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地理 -> 初二上学期 -> 第六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土地资源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任何森林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能把所有的森林都视为防护林。因此,只有那些为了达到某种防护意义而划定的森林才叫做“防护林”。比如在大江大河的上游集水区的森林叫“水源涵养林”,在表土疏松土壤易于被水冲走的山区陡坡上的森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在平原农区所营造的农田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这些都是“防护林”。随着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大气和水质的污染,森林的不断减少和由之而来的环境沙漠化和各种灾害性气候等,经常给交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损失。因此,人们逐渐把对森林的注意力从生产木材转向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例如,中国自70年代末在西北、华北、东北营造的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全长约7000km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就属此目的。根据发挥的主要防护作用不同,防护林又分为若干具体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等。

  一、水源涵养林

  河流两岸和上游水源区以及水库周围以涵养水源为目的的森林叫做“水源涵养林”。理想的水源涵养林应该是由比较高大的乔木和比较矮小的灌木相结合,并且由多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林木组成。林冠密集,多层次,枝叶茂盛。这样的林子,在林学上叫做复层异龄混交林。

  森林为什么能够涵养水源呢?在森林覆盖下,每当降雨,会有10%30%的雨水阻滞在林冠枝叶上。其中林木本身吸收一些,雨停后蒸发一些,其余的雨水顺枝干流下,或辗转周折通过林冠层滴落到林地上。在这种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多,长期堆积在地表,构成厚厚的枯枝落叶层,叫做“死地被物”。一部分枯枝落叶经真菌、细菌分解成一层厚厚的碎屑和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非毛细管孔隙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土壤贮存雨水的空间。在许多情况下,林冠下还聚生了厚厚的一层植物,叫做“活地被物”。它和“死地被物”一起统称“地被物”。滴落在林地的雨水,由于受到林冠的阻隔,大大降低了对地表的冲击力,并且很快被地被物所吸收,然后慢慢渗入到土壤和基岩,被“贮存”起来。这就是森林涵养水源的物理机制。水源涵养林就是在需要的地方专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森林。

  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是由树木本身的吸附量、地被物贮存量和土壤、基岩的贮存量三部分组成的。一片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这三部分的条件。通常林冠层次越多、越浓密、地被物和土层越厚、基岩空隙度越大,贮水能力就越大,反之,贮水能力就越小。因为森林贮存的水分缓慢地流动,降水停止后,下游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以溪流、泉水、潜流等形式得到水源补给。根据观测,森林涵养水源保证补给水分的时限,因坡度、基岩、坡面状况而不同,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由此可似看出森林涵养水源的巨大能力。林地坡面平缓、土层深厚、林木郁闭好的针阔叶混交的复层异龄林贮水能力最大;基岩坚硬和空隙度小,土层浅薄,林木郁闭差且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贮水能力最小。不同的林子贮水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十分悬殊。没有森林覆盖的光山秃岭,涵养水源的能力就大不一样。雨水因无林冠阻拦,直接冲击地表。地表又缺少地被物覆盖,雨水直接冲击地面泥沙,来不及渗入土壤,就汇成径流,顺着倾斜的坡面,挟带泥沙,迅速流走。无数径流又汇成大股洪流,激浪翻石,汹涌奔腾,形成山洪暴发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都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现在全世界都提倡在河流两岸和河源区以及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强山坡蓄水、保土的能力,力求在雨季能够大量贮存雨水,暴雨不成灾;在无雨或少雨的季节,又能源源不断地补充下游的径流量。

  二、水土保持林

  森林保持水土功能的机制和涵养水源的机制是一样的,但保护的对象不同。一般说,在石质山地或基岩风化不很严重的坡面,森林贮水的功能主表现为涵养水源;在表土疏松或基岩风化严重的坡面,降水时表土大量被水冲走(这叫做水土流失),森林在贮水的功能上主要表现为保住土壤不被冲走。在水土流失地区,为了调节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营造的防护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它以减免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

  根据科学家对同样条件的土壤的测定,在森林较好的覆盖下,每公顷每年只流失土壤0.05t。没有森林覆盖的地方,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2.2t。也有人推算,流失1cm厚的土层,在森林中需要8000年;在裸地上只需要三年;而在坡耕地上,只需要一场大雨。

  与工程措施相比,营造水土保持林所控制的流失面积要大得多,而且能够长期持续地发挥效益。只要造林成功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方面,目前有许多地方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即以整个小流域为单位,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结合一些小型工程措施,对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效果很好。

  三、防风固沙林

  在风沙严重的地区,为了防止风沙危害,固定流沙,保障农牧业生产以及城镇、工矿企业的安全,而营造的防护林,叫做防风固沙林。人工营造的防风固沙林通常以林带、林网的形式出现。

  林带的防风效率与林带的树种、树木密度、林带宽度、带间宽度、林木高度、林带与风向相交所成的角度、风速等因素有关。理想的设计是:选择枝叶浓密、树干高大的乔木为主要造林树种;林带的树干部分通风量应不少于带前气流的三成,即保持一定程度的疏透状态,以求既使带后风速大幅度降低,又使抬升的气流在带后不致急剧下沉;主林带与主风向垂直。至于带间距离的大小,那是由林带树木有效防护时期内的高度来决定的。在林学上人们总是用树高倍数来表示防护范围。在一般情况下,林带背风面的有效防护宽度为树高的20倍左右。当超过树高25倍以上的距离时,风速就恢复到带前的70%80%,林带逐渐失去防护作用。如果林带设计不合理,有效防护距离可能缩小十三四倍。另外,在防护林带的迎风面,树高35倍宽的距离内风速也明显降低。

  中国在50年代就开始注意营造防风固沙林。如在陕西、甘肃境内东起榆林西至酒泉之间,在华北平原各片由于河流泛滥或改造遗留的沙荒地上,在山西雁北地区著名的金沙滩上,在东北西部各大片沙地上,都营造了大量的防风固沙林。现在中国还有一些地方风沙危害仍很严重,如西北地区还有不少县处在严重的风沙灾害威胁之中。内蒙古、新疆的大沙漠边缘,不少地区常遭风沙袭击。所以,在西北风沙危害的广大地区,如何加快营造防风固沙林,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四、农田防护林

  为了使农田减轻或免受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农田周围或田间营造的防护林带、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从性质上说,它与防风固沙林十分相似,但分布范围主要在中国东南的平原农区。平原农区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即四旁绿化的树木以及小片的经济林、用材林、风景林、薪炭林等,因为距农田较近,不同程度的发挥了保护农田的作用。所以,从广义上说,它们也是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能使农田小气候和土壤条件得到改善,促进农作物增产。农田防护林的基本骨架或结构模式是由林带纵横交错组成的林网和林粮间作。

