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历史 -> 高二上学期 ->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四节 欧洲的启蒙运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封建意识形态发起全面批判,企图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基督教会和专制政权的压制下解放出来。在十七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启蒙学者认为,正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人们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谋取世俗的幸福;他们以理性、宗教容忍和进步的观念向保守现状的旧观念进行冲击,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其中最进步的思想家们,主张宗教上的无神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政治上的民主政体、经济上的自由放任。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出现各种学说体系和许多著名代表人物,如英国的阿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斯蒂尔(Richard Steele,1672-1729)、斯威夫特、彼普(Alexander Pope,1688-1744),德国的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莱辛、赫尔德,意大利的别卡里阿、维科,美国的潘思、杰弗逊、富兰克林,俄国的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但运动的中心在法国,伏尔秦、孟德斯鸠、卢棱以及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起了显著作用。运动影响深远,当代人即已开始使用“启蒙时代”的概念,以表示同“黑暗的中世纪”对立;法文、德文、英文原文均含有“以光明驱逐黑暗”之意。广义上的启蒙运动则不限于欧洲和北美,而是世界性的普遍的历史现象。




扩展资料

启蒙运动的背景

  启蒙运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谈到这个时期科学的发展,不能不提到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三位伟大的科学家。笛卡尔和培根已在第一章第二节中介绍过了,不再重复。我们知道,他们二人有力地粉碎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惟一方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艾萨克·牛顿(1642一1727)出身于英国自耕农家庭,自幼使颖悟异常,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由于数学上的非凡成就而使教授们刮目相看,因之在23岁就被聘为教授。
  在数学上,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发展了方程式理论。在应用科学方面他完成了多项重大发明创造。但是他最大的贡献是在物理学方面。如果说伽利略的成就是在地球的运动方面的话,牛顿的成就是发现了宇宙的法则。
  伽利略发现动体始终如一地沿直线移动,除非有一种力量使它偏离亘线轨道。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这样,为什么行星不是沿直线飞动而是围绕太阳转动(沿椭圆形轨),为什么月球同样围绕地球转动?牛顿由于看到苹果从树上落在地上而得到启发,因而解答了上述难题。牛顿的一位朋友记载了这件事的经过:
  “在晚餐后,天气很暖和,于是我们就走进花园,在苹果树下饮茶,当时只有他和我二人。在闲谈中他告诉我说他正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事情的起因是:当他坐着冥想时突然苹果掉下来。他心里想:为什么那个苹果总是垂直地掉在地上。为什么它不斜着掉下,或者往上飞去,而是固定不变地往下落?无疑地,原因在于:地球在吸引它。一定存在着一个吸引的力量:而吸引的力量一定在地球的中心,而不是在地球的任何一侧。因此,这个苹果才垂直落下,或者朝向地球中心落。如果说物质这样吸引物质,这个吸引力一定与它的量成正比
例。因此,正如地球吸引苹果一样,苹果也吸引地球。有一个力量,亦即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引力的那种力量遍及整个宇宙。”
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一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根据大量的数学上的证据提出了引力的法则。按照这个法则,“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他每一个颗粒,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而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例。”
  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伟大发现,它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他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这样一来,自然界俨然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及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的成就比17世纪要小的多,但是由于应用新的实验方法,在某些科学领域内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比如,对于静电作了实验,而且在1746年莱顿的两名教授发明了所谓莱顿蓄电瓶,供储藏电能及放电之用。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意识到电瓶的瞬间放电与天空闪电之间的类似,于是便使用风筝作实验证实了他的设想。1753年,他制出避雷针,以防止雷击。他后来又发表了关于电的全面的理论,这个早期理论至今仍在使用。
  18世纪早期,对植物学感兴趣成为一时的风气。人们热心采集矿石、昆虫、化石等物,并且加以分类编目。新大陆的发现及异邦物种的出现,也刺激了人们在这方面的兴趣。
  对于各种动植物的采集和分类编目,导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形成。这些领域的拓荒者是约翰·雷(1627-1705),他是《植物的历史》、《昆虫的历史》的作者,他也写过关于动物、鸟类、爬虫类及鱼类的提纲。关于植物,他根据果、花、叶等所有的特点及亲缘关系对它们加以分类。在他的全部工作中,他严格地使用了科学方法,一切依靠观察,坚决地摈弃了巫术及迷信的成分。他又写了一部著作《上帝在创造工作中的智慧》,在该书中他放弃了从奥古斯丁到路德一再重复的观点:自然即使不是与宗教对立,也是与它不相干的,它的美是一种诱惑,研究它是浪费时间。他写道:“没有一个职业,比研究自然的美丽的业绩和歌颂上帝的无限的智慧与善行更有价值,更有趣的了。”
  在植物学方面继承约翰·雷的是瑞典的李纳乌斯(1707—1778)教授。他发明了植物分类的第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法,他也把动物分类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及昆虫类。此后,人们才有可能系统地研究植物和动物,并且采用比较结构及功能的方法。李纳乌斯的分类,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
  植物学方面的另一位杰出的人物是法国贵族布封伯爵(1707一1788)。他写了36卷本《博物学》,他把有关自然科学的信息都汇编 在书中。他驳倒了关于地球只有5000年历史的古老的观点,认为地球一开始是一团熔化了的物体,它逐步地冷却,表面形成硬壳,硬壳上面最后生长出植物和动物。他估计那个过程需要10万的,这个估计要比近代科学所确定的30-50亿年要少得多,但是布封走的路子毕竟是对的。这位法国博物学家不能不注意到人与低级动物之间的动物学上的显著的相似,而且他还大胆地表示,假如《圣经》不明确表示出来的话,人们会去为巴和驴,猴子和人寻找共同的起源。不过他后来把这句话收回了。
  大约也是在这个时期,在地理学方面也取得长足的发展。人们开始有系统地探测和矾究地球。1672年法国政府派冉·里歇尔到法属圭亚那去“做天文学的观测,以利于航海。”1698年,英国海军部委派威廉·丹皮尔到澳大利亚去探险。丹皮尔不仅记录了对于地理、植物群、动物群的精确的观察,而且也增加了关于水文、气象及地磁的知识。1768年,詹姆士·库克在皇家学会的请求下,前往南太平洋观察太白星的经过。库克在以后的航海中得到有科学价值的其他信息,也取得有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岸及太平洋的新知识。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蒙思想家之相信进步,即来源于此。

