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地理 -> 初一上学期 -> 第六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

  人口城乡结构是反映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60%以上,最高可达88%,如英国、比利时等;而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一般要占总人口的60%以上,有的甚至达90%多,而城市人口仅占10~30%左右。但是,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亦很高。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在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

  但是,人口分布也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度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人口分布有两种表现形式:①静态分布,指某一时点上人口在某一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②动态分布,指某一时段人口在某一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迁移和定居的过程。通常用人口密度作为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主要指标。自然环境、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就全球来说,人口分布明显地集中在南北纬20°~60°,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都是自然条件较优良、资源较丰富、历史较悠久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例如:温带和亚热带较大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与三角洲地带;温带、热带和海运较便利的沿海平原、半岛和岛屿;矿产资源丰富与工矿业发达地区;较大内陆淡水湖泊所在的平原地区;热带、亚热带的内陆高原;沙漠中的绿洲。人口最稀少的地区都是自然环境严酷、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的地区。例如,南极和北极地区;北半球北纬50°至北极圈之间的原始森林地带;回归线附近和温带内陆沙漠戈壁区;热带雨林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就国家来说,在80年代发展中国家占全球人口75%以上,而且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就人口地区移动趋向来说,人口不断地从乡村向城市集中,城市是 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人口迁移
  
在一定时间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是人口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有重要影响。按迁移范围大小,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后者主要表现为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按迁移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迁移、季节性迁移和永久性迁移。按迁移目的和动机,可分为游牧民族迁移、垦殖迁移、产业性迁移、政府计划性迁移、劳工迁移、国际难民迁移等。

人口质量
  
人口总体在身体、科学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素质,也称人口素质。身体素质指人的体质特征、健康状况和智力水平等,是人口质量发展的自然基础。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人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受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受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社会素质指人的思想意识和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受人的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衡量人口质量高低主要以是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为标准。

世界的人口容量
  
关于世界的人口容量,主要是根据人的食物要求,和地球所能支持的食物生产能力进行估算的。“悲观派”认为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过多,有的甚至认为世界上一共只能生存不到10亿人。“乐观派”认为我们的地球能够养活几百亿人,有的人甚至认为地球可容下上千亿人,不过届时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海洋上。多数学者则认为,未来世界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据估算,世界耕地面积大约能维持在210亿亩左右,世界最高粮食亩产可望达到486.5千克。因此,未来世界耕地的粮食总产量每年可达10万多亿千克(486.5千克/亩×210亿亩=102165亿千克)。根据营养学家研究,人均粮食占有量应为每年1000千克的水平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所以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末来世界粮食总产量达到10万多亿千克时,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约为100亿(102.165亿)。

  联合国1980年对未来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的中档预测方案表明,2110年当世界总人口达到105.29亿时可望进入静止状态。但这仅是指世界实际人口的可能发展趋势,至于全球何时能达到上述最大耕地面积和最大粮食产量,以供养100多亿具有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未来100多年将是人类努力扩展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使世界人口与之协调的十分艰难而又极其关键的重要时期。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地理分布是人口增长过程在空间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即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由于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间分布分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基本未被开发的无人口地区。据统计,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约占陆地面积的7%,那里却居住着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间的分布也相当悬殊。欧亚两洲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2.2%,但两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2%。尤其是亚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4。大洋洲陆更是地广人稀。南极洲迄今尚无固定的居民。欧洲和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平方公里在20人以下。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5人。世界人口按纬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纬20°~60°之间,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陆地面积28%的低平地区。由于生产力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倾向不断发展,人口也随之向沿海 地带集中。目前,各大洲中距海岸200公里以内临海地区的人口比重,已显著超过了其面积所占的比重,并且沿海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继续发展。从国家看,情况也是这样。目前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10国人口总数共有31.5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此外,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口非常少的国家,如瑙鲁(0.7万人)、安道尔(5万人)、圣马利诺(2.3万人)、摩纳哥(3万人)、梵蒂冈(1380人)。从各国人口密度来看,摩纳哥的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达2万人,新加坡4300人,梵蒂冈1920人,马尔他1110人等。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有法属圭亚那(1人)。蒙古(1人)、纳米比亚(2人)、利比亚(2人)、毛里塔尼亚(2人)、冰岛(2人)等。

  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使全球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的点。进入90年代,全世界总人口中已有49%以上集中于城市。