  中国建立农田防护林的历史已很久远。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宅旁植树已成为群众的习惯,并被政治家列为重要的治国方针。但是,由于受土地分散经营的局限,建国前农田防护林始终没有普遍发展。

  中国从50年代就开始建设农田防护林。尤其最近几年,农田防护林以农桐间作、枣(柿)粮间作、杨粮间作、果粮间作,以及小片的速生丰产林的形式出现在华北平原、汾渭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以至于江淮丘陵水网区等农区。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形成了一个县或几个县联合的防护林体系。这些由林网、林带、小片林相结合组成的防护林体系,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

  五、海岸防护林

  在沿海岸线一带,保护堤岸和农用、村庄、工矿而营造的防护林叫海岸防护林

  海岸防护林的作用分以下几类: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保护农作物免受强风或暴风雨袭击;保护农田免受海雾、卤风的危害;保护村庄、工矿、交通免受狂风或暴风雨危害;保护堤岸免受海浪侵蚀;解决当地群众用材和烧柴,增加经济收入。

  前三种作用与农田防护林相似,但仅前两者与农田防护林作用机制相同。第三种作用是依靠林带阻留海风所挟带的卤素,防止农田盐化和保障农作物不受卤素的侵害。与农田防护林网的结构相比,防卤林带更宽,力求不使挟卤气流进入农作物种植范围。当然,采用的造林树种也要以耐碱抗风和尽可能高大为宜。

  第四种的作用主要是抗强风的袭击,保证安全。

  第五种的作用必须采用耐盐碱和海水侵渍的树种,营造在堤岸以外的滩涂上,以便涨潮时降低海浪的向岸冲击力。

  第六种作用是各种森林所共有的。

  海岸防护林的防护作用早为世人所公认。中国的沿海防护林,对沿海的安全和生产、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辽东半岛的海岸防护林,有效地防止海雾、卤风对农作物危害的事例,在当地深入人心。此外,当地的林带抚育间伐所得,还给历来缺材少柴的辽东半岛农村提供了用材、烧柴及其他林副产品,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中国海岸线长达1.8×104km,北起辽宁,南至广西。过去海岸地带森林植被稀少,多数为荒漠沙滩。自然条件恶劣,水、旱、风沙和潮灾频繁,特别是风沙灾害经常埋没良田和村庄。因此,沿海地区今后应该大力营造海岸防护林。

  六、护路林

  顾名思义,护路林是保护地面交通道路的森林,或者反过来说,一切生长在路旁,起保护作用的林木都是护路林。由于一切林木都有防护作用,包括为取得木材、果品、油料、其他材料或为观赏、隐蔽等为目的的林木,例如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国防林、风景林、专为美观而设的林荫道、薪炭林,等等,如果处在地面交通线两侧或处在有关位置,都起保护道路作用。但是,由于经营目的不同,这些林木不能列在护路林范围内。严格地说,只有在危险地段专门为保护道路而营造的防护林才是护路林。例如,包兰铁路宁夏中卫县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地段,为了防止流沙湮埋道路,在铁路两侧栽植乔、灌木林以固定沙流,保证火车安全通过,这样的林木就是护路林。又如,有的路段处在洪水高峰路线的可能冲击范围内,或路基较高而水蚀威胁严重,或路段处在有滑坍危险的高坡之下,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保护道路的安全而营造的防护林也是护路林。

  营造护路林时,要根据防治对象的特点选择造林树种和规格、技术措施。一般要选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能固持土壤、沙石,生长迅速,抗风倒、风折,冠形端正,寿命较长,耐修剪,抗灰尘的树种。南方可选择的树种比较多,主要有樟树、法国梧桐、枫杨、水杉、池杉、千年桐、臭椿、火炬松、湿地松、广玉兰、桂花、喜树、刺槐、杨树、柳树、紫穗槐、胡枝子、杨梅、乌柏、夹竹桃、木芙蓉、珊瑚树、木麻黄等;北方可选择的树种较少,主要有杨树、柳树、刺槐、紫穗槐等。

返回


扩展资料

南方的荒漠

  一提起荒漠化,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所呈现的荒漠景观。然而,在降水量1200—2000毫米的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森林资源破坏,流水侵蚀作用十分强烈,使一些地区同样出现了荒漠化景观。 

红色的荒山秃岭曾经山清水秀,而今地上河现象竟在这里出现。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公里,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汀江流过县城。离县城22公里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阴、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当我们来到河田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我们在当地访问时,了解到河田的植被曾经两次遭到毁灭性破坏:1912—1916年间,由于当时封建宗派的林权纠纷,发生两次大规模的互相抢伐林木,使苍翠山岭不久就演变成灌草劣地;1934年红军北上,国民党军队进驻河田,大量砍伐林木充做军资,使植被遭到彻底破坏。经过这两次大的浩劫,河田镇原有的苍翠山岭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片红色荒漠。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当地环境虽然也在不断治理,但也仍遭继续破坏。几经反复,水蚀荒漠化越发严重。80年代中期以来,虽治理力度加大,但有限的资金只能使治理局限在一些示范区,广大地区的荒漠化仍很严重。当我们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的山丘,光秃秃的,少得可怜的几棵稀稀拉拉的马尾松似乎在向我们呼吁。我用尺子量测了一棵马尾松,树才高20多厘米,树龄竟有16年,当地人称这种树为小老头树。地表失去植被的荒丘一遇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冲入河道、水库,导致河床抬高、水库淤积,有的地方甚至河比田高。如此的景象真让我们不敢相信:在华北地区比较常见的地上河,居然在年降水量1700毫米的地区出现。 

