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历史 -> 初三下学期 -> 第四单元 世界格局新变化和现代科技文化

第19课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5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NMD是新版“星球大战”

袁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博士

  小布什上台伊始,在国家导弹防御体系问题上立场颇为强硬,声称要全力推进该体系的部署。由于事关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俄罗斯和中国乃至美国的大多数盟友都公开表示了反对立场,要求美国慎重而行。 

  “无赖国家”成为美重新部署的借口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重新进行了评估,认为全球大规模冲突和对美国大规模袭击的威胁已经下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技术的扩散转而成为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一旦那些所谓“无赖国家”掌握了远程运载工具,就可能用来袭击或者威胁美国。1998年7月,由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领衔的评估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美国正在面临生化和核武器的威胁。为此,美国就需要建立全国导弹防御体系,以有效地抵御有可能来自朝鲜、伊朗、伊拉克、利比亚这些所谓“无赖国家有限的导弹袭击,还可防御来自俄罗斯和中国“意外的和未经授权的”导弹攻击。 

  克林顿政府任内,在发展导弹防御体系问题上推行了所谓的“3+3”战略。先用3年时间研发技术,再决定是否部署。一旦做出部署的决定,就应在3年时间之内具有初步的防御能力。克林顿政府主张建立一个有限的防御体系,仅限于陆基部署,其方案是在美国本土部署100个拦截器组成的系统,来对付大约20个或者30个来袭的弹道导弹,并没有计划部署一个更大规模的系统。不仅如此,克林顿政府不主张抛弃美苏1972年《反弹道导弹条约》。此条约对苏美两国发展全国性的导弹防御体系加了限制。 

  按照预定计划,本来克林顿政府需要在2000年决定是否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但鉴于这一问题的敏感性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克林顿将这一炙手的问题留给了小布什政府。 

  共和党人极力支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并认为克林顿政府只将导弹防御限于地面部署,不仅耗资巨大,而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小布什政府声称,将积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必要时不惜退出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公开表示:这一条约已经是“古老的历史”。布什班子主张,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不应仅限于陆基,而且要扩展到海洋和天空,组成立体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自从1997年以后,美国国防部内就专门设有一个项目联合办公室负责管理国家导弹防御体系项目,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运作。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地基拦截器、早期预警系统、前沿部署(如在英国和格陵兰岛)和美国本土部署的雷达、管理与控制系统、部署在太空中的卫星红外线监测系统。其中,监测系统负责探测和发现敌人导弹的发射并追踪导弹的飞行轨道;拦截器则能识别真假弹头,从而拦截和摧毁飞行中的导弹。指挥控制系统则负责掌控整个系统的操作,及时采取行动拦截导弹。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当精确,否则就不能成功。

  脱胎于“星球大战计划” 

  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二战后期。当时,在得知纳粹德国在发展导弹之后,美军就开始研究用来摧毁来袭导弹的拦截方法。冷战期间,在展开军备竞赛的同时,苏美都在研究开发导弹防御技术,并尝试部署非常有限的防御体系。1972年,苏美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限制导弹防御部署,但美国的研发工作从来都没有停止。80年代初,意识到苏联战略核力量的威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里根总统实施发展导弹防御的战略计划。 

  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在他对全美关于国家安全的讲话中,宣布了美国将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并研发其可行性,以便使核武器变成“不起作用的和过时的”。 

  此方案一出台,当时在美国国内外引起一片哗然。反对派认为这一计划极不现实,只不过是好莱坞演员出身的里根头脑发热而想象出的一个计划,目的只不过是追求轰动效果。他们还嘲笑说这是一个“星球大战计划”,不想这反而成了该战略防御计划众所周知的叫法。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唬人的把戏而已。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经当面告诉里根:“我认为你在浪费钱,它不会起作用。但如果那是你想要做的,尽管去做好了。“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星球大战计划“太昂贵、太刺激和风险性太大”。 

  尽管如此,1984年4月,美国国防部建立了战略防御计划组织,负责星球大战计划项目的研发工作。1987年9月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构造设计。 

  进入90年代,美国重新进行了战略评估,认为应调整部署,重点防御有限的导弹袭击,而不再是来自苏联的大规模攻击。1993年5月13日,时任国防部长的阿斯平将战略防御计划组织改名为弹道导弹防御组织,这正式标志着“星球大战计划”最终停止实施。 

