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地理 -> 初一上学期 ->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矿产资源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国际海底资源--人类的共同财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总面积3.61亿平方公里的海洋划分为国家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三类区域。位于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这一广阔的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资源,其中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等己被公认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资源。多金属结核广泛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海底,含有70多种元素,其中镍、钴、铜、锰的平均品位分别为:镍1.30%,钴0.22%,铜1.00%,锰25.00%,其总储量分别高出陆上相应储量的几十倍到几千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测算,多金属结核资源总量达3万亿吨,其中太平洋的结核覆盖区面积近2300万平方公里,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资源总量高达700亿吨。富钴结壳分布于水深1000-3O00米的海山上,最大厚度20多厘米,富含钴、铂等战略矿产,其中钴平均含量较陆地原生钴矿高几十倍,铂平均含量高于陆壳80倍。据有关资料测算,太平洋西部火山构造隆起带上,富钴结壳矿床的潜在资源量达10亿吨,钴金属含量达数百万吨,经济总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海底热液硫化物分布于水深数十米至35O0米,主要出现在2000多米水深的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是一种具有远 景意义的海底多金属矿产资源,其主要元素为铜、锌、铁、锰等,另外银、金、钴、镍、铂等也在一些地区达到工业品位。这种资源易采易选的特性展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或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或其自然人或法人不应将"区域"或其资源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对'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依据公约成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为"全人类的利益"行使,开放给所有国家,并专为和平目的利用,不加歧视。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日益深化,海底异常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更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联合国预测,深海商业性采矿活动在2010年以后即有可能发生。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海底的资源开发将在21世纪成为一项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西方国家从50年代末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国际海底战略金属资源勘察及开发技术的研究活动,并已占有了最具开发远景的多金属结核富矿区,基本完成了多金属结核资源商业开采前的技术储备,一旦商业时机成熟,即可进入实用化和工业试验规模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利用已经形成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和研制着眼于国际海底其他战略金属资源的勘察开发技术,以期扩大国际海底资源占 有量,保持在深海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在联合国登记的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继续进行高强度的投资,在积极开展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和采冶技术研究的同时,已经着手深海其他战略金属资源的前期研究与探索。

  我国于80年代初开展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成立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并向联合国递交了多金属结核资源矿区登记的申请,于1991年3月5日获得批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为继俄、法、日、印之后第五位先驱投资者,获得了位于北东太平洋15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开辟区,拥有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专属权利;并在完成按《公约》所要求的区域放弃(计划在1999年)之后,拥有7.5万平方公里矿区(接近于我国渤海的面积)开采的专属权利。




靠磷矿致富的岛国──瑙鲁

【概况】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密克罗尼西亚的吉尔伯特群岛之西,北距赤道仅50余千米。面积22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岛国。

  1888年沦为德国属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澳大利亚占领。战后由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7年以后成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托管地。1968年1月31日宣布独立,同年11月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国(除不参加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外,其它方面与成员国相同)。1月31日为国庆日。

【居民】人口10000。居民多为瑙鲁人(属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混血种族),余为其它太平洋岛民、欧洲人和华人。瑙鲁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

【自然环境】瑙鲁为一椭圆形珊瑚岛,四周珊瑚礁环绕,海岸陡硝。沿岸有一圈150-300米宽的沃土带,海拔约30米,中部最高点海拔70米。无河流,仅西南部有一咸水湖。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35℃,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毫米。11-2月为雨季,其它月份为干季。

【经济概况】磷酸盐矿丰富,分布面积占全岛面积的70%以上,蕴藏量为2400万吨。经济以磷酸盐开采为主,政府收入50%来自磷酸盐公司。年产磷酸盐约200万吨,主要运往澳、英、日、新西兰等国。进口粮食、建筑材料和开采磷酸盐所使用的机器等。有长约19千米的环岛公路和运输磷酸盐的专用铁路。无港口。

【重要城市】亚伦:行政管理中心。




矿产资源开采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矿业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一种十分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产业。

  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引发了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极限"理论,估算了地球上若干种矿产资源耗尽的年代,得出了相应矿业将消亡的结论。此后,一系列著作和言论开始把矿业列为"夕阳产业"。

  1.矿业究竟是不是"夕阳产业"呢?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在于对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判断。在目前,以至相当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经济还处于资源经济阶段,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而矿产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矿业又是开发矿产资源的产业,因此矿业作为一个产业整体,没有过时,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就谈不上"夕阳产业"。