江西瑞金叶坪:红色荒漠逼近村庄 

  江西瑞金市的叶坪乡曾经是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有“红都”之称。叶坪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我想当年这里一定是四周山林覆盖,便于隐避的好地方。然而,当我们来到离它不远的王屋塘、横岭一带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紫红色页岩组成的强烈水土流失区。陪同我们考察的人员说:“30年代,红军长征北上后,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大面积的烧山。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的乱砍滥伐又使荒山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瑞金缺煤少电,生活能源以砍山地薪柴为主,使山上的柴草越砍越少,而暴露在外的紫色页岩岩性软弱,极易风化。”说着他用脚稍稍用力一踩,破碎的岩屑哗哗直落。可想而知,只要一遇暴雨,必然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我们从有关材料上看到,瑞金县不少乡都分布有这种紫色页岩,全县1/4以上的土地有程度不等的水土流失,其中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4.0%,全县平均每年流失表土342万吨。一位水土保持站的人员痛心地告诉我们,随着大量表土流失,全县每年丧失全氮3220吨,全磷2174吨,全钾21万吨,有机质71680吨,从而使农田土层瘠薄,难以持续利用。强烈的水蚀荒漠化使生态失去平衡,洪涝灾害三年两发,旱灾几乎连年不断。流失的大量表土,又使河道、水库淤积,从而加剧了水旱灾害的发生。瑞金位于长江的二级支流贡水流域,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正是长江的这些众多支流由于强烈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抬高,水库、湖、塘失去调蓄能力,从而也让1998年夏季长江干流的特大洪水雪上加霜。近年来,瑞金的水蚀荒漠化仍有蔓延、扩展之势。站在叶坪村外的高岗上向远处望去,紫红色的秃岭由远而近,有些地方红色荒漠已逼近村庄,实在叫人心急如焚。 

广东南雄大塘镇的花树下:又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 

  位于岭南的广东省南雄县大塘镇有一个地方叫花树下,也许这里曾经有过繁花似锦的辉煌,才留下这么一个美丽的地名。然而,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迎接我们的不是姹紫嫣红的绿树和花草,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地处珠江流域北江支流浈水上游的南雄县,属山地、丘陵地带,岩性、构造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除了脚下这片紫色页岩分布的强烈水土流失区外,一些花岗岩红壤地区的水蚀荒漠化也很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751.2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1.4%;其中中度以上的荒漠化面积有38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流失区平均每年剥蚀土层3.61毫米。正如我们眼前所看见的那样,水蚀荒漠化的强烈发展使这些地区残存的表土早就被暴雨冲刷殆尽,地面母岩裸露,寸草不生,成为名符其实的一片红色丘陵。 

诱发荒漠化的祸根:人口盲目增长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荒漠化是脆弱生态环境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从上面几个典型地区的考察,使我们加深了这一认识:人口的盲目增长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诱发荒漠化的祸根,而突发性的大规模植被破坏往往是水蚀荒漠化的导火线。近几十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长汀县河田镇90年代初的人口比5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以上。人口盲目增长,耕地又日渐减少。这些地区又普遍缺乏煤、石油等能源资源,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燃料只能靠柴草维持。我们考察期间不时碰到上山打柴的农民。虽然当地政府曾明令禁止上山砍柴,但人们为了生存,根本管不了这些。因此,这边禁,那边砍,白天不砍晚上砍,大人不砍小孩砍。树砍完了,就铲草皮挖树根,更加速了水蚀荒漠化的发展。

  不科学的耕作方式也往往为水蚀荒漠化的发展推波助澜。如南雄县各种经济作物绝大部分都是种在丘陵的坡上,且长期沿用顺坡耕作习惯,实际上为水土由上而下的流失创造了条件。南雄县水保局作过精确的测量,在月降水量为416.7毫米的情况下,斜坡梯田横耕,每亩流失表土43.3公斤,但顺坡耕作,每亩冲刷表土173公斤,是前者的4倍。此外,修路、建厂、开矿等基本建设造成的荒漠化虽然面积有限,但往往强度极大。

  当然,上述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易风化、抗蚀能力差的地表组成物质是水蚀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长汀县大面积分布的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强烈,风化壳深厚,土层结构疏松,抗蚀能力极差,节理的发育又极易促进裂隙的形成和发展,使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江西瑞金及广东南雄大面积分布的紫色砂页岩岩性松脆,极易吸热而吸湿性差,白天暴晒增温快,夜间降温迅速,在热胀冷缩作用下,物理风化十分强烈,抗冲性能极差。而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虽然降水丰富,但不少地区降雨季节性分配极不均匀,且暴雨集中、频繁、强度大,是水蚀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 

丰富的水热资源为治理荒漠提供了北方无法比拟的条件 

  我国南方的水蚀荒漠化虽然已很严重,但并非不治之症。在河田镇考察时,我们参观了被列为全省水土保持试点的重点治理区。走进示范区——河田镇南面的五里岗茶果场,如置身于另一个天地:近处是郁郁葱葱的茶园,远处是硕果累累的柑橘树,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在治理前也是一片基岩裸露、沟壑密布,树难长、草不生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的茶果场75%的裸露地得到覆盖,不仅经济效益可观,生态得到平衡,而且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保护,120多种植物在这里扎根,引来70多种动物在这里安家。位于汀江东岸的河田镇修坊村,有一个地方叫赤岭,大小山头20座,过去土地侵蚀严重,地表裸露,一片红色。他们采取多层次立体种植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即丘陵顶部种草戴帽,丘坡挖沟种树,丘麓平缓处种果树,有水源处辟为农田、鱼塘。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这里也已是生机盎然的好地方。

  说到水蚀荒漠化的治理,不应该忘掉江西省兴国县。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一个县就出了将军几十名。然而这里过去又是水土流失重灾区。当地老乡指着对面远山近岭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说:“这里从前可不是这样,那光秃的岭上,没有一棵草,甚至对面山上的一只老鼠走过,这里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纵有千军万马躲藏,也难见踪影。”

  我国南方水蚀荒漠化的严重及其治理的成果使我们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南方地区虽然出现了严重的水蚀荒漠化,但丰富的水热资源又给荒漠化的治理提供了条件。因此,南方的荒漠化是一个触目惊心却又蕴含着希望的现象。 

返回


扩展资料

我国的主要防护林体系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地区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的陕、甘、宁、青、新、京、津、冀、晋、内蒙、辽、吉、黑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40.5%,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2/3以上,这里是我国沙漠戈壁集中分布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加强这一地区的国土整治,建设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对于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振兴有重要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期工程(1978—1985年)已经完成,这期工程包括13个省(市、区)的396个县(旗)。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由近及远的原则,重点在广大农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同时,在农村生活能源短缺地区和立地条件适宜地区营造薪炭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具体任务是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8年内造林593万公顷(实际完成6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3.8%提高到5.9%。水土流失和沙漠危害有所减轻;柴薪奇缺的地区有所缓解;800万公顷农田得到林网保护。黑、吉西部地区,宁夏黄灌区,河西走廊、新疆和田绿洲都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成数县连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据测算,目前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平均每公顷可保护10.5公顷耕地,对于改善农田小气候、抗御自然灾害,促进牧业生产起到有益的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二期工程(1986—1995年),包括551个县(旗),其任务是在管理、抚育好现有林,巩固第一期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提高造林质量,营造人工林637万公顷,封育林草155万公顷,飞播造林17万公顷。重点搞好京津周围的绿化,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防风固沙林,京包、包兰铁路沿线的防护林和黄河中游沿岸防护林等五大骨干工程及沙棘商品生产基地、听水河流域水保经济林,乌兰布和速生丰产林和滦河、潮白河水源涵养经济林四个重点项目,以及90个省级重点工程。第二期工程完成后,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的雏形可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5.9%增加到7.7%,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将有1/3的面积得到控制,1733万公顷农田可实现林网化,1000万公顷沙漠化土地将得到治理,绝大部分公路、京包、包兰铁路两侧的自然面貌将有很大改观。燃料、肥料、饲料、本料俱缺的矛盾将进一步缓解。

