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历史 -> 高二上学期 ->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革命前的拉丁美洲

  在16世纪,除巴西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外,拉丁美洲的其余地区几科全都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到17世纪,荷兰、英国和法国先后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巴西东北的土地,建立了荷属、英属和法属圭亚那;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得到了牙买加等岛屿;法国占领了原属于西班牙的海地。但一直到19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仍占有拉丁美洲绝大部分,是拉丁美洲的主要殖民国家。
  拉丁美洲殖民地同英属北美殖民地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这两个地区的社会和历史发展带来了极不相同的后果。
  英属北美殖民地是移民殖民地。殖民地社会主要是由英国和欧洲大陆移民建立起来的,原有的居民印第安人被驱赶到偏僻的居留地,或被屠杀。早期的移民大多来自英国,他们不但把英国的经济制度,而且也把议会制度带到北美来。1763年以前,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基本上采取放任政策,因此殖民地居民在一定程度下享有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自由。
  但是,西、葡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却与英属北美殖民地迥异其趣。西、葡把本国的封建庄园制度移植到殖民地,在殖民地上实行专制统治。西班牙国王曾宣称:拉丁美洲殖民地是他的私有财产。他在国王政府下面设立的“印第安事务院”是掌管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最高机关。国王把殖民地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由他委派总督直接统治。到18世纪时,酉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共设4个总督区:新西班牙区,包括今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北美西南部的大片土地;新格兰纳达区、包括今哥伦比亚、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秘鲁区,包括今秘鲁和智利:拉普拉塔区,包括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业。葡萄牙在巴西设立一个总督区,由国王任命的总督实行统治。殖民地各城市一般都设有市参议会,其成员由总督指派,或由当地大地主中选出。参议院的权力很小,往往只限于讨论税收、公用建筑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问题。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实行残酷的剥削。在18世纪以后,殖民地上盛行大庄园制。印第安人公社的公有土地被宣布为庄园地主私有的财产,耕种小块份地的印第安人成为佃户,须缴纳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庄园地主还利用借债,采用以工抵债的手段,迫使破产的印第安人去当雇工,其中不少沦为债务奴隶。此外,在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巴西盛行种植园奴隶制,用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当奴隶。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开发矿藏除厂使用黑人奴隶外,还实行一种特殊的摇役制度——“米达制”,强迫印第安人每年要送一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在墨西哥为4%,秘鲁为14%)去矿场工作。由于繁重的劳动、饥饿和虐待,很少有人能活着返回。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为了维护宗主国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和垄断政策。在农业方面,它们禁止殖民地养蚕,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作物,以保证宗主国的绸缎、葡萄酒。橄榄油和亚麻布能在殖民地高价出售。它们还强迫种植能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的农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蓝靛、可可等,限制粮食生产,造成殖民地生产单一作物的畸形经济。在工业方面,它们禁止殖民地开采和加工铁矿石,禁止生产宗主国出口的棉布、毛呢等产品。在对外贸易方面,它们禁止植民地同宗主国以外的国家直接贸易。西斑牙和殖民地之间的贸易则实行“双船队制”,以便由西班牙垄断殖民地贸易。所谓“双船队制”,即开放一个西班牙港口(塞维利亚,后改为加的斯)和两个殖民地港口(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和巴拿马的波多白罗),每年由两个西班牙船队来回航行一次。宗主国的残酷掠夺和压制政策,造成了拉丁美洲经济长期停滞。
  天主教会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教堂遍布各地,直至穷乡僻壤,中墨西哥就有12000所教堂。教会在“传播基督文明”的幌子下,强迫印第安人信仰天主教,麻痹他们的反抗意志。教会还设立宗教裁判所来镇压反抗殖民统治的“异端”。教会也是最大的殖民剥削者,不仅向居民征收什一税和圣礼费等,而且占有殖民地土地的1/3以上。总之,教会势力渗透到殖民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到18世纪末,拉丁美洲财产总值有1/3至1/2掌握在教会手中。这一庞大的反动势力,对拉丁美洲社会发展起着窒息作用。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扩展资料

拉丁美洲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成因探析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 李荣静


  ……
  一、拉美民主化历程的曲折发展
  纵观拉美的政治历史,民主化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拉美最早的民主化浪潮始于拉美独立战争。19世纪初,受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拉美人民推翻欧洲殖民者的斗争热情高涨,随着1804年海地宣布独立,拉美独立战争序幕拉开。到19世纪中叶,除古巴、波多黎各外,拉美所有法、西、葡属殖民地均宣告独立。独立战争不仅摧毁了欧洲殖民者的殖民统治,而且把欧洲的民主制度引进到拉美。独立战争和随后建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构成拉美第一次民主化浪潮。
拉美独立运动的领袖们,怀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极大热忱,力图借鉴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律观点来创建自己的共和国,但革命者的理想在现实面前遇到了严峻挑战。欧美民主制度虽然随着独立战争的炮火被移植到了拉美的土地上,但这块土地尚不具备民主制生根开花的条件。独立战争虽然结束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但没有摧毁殖民者留下的社会经济制度,独立后拉美各共和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亦十分软弱,同时,由于长期处于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自身尚未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宗主国的封建统治,因而缺乏政治民主的传统,很显然,这些问题成了独立战争的领袖们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最大障碍。“但早期的领导人却大多不谙国情,热衷于推行西方民主制,美国的联邦制和英国的自由贸易制,反而延长了国内分裂和混乱的局面”。这样,民主便在尚不适应其生长的拉美发生了畸变,被一种独具拉美特色的政治制度——考迪罗制所取代。这实际是一种在共和制外衣包装下的军阀独裁体制。考迪罗们往往以政变的方式夺取政权并依靠武力维持其统治,他们拥有无限的权力,肆意践踏宪法和法律。可见,在拉美,军人干政的历史几乎与共和国的历史一样久远。亨廷顿在《变化社 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曾说道:“谈到政治现代化,没有比军人干预政治这一点更为引人注目和司空见惯了。军人政府和军人政变、军人反叛和军事政权一直是拉丁美洲国家中绵延不断的现象”。
  ……