  由于国内的分歧和技术限制,前后耗资超过600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从来没有超出过研发阶段,自然也就没有实际部署。不过,在冷战结束后,有人认为“星球大战计划”拖垮了苏联,帮助美国赢得了冷战。俄国前驻美大使、俄杜马对外事务委员会主席卢金曾估计,“星球大战计划”至少使冷战提早5年结束。当然,这些都是在结果出现后做出的判断,当初里根政府是否有这样的战略远见不得而知。 

  不过,没有争议的是,“星球大战计划”所进行的科研项目为后来部署导弹防御体系打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这项计划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可以在新的导弹防御体系中加以运用。 

  从发展的进程来看,现在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和先前的“星球大战计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后有一定的连续性。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戏称: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先前“星球大战计划”的“儿子”。 

  当然,两者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1)“星球大战计划”和国家导弹防御体系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一个是冷战对抗的“怪胎”,另一个是冷战后新形势下的产物。(2)防御的目标不尽相同。“星球大战计划”主要是防御来自苏联的大规模导弹攻击,而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则是主要防御所谓“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以及来自中俄的“意外”攻击。(3)两者的规模还不能同日而语。“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多层次防御、大规模太空部署的系统,设计用来抵御大约3500颗发自苏联的导弹,覆盖范围更广。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则相对是一个抵御有限袭击的防御体系。可以说,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当年“星球大战计划”的简化版。当然,不排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形势的许可,未来会扩大规模。(4)两者相比,尽管都存在着技术上的问题,但飞机导弹防御体系的可行性相对高一些。事实上,到1987年,由于技术的局限性,“星球大战计划”的许多设计都因不能实施而放弃。 

  当年,美国人曾劝说苏联领导人柯西金说,建立导弹防御有其内在的弱点,得不偿失。然而,时隔多年,美国人自己又要极力部署这样一个防御体系,这让人想来多少有些讽刺意味。

  《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27日




扩展资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以下的特点: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第三,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去P大大缩小。

  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问也大为缩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如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六年,晶体管为四年。这说明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

  科学成为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系统中的主要环节,并不意味着这个系统中的其他两个环节被贬低到只是受科学推动这种被动的地位。社会生产是科学存在的最重要条件,生产的需要仍然是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和过去不同,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这表现为,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和新的过程,特别表现为,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前的生产实践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扩展资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的性质、结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研制新型材料,按照人的需要设计、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结构的材料,使劳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因为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当代的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问为1.7%,在1950一1972年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

  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据统计,1970一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这数的15路上升到72%。

  在应付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普遍发展。为了实施各国自己的科技计划,保持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将投资集中于长期性、风险大的项目,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为了实行高技术发展战略,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 BP以建立起防御性的战略导弹系统,来消除战略核导弹的威胁。美国人借用一部科幻影片的名字称它为“星球大战计划”。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的领先地位。80年代,日本政府采纳和使用了“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调整。1985年,欧共体和其他几个西欧国家共同制定了“尤里卡计划”,它是西欧联合起来改变西欧高技术相对落后于美日的重大步骤。到90年代初,参与这项计划的成员国已近20个,研究项目达500多个,总投资约800亿法郎。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采;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和高产粮食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算机开始走进家庭,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制造的小型家用电器产品,如手表、照像机、电视机等,进入万户千家;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江泽民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组成跨国公司,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往往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扩展资料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述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这一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彭献成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绝非偶然现象,而有其客观必然性。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战后初期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蓬勃向上的民族创新精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二是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1]

  刘仲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发于美国原因在于美国具备如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生产方面以电力技术和航空技术领先。物质条件——美国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建立了各种学会组织,科研体制多元化。[2]

  彭树智认为,从战争形式的历史交往角度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并非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和充分展开的条件下进行的,争夺科技人才的结果便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美国在二战中,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本国人才的培养,因而受益最丰。[3]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和特点

  1.起讫时间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4]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5]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胡才珍认为,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6]

  张象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技术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三大突出特点。[7]

  卞春元认为,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技术革命具有如下特征:即技术科学化、技术群体化、技术智能化、高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8]

  刘大椿、马书春认为,现代科技革命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科学进步与技术开发紧密地结合;二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生产中得以产业化,从而对生产力进行改造,使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9]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军带民”,即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10]

  三、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问题。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许多学科基础和技术雏形虽然孕育于战前的和平时期,但如果没有战争和军事需求的推动,它决不会急匆匆地降临人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这次科技革命。[11]陈本红也持此观点,认为二战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2]