  根据目前建设的速度,预计到2000年,三北防护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9.5%,区域性的防护林体系可基本形成,绝大部分农田和人工草场将得到林网庇护,沙漠化蔓延将基本得到控制,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可得到进一步治理,生产和生活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由于长江流域内人口增加过快,对资源盲目地采掘和掠夺性利用,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50年代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千米,现在仅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就有38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灾害频繁,自1921年以来已发生水灾11次,平均61次。保护和扩大长江中上游的森林资源,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国土安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从1988—2000年为第一期工程,在水土流失重点地区114个县(市)总面积为34万平方千米,造林1580万公顷,其中金沙江流域20个县,黔西乌江流域10个县,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60个县,秦巴山地汉水流域11个县,川鄂山地长江干流18个县,湘赣丘陵两湖水系25个县。工程完成后,规划所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9.9%提高到41.7%,将基本控制长江流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造林总面积为7245万公顷,以实现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的,在中高山河源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在水土流失剧烈的低山丘陵区以水保林和特种经济林为主,在盆地区以两旁植树为主。

  三、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千米,跨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区),其中12个岛屿县沿海县总面积3.7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6%。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岸线为主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以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区别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建立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整个工程分三个类型区:

  1、沙质海岸为主的丘陵区,以治理风沙、海潮和水土流失为目的,包括辽东半岛丘陵、辽西冀东低山丘陵、山东半岛丘陵、闽中南和粤东丘陵台地、粤西桂南丘陵台地和海南岛丘陵台地6个自然区,103县。

  2、淤泥质海岸为主的平原区,以防风护田、抗潮护堤、结合水保措施,治理旱、涝、盐、碱为主要目的,包括辽中、渤海湾、废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5个自然区,62县。

  3、基岩海岸为主的山地丘陵区,以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免水旱灾害,绿化、美化景区和海岛为主要目的,包括浙东南、闽东山地丘陵和舟山群岛两个自然区,30个县。

  按照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规划,造林总任务为5337万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1988—2000年)造林3736万亩,占工程总量的70%,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749万亩,农田林网造林469万亩,各类防护林带造林519万亩。据统计,到1990年底,我国沿海共营造海岸基干林带10639千米,营造防护林2000万亩,沿海地区有林地面积约1亿亩。二期工程(2000—2010年)规划造林1600万亩,为工程总量的30%。到1995年,造林1650万亩,实现100个平原县绿化达标,除盐碱地及个别地段外,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形成。

  任务完成后,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24.9%增加到39.1%,水土流失量减少5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将大大加强。

  四、太行山绿化工程

  国家决定从1986年起用15年时间,对太行山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包括五台山、小五台山、恒山、太岳山和中条山,共包括110个县,计划造林359.8万公顷,把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5.3%提高到43.6%

  五、平原绿化工程

  平原地区人口密集,耕地面积达5060万公顷,占全国的38%,保护这些耕地,对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营造起规模庞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96亿株四旁树木,440万公顷林粮间作,1300万公顷荒滩地造林,3067万公顷耕地实现林网化,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提高到现在的12.8%。到1990年,918个平原县已有363个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137个县接近标准。计划再用10年时间,造林总面积达到324.5万公顷,使全部平原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

返回


扩展资料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局面,认真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3.92%;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v,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71.8%

返回


扩展资料

中国人口与土地的供需矛盾

  我国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0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人均土地仅0.8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3,人口密度125/平方千米,为世界平均数的3倍,比1949年(46.0/平方千米)增加79人,增长172%。人口密度增大意味着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的生存空间缩小。

  我国耕地面积仅为世界耕地面积的10%,人均耕地0.08公顷(1.18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2,仅相当于加拿大的1/17,美国的1/8。随着各项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在缩小,加剧了人地供需矛盾。

  我国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3.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居120位,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8%,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5位,人均蓄积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属于世界上少林国家,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草地面积总量虽占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草地只及世界水平的1/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质量较差,生产力较低,草场资源减少而牧区牲畜头数增加,超载过牧现象严重。

  综上可知,我国既是土地资源大国,又是人均土地资源穷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短缺日益加剧。保护土地资源,协调人口和土地的关系,控制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返回


扩展资料

中国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数量少,森林面积小。1993年森林面积为1.2863亿公顷(世界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世界约0.8公顷),森林覆盖率13.4%(世界为31%),森林蓄积量93.1亿立方米(世界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8立方米(世界约72立方米)。至1993年底,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3000万公顷,占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中国森林面积增加到1.3370亿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到101.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3.92%

  中国森林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边远山区,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地区极少,西北一些省区覆盖率不到1%。主要林区如下:

  东北林区 中国最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26.9%,森林覆盖率约为37.6%。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经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比重逐渐增加,主要是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大兴安岭主要是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长白山主要是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冷杉、椴、水曲柳、榆、槭、桦、杨等。

  西南林区 位于青高藏原的东南部,集中在横断山区、牙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覆盖率28.3%。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是全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主要为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针叶树有冷杉、云杉、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桦、槭、高山栎,海拔较低处有椴、榆、樟等常绿阔叶树,林下植物有杜鹃、箭竹等。

  南方林区 为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经济林。人工林所占比重大。有林面积393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近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5%,主要集中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其中森林覆盖率台湾省为55.1%,福建省为43.2%,分别居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一、第二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柳杉、柏及多种竹类和樟、楠、栲、石栎等常绿阔叶树,还有银杏、水杉、银杉、珙桐、香果树等特有树种。经济林产品多,主要有油茶(面积约300多万公顷)、油桐(约200万公顷)、漆等。