摘录自《世界史-近代史编》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扩展资料

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是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本名叫弗鲁索瓦—玛利·;阿钱埃,1694黎一个富有的公证人家庭。少年时期,他在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读书。中学毕业之后,父亲一心想让他学法律,将来当法官或律师,但伏尔泰却立志成为诗人。他的确有诗人的天赋,他经常出口成章,即兴写诗。由于他写了一首嘲笑贵族的讽刺诗,结果被关进巴士底狱。在狱中,他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1718《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他一举成名。
  伏尔泰成名之后仍然写讽刺诗嘲笑法国贵族,结果遭到贵族子弟的毒打,第二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出狱后被宣布驱逐出境。他不得不流亡到英国。在伦敦,伏尔泰以新奇的眼光观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研究了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的物理学。他还接触到了英国新兴文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他的剧作翻译介绍到法国。1743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对天主教会,激烈谴责教士的贪婪和愚民的说教,他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并当众烧毁。
  为了避祸,伏尔泰来到法国和荷兰边境一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悲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查第格或命运》,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以及科学论著《牛顿哲学原理》。
  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邀请访问柏林。他来到一个比法国更黑暗,更残酷的封建专制国家,却幻想借助“开明君主”的力量,进行某些社会变革,实现启蒙主义理想。然而,腓特烈二世只把伏尔泰当作宫廷点缀,给外人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实际上他实行的是军国主义的野蛮扩张政策。伏尔泰丝毫不能改变德国现实,1752年,他离开柏林。
  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20余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著论,包括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哲理诗《自然规律》等,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
  伏尔泰虽远离巴黎,却仍然关心法国社会现实,他晚年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它们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欧洲各地流传,推动了进步的思想运动。当时欧洲成千上万的哲学家、艺术家、演员慕名拜访伏尔泰,另外还有人给伏尔泰写信求教,伏尔泰都热情接待或回信,小小的费尔奈庄园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伏尔泰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积极为无辜受害的人士奔走,最突出的是发生在1762年的闻名欧洲的卡拉事件。当时,法国社会中天主教教会的权力极大,天主教僧侣被列为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教会经常残酷压榨和迫害人民。1762年有个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儿子因欠债而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于是把卡拉全家逮捕,进行严刑拷打,将卡拉判处死刑。处死的这一天,刽子手们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说这件事之后,异常愤怒,他亲自调查事件真相,把这件冤案的调查报告寄给欧洲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纷纷痛斥法国士鲁斯的地方法院。四年后,教会不得不宣布卡拉无罪,恢复了他家人的自由。从此,伏尔泰被称为“卡拉的恩人”,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以后,伏尔泰又为新教徒西尔文、拉巴尔等人的受迫害案鸣冤,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使他们恢复名誉。所以伏尔泰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声望越来越高。
  伏尔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最有成就的文学作品是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是其中的代表作。
  《老实人》的主题是批判盲目乐观主义哲学,小说中的邦葛罗斯是个哲学家,在他看来,世界是完美的,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尽善尽美,“在这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走向美好。”邦葛罗斯一生的遭遇是对他的“哲学”一个极大嘲讽,他先染上梅毒,接着又遭到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后又被卖为奴隶,但他冥顽不化,死不改口,仍然坚持说世界尽善尽美。小说的主人公老实人开始相信邦葛罗斯的乐观主义哲学,但严酷现实粉碎了他的乐观幻想。他是德国男爵的养子,由于他与男爵的女儿居内贡小姐相爱,结果被贵族偏见极深的男爵赶出了家门。从此他四处流浪,到处都看到封建专制的腐败和天主教会的罪恶。到里斯本时,他遇到了大地震。为防止全城毁灭,教会与大学博士相勾结,认为只有“在庄严的仪式中用文火慢慢烧死几个,才是阻止地震的万试万灵的秘方。”为此,教会抓了5个人。其中一个人的罪名是娶了自己的教母;另外两个葡萄牙人是“吃鸡的时候把同煮的火腿扔掉。”在场的邦葛罗斯和老实人似乎赞同他们的吃法,于是,他便也被一块儿送上宗教火刑场。结果三人被烧死,邦葛罗斯和老实人却奇迹般地脱了险。老实人历尽磨难,认识到世界就像一个屠宰场,他抛弃了乐观主义。最 后他找到了一个黄金国,国内遍地都是黄金、碧玉和宝石,人人过着自由平等,快乐而富裕的生活。当然,这只是伏尔泰的理想。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这位勇敢的斗士。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父要他承认基督的神主,他愤然拒绝。反动教会不准把他葬在巴黎。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运回巴黎,在法国伟人公墓隆重安葬。

