只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村落。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里有一条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湾。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为香港的别称。

  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出去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同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的人们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皇帝便下令杀了村长,村民们四散逃走,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在香港逐渐消失了,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三、香港的得名同一个名叫香姑的女人有关。据说香姑是一个海盗头目的妻子,丈夫死后,她继续在这座小岛上拉起人马占岛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这种说法,看来有些离奇。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最后,到了本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认为“香港”是因转运香料而得名,不过,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运香业,除了给香港留下一个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经没有其他什么痕迹了。


 


扩展资料

香港地区概况

  组成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235个岛屿)四部分,共计1097平方公里(1998年底)。

  地理位置

  香港大致介于深圳河以南,北纬22°09' 以北,东经113°52' 至114°30'之间,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出海口东侧。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濒南海,北与深圳经济特区相连,距广州市中心大约140公里。

  人口

  697万人(1999年底),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其中华裔占95%,持外国护照人数485800,主要为菲律宾、印尼、美国、加拿大、泰国、英国等国人。

  气候

  春季:18℃-27℃ ,湿度70%;夏季:26℃-33℃,湿度80%;秋季:18℃-28℃,湿度72%;冬季:14℃-20℃,湿度72%。

  法律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实施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及附件三载列或附加的全国性法律、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采用为香港特区法律的1997年7月1日前原有的法律以及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主要行业

  四大支柱产业是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制造业。具体分为: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工作人口31%);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工作人口1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工作人口23%);运输、仓储及通讯业(占工作人口12%)。

  GDP

  1999年本地生产总值为1660亿美元,人均GDP26,4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999年香港经济经历了由衰退走向复苏的过程,经济正稳健复苏,全年GDP增长2.9%。

  其他数据

  香港是自由港,除烟酒等少数商品外无关税;

  香港外贸总额1999年为3543亿美元,是世界第八大贸易实体;

  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999年为1621.1万箱,居世界第一位;

  香港有157家外资银行机构,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1999年);

  香港股票市场资本市值达6061亿美元,是世界第十大资本市场(1999年);

  香港的外汇储备资产值共达963亿美元(1999年底),在世界位列第四;

  目前,香港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仅次于意大利,若连同转口贸易,香港的成衣总出口位列世界第一;

  港资占中国内地投资额约50%,香港是内地吸收外资的最大来源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