返回


扩展资料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任何森林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能把所有的森林都视为防护林。因此,只有那些为了达到某种防护意义而划定的森林才叫做“防护林”。比如在大江大河的上游集水区的森林叫“水源涵养林”,在表土疏松土壤易于被水冲走的山区陡坡上的森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在平原农区所营造的农田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这些都是“防护林”。随着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大气和水质的污染,森林的不断减少和由之而来的环境沙漠化和各种灾害性气候等,经常给交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损失。因此,人们逐渐把对森林的注意力从生产木材转向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例如,中国自70年代末在西北、华北、东北营造的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全长约7000km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就属此目的。根据发挥的主要防护作用不同,防护林又分为若干具体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等。

  一、水源涵养林

  河流两岸和上游水源区以及水库周围以涵养水源为目的的森林叫做“水源涵养林”。理想的水源涵养林应该是由比较高大的乔木和比较矮小的灌木相结合,并且由多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林木组成。林冠密集,多层次,枝叶茂盛。这样的林子,在林学上叫做复层异龄混交林。

  森林为什么能够涵养水源呢?在森林覆盖下,每当降雨,会有10%30%的雨水阻滞在林冠枝叶上。其中林木本身吸收一些,雨停后蒸发一些,其余的雨水顺枝干流下,或辗转周折通过林冠层滴落到林地上。在这种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多,长期堆积在地表,构成厚厚的枯枝落叶层,叫做“死地被物”。一部分枯枝落叶经真菌、细菌分解成一层厚厚的碎屑和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非毛细管孔隙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土壤贮存雨水的空间。在许多情况下,林冠下还聚生了厚厚的一层植物,叫做“活地被物”。它和“死地被物”一起统称“地被物”。滴落在林地的雨水,由于受到林冠的阻隔,大大降低了对地表的冲击力,并且很快被地被物所吸收,然后慢慢渗入到土壤和基岩,被“贮存”起来。这就是森林涵养水源的物理机制。水源涵养林就是在需要的地方专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森林。

  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是由树木本身的吸附量、地被物贮存量和土壤、基岩的贮存量三部分组成的。一片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这三部分的条件。通常林冠层次越多、越浓密、地被物和土层越厚、基岩空隙度越大,贮水能力就越大,反之,贮水能力就越小。因为森林贮存的水分缓慢地流动,降水停止后,下游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以溪流、泉水、潜流等形式得到水源补给。根据观测,森林涵养水源保证补给水分的时限,因坡度、基岩、坡面状况而不同,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由此可似看出森林涵养水源的巨大能力。林地坡面平缓、土层深厚、林木郁闭好的针阔叶混交的复层异龄林贮水能力最大;基岩坚硬和空隙度小,土层浅薄,林木郁闭差且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贮水能力最小。不同的林子贮水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十分悬殊。没有森林覆盖的光山秃岭,涵养水源的能力就大不一样。雨水因无林冠阻拦,直接冲击地表。地表又缺少地被物覆盖,雨水直接冲击地面泥沙,来不及渗入土壤,就汇成径流,顺着倾斜的坡面,挟带泥沙,迅速流走。无数径流又汇成大股洪流,激浪翻石,汹涌奔腾,形成山洪暴发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都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现在全世界都提倡在河流两岸和河源区以及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强山坡蓄水、保土的能力,力求在雨季能够大量贮存雨水,暴雨不成灾;在无雨或少雨的季节,又能源源不断地补充下游的径流量。

  二、水土保持林

  森林保持水土功能的机制和涵养水源的机制是一样的,但保护的对象不同。一般说,在石质山地或基岩风化不很严重的坡面,森林贮水的功能主表现为涵养水源;在表土疏松或基岩风化严重的坡面,降水时表土大量被水冲走(这叫做水土流失),森林在贮水的功能上主要表现为保住土壤不被冲走。在水土流失地区,为了调节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营造的防护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它以减免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

  根据科学家对同样条件的土壤的测定,在森林较好的覆盖下,每公顷每年只流失土壤0.05t。没有森林覆盖的地方,每公顷每年流失土壤2.2t。也有人推算,流失1cm厚的土层,在森林中需要8000年;在裸地上只需要三年;而在坡耕地上,只需要一场大雨。

  与工程措施相比,营造水土保持林所控制的流失面积要大得多,而且能够长期持续地发挥效益。只要造林成功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方面,目前有许多地方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即以整个小流域为单位,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结合一些小型工程措施,对全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效果很好。

  三、防风固沙林

  在风沙严重的地区,为了防止风沙危害,固定流沙,保障农牧业生产以及城镇、工矿企业的安全,而营造的防护林,叫做防风固沙林。人工营造的防风固沙林通常以林带、林网的形式出现。

  林带的防风效率与林带的树种、树木密度、林带宽度、带间宽度、林木高度、林带与风向相交所成的角度、风速等因素有关。理想的设计是:选择枝叶浓密、树干高大的乔木为主要造林树种;林带的树干部分通风量应不少于带前气流的三成,即保持一定程度的疏透状态,以求既使带后风速大幅度降低,又使抬升的气流在带后不致急剧下沉;主林带与主风向垂直。至于带间距离的大小,那是由林带树木有效防护时期内的高度来决定的。在林学上人们总是用树高倍数来表示防护范围。在一般情况下,林带背风面的有效防护宽度为树高的20倍左右。当超过树高25倍以上的距离时,风速就恢复到带前的70%80%,林带逐渐失去防护作用。如果林带设计不合理,有效防护距离可能缩小十三四倍。另外,在防护林带的迎风面,树高35倍宽的距离内风速也明显降低。

  中国在50年代就开始注意营造防风固沙林。如在陕西、甘肃境内东起榆林西至酒泉之间,在华北平原各片由于河流泛滥或改造遗留的沙荒地上,在山西雁北地区著名的金沙滩上,在东北西部各大片沙地上,都营造了大量的防风固沙林。现在中国还有一些地方风沙危害仍很严重,如西北地区还有不少县处在严重的风沙灾害威胁之中。内蒙古、新疆的大沙漠边缘,不少地区常遭风沙袭击。所以,在西北风沙危害的广大地区,如何加快营造防风固沙林,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四、农田防护林

  为了使农田减轻或免受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农田周围或田间营造的防护林带、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从性质上说,它与防风固沙林十分相似,但分布范围主要在中国东南的平原农区。平原农区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即四旁绿化的树木以及小片的经济林、用材林、风景林、薪炭林等,因为距农田较近,不同程度的发挥了保护农田的作用。所以,从广义上说,它们也是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能使农田小气候和土壤条件得到改善,促进农作物增产。农田防护林的基本骨架或结构模式是由林带纵横交错组成的林网和林粮间作。