返回


扩展资料

欧洲各国的启蒙文学

  18世纪初期,欧洲古典主义文学占有相当的优势,但随着封建专制王权的逐渐衰落,以“忠君爱国”为内容的古典主义文学逐渐沦为封建贵族阶级维持其统治的工具。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发起启蒙运动的同时,在文学艺术领域也迫切要求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在他们的倡导下,一种以揭露封建制度罪恶,表现普通平民生活和理想为内容的文学应运而生,形成了一股启蒙文学的潮流,从而标志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学开始一个新的阶段。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民主性,它继承和发扬了人文主义文学的传统,充分体现了18世纪欧洲的时代风貌。启蒙作家善于把深奥的哲理转化为雅俗共赏的语句,以唤醒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意识。作品中,他们努力塑造资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和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他们摈弃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正剧、哲理小说、游记体小说、对话体小说等。启蒙文学的缺点主要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思想倾向鲜明而人物性格不够丰满,成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18世纪的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现实主义小说,启蒙作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流浪汉小说的优良传统,较为真切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的现实生活。这一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是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他们在作品中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鞭笞和批判,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强烈的思想愿望。在法国,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作家用他们充满战斗精神的笔锋创作了大量的启蒙文学经典作品。在文艺复兴故乡的意大利,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启蒙戏剧盛极一时,资产阶级戏剧家哥尔多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传统,,写出了极具民主思想的喜剧作品。德国启蒙作家在反封建专制统治德斗争中逐渐创立了德国德民族文学,莱辛是这一时期最重要德启蒙作家,他以戏剧作为传播启蒙思想德工具,在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上取得了很高德成就。在俄国,启蒙作家对腐朽德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进行了彻底德讽刺和批判,90年代末出现了反映农民革命情绪德作家拉吉舍夫。
  18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中下层人民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感伤主义情绪逐渐显示出来,英国首先出现了感伤主义的文学流派,斯特恩是英国伤感文学的代表,该流派就是以他1768年发表的小说《伤感旅行》而得名得的。这一文学流派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和人生遭遇,同情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满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残暴和贪婪,但该流派的作家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完全沉溺于个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作品充满悲观主义情调。18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的狂飙突进运动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觉醒,该运动中的有些作家由于受到理查逊、斯特恩的影响,其作品体现了浓厚的伤感主义色彩。18世纪后半期,俄国也出现了 伤感主义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卡拉姆津。伤感主义文学对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伏尔泰生平
(1694-1778年)

  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一亲身感安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撤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才思敏捷,一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他又写过不少历史著作,如《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在哲学方面,他的代表作有《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4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念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土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也,但最终都由他的叛逆由思想而不欢而散。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夫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县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他的各个方面都有局限性,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在他的身上也深深地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过他在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还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