  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子很多。例如目前国际上各种综合国力统计指标体系,初级能源产品都占重要地位,而初级能源产品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均占主要地位。目前风头最劲的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其核心设施计算机的灵魂部件--芯片就是矿产品。鉴于这些基本事实,现任罗马俱乐部主席R.D.霍克雷特诺在1996年10月于罗马的一次会议上对我说:"罗马俱乐部过去提出的一些观点应该修正"。

  2.矿业在“可持续发”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是人口、资源、环境。也就是控制人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对于人口的控制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的保证程度,而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主要是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造成的。因此,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矿产资源又在自然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农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是为人提供粮食的话,那么矿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是为产业提供"粮食"的独立的基础产业。同时,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也和矿业生产密切相关,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蜕变的控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矿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流程。

  由此可见,矿业已经成为对我国国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独立的基础产业。

  3.对矿业的投入和技术改造

  目前,世界矿业已摆脱"夕阳产业"的阴影,在信息科学技术、以煤炭地下气化和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带动下复苏。在世界矿业复苏的形势下,我国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增加对矿业的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迎接21世纪的新矿业。

  现代工业革命始自矿业开发,由于煤矿的开采才产生了发明蒸汽机的强烈需求,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才产生了发明内燃机的强烈需求;新技术革命也可以说是始自矿业开发,有了硅才促进了计算机的开发,有了光导纤维才给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基础。必须把这些技术返回矿业,开发新技术,促进新矿业发展,势必会在产业变革中使人类经济产生新的飞跃。

  目前,我国的矿业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南非金矿综合运用多种高新技术,使金矿开采深度已达5000米。我国的矿业必须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矿业应更注意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21世纪的矿物"--锰结核

  1873年,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在北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费罗岛西南约300千米处,从海里打捞上来一些黑色的类似鹅卵石的团块。奇怪啊!鹅卵石大都分布在海滨和浅滩,几千米深的大洋底部哪里来的鹅卵石呢?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经过化验分析发现,这些"鹅卵石"竟是沉睡在洋底达亿万年之久的"深海珍宝":它们由几乎纯净的氧化锰和氧化铁组成。1882年,科学家们把这种"鹅卵石"依照其所含的成分正式命名为"锰结核"。当年"挑战者"号采集到的这些人类最初发现的"锰结核"样品,已被大英博物馆当作海底珍品收藏起来了。

  锰结核是一种颜色比巧克力豆略深,潮乎乎的结核状矿物体。在海底较软,取出海面后逐渐变干而后变脆。一般直径在0.5厘米~25厘米之间,小的如同豌豆,大的有如甜瓜。迄今为止,人们找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锰结核块,重达2000千克,是前苏联调查船"勇士"号在夏威夷群岛西部水深3800米的海底发现的。锰结核不仅大小不一,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扁球状、球状、葡萄状及不规则形状,表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锰结核内心一般有一个核,该核可能是一粒海底火山岩屑,或者是一块珊瑚碎片,甚至可能是鲨鱼的牙齿、鲸鱼的耳骨等等。核外是清晰的环带状构造,层层包围着核。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3000米~6000米的大洋底表层沉积物上,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底。据科学家们估算,世界洋底的锰结构总量有3万亿吨,其中太平洋最多,有1.7万亿吨。在夏威夷群岛到马里亚纳海沟之间有一条东西向较窄的地带,锰结核覆盖率达100%。在这里锰结核储量高达每平方米9.08千克,最高的为每平方米7O千克,因而有海底"锰路"之称,就像古代用鹅卵石铺的驿道一样。

  有的锰结核锰含量达到55%,除锰以外还含有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含量都很高。锰结核所富含的金属,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金属锰可用于制造锰钢,极为坚硬,能抗冲击、耐磨损、大量用于制造坦克、钢轨、粉碎机等。锰结核所含的铁是炼钢的主要原料,所含的金属镍可用于制造不锈钢,所含的金属钴可用来制造特种钢。所含的金属铜大量用于制造电线。锰结核所含的金属钛,密度小、强度高、硬度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空间金属"的美称。可见,锰结核全身都是宝,并且海底锰结核呈令仍在不断"疯长",仅太平洋底的锰结核每年就可增长1000万吨!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矿床。海底锰结核矿将是人类在21世纪的重要战略资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锰结核也因而被人们称"21世纪的矿物。"