  中国建立农田防护林的历史已很久远。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宅旁植树已成为群众的习惯,并被政治家列为重要的治国方针。但是,由于受土地分散经营的局限,建国前农田防护林始终没有普遍发展。

  中国从50年代就开始建设农田防护林。尤其最近几年,农田防护林以农桐间作、枣(柿)粮间作、杨粮间作、果粮间作,以及小片的速生丰产林的形式出现在华北平原、汾渭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以至于江淮丘陵水网区等农区。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形成了一个县或几个县联合的防护林体系。这些由林网、林带、小片林相结合组成的防护林体系,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

  五、海岸防护林

  在沿海岸线一带,保护堤岸和农用、村庄、工矿而营造的防护林叫海岸防护林

  海岸防护林的作用分以下几类: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保护农作物免受强风或暴风雨袭击;保护农田免受海雾、卤风的危害;保护村庄、工矿、交通免受狂风或暴风雨危害;保护堤岸免受海浪侵蚀;解决当地群众用材和烧柴,增加经济收入。

  前三种作用与农田防护林相似,但仅前两者与农田防护林作用机制相同。第三种作用是依靠林带阻留海风所挟带的卤素,防止农田盐化和保障农作物不受卤素的侵害。与农田防护林网的结构相比,防卤林带更宽,力求不使挟卤气流进入农作物种植范围。当然,采用的造林树种也要以耐碱抗风和尽可能高大为宜。

  第四种的作用主要是抗强风的袭击,保证安全。

  第五种的作用必须采用耐盐碱和海水侵渍的树种,营造在堤岸以外的滩涂上,以便涨潮时降低海浪的向岸冲击力。

  第六种作用是各种森林所共有的。

  海岸防护林的防护作用早为世人所公认。中国的沿海防护林,对沿海的安全和生产、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辽东半岛的海岸防护林,有效地防止海雾、卤风对农作物危害的事例,在当地深入人心。此外,当地的林带抚育间伐所得,还给历来缺材少柴的辽东半岛农村提供了用材、烧柴及其他林副产品,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中国海岸线长达1.8×104km,北起辽宁,南至广西。过去海岸地带森林植被稀少,多数为荒漠沙滩。自然条件恶劣,水、旱、风沙和潮灾频繁,特别是风沙灾害经常埋没良田和村庄。因此,沿海地区今后应该大力营造海岸防护林。

  六、护路林

  顾名思义,护路林是保护地面交通道路的森林,或者反过来说,一切生长在路旁,起保护作用的林木都是护路林。由于一切林木都有防护作用,包括为取得木材、果品、油料、其他材料或为观赏、隐蔽等为目的的林木,例如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国防林、风景林、专为美观而设的林荫道、薪炭林,等等,如果处在地面交通线两侧或处在有关位置,都起保护道路作用。但是,由于经营目的不同,这些林木不能列在护路林范围内。严格地说,只有在危险地段专门为保护道路而营造的防护林才是护路林。例如,包兰铁路宁夏中卫县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地段,为了防止流沙湮埋道路,在铁路两侧栽植乔、灌木林以固定沙流,保证火车安全通过,这样的林木就是护路林。又如,有的路段处在洪水高峰路线的可能冲击范围内,或路基较高而水蚀威胁严重,或路段处在有滑坍危险的高坡之下,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保护道路的安全而营造的防护林也是护路林。

  营造护路林时,要根据防治对象的特点选择造林树种和规格、技术措施。一般要选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能固持土壤、沙石,生长迅速,抗风倒、风折,冠形端正,寿命较长,耐修剪,抗灰尘的树种。南方可选择的树种比较多,主要有樟树、法国梧桐、枫杨、水杉、池杉、千年桐、臭椿、火炬松、湿地松、广玉兰、桂花、喜树、刺槐、杨树、柳树、紫穗槐、胡枝子、杨梅、乌柏、夹竹桃、木芙蓉、珊瑚树、木麻黄等;北方可选择的树种较少,主要有杨树、柳树、刺槐、紫穗槐等。

返回


扩展资料

南方的荒漠

  一提起荒漠化,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所呈现的荒漠景观。然而,在降水量1200—2000毫米的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森林资源破坏,流水侵蚀作用十分强烈,使一些地区同样出现了荒漠化景观。 

红色的荒山秃岭曾经山清水秀,而今地上河现象竟在这里出现。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公里,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汀江流过县城。离县城22公里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阴、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当我们来到河田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我们在当地访问时,了解到河田的植被曾经两次遭到毁灭性破坏:1912—1916年间,由于当时封建宗派的林权纠纷,发生两次大规模的互相抢伐林木,使苍翠山岭不久就演变成灌草劣地;1934年红军北上,国民党军队进驻河田,大量砍伐林木充做军资,使植被遭到彻底破坏。经过这两次大的浩劫,河田镇原有的苍翠山岭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片红色荒漠。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当地环境虽然也在不断治理,但也仍遭继续破坏。几经反复,水蚀荒漠化越发严重。80年代中期以来,虽治理力度加大,但有限的资金只能使治理局限在一些示范区,广大地区的荒漠化仍很严重。当我们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的山丘,光秃秃的,少得可怜的几棵稀稀拉拉的马尾松似乎在向我们呼吁。我用尺子量测了一棵马尾松,树才高20多厘米,树龄竟有16年,当地人称这种树为小老头树。地表失去植被的荒丘一遇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冲入河道、水库,导致河床抬高、水库淤积,有的地方甚至河比田高。如此的景象真让我们不敢相信:在华北地区比较常见的地上河,居然在年降水量1700毫米的地区出现。 

