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历史 -> 高一下学期 ->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强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旧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和平、民主、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汇成了世界潮流的主要方向。这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中国成为美国称霸的主要基地,扶蒋反共是美国对华的主要策略。
  抗战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两种命运。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代表两个不同阶级的利益,决定中国的命运。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努力争取和平,力图避免内战,但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共产党领导人民用人民解放战争的方式,粉碎了美蒋的阴谋企图,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重点分析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和全面内战爆发是本课重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但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假意邀请共产党商谈和平。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举行和平谈判,并签定了《双十协定》。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
  1946年6月,国民党在美国援助下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被迫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看清蒋介石“和平建国”的实质。
重点突破
  讲“重庆谈判”一目时,教师可让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是否应赴重庆参加谈判?去会有什么危险?对中国社会形势会有什么影响及对中国革命会有什么不利因素?”通过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人民利益为重,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诚意和极大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得到的认识进行补充。
  讲“全国内战”一目时,教师应通过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让学生讨论国民党的内战阴谋的表现,从抗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蒋介石的独裁和内战方针、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清内因和外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的爆发是必然的,是蒋介石集团的方针政策及美国侵略战略的结果。讲述本目战争进程时,选取电影片断或由教师讲述,学生列表归纳概括,加深记忆。
难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是本课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不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了。中国时局的特点表现为:①美国把控制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②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要消灭人民革命力量。③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渴求,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因此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局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一对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这对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中国的发展方向。
  政协会议争论最激烈的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从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是先实行政治民主化还是先实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实质上仍是重庆谈判中尚未解决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问题。因为有100万军队和一亿人口的解放区的存在,对蒋介石独裁方针无疑是最大的威胁。国民党坚持先要“军队国家化”,才能实现“政治民主化”,实质是以“民主”为诱饵,要共产党交出军队,抓住这一点,就能够理解政协会议上激烈的争论,归根到底仍是独裁与民主、内战与和平的问题。
难点突破
  讲述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世界史所学的有关知识,将内战的爆发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了解内战爆发的外因。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党的本质,以此来了解内战爆发的内因。
政协会议上的斗争,教师通过谈话法组织学生学习,可设计问题:“政协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哪两个问题成为激烈讨论的焦点?”“在这两个问题上,国共双方各持何种观点?反映了他们各自什么立场?”“政协会议通过的决议为什么有利于人民?”等。概括结论: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上以人民利益为己任,与国民党做了坚持不懈的斗争,赢得了国内外人民的拥护。蒋介石独裁企图落空,但他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不会改变,他的军事部署一经完备,政协决议即被撕毁。通过学习讨论,认清蒋介石集团的实质及险恶用心,揭露其虚伪性,认识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的原因。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