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地理 -> 初一上学期 -> 第八章 东亚

第二节 日本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北海道岛
  日本第二大岛。位于日本最北部。北隔宗谷海峡(拉彼鲁兹海峡)与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相望,南以津轻海峡与本州岛为邻,西临日本海,东濒太平洋。面积83517平方公里(包括北方四岛),人口566.8万(198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9人(不包括北方四岛),约为全国平均数的1/4,是全国人口最稀疏的地区。古称虾夷岛,原为阿伊努人居住地,1869年改称今名。习惯上划分道央、道南、道东、道北4个地方。首府札幌。

  地势高峻多山,山地丘陵占68%,其中火山占全境41%,台地占21%,平原、低地占11%。以石狩、勇拂平原为界,分半岛与胴体两部分。河流多源于中部山地,石狩、天盐和十胜川较长,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已开发利用。海岸线较平直,沿岸阶地发育。

  气候冬寒夏凉,冬季长达半年(11月至翌年4月)。1月平均气温-4~-10℃,有-41℃的记录(旭川);8月18~20℃;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积雪期4个月。气候差异显著。濒日本海侧雪量大,夏季温度较高;临太平洋侧冬季多晴天,但夏季低温;鄂霍次克海侧4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寒冷少雪;内陆盆地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大陆性气候明显。西岸暖流,东南岸寒流。北岸、东岸有流冰,东南岸夏季有海啸。

  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耕地约占全国1/5,以旱田为主(占75%),其中一半以上辟为牧草和饲料地。马铃薯、甜菜、大豆、玉米和乳牛、牛乳产量都列全国首位,是日本乳、肉用养畜业主要基地之一,分布在道东、道北地区。东、西两侧邻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海洋渔业产量约占全国的 1/3。钏路是全国最大渔港。工业以利用本地资源为主。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工业发达。水产、制糖和乳品等食品工业分布于札幌、函馆、带广等地。

北九州
  日本著名工业城市。位于九州岛北端的福冈县。东濒濑户内海周防滩,东北隔关门海峡与下关市相望,西北临日本海玄界滩,西接远贺川,南依贯山和福知山。面积477.4平方公里。人口104.7万(1986)。境内山丘较多,沿海平原狭小。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2℃。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北九州曾有"钢铁工业支柱、军事工业基础"之称,起着日本现代工业基地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开始形成以钢铁、煤炭、化学、矿山机械等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的轮廓,并逐步成为日本四大工业地带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的迅速发展,北九州在全国的工业地位有所下降。工业结构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钢铁与化学两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北九州工业产值的52%。机械工业较薄弱,轻工业比重很低。工业主要分布在洞海湾沿岸区。

  60年代以来,在临海地区填海造陆,扩建工业用地,开发了新临海工业区,较大的工厂多分布于此。北九州地当日本西南部水陆交通要冲,是对内同关西、关东、四国的海上交通枢纽;又是日本西部对外同中国、朝鲜的贸易门户,万吨级巨轮可自由靠岸。近年来,港口不断扩建,建有许多专用码头,提高了其国际贸易港的地位。

本州岛
  日本第一大岛。西临日本海,东濒太平洋;东北隔津轻海峡与北海道相对,西南隔关门海峡、周防滩与九州为邻,南濒濑户内海与四国相望。为呈东北-西南向的弧形岛屿,长约1500公里,最宽处约300公里。连同属岛(共1540多个)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80%。

  本州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中部为中央高地,本州北部(东北地区)有3列山脉,南北纵贯,间有盆地与平原。较大平原除新□平原外均集中于太平洋沿岸,以关东平原最大,次为浓尾、大阪平原等。

  本州岛河网稠密。各河中上游多急流瀑布,水力资源丰富。海岸线长约1.2万多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40%。太平洋沿岸曲折,多海湾与半岛;日本海沿岸较为平直。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但南北、东西有明显差异。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 3/5。矿产资源仅有少量的铜、铅、锌、煤炭和石油等。工业产值占全国88.9%(1982)。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京滨、阪神、中京以及濑户内等工业地带。

  本州是全国新干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中枢。进出口货物海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本州各港口,全国17个特定重要港湾,本州占15个。东京与大阪有两大国际机场,与世界各大城市相联系。关东与近畿为日本重要经济地区。

  本州岛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有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京都、神户和川崎。东京都与大阪间形成城市连绵的东海道城市带。