江西瑞金叶坪:红色荒漠逼近村庄 

  江西瑞金市的叶坪乡曾经是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有“红都”之称。叶坪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我想当年这里一定是四周山林覆盖,便于隐避的好地方。然而,当我们来到离它不远的王屋塘、横岭一带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紫红色页岩组成的强烈水土流失区。陪同我们考察的人员说:“30年代,红军长征北上后,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大面积的烧山。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的乱砍滥伐又使荒山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瑞金缺煤少电,生活能源以砍山地薪柴为主,使山上的柴草越砍越少,而暴露在外的紫色页岩岩性软弱,极易风化。”说着他用脚稍稍用力一踩,破碎的岩屑哗哗直落。可想而知,只要一遇暴雨,必然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我们从有关材料上看到,瑞金县不少乡都分布有这种紫色页岩,全县1/4以上的土地有程度不等的水土流失,其中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4.0%,全县平均每年流失表土342万吨。一位水土保持站的人员痛心地告诉我们,随着大量表土流失,全县每年丧失全氮3220吨,全磷2174吨,全钾21万吨,有机质71680吨,从而使农田土层瘠薄,难以持续利用。强烈的水蚀荒漠化使生态失去平衡,洪涝灾害三年两发,旱灾几乎连年不断。流失的大量表土,又使河道、水库淤积,从而加剧了水旱灾害的发生。瑞金位于长江的二级支流贡水流域,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正是长江的这些众多支流由于强烈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抬高,水库、湖、塘失去调蓄能力,从而也让1998年夏季长江干流的特大洪水雪上加霜。近年来,瑞金的水蚀荒漠化仍有蔓延、扩展之势。站在叶坪村外的高岗上向远处望去,紫红色的秃岭由远而近,有些地方红色荒漠已逼近村庄,实在叫人心急如焚。 

广东南雄大塘镇的花树下:又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 

  位于岭南的广东省南雄县大塘镇有一个地方叫花树下,也许这里曾经有过繁花似锦的辉煌,才留下这么一个美丽的地名。然而,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迎接我们的不是姹紫嫣红的绿树和花草,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荒漠。地处珠江流域北江支流浈水上游的南雄县,属山地、丘陵地带,岩性、构造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除了脚下这片紫色页岩分布的强烈水土流失区外,一些花岗岩红壤地区的水蚀荒漠化也很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751.2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1.4%;其中中度以上的荒漠化面积有38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流失区平均每年剥蚀土层3.61毫米。正如我们眼前所看见的那样,水蚀荒漠化的强烈发展使这些地区残存的表土早就被暴雨冲刷殆尽,地面母岩裸露,寸草不生,成为名符其实的一片红色丘陵。 

诱发荒漠化的祸根:人口盲目增长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荒漠化是脆弱生态环境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从上面几个典型地区的考察,使我们加深了这一认识:人口的盲目增长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诱发荒漠化的祸根,而突发性的大规模植被破坏往往是水蚀荒漠化的导火线。近几十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人口有了大幅度增长,长汀县河田镇90年代初的人口比50年代初增加了一倍以上。人口盲目增长,耕地又日渐减少。这些地区又普遍缺乏煤、石油等能源资源,人们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燃料只能靠柴草维持。我们考察期间不时碰到上山打柴的农民。虽然当地政府曾明令禁止上山砍柴,但人们为了生存,根本管不了这些。因此,这边禁,那边砍,白天不砍晚上砍,大人不砍小孩砍。树砍完了,就铲草皮挖树根,更加速了水蚀荒漠化的发展。

  不科学的耕作方式也往往为水蚀荒漠化的发展推波助澜。如南雄县各种经济作物绝大部分都是种在丘陵的坡上,且长期沿用顺坡耕作习惯,实际上为水土由上而下的流失创造了条件。南雄县水保局作过精确的测量,在月降水量为416.7毫米的情况下,斜坡梯田横耕,每亩流失表土43.3公斤,但顺坡耕作,每亩冲刷表土173公斤,是前者的4倍。此外,修路、建厂、开矿等基本建设造成的荒漠化虽然面积有限,但往往强度极大。

  当然,上述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易风化、抗蚀能力差的地表组成物质是水蚀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长汀县大面积分布的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强烈,风化壳深厚,土层结构疏松,抗蚀能力极差,节理的发育又极易促进裂隙的形成和发展,使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江西瑞金及广东南雄大面积分布的紫色砂页岩岩性松脆,极易吸热而吸湿性差,白天暴晒增温快,夜间降温迅速,在热胀冷缩作用下,物理风化十分强烈,抗冲性能极差。而我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虽然降水丰富,但不少地区降雨季节性分配极不均匀,且暴雨集中、频繁、强度大,是水蚀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 

丰富的水热资源为治理荒漠提供了北方无法比拟的条件 

  我国南方的水蚀荒漠化虽然已很严重,但并非不治之症。在河田镇考察时,我们参观了被列为全省水土保持试点的重点治理区。走进示范区——河田镇南面的五里岗茶果场,如置身于另一个天地:近处是郁郁葱葱的茶园,远处是硕果累累的柑橘树,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在治理前也是一片基岩裸露、沟壑密布,树难长、草不生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的茶果场75%的裸露地得到覆盖,不仅经济效益可观,生态得到平衡,而且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保护,120多种植物在这里扎根,引来70多种动物在这里安家。位于汀江东岸的河田镇修坊村,有一个地方叫赤岭,大小山头20座,过去土地侵蚀严重,地表裸露,一片红色。他们采取多层次立体种植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即丘陵顶部种草戴帽,丘坡挖沟种树,丘麓平缓处种果树,有水源处辟为农田、鱼塘。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这里也已是生机盎然的好地方。

  说到水蚀荒漠化的治理,不应该忘掉江西省兴国县。这里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一个县就出了将军几十名。然而这里过去又是水土流失重灾区。当地老乡指着对面远山近岭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说:“这里从前可不是这样,那光秃的岭上,没有一棵草,甚至对面山上的一只老鼠走过,这里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纵有千军万马躲藏,也难见踪影。”

  我国南方水蚀荒漠化的严重及其治理的成果使我们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南方地区虽然出现了严重的水蚀荒漠化,但丰富的水热资源又给荒漠化的治理提供了条件。因此,南方的荒漠化是一个触目惊心却又蕴含着希望的现象。 

返回


扩展资料

我国的主要防护林体系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地区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的陕、甘、宁、青、新、京、津、冀、晋、内蒙、辽、吉、黑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40.5%,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2/3以上,这里是我国沙漠戈壁集中分布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加强这一地区的国土整治,建设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对于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振兴有重要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期工程(1978—1985年)已经完成,这期工程包括13个省(市、区)的396个县(旗)。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由近及远的原则,重点在广大农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同时,在农村生活能源短缺地区和立地条件适宜地区营造薪炭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具体任务是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8年内造林593万公顷(实际完成6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3.8%提高到5.9%。水土流失和沙漠危害有所减轻;柴薪奇缺的地区有所缓解;800万公顷农田得到林网保护。黑、吉西部地区,宁夏黄灌区,河西走廊、新疆和田绿洲都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成数县连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据测算,目前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平均每公顷可保护10.5公顷耕地,对于改善农田小气候、抗御自然灾害,促进牧业生产起到有益的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二期工程(1986—1995年),包括551个县(旗),其任务是在管理、抚育好现有林,巩固第一期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提高造林质量,营造人工林637万公顷,封育林草155万公顷,飞播造林17万公顷。重点搞好京津周围的绿化,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防风固沙林,京包、包兰铁路沿线的防护林和黄河中游沿岸防护林等五大骨干工程及沙棘商品生产基地、听水河流域水保经济林,乌兰布和速生丰产林和滦河、潮白河水源涵养经济林四个重点项目,以及90个省级重点工程。第二期工程完成后,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的雏形可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5.9%增加到7.7%,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将有1/3的面积得到控制,1733万公顷农田可实现林网化,1000万公顷沙漠化土地将得到治理,绝大部分公路、京包、包兰铁路两侧的自然面貌将有很大改观。燃料、肥料、饲料、本料俱缺的矛盾将进一步缓解。