  世界人口最稠密和最稀少地区 从人口地区分布图上能确切地反映出人口的实际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有如下几类:①沿海沿湖的平原地带。特别是一些海岸线比较曲折、具有优良港湾地区,或某些大河入海口处。如亚洲大陆东部沿海区、南亚沿海区,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区,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区,美国大西洋沿岸波士华地区,佛罗里达和墨西哥湾沿岸区、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西雅图-温哥华(加)地区,五大湖地区,巴西--委内瑞拉沿海区,阿根廷--乌拉圭沿海区,智利--秘鲁沿海区、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区;②流入三大洋的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带或河口三角洲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尤为突出。③若干温带和热带的岛屿和半岛上。岛屿四面环海,半岛三面环海,若位置适中,并兼有优良港湾,则往往成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④内陆某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由于矿业开发,以及修筑铁路和公路,随之成为工业中心而形成一个城镇集团;⑤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某些内陆高原上。由于地势较高,没有平原或低地区那样炎热和潮湿,危害人们健康的热带疾病也大为减少,如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秘鲁高原、东非高原等地;⑥沙漠中的绿洲地区等。世界人口非常 稀少地区的有以下几类:①两极圈以内地区;②北半球北纬50度至北极圈之间广大的原始森林地带;③回归线附近和温带大陆内部的沙漠、戈壁地区;④热带雨林区;⑤高山地区。

世界人口突破60亿大关
  
11999年10月12日零时2分,一名男婴降生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宣告世界人口突破60亿。联合国将1999年10月12日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主题是“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人口控制论者则称今年为“Y6B”。

  生态学家警告说,百年后如人口爆炸问题未获解决,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战争、饥荒和经济崩溃。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Y6B”是个灾难。有学者表示世界人口达到60亿值得庆祝,这证明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和创造力。13日,“世界60亿人口日大会”在北京召开,朱镕基总理致函大会,指出近30年来,中国约减少了三亿多人口降生,使“60亿人口日”迟到四年。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20个国家

 蒙古 1.44人/平方千米,纳米比亚 1.70人/平方千米,毛里塔尼亚1.72人/平方千米,澳大利亚2.26人/平方千米,博茨瓦纳2.32人/平方千米,冰岛2.50人/平方千米,利比亚2.68人/平方千米,加拿大2.71人/平方千米,苏里南3.03人/平方千米,圭亚那3.72人/平方千米,加蓬4.53人/平方千米,乍得4.53人/平方千米,中非 5.02人/平方千米,阿曼5.20人/平方千米,哈萨克斯坦 6.19人/平方千米,尼日尔 6.31人/平方千米,马里6.69人/平方千米,刚果 6.86人/平方千米,沙特阿拉伯6.92人/平方千米、玻利维亚6.93人/平方千米

  其中,10个是非洲国家,4个是亚洲国家,3个是南美洲国家,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各有1个。

  在这个6个大洲中,非洲面积占第二位,是亚洲的3/4,而人口只是亚洲的1/5,加上非洲的沙漠面积广大,所以非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最多。

  亚洲面积最大,是欧洲的4倍,而亚洲国家数目与欧洲差不多,所以也有几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南美洲人口只有非洲的一半不到,国家数目少,所以也有几个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人口密度小,不等于人口少。加拿大人口有2700多万,澳大利亚人口有1700多万。这20个国家当中,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4个,人口500万到900万的有4个。人口在100万以下的有3个国家,冰岛人口不到26万。

  人口密度小,也不等于面积大。这20个国家中,面积超过700万平方千米的只有2个,其余面积都不到300万平方千米。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有9个,面积100万到200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有7个。面积最小的苏里南为16万多平方千米。
这20个国家中有8个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内陆国。有12个国家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20个国家当中,有11个国家沙漠广布。利比亚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沙漠国家",撒哈拉沙漠占国土的98%。尼日尔60%的国土属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毛里塔尼亚也号称"沙漠之国",2/3的国土在撒哈拉沙漠上。马里、乍得国土也有很大面积属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沙特阿拉伯一半国土覆盖沙砾,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湖。澳大利亚、阿曼、纳米比亚的国土上,热带沙漠面积广大。哈萨克斯坦面积的60%是沙漠、半沙漠。蒙古国土的1/3被戈壁覆盖。

  以热带草原为主的国家有博茨瓦纳、玻利维亚、中非。苏里南、圭亚那、加蓬、刚果以热带雨林为主,前两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第三个国家是75%,第四国是60%。

  加拿大以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冰岛是苔原气候和温带阔叶林气候,国土的1/8覆盖冰川。

  这些国家普遍发展畜牧业。蒙古民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澳大利亚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牧场辽阔。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利比亚、马里、乍得、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国的畜牧业都占重要地位。

  这些国家的矿业也比较发达。纳米比亚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圭亚那的铝土矿、尼日尔的铀矿,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亚的石油,都是世界闻名的。澳大利亚现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利比亚号称"非洲石油巨人",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王国"。加拿大、加蓬、哈萨克斯坦、玻利维亚都是矿产丰富的国家。

  这些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比较多。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全国信仰伊斯兰教。毛里塔尼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利比亚、阿曼、尼日尔的居民绝大多数信伊斯兰教。乍得、马里、哈萨克斯坦多数人信伊斯兰教。苏里南、圭亚那部分居民信伊斯兰教。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