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历史 -> 初三下学期 -> 第二单元 由相对稳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5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战争,它留给人们太多的教训和启迪。本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前夕的欧洲,二战初期的欧洲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它体现了法西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骄横一时,但他们的暴行也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斗志,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灭亡。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本课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向同学们介绍慕尼黑阴谋和大战的爆发;德国占领西欧和侵略苏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等内容,教学密度较大。在教学中,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二战初期的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电子地图中颜色和箭头的变化,展示二战初期两个战场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同时初步培养初三学生的史地综合的意识。(如果不具备多媒体的条件,也可以用投影仪代替,效果相差不大)本课涉及的视频资料较多,教师通过精选,放映《慕尼黑协定》和《珍珠港事件》片断,加深学生印象。在本课的教学难点: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的分析中,采用历史情境设置法,将学生分成红蓝两方进行讨论,增加学生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慕尼黑阴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在本课中同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上节课和本课下面内容的重要桥梁。学生对该问题的掌握如果出现偏差,在学习余下的内容时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纵容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教学难点
  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德日法西斯都属于小国,人口较少,资源不足,对抗的又是世界上众多的反法西斯国家,应该是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德国横扫欧洲,先后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这其中包括拥有强大陆军的法国;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重创美军并横扫东南亚地区。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深思。重点探讨这一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突破方案
   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资料《慕尼黑协定》,在播放前提醒学生注意“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国家。培养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讨论进行准备。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我们刚才看到的最后一幅画面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回到伦敦,挥舞着几张纸片说:‘我把和平从德国带回来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纵容的延续。是纵容政策的顶峰,它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英法所推行的纵容政策,不仅损坏了弱小国家,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法国战败被德国占领,英国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狂轰乱炸。

   这样的安排将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从视频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视频资料讨论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设计有一定新意,可以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讨论的结果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的分析对初三学生有相当的难度。可以尝试将全班同学分成红蓝两个阵营,用明确的红方和篮方的标记和选出红方和篮方司令的办法,模拟战场气氛,创设浓厚的战争气氛,使学生入境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战争(或战役)得失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