  根据目前建设的速度,预计到2000年,三北防护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9.5%,区域性的防护林体系可基本形成,绝大部分农田和人工草场将得到林网庇护,沙漠化蔓延将基本得到控制,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可得到进一步治理,生产和生活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由于长江流域内人口增加过快,对资源盲目地采掘和掠夺性利用,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50年代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千米,现在仅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就有38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灾害频繁,自1921年以来已发生水灾11次,平均61次。保护和扩大长江中上游的森林资源,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国土安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从1988—2000年为第一期工程,在水土流失重点地区114个县(市)总面积为34万平方千米,造林1580万公顷,其中金沙江流域20个县,黔西乌江流域10个县,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60个县,秦巴山地汉水流域11个县,川鄂山地长江干流18个县,湘赣丘陵两湖水系25个县。工程完成后,规划所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9.9%提高到41.7%,将基本控制长江流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造林总面积为7245万公顷,以实现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的,在中高山河源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在水土流失剧烈的低山丘陵区以水保林和特种经济林为主,在盆地区以两旁植树为主。

  三、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千米,跨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区),其中12个岛屿县沿海县总面积3.7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6%。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岸线为主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以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区别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建立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整个工程分三个类型区:

  1、沙质海岸为主的丘陵区,以治理风沙、海潮和水土流失为目的,包括辽东半岛丘陵、辽西冀东低山丘陵、山东半岛丘陵、闽中南和粤东丘陵台地、粤西桂南丘陵台地和海南岛丘陵台地6个自然区,103县。

  2、淤泥质海岸为主的平原区,以防风护田、抗潮护堤、结合水保措施,治理旱、涝、盐、碱为主要目的,包括辽中、渤海湾、废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5个自然区,62县。

  3、基岩海岸为主的山地丘陵区,以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免水旱灾害,绿化、美化景区和海岛为主要目的,包括浙东南、闽东山地丘陵和舟山群岛两个自然区,30个县。

  按照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规划,造林总任务为5337万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1988—2000年)造林3736万亩,占工程总量的70%,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749万亩,农田林网造林469万亩,各类防护林带造林519万亩。据统计,到1990年底,我国沿海共营造海岸基干林带10639千米,营造防护林2000万亩,沿海地区有林地面积约1亿亩。二期工程(2000—2010年)规划造林1600万亩,为工程总量的30%。到1995年,造林1650万亩,实现100个平原县绿化达标,除盐碱地及个别地段外,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形成。

  任务完成后,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将由24.9%增加到39.1%,水土流失量减少5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将大大加强。

  四、太行山绿化工程

  国家决定从1986年起用15年时间,对太行山区进行大规模绿化,包括五台山、小五台山、恒山、太岳山和中条山,共包括110个县,计划造林359.8万公顷,把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5.3%提高到43.6%

  五、平原绿化工程

  平原地区人口密集,耕地面积达5060万公顷,占全国的38%,保护这些耕地,对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营造起规模庞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96亿株四旁树木,440万公顷林粮间作,1300万公顷荒滩地造林,3067万公顷耕地实现林网化,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提高到现在的12.8%。到1990年,918个平原县已有363个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137个县接近标准。计划再用10年时间,造林总面积达到324.5万公顷,使全部平原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

返回


扩展资料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也日益严重。面对这种局面,认真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3.92%;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我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17.8%)、半干旱地区(占19.2%)、干旱地区(占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v,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71.8%

返回


扩展资料

中国人口与土地的供需矛盾

  我国国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0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人均土地仅0.8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3,人口密度125/平方千米,为世界平均数的3倍,比1949年(46.0/平方千米)增加79人,增长172%。人口密度增大意味着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的生存空间缩小。

  我国耕地面积仅为世界耕地面积的10%,人均耕地0.08公顷(1.185亩),不及世界人均的1/2,仅相当于加拿大的1/17,美国的1/8。随着各项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在缩小,加剧了人地供需矛盾。

  我国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3.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居120位,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8%,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5位,人均蓄积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我国属于世界上少林国家,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草地面积总量虽占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草地只及世界水平的1/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质量较差,生产力较低,草场资源减少而牧区牲畜头数增加,超载过牧现象严重。

  综上可知,我国既是土地资源大国,又是人均土地资源穷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短缺日益加剧。保护土地资源,协调人口和土地的关系,控制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返回


扩展资料

中国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数量少,森林面积小。1993年森林面积为1.2863亿公顷(世界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世界约0.8公顷),森林覆盖率13.4%(世界为31%),森林蓄积量93.1亿立方米(世界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8立方米(世界约72立方米)。至1993年底,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3000万公顷,占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中国森林面积增加到1.3370亿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到101.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3.92%

  中国森林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边远山区,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地区极少,西北一些省区覆盖率不到1%。主要林区如下:

  东北林区 中国最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26.9%,森林覆盖率约为37.6%。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经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比重逐渐增加,主要是针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大兴安岭主要是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长白山主要是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冷杉、椴、水曲柳、榆、槭、桦、杨等。

  西南林区 位于青高藏原的东南部,集中在横断山区、牙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覆盖率28.3%。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是全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主要为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针叶树有冷杉、云杉、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桦、槭、高山栎,海拔较低处有椴、榆、樟等常绿阔叶树,林下植物有杜鹃、箭竹等。

  南方林区 为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经济林。人工林所占比重大。有林面积393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近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5%,主要集中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其中森林覆盖率台湾省为55.1%,福建省为43.2%,分别居全国省级行政区第一、第二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柳杉、柏及多种竹类和樟、楠、栲、石栎等常绿阔叶树,还有银杏、水杉、银杉、珙桐、香果树等特有树种。经济林产品多,主要有油茶(面积约300多万公顷)、油桐(约200万公顷)、漆等。

返回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