国际海底资源--人类的共同财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总面积3.61亿平方公里的海洋划分为国家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三类区域。位于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7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这一广阔的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资源,其中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等己被公认为21世纪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资源。多金属结核广泛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海底,含有70多种元素,其中镍、钴、铜、锰的平均品位分别为:镍1.30%,钴0.22%,铜1.00%,锰25.00%,其总储量分别高出陆上相应储量的几十倍到几千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测算,多金属结核资源总量达3万亿吨,其中太平洋的结核覆盖区面积近2300万平方公里,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资源总量高达700亿吨。富钴结壳分布于水深1000-3O00米的海山上,最大厚度20多厘米,富含钴、铂等战略矿产,其中钴平均含量较陆地原生钴矿高几十倍,铂平均含量高于陆壳80倍。据有关资料测算,太平洋西部火山构造隆起带上,富钴结壳矿床的潜在资源量达10亿吨,钴金属含量达数百万吨,经济总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海底热液硫化物分布于水深数十米至35O0米,主要出现在2000多米水深的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是一种具有远 景意义的海底多金属矿产资源,其主要元素为铜、锌、铁、锰等,另外银、金、钴、镍、铂等也在一些地区达到工业品位。这种资源易采易选的特性展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或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任何国家或其自然人或法人不应将"区域"或其资源的任何部分据为己有,"对'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依据公约成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为"全人类的利益"行使,开放给所有国家,并专为和平目的利用,不加歧视。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日益深化,海底异常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更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联合国预测,深海商业性采矿活动在2010年以后即有可能发生。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海底的资源开发将在21世纪成为一项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西方国家从50年代末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国际海底战略金属资源勘察及开发技术的研究活动,并已占有了最具开发远景的多金属结核富矿区,基本完成了多金属结核资源商业开采前的技术储备,一旦商业时机成熟,即可进入实用化和工业试验规模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利用已经形成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和研制着眼于国际海底其他战略金属资源的勘察开发技术,以期扩大国际海底资源占 有量,保持在深海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作为在联合国登记的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继续进行高强度的投资,在积极开展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和采冶技术研究的同时,已经着手深海其他战略金属资源的前期研究与探索。

  我国于80年代初开展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成立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并向联合国递交了多金属结核资源矿区登记的申请,于1991年3月5日获得批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为继俄、法、日、印之后第五位先驱投资者,获得了位于北东太平洋15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开辟区,拥有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专属权利;并在完成按《公约》所要求的区域放弃(计划在1999年)之后,拥有7.5万平方公里矿区(接近于我国渤海的面积)开采的专属权利。




靠磷矿致富的岛国──瑙鲁

【概况】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密克罗尼西亚的吉尔伯特群岛之西,北距赤道仅50余千米。面积22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岛国。

  1888年沦为德国属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澳大利亚占领。战后由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7年以后成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托管地。1968年1月31日宣布独立,同年11月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国(除不参加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外,其它方面与成员国相同)。1月31日为国庆日。

【居民】人口10000。居民多为瑙鲁人(属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混血种族),余为其它太平洋岛民、欧洲人和华人。瑙鲁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

【自然环境】瑙鲁为一椭圆形珊瑚岛,四周珊瑚礁环绕,海岸陡硝。沿岸有一圈150-300米宽的沃土带,海拔约30米,中部最高点海拔70米。无河流,仅西南部有一咸水湖。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35℃,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毫米。11-2月为雨季,其它月份为干季。

【经济概况】磷酸盐矿丰富,分布面积占全岛面积的70%以上,蕴藏量为2400万吨。经济以磷酸盐开采为主,政府收入50%来自磷酸盐公司。年产磷酸盐约200万吨,主要运往澳、英、日、新西兰等国。进口粮食、建筑材料和开采磷酸盐所使用的机器等。有长约19千米的环岛公路和运输磷酸盐的专用铁路。无港口。

【重要城市】亚伦:行政管理中心。




矿产资源开采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矿业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一种十分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产业。

  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引发了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极限"理论,估算了地球上若干种矿产资源耗尽的年代,得出了相应矿业将消亡的结论。此后,一系列著作和言论开始把矿业列为"夕阳产业"。

  1.矿业究竟是不是"夕阳产业"呢?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在于对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判断。在目前,以至相当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经济还处于资源经济阶段,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而矿产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矿业又是开发矿产资源的产业,因此矿业作为一个产业整体,没有过时,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就谈不上"夕阳产业"。

  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子很多。例如目前国际上各种综合国力统计指标体系,初级能源产品都占重要地位,而初级能源产品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均占主要地位。目前风头最劲的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其核心设施计算机的灵魂部件--芯片就是矿产品。鉴于这些基本事实,现任罗马俱乐部主席R.D.霍克雷特诺在1996年10月于罗马的一次会议上对我说:"罗马俱乐部过去提出的一些观点应该修正"。

  2.矿业在“可持续发”中的地位

  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是人口、资源、环境。也就是控制人口,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对于人口的控制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种资源的保证程度,而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主要是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造成的。因此,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矿产资源又在自然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农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是为人提供粮食的话,那么矿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是为产业提供"粮食"的独立的基础产业。同时,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也和矿业生产密切相关,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蜕变的控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矿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流程。

  由此可见,矿业已经成为对我国国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独立的基础产业。

  3.对矿业的投入和技术改造

  目前,世界矿业已摆脱"夕阳产业"的阴影,在信息科学技术、以煤炭地下气化和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带动下复苏。在世界矿业复苏的形势下,我国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增加对矿业的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开发迎接21世纪的新矿业。

  现代工业革命始自矿业开发,由于煤矿的开采才产生了发明蒸汽机的强烈需求,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才产生了发明内燃机的强烈需求;新技术革命也可以说是始自矿业开发,有了硅才促进了计算机的开发,有了光导纤维才给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基础。必须把这些技术返回矿业,开发新技术,促进新矿业发展,势必会在产业变革中使人类经济产生新的飞跃。

  目前,我国的矿业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南非金矿综合运用多种高新技术,使金矿开采深度已达5000米。我国的矿业必须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矿业应更注意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21世纪的矿物"--锰结核

  1873年,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在北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费罗岛西南约300千米处,从海里打捞上来一些黑色的类似鹅卵石的团块。奇怪啊!鹅卵石大都分布在海滨和浅滩,几千米深的大洋底部哪里来的鹅卵石呢?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经过化验分析发现,这些"鹅卵石"竟是沉睡在洋底达亿万年之久的"深海珍宝":它们由几乎纯净的氧化锰和氧化铁组成。1882年,科学家们把这种"鹅卵石"依照其所含的成分正式命名为"锰结核"。当年"挑战者"号采集到的这些人类最初发现的"锰结核"样品,已被大英博物馆当作海底珍品收藏起来了。

  锰结核是一种颜色比巧克力豆略深,潮乎乎的结核状矿物体。在海底较软,取出海面后逐渐变干而后变脆。一般直径在0.5厘米~25厘米之间,小的如同豌豆,大的有如甜瓜。迄今为止,人们找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锰结核块,重达2000千克,是前苏联调查船"勇士"号在夏威夷群岛西部水深3800米的海底发现的。锰结核不仅大小不一,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扁球状、球状、葡萄状及不规则形状,表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锰结核内心一般有一个核,该核可能是一粒海底火山岩屑,或者是一块珊瑚碎片,甚至可能是鲨鱼的牙齿、鲸鱼的耳骨等等。核外是清晰的环带状构造,层层包围着核。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3000米~6000米的大洋底表层沉积物上,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底。据科学家们估算,世界洋底的锰结构总量有3万亿吨,其中太平洋最多,有1.7万亿吨。在夏威夷群岛到马里亚纳海沟之间有一条东西向较窄的地带,锰结核覆盖率达100%。在这里锰结核储量高达每平方米9.08千克,最高的为每平方米7O千克,因而有海底"锰路"之称,就像古代用鹅卵石铺的驿道一样。

  有的锰结核锰含量达到55%,除锰以外还含有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含量都很高。锰结核所富含的金属,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金属锰可用于制造锰钢,极为坚硬,能抗冲击、耐磨损、大量用于制造坦克、钢轨、粉碎机等。锰结核所含的铁是炼钢的主要原料,所含的金属镍可用于制造不锈钢,所含的金属钴可用来制造特种钢。所含的金属铜大量用于制造电线。锰结核所含的金属钛,密度小、强度高、硬度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空间金属"的美称。可见,锰结核全身都是宝,并且海底锰结核呈令仍在不断"疯长",仅太平洋底的锰结核每年就可增长1000万吨!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矿床。海底锰结核矿将是人类在21世纪的重要战略资源,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锰结核也因而被人们称"21世纪的矿物。"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