扩展资料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波及地区之广,卷入人口之多,斗争时间之长,在近代世界殖民地革命斗争史上都是空前的。这个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它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经过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在原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上,先后出现了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巴西和海地等17个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布局。
  拉丁美洲各国在取得独立以后,都颁布宪法,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巴西、海地除外),用本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代替了殖民者的专制统治。各国还先后废除了奴隶制,取消了对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势,取消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专卖制和对工商业的种种限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国家的独立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由于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十分软弱,独立后各国的政权一般都转移到土生白人地主的手中,因而仍保留了原有的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这就严重地阻滞了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使拉丁美洲各国很快又成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继续面临着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扩展资料

论拉丁美洲的封建主义
山东经济学院教授  韩 琦

  ……
  封建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封建主义指公元9世纪定型的西欧的封建领主制,国王作为最大的封建主以军事服役为条件,将土地按封建等级制层层向下分封,从而形成封建主和附庸的隶属关系。领地是世袭的,是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农民一起封赐的,农民成为不能离开土地的农奴或依附农民。领主是土地的法律上的所有者,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农奴的法律上的所有者。领主一般是有世袭爵位的贵族,在自己领地内享有军事、司法、行政等权利,并拥有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的权利。
  广义的封建主义指封建制生产方式,即封建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直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地主通过地租形式占有农民(或农奴)的剩余劳动。另外的标志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统治制度,以及维护和加强封建剥削的神权政治(天主教会)。
  下面我们根据上述定义来考察一下拉美殖民地时期的封建主义。
  一、拉丁美洲的封建领主制
  ……
  对西属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制度也许是委托监护制。该制度的原型是西班牙国王为奖励在抗击摩尔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中的有功之臣,而实行的一种分配被征服土地和土地上的摩尔人的制度,类似于西欧的采邑制。但这一制度移植到美洲后,为了适应当地的情况而被加以修改。在中部墨西哥和安第斯地区(原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有大量定居的土著农业人口,征服前就存在小区、村社、市镇、帝国的四级行政区划,有贵族。平民、依附民(仆役)、奴隶的等级差别,国王集军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并有了一套完整的纳税制度和轮流抽调劳动力的制度。
  ……
  因此,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委托监护制不是封建领主制,但在实践中它一度成为变形的封建领主制。首先,监护主最初不需履行军事义务,但科尔特斯征服墨西哥后对监护主增加了保卫城市和监护区的义务,包括战时提供马匹、武器和军队。其次,最初的监护权是不能世袭的,但科尔特斯将它改为可以世袭。监护主们为争取监护权的世袭权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536年王室被迫颁布了《继承法》,正式批准监护权可传至第二代,1607年批准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监护权可延长至第四代。……
  ……

返回


扩展资料

殖民统治的危机

  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肥皂、糖等的手工工场及造船厂。1793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城就有20家生产呢绒的手工工场,雇佣工人1500余人。拉普拉塔的科恰班巴城,1788年有2000名组织工人,1798年增加到8000人,每年要用原棉近100万磅。18世纪末,古巴的榨糖工场有478家,糖的生产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1/4。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大草原发展了畜牧业,早在17世纪就向外输出肉类和皮革,1783年出口的牛皮达140万张,主要供应英、法等国。在巴拿马、古巴、阿根廷和巴西兴起了造船业。巴西的优质木材一直畅销国外。此外,拉丁美洲各地普遍生产的棉花、咖啡、烟草、可可等,很大部分是运往欧洲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
  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了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19世纪初,拉丁美洲全部居民已将近2000万,其中西属殖民地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人。西属殖民地社会的最上层是“半岛人”,即直接来自西班牙的白人,不到30万人。他们占据了殖民地行政、军事和教会的高级职位,把持着殖民地的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半岛人不在殖民地作永久居留,只是把殖民地看作发财致富的场所。在殖民地出生的白人后裔称克列奥人,即土生白人,约300万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地主或资产阶级,但受到半岛人的歧视,只能充当下级官吏和教士。印欧、白黑和印黑混血人种约有530万人,多半是工匠、店员、小商人、小土地所有者和牧民。他们名义上是“自由人”,但没有公民权,不能承担公职。社会最底层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印第安人约750万人,绝大部分是佃农和债奴。黑人奴隶约70万人,在种植园或矿场承担最沉重的生产劳动。在葡属巴西,黑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几乎都是在种植园劳动的奴隶。他们和其他混血种人构成了巴西广大被压迫的劳动群众。
  在独立战争前,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十分突出,各劳动阶层不仅遭受殖民统治的压迫,还受土生白人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剥削,但当时占主要矛盾的还是民族矛盾。在西属殖民地,从克列奥人到印第安人和黑人,各种族各阶级一致要求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以半岛人为代表的殖民统治。印第安人和黑人是民族独立运动的主力,克列奥人要求发展殖民地经济,对宗主国的种种限制不满,参加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充当了运动的领导者。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人权宣言》等的传播,促使当地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长,为拉丁美洲的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
  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17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强国地位为荷兰、法国和英国所代替。西、葡两国固守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大量财富,被王室贵族的奢侈生活和战争所消耗。1796年,西班牙被迫与法国签订同盟条约,加入对英国的战争。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西班牙商业愈益衰落。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中,西班牙舰队被英国海军歼灭。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英国更加强对两国海岸的控制,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交通联系被切断。随后,两国本土也被法国侵占。这使西、葡两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返回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