朝鲜海峡
  北太平洋西缘,朝鲜半岛东南部与日本本州和九州岛之间的水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0公里,宽约180公里。 狭义的朝鲜海峡指朝鲜半岛东南部与日本对马岛之间的水域,亦称西水道或釜山海峡。朝鲜的天然良港有釜山、丽水、马山等,日本有下关、北九州、福冈等。黑潮暖流的分支对马暖流从西南流向东北,受暖流影响,沿岸气候温暖多雨。另有一支来自日本海呈东北-西南向的利曼寒流。寒暖流交汇,渔产丰富。釜山、长崎、福冈等为著名渔港。朝鲜海峡是日本海的“南大门”,向东北经日本海,通过拉彼鲁兹(宗谷)等海峡,可达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向东穿过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的关门海峡及濑户内海迳入太平洋;向西通过济州海峡,与黄海相通;向西南直抵东海。海峡又是朝鲜半岛东西两岸海上联系的必经之路,交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富士山
  
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东北距东京约80公里,南距太平洋岸26公里。日本奉为“圣山”,视为国家象征。曾有不尽山、芙蓉峰、八叶岳等别称。典型的圆锥形火山,山底直径35~40公里,火山口直径约800米,深约200米,火山口周围有剑、白山、久须志(药师)、大日、伊豆、成就、驹、三岛8峰,剑峰最高。山麓北侧有山中、河口、西、精进、本栖5个堰塞湖,统称富士5湖。自然带呈垂直分布,海拔500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林带,500~2000米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000~2600米为寒温带针叶林带,再往上为高山矮曲林带,山顶终年积雪。日本“特别名胜地”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中心,有温泉、瀑布,风景秀丽,早在平安时代即为登山“圣地”,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

高楼林立的城市
  
现代城市总是与高楼大厦联系在一起。城市既是出产品的基地,又是出人才、出成果的摇篮,也是商品、信息的集散地,所以人们向往城市,羡慕城市。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很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聚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当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赶不上人口集中、发展的速度时,就带来了住房紧张、水源短缺、交通拥挤、通讯不畅、环境污染等后果。就以交通拥挤来说,大城市里人们走路、骑车或乘车,都是你挤我、我挤你。这种拥挤的生活,使人们的心理高度紧张,容易产生疲劳。据统计,在拥挤状态的城市生活的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的比例,都比生活在农村的人高。

琉球群岛
  
日本九州岛西南方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群岛,包括大隅诸岛、奄美群岛、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前三组岛群又称萨南诸岛,属鹿儿岛县;后二组又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统称琉球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占领。1953年美国将萨南诸岛归还日本,1972年归还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由于美军占领期间劳动人口多在军事基地就业,归还后尚有基地经济的影响。人口职业构成,第三产业占67%。农业以旱田为主,水田很少,稻米需要从其他地区调入。工业以石油加工为主,其次为食品(制糖与罐头)工业。

日本经济发展简况
  
战后,日本经济满目疮痍,荆棘遍地。在一片废墟当中,日本国民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经过1945年至1955年10年的艰苦努力,日本经济在50年代中期恢复到战前水平。

  60年代,日本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迅猛发展,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70至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年均5%,日本经济终于取得了飞跃发展,迅速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经济过热。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经济进入持续衰退期。1992年度日本经济增长0.4%,1993年度增长0.5%,1994年度增长0.6%;1995年度和1996年度分别增长3%和3.6%,经济出现短暂恢复;1997年度负增长0.1%;1998年度日本经济负增长1.9%。

  1999年度,日本GDP比上年增长0.5%,基本实现政府预测的0.6%的增长目标,经济出现大幅改善迹象。从季度统计来看,99年4-6月日本GDP比上季度增长1.0%;7-9月下降1.0%;10-12月下降1.6%,2000年1-3月增长2.4%,4-6月增长1.0%。

  目前,在日本经济的缓慢恢复过程当中,依然是明朗因素和阴暗因素并存,明朗因素大于阴暗因素。随着库存调整取得进展,企业生产成为带动景气恢复的主要动力,民间设备投资特别是信息技术投资出现改善迹象,个人消费心理好转,预计日本经济将继续缓慢恢复。但是,高失业率和企业破产高居不下等不透明因素依然存在,消费增长困难,经济结构改革进展缓慢,财政结构改革压力日渐紧迫,日本经济尚未完全走上以内需为主导的自主恢复轨道。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