  钟伦荣从科技与二战的双向逻辑关系出发,指出科技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观动因之一,是决定战争演变的制衡力量;而二战使许多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形态,成为战争的工具,同时又催生了一系列最具深远意义并揭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助产婆。[13]

  彭树智用“历史交往”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来说明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突出的意义之一在于它促进了始于4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个革命之所以发展势头持续不懈、发展速度有增无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交往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14]

  四、澄清几个概念

  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这几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者们论述较多,且存在较大的分歧。

  张象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包括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它们在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逐渐联系在一起,依次而出现,又在交错中进行。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人类在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飞跃被称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和根本性的变革;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是指国民经济的实际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致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15]

  孙衔、刘迅等人认为,科学革命一般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重大飞跃,它常以科学理论突破的形式表现出来;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的重大变革,它往往以科学革命作为基础,又常常作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先导;工业革命仅指人类在工业化社会中生产领域里所产生的飞跃;产业革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而在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引起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所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中生产领域内的进步,而后者反映的则是任何社会中主导产业形式的变化。[16]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不可混为一谈。科学革命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和科学研究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的重大变革,而产业革命不仅具有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内容,而且具有经济和社会的性质和内容。所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只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时才会促进产业革命发生,并非任何技术革命都能导致产业革命。[17]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者们从多方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由于论述角度不同,因而结论各异,现将其归纳如下: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18]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19]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20]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22]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23]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25]

  注释:

  [1]彭献成:《试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的原因》,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6期。

  [2]刘仲:《发展技术论》,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215页。

  [3][14]彭树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技术革命》,载《西北大学学报》,第25卷(第88期)。

  [4][7][15][18][19]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291—293页、280—294页、298—301页、302—303页。

  [5][10][11]陈能宽主编《理性的辉光:科学技术与世界新格局》,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17—20页、13—16页。

  [6][20][22][23]胡才珍:《精粹世界史: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158-159页、160—164页、164—168页。

  [8][24]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8—94页、238页。

  [9]刘大椿、马书春:《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12]陈本红:《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科技革命》,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3]钟伦荣:《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6][25]孙衔、刘迅等著:《简明新技术革命知识辞典》,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133页、139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资料室编《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介绍》,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21]林今柱等著:《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30024)陈丽红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扩展资料

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在踏上航天征途之前,尤·阿·加加林的生活是极简单的。他生于1934年,童年是在斯摩棱斯克区的克鲁什纳村渡过的,后来,他们举家迁到了格查茨克小城。加加林的父母,乃至祖父母都是农民。国外关于他出身于解放前统治宫殿、奴役农民的加加林公爵贵族世家的说法,显然是一种谣传或误传。

  1949年当加加林刚满15岁时,他停止了中学的学业并进工厂工作,以便尽早地从经济上帮助他的父母。翻砂车间的工作是繁重的。它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而且需要体力。这对于年仅15岁的人来说决不是一种轻松的事。然而年轻的加加林依然每天坚持去工人夜校学习,并且在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伏尔加流域萨拉托夫的一所中等技工学校。

  加加林的飞行员生涯就是从萨拉托夫开始的。他加入了萨拉托夫航空俱乐部,后来又进了航空学校,成了一名出色的空军飞行员。

  1960年经过极严格的"超级选拔",加加林被送往莫斯科接受特种训练,并从此开始"发迹"。

  过去和现在一直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即第一名航天员为什么单单选中了他?首批航天员队的领导之一卡尔诺夫回答这个问题时说,是由于"注意到了加加林所具备的如下无可争辩的品格:坚定的爱国精神、对飞行成功的坚定信念、优秀的体质、乐观主义精神、随机应变的智能、勤劳、好学、勇敢、果断、认真、镇静、纯朴、谦逊和热忱。"除以上条件外,对于第一名航天员的人选,赫鲁晓夫当时还作过如下指示:必须是纯俄罗斯人。因而,使具备同等条件的乌克兰族的航天员季托夫成为首次航天的预备航天员。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加加林不负众望,成功地完成了首次航天任务。

  就是在108分钟的飞行过程中,加加林由上尉荣升为少校。

  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

  飞行之后,加加林又进茹克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并出色地答辩了毕业设计。

  后来,加加林还当选了最高苏维埃的代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的成员、苏古友协主席。

  1968年3月27日,尤·阿·加加林在准备参加第二次航天任务的训练中惨死于航空事故